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写好2023年新高考全国卷1作文的策略:“化虚为实,辩证分析”

2023/6/21 15:01:40  阅读:48 发布者:

2023年新课标全国卷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个作文试题有一个明显的“话题词”:故事。让考生拿到题目就有话可说而不至于离题。但难点在于如何出彩,如何写出高分。

先看下面的构思,如果你是评卷老师60分满分的作文能打几分?

常规

构思

1、 远在原始时代,人类就通过讲述神话和传说,团结部族,形成合力;

2、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常通过寓言等故事阐发学说;

3、 秦汉以来,故事变得日益丰富,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

4、 当代社会,各类故事层出不穷,像我们熟悉的革命英雄的事迹、春天的故事……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

5、 这些都是好故事,都可以触动人的心灵,改变人的命运。

6、 这些好故事展现了民族的形象,体现了故事的力量。

毋庸置疑,这样写肯定不离题,所以有基础分42分,或许这种操作思路就是一部分写作水平一般的学生惯用的招数。

但细究上面的构思,很明显是“单向证明”作文材料,围绕材料话题中心词零散地拼凑一篇内容空洞的作文。从古讲到今,从内心讲到外在力量,无非为的是印证一个人所共见的基本道理,这样的作文显然没有多少思想深度。

那么如何摆脱这种“苍白无力”,走向思想的丰盈?

可以采用两种策略:

1.化虚为实

2.辩证分析

以下面这篇类似话题的押题范文为例。我将结合本篇例文和教育部考试院发布的《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评析》演示如何对本篇考题进行深度处理,以及如何将这篇押题作文改写为一篇切题的考场作文。

考前

佳作

  且将故火烹新茶  

高铁、微信、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留学生眼中的“新四大发明”彰显中国速度与科技活力;诗词、京剧、中华美食、大国匠心——传统文化之复兴热潮点燃悠悠古国的今日辉煌。不妨借东坡诗言:共看新人成故国,且将故火烹新茶!

在外国友人心目中,“文明古国”想必是提及中华的第一印象。的确,五千年炎黄血脉如滚滚长河绵延至今,举世无双的文明底蕴是每个中国人灵魂深处的骄傲,亦将是今夕明朝大国腾飞的不二根基。

同时,对许多外国青年朋友来说,这片无垠土地也越来越多地聚焦着代表人类文明最前沿的“科技”、“创新”亮点。高铁助推中国速度让神话中的 “凤翔千里,壶公缩地”终成现实,移动支付、共享单车让便捷高效的“末来经济模式”首先在这里落地生根;“大疆”无人机翱翔行业顶峰,“华为”手机走出国门响誉海外……创新,是今日中国之青春脉搏;新茶之香,芳菲菲其弥章!

不可否认,“中国速度”也曾带来新时代发展的通病,满目灯彩高楼也曾让我们遗忘了脚下的“土地”——“最好的徽式建筑保存在美国”,“鱼传尺素”、“袅袅乡音”无人问津,张爱玲笔下的上海弄堂将成脑海中的回响……新旧文化“残酷撕裂”的十字路口,每一个中国人皆切骨深思。

万幸,“非遗保护”“传统新生”的风笛惊醒梦中人,猛回头,尧封舜土的悠久文化在今日绽 若繁花似锦:诗词大会上的才女风姿唤醒国人诗香情怀;书信、朗读以文化情感扣响灵魂深处的悸动;“瑜老板”京剧创新迎来梨园新春……传统与创新、实干与梦想在今日中国已不可分割。今年达沃斯论坛选出的世界100人青年领袖中,有科技前沿潇洒弄潮的邹昊,有俯身耕耘黑土麦田的秦玥飞,有用镜头低吟“祖国万岁”引领世界艺术潮流的陈漫……故火融融,为新茶之灵动添一丝醇厚品格。

今日,新人乃世界之新人,故国是世界之故国。丝路上穿越千年的驼铃昭示着世界的焦点正缓缓转回古老的东方。“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千年未曾忘却的历史、文明、经济伴着钢铁长龙呼啸起航。故火新茶之香,即将氤氲寰宇。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峰会上所说“丝绸之路”不是中国的“后花园”,而是世界的“百花园”。同样,今日中国之崛起将迎来世人之共享。且将故火烹新茶,火之暖,茶之香,必将流泽千里,历久弥新!

