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用词语撑开思维,才有“想开去”的空间——统编六上《草原》的教学预想

2023/7/31 11:33:11  阅读:37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迷恋语文 ,作者迷恋时间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

文本的阅读和理解,就是读者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这就决定了阅读并不是读者对文本信息的机械吸收,甚至是被灌输的过程,而是在理解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处理和建构的过程。因此,读中有思、思中有想,才是高效阅读的重要标准。

这也是统编版教材六上第一单元设置“由阅读的内容想开去”这一语文要素的理论之基,旨在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展开联想,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活跃思想,激发创造力。

由此可见,仅仅纯粹的机械之读,只能停留在肤浅理解的维度上,读而融想,才能探寻到语言文字背后的言外之音和未尽之境。

这个单元首篇课文就编选了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草原》,主要描述了老舍一行人初次来到草原所看到的草原自然景色之美,感受到的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人性之美。

老舍先生作为语言大师,遣词造句精彩绝妙,在《草原》一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尤其是词语的斟酌与运用,值得学生悉心品味和鉴赏,更是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重要依托。

教学这篇课文,不妨借助课文中相关的关键词语,撑开学生阅读时的思维,扩展“想开去”的空间。

词语是表情达意最原始的语言单位,更是学生阅读理解、品味辨析的基础性抓手。紧扣关键词语展开洞察与想象,才能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要善于梳理和把握文本语段之间的逻辑联系,聚焦核心词语,在逐层深入和不断扩散中,为学生设定“由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的认知支点。

先看课文第一自然,作者着力描写初次来到草原所看到的景色之美,流露出浓郁且真挚的兴奋之情。

教师可以在学生初读语段之后,找出一个最能体现草原风光的词语,即“一碧千里”,先从字面意思解构这个词语所着力展现的两个方面:

其一,从“碧”字入手,想象草原之上,满眼绿色的葱郁;

其二,从“千”字入手,想象草原的一望无垠。

但不能止步于此,否则就完全停留在最原始的生词教学上。这就需要教师以“一碧千里”这个词语为中心,引导学生探寻并关注与此相关的语段,以进一步扩展学生“想开去”的范围,从而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强化对这一词语的深度辨析。

由此,很多学生将关注力聚焦在“渲染”和“勾勒”两个生发性词语上。这两个词语原本都属于美术创作的基本技法,分别与“一碧千里”所着力展现的范畴之广、绿色之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教师可以先播放美术创作运用这两种技法的相关视频,组织学生在细致观察中,感受“渲染”与“勾勒”两种绘画技法的不同。在学生建构鲜明的感性经验之后,再尝试与“一碧千里”以及直接描写景色的语句进行联系,从而获取字面意思所无法“想”到的体验:

比如有的学生发现“勾勒”,是在景物的外围轮廓进行勾描、定线,无论是绿色的程度以及绿的范畴,都受到了较大的限制;而“渲染”则是自由、肆意地泼洒,如同这无边无际的草原之绿,完全来自于能工巧匠悠闲快意的创作。

“勾勒”与“渲染”这两个词语形成的对比,不仅帮助学生自然而巧妙地理解了词语,同时更强化了“渲染”与“一碧千里”之间的佐证联系,为学生开辟了“想开去”的切口。

就此,教师可以再次组织学生回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对相关的语句展开合理想象,比如“翠色欲流”与“渲染”的融合,“轻轻流入云际”与“一碧千里”的遥相呼应,将蒙古草原的辽阔与苍绿感,映射在意识之中。

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师基于词语的字面意思,但又没有局限于此,而是在原有的认知上,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深入,既丰富了对词语感知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同时为学生开辟了走向语段的路径,让学生围绕着最原始、最核心的词语“一碧千里”进行了拓展想象。

经过上述板块的教学,似乎“想开去”的语文要素已然落实到位。

事实上,并非如此。

之所以形成这样的错觉,主要就在于教师将“想开去”窄化为“想象”。其实,从两者之间的关系来看,“想开去”包含了“想象”,“想象”只是属于“想开去”的一部分。

由此来看,上述板块展开的想象,是学生借助对词语的认知,基于自身原始的认知经验,对文本语言的再现和还原,是学生与作者对话,揣摩其表达用意的一种积极契合。

而语文要素所涉及到的“想开去”,不能完全拘泥于作者想要怎么表达,而更要关注自己作为阅读主体所形成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尊重自己最真实、最原始的认知体验,朝着应然的方向迈进,形成对文本阅读之后的二度创作。

换句话说,就是将学生阅读时的思维从原本客观、真实地还原作者表达的未尽之言,升级为释放自我的自由飞翔。

这就需要教师在上一板块的基础上,遵从学生的真实感受,引领学生在现实品味后展开自我放飞的翅膀,从另一个维度落实“想开去”的真实要求。

比如学生围绕着核心词语“一碧千里”与语段中其他语句和词语之间的关联后,教师可以相机设问:

理解了这个词语,借助作者老舍先生笔下的语言,还原展现了其眼中所看到的草原景色,你的脑海中还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呢?

