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班级管理时,班主任要学会细化问题

2023/8/8 10:58:38  阅读:35 发布者:

导读:当你能够发现问题并能准确描述问题时,才有可能真正解决问题。处理学生问题时,我们要尝试着细化、要学会抽丝剥茧,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和发现教育契机。

623日上午,有位班主任在“班主任攻略(付费群)”里抛出了一个问题:面对经常性违纪,不知悔改的学生,如何教育?

刚看到这个问题时,我感觉很好解决但又感觉无从下手。稍加琢磨了一下,发现了症结所在:这个问题问得太宽泛了。即使给出答案,那也是蜻蜓点水式的套路回答,根本解决不了实质问题。

于是,我回复道:问题过于宽泛,只有把问题细化才能提出针对性建议。接着就是几个引导性发问:“经常性违纪,具体指哪些方面”,“学生不知悔改,又是如何体现的”,“到底是老师教育不得法,还是学生不听话”···

这位班主任老师听从我的建议后,开始细化问题:学生经常性迟到和上课睡觉,由于基础差,对于学习毫无兴趣,自己不想上学,但是家长逼着他上,整天在学校,给班级和班主任惹出很多事情,批评教育了多次就是不奏效。尝试走进学生的内心,但是,学生就是管不住自己。

我为什么执着于细化问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问题的关键。只有当我们发现问题并能准确描述出问题时,我们才有可能去真正了解问题并解决问题。

 

当我们把问题细化之后,自然而然就能发现很多管理突破点。以这个学生为例,“学习基础差”、“对学习毫无兴趣”、“家长逼着他上(这个小细节,可以看出孩子和家长存在一定的沟通障碍)”这些就是他的问题根源。

根据这几点,我也给出了我的答复:你看你把问题准确描述出来,我们就能发现他的问题根源可能在“学习基础差”、“对学习没有兴趣”上面。也就是说屡教不改的行为错误只是表象,我们对行为的教育也就是治标不治本的。所以,我们要从学习上找教育突破口,让他在成绩上有成就感。

在这说句看似是套话的真理话:我们在处理问题时,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随后,我又抛出了一个问题:你对他的批评教育方式包括哪些呢?

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因为我知道屡教不改主要有两个原因,要么是学生难管,要么就是老师的教育方法不当。学生难管,这一点我就不再赘述了,相信大家有深有体会。教育方法不当是说当老师的教育方法不被学生认可、接受时,所有的劝诫、教化在学生那里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没有任何教育效果。

相信很多老师在看到他的教育方式时,都能发现问题所在——除了第三条“留出专门的读背任务给班主任过关”有点因材施教的意思,其他的教育手段惩戒性太强。

所以,我也给出了我的看法:你的教育手段基本都是惩罚性的,你的教育目的只是想通过暴力或强制性手段制止他的行为,而非真正帮助他。学生凭什么听你的,在学生眼中,你就是他的对立面。

这样的教育手段,很容易被学生解读成“被老师针对”、“被老师瞧不起”。长期下去的话,很容易出现“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教育困境。所以,当老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为他/她着想,千万不要被学生误会。

 

聊到这的时候,突然想起前些天有位老师在群里分享的处理问题学生的教育心得,于是复制、粘贴过来,和这位班主任分享。

处理问题学生的时候,反问一下自己:你了解他们的家庭吗?一般不听话的孩子都是没人管,他们在家里缺少安全感,缺少爱。我一般不罚他们,而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家庭去关心他们。所以我们班有几个孩子虽然不爱学习,但和我关系很好,因为他们看到我那么喜欢他们,那么关心他们,那么懂他们,都不好意思在课堂上捣乱。

没想到又引出一个问题根源:原生家庭教育存在问题。这位班主任说:他的父母离异,母亲不管他,父亲爱打牌赌博,一发现孩子不学习、成绩退步就大打出手。

当我得知这个消息时,我的头脑中闪过两句话:“每个问题学生的背后,基本上都有一个问题家庭”,“每个问题学生,其实都是一个可怜孩子”。哎···

刚才这位班主任也提到了“提起学习,昏昏欲睡,让他在办公室打扫卫生,跃跃欲试”,我们完全可以以此作为教育契机。

于是,我给出的建议是“那就让他为班级服务、为老师服务,让他在服务、奉献当中找到自我认可感,找到被别人尊重的感觉。当然,教育不可能是立竿见影的。老师也不是万能的,尽自己努力。有的孩子能够成人成才,有的孩子可能学习困难真的比较大,那我们也要帮助他们成人”

为什么这样建议?因为我知道:批评一个学生的前提是他有自尊心,他有好人感。只有一个有自尊心的孩子,面对自己的错误才能有愧疚;只有一个对自己有良好期待的人,面对自己的错误才会感到认知失调;也只有认知失调,对错误有所愧疚的人,才能修正自己、不断进步。

对话即将结束的时候,我又带着这位老师简单地复盘了一下。“你可以回顾一下,你一开始提的问题:面对经常性违纪,不知悔改的初中生,如何教育?你是不是感觉也特别空洞····”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式的结语:当你能够发现问题并能准确描述问题时,才有可能真正解决问题。处理学生问题时,我们要尝试着细化、要学会抽丝剥茧,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和发现教育契机。

彩蛋部分:这个学生到底该如何教育呢?

我认为可以三管齐下:学生、老师、家长。

学生方面:通过打扫卫生、服务同学等劳动教育,增强生活自尊心;给他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增强学习自信心。

老师方面:换一换教育思路,由“关注问题”转向“关注如何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目的。

家长方面:把学生的父亲教过来,好好谈一谈,帮助家长转变一下教育方式,由“粗暴的殴打”转向“理性的促膝长谈”。(我也知道转变一个家长很困难,但我们也要试一试,万一成功了呢!)

转自:“班主任攻略”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