本文选自余老师编写的《新高考作文诊疗室:病例诊断+升格策略+专项训练》。余老师编写的这套作文训练材料幸运碰到了2023年新高考全国卷1作文题。(详见本书第176页,下列

左滑第四张查看)

左滑查看更多

命题

导向

教育部考试院发布的《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评析》中有这么一段话:“新课标Ⅰ卷写作试题‘故事的力量’,引导考生思考故事这一载体中蕴含的事实、形象、情感、道理,以及讲好故事的重要意义。什么是好故事、讲好什么故事、如何讲好故事,都是好的写作角度。考生可以写故事带给自己的启发,也可以探讨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结合这段话来谈两种策略。

Part.1

命题

处理

1、化虚为实:

要把一个大话题“故事”变得言之有物,就不能将这个话题当作一个箩筐古今中外的东西往里面扔,而要对“故事”加以限定。

“讲好中国故事”来限定这个话题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这个角度正好切合当今时代所倡导的热点方向。

有了这个限定,很多材料就能落到实处,并且变得更加灵动,如文中提到的:高铁贯穿千里,华为手机走出国门,非遗传承与保护,秦玥飞等当代青年谱写了传承传统文化的新乐章等。这些鲜活而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与前面所罗列大而话之的“构思纲要”的素材一比,正可谓天地之别。

化虚为实如何做到?一个核心思维策略就是“无中生有假想读者”,上面这篇佳作创设了一个清晰的读者群:“不太了解中国,但又对中国怀有一定好感的外国青年朋友”。假想读者一经产生,对谁说,说什么,怎么说这三个情境写作关键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假想读者的牵引下,作者就不难围绕“故事”这个话题选择合适的素材,进而从切合读者特征的角度挖掘加工素材调整对话的语言。

2、辩证分析:

什么是好故事、讲好什么故事、如何讲好故事。这是围绕这个作文题需要深思的三个问题。

深思的关键策略是辩证看待问题,万事万物都有两面,任何成就都曾面临充满迷茫和质疑的转折点,认识到这一点,才不被材料表面所呈现的文字“牵着思想的鼻子走”。

将高考命题中的“故事”限定为中国故事之后,下一步便要对开篇的观点进行二次思辨。

例如上面这篇考前佳作中,开篇提出中国科技带来震惊世界的“中国速度”,为中国带来高速的发展,取得举世的成就。但同时,在文章中部分笔锋一转,写道:“不可否认,‘中国速度’也曾带来新时代发展的通病,满目灯彩高楼也曾让我们遗忘了脚下的‘土地’——‘最好的徽式建筑保存在美国’,‘鱼传尺素’、‘袅袅乡音’无人问津,张爱玲笔下的上海弄堂将成脑海中的回响……新旧文化‘残酷撕裂’的十字路口,每一个中国人皆切骨深思。”

这段话可谓铿锵有力入木三分。

什么是好故事?中国现代科技带来的中国速度是好故事,但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下来的古代传说也是好故事,但后者的这些故事却无人问津,甚至好故事好建筑保存在美国。

所以,当我们谈及“如何讲好故事”,我们必然面对巨大的思想鸿沟,新旧文化撕裂,中国故事如何讲下去已经站在十字路口。

不把这些矛盾冲突摆出来,一篇作文的思想含金量必然受到极大的限制,只有将这些阵痛挑明,才打开思考的空间,有思考才会有讨论,有讨论才可能使文章走向深刻。这个思维过程就是辩证分析策略运用的关键——挑起“冲突”,讨论“冲突的根源”。

转自:“余航老师谈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