这一问题的价值就在于帮助学生打开了“想开去”的另一扇门,学生可以不完全受制于文本内容和作者表达的真实用意,而与自身的真实生活进行关联。比如有学生认为,如此广阔碧绿的草原一定要居于高处,以俯瞰的视角,才能真正展现草原的独特魅力,为此想象自己乘坐氢气球飘浮在草原上空,就可以展现自己心中“想开去”的草原美景;还有的学生则根据自己对草原的经历,想象草原之绿与白云蓝天的交融;还有的学生则分别以日出日落、雪景雨景等不同的视角,赋予了老舍笔下完全不同的草原景象,从另一个维度展现出“一碧千里”的草原景象……

在这一刻,学生的思维完全被打开,不同的维度、不同的视角,不仅激活了学生原始的生活经验,同时驱动了真实的语言仓库,但所呈现的语言表达又不是大而无当的,完全契合了老舍笔下草原“一碧千里”的景色定位,将“想开去”这一语文要素的核心定位落到了实处。

名家名篇中,除了围绕着中心展开的描写之外,常常会有一些看似并不相关的内容,如果不能深入洞察其内在的表达逻辑,则无法与作者形成深入对话,更无法参透其中蕴藏的教学奥秘。这就需要教师关联单元语文要素,找准两者之间的联系,在落实语文要素的过程中,助力学生能力地全面生长。

依照上述板块解读与教学,老舍先生《草原》第一自然段以“一碧千里”为统整性关键词,展现了蒙古草原的色彩之美和地域辽阔,但纵观整个语段,作者还描写了一些看似与“一碧千里”不甚相关的事物,如牛、马、羊等。

作者究竟是怎样构思的呢?

如果学生的阅读思维始终停留在语段文字的表层信息中,则无法窥探作者内在的表达用意,教师可以将其与这个单元“由阅读的内容想开去”这一语文要素联系起来,组织学生以想象的方式展开对比:

如果将语段中描写牛、马、羊等相关的语句删除,会对展现草原之美形成怎样的影响呢?

也可以组织学生结合自己在前两个板块“想开去”的内容,自然融入课文语段中描写的牛马羊等事物,画面又有怎样的变化呢?

设置这样的问题,学生的认知就不再简单地停留在单一的事物之中,而形成了整体性感知的视角,在原本广阔静止的画面中增设了无穷的动感,彰显了草原的无限生机和活力,更为重要的是与中心关键词“一碧千里”形成了呼应和匹配之势:

一方面,学生可以从色彩的角度,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上,几个白点点缀其中,且呈现出鲜明的动态逻辑,以“白”衬“碧”,如此描写的反衬效果就展现得更加鲜明;

另一方面,牛马羊在草鱼上的“点”状,与草原的整体辽阔形成对比,构建了以小见大的表达效果,可谓一举两得。

经历了这样的拓展和交融,学生在阅读这一语段时的“想开去”已经迈出了一个全新的认知之境,但并意味着就可以鸣金收兵,教师还可以围绕着作者描写的骏马、牛羊,紧扣语文要素“想开去”的要求展开进一步拓展:

面对这样“一碧千里”的草原,老舍笔下的这些动物们都有着怎样的表现?它们好像在想些什么呢?

很显然,前一要求旨在阅读提炼,可以直接从语段文字中获取信息;而后一个问题则是有根据地“想开去”,以此引申并关注到语段中“惊叹”“舒服”等相关词语,在“想开去”中走进动物的真实内心世界,感受他们内心的赞赏、庆幸与陶醉之情。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视角的设置与转换,为学生开辟了走进动物内心的渠道,既与作者内心流淌的情感形成了认知,更关联了自我情感的体悟,丰富了“想开去”的维度和范畴,促进了文本语言与学生思维的融合,这也是“想开去”在教学中的应然之意。

纵观这一语段的教学,教师既深入其中,提取并确定了关键词语,同时又抽身段外,从不同的维度,运用不同的方式推动学生言语能力地快速发展,强化了学生阅读思维和表达意识的协同升级。

转自:“我在小学教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