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研展示 | 教材内容“动态化”呈现实践研讨——宝安区“万名教师晒好课”暨陈永畅教科研专家工作室联动教研展示活动

2023/7/11 16:44:36  阅读:41 发布者:

教材内容“动态化”

呈现实践研讨

——宝安区“万名教师晒好课”西湾小学、海港小学、陈永畅教科研专家工作室联动教研展示活动

教研活动纪实

为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将“课标”精神融入到教学中去,切实有效促进“双减”落地,同时为践行宝安区小学数学“深度理解,多元表达”的学科主张,202368日上午,宝安区“万名教师晒好课”小学数学教研活动之“教材内容动态化呈现”实践研讨活动在西湾小学顺利开展。西湾小学、海港小学、海城小学、航城学校数学教师及陈永畅教科研专家工作室成员、学员齐聚一堂,共同研讨。本次活动分为课例展示、课例点评和专题讲座三个环节。

课例展示  

同课异构《平均数》

——西湾小学陈冲老师

在《平均数》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陈老师将课本静态的数据以“记数大王”的游戏动态呈现,让学生经历数据的产生、收集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班上同学4次的记数成绩和淘气5次的记数成绩进行比较,引发认知冲突,以此让学生体会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紧接着,老师组织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等操作活动,从直观角度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让学生对平均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课堂练习环节,陈老师通过“判断成绩”的习题,让学生应用平均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并对平均数的范围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小马能否过河”的习题,从平均数出发推想数据分布的多种可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海港小学魏先玲老师

同一个课例,不同的精彩。在执教《平均数》这节课时,海港小学魏先玲老师用大问题引领教学,利用好玩的记数游戏,引出本节课的核心问题:淘气记数的平均水平用几表示?为什么用6来表示?紧接着,魏老师鼓励学生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画一画”,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感受和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在这节概念课的教学中,魏老师利用直观形象的统计图,通过动态的“割补”来呈现“移多补少”的过程,为学生理解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提供感性支撑。

在练习环节,魏老师设计了3个层层递进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帮助学生巩固移动补少和先合后分求平均数的方法。第二和第三个问题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敏感性,丰富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也为学生灵活解决有关平均数的问题提供知识和方法上的支持。

课例点评  

西湾小学教学处副主任柯映吟老师点评课例

西湾小学柯映吟副主任围绕以下几个角度对陈冲老师的课进行深入的点评:

1. 情境动态化,突出统计的本质。

陈老师将教材中静态的数据转变成动态的游戏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经历了数据的产生、收集和整理过程,从而突出了统计的本质。

   2.课的设计条理清晰,围绕核心问题层层递进。

    整节课通过对核心问题“谁的记数水平高?”“用哪个数表示比较合适?”的研究,让学生体会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紧接着通过“6是怎么来的?”让这一问题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特征。

3.练习设计有广度,针对性强。

比如通过练习“这位同学第五次至少要记住几个数字才能贏了淘气?”让学生体会到平均数是随着数据的变化而变化的。由易到难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海港小学赖晓樱老师点评课例

海港小学赖老师对魏老师的课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这是一堂以生为本、以概念为本、用大问题引领的思辨课堂。在大问题“用哪个数表示淘气记数水平比较合适”的引领下,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在学生汇报时,魏老师首先呈现在直观水平上通过“移多补少”求得平均数的方法,将计算求平均数的方法放在后面,这样做可以避免学生受原有思维定势的影响,强化学生对平均数意义而非算法的理解。纵观整节课,设计思路清晰,以学生为本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专题讲座  

西湾小学陈永畅副校长

(陈永畅教科研专家工作室主持人)

西湾小学陈永畅副校长给老师们带来主题讲座《把握几个“度”解读教材》,从深挖教参“内涵度”— 创造面向学生的设计、力求教材“动态度”—缔造走向本质的设计、把握教学“立体度” —打造倾向整体的设计、 关注意图“精准度”—锻造指向思维的设计这四个大的方面展开分享,带领老师们真正走进教材、解读教材。

在分享如何实现教材内容动态化呈现时,陈校长借助多个课例让老师们感受到动态呈现教材数据,能够让知识形成产生深度思考;动态呈现教材情境,能够让知识思辨产生高质效果,并对教材内容动态化呈现的学习路径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在分享如何把握教材意图时,陈校长以《平均数》这节课为例,引导老师们思考认识平均数的关键是什么?为什么要重点研究数字6”?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对教材的分析,让老师们感受到平均数是“匀”出来的,要从算法、概念、统计等三个角度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验其“代表性” ,体会其“值区间” ,强化其“虚拟性”。陈校长的分享具有极强的操作性,让在场的老师们收获满满。

 教育研究路上从未有先后---学术没有高低之分

教材研读路上从未有对错---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教学研讨路上从未有深浅---带着问题走近研究

本次教研活动不仅帮助老师们找到了解读教材的策略和方法,也让大家感受到教材内容动态化呈现的优势。在后面的教学中,我们会继续带着研究的精神看问题,静待花开,带着本次活动的收获和思考不断前行,在教研的道路上走得又稳又好。

转自:“宝安区小学数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