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深研新课标,赋能新课堂——南山中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与新课堂建构”培训心得(南山实验初级中学)

2023/5/31 9:14:36  阅读:43 发布者: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

“学习新课标,建构新课堂”的专题培训犹如一场“及时雨”,让我们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笃。以下是南山实验初级中学语文教师的学习心得。

学以致用,笃行致远

李娟

有幸近距离聆听张伟忠老师的培训讲座,感觉自己更像是一名学生,跟随大师一起感受新课标新课堂的魅力。张老师从教学大纲到课程目标的名称转换谈起,指出新课标的指向应该是学生学什么,而非教师教什么。以往基于经验的教学,并不能够真正满足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教学应该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而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提出的问题,更是促进老师提高、教学改善的重要方式。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段—学年—学期—每册—每篇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基于学生的感受和疑问实施教学,以教的思路为暗线,以学的思路为明线,从而更好地实现目标进阶。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而不是唯一的资源。让学生通过教材及课外语文知识的学习,获得生活中使用语文的能力,才能构建有趣味、有语文味的新课堂。

张老师的培训为语文学科教学进一步明晰了方向、明确了要求,作为一线初中语文教师需要进一步转变教和学的理念,要关注具体的学情并合理确定教学起点,要在情境教学、任务评价、活动创新方面积极探索,进一步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推进“教—学—评”一体化实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逐步实现“培根、启智、铸魂、增慧”。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丛宇

作为新入职的教师,能够参加本次专题培训活动我感到十分幸运,听取了张伟忠博士对新课标、新课堂深入浅出的解读,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纲领和指南,所以作为新时代的教师,首要任务是学习新课标,深入理解、感悟新课标的精神和结构,把握课程层级和运作系统,落实基于课程标准进行教学的要求,保证教—学—评的一致性。对于学习任务群这一概念,在张博士具体直观的阐释和指导下,我也有了更加明晰的认识,在学习任务群结构中,尤其要重视学生的语文经历,不止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语文的教与学,还要让语文渗透在学生真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帮助学生成长,发展核心素养,实现育人价值。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在此要求下,教师个人素养的提升也尤为重要,要重视读书,拓宽自身的视野。

学习新课标,落实新课标,教材是课程标准的有效载体。我们需要在新课标的导向下,深入研读新教材,挖掘新教材的内涵、价值,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创造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自由自主阅读,有效避免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影响。

在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基础上,建构新的语文课堂。新的语文课堂,要求转变传统观念,以学生的感受、疑问和发现为起点,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为主,由此新课堂不再是教师主导而成,而是师生共同构建生成,一切都是为了学生,提升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最终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在新课标、新课堂的高要求指引下,作为新教师,我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笃定目标,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让自己的语文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

心中有光,素履以往

刘韦

十分有幸听取了张伟忠博士有关于新课标下新课堂的解读,我受益匪浅,感慨万千。

通过本次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一是要引导学生真学习。认真学习,就是对学生的感受、理解、疑问等学情的重视,对学生的高度的关注。教学过程中要跟学生去交流,让学生真的去感受,真的去理解,真的去提高。这也是我们这次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里面的一个核心理念。我们可以设计真实、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情境,这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真正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二是要学会转化。把学生的感受、发现和疑问转化为我们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思路。展示课老师们之所以教得这么精准,就是因为他们的课堂目标、内容和思路是建立在对学情的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之上的。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就是我们提倡基于学情的新课堂,基于学生的感受、质疑、发现的新课堂。它不只是一种形式,它更是支撑教师行为的一种理念。第二点就是要从书本语言转化到学生能够接受的生活语言。有一些学生他谈自己的收获或者是在课堂上和老师交流的时候,说的并不是自己的话,而是在为教材和教辅代言。老师要引导他把这些书面的语言,把这些套路性的话,转化为自己的理解。第三点就是要把理念转化成行为。我们要学会把新的概念、术语转化成我们自己能理解的理念,用这种理念来指导我们的教学行为。这一点需要老师有定力。老师要有自己的思想,否则很容易被一些新概念、新术语牵着鼻子去跑,永远在人家屁股后面追呀追。不如深挖教材,挖出自己独有的东西,让学生体会到挖掘的快乐,这实际上是一种学习的快乐。我们之前做的更多的是一种传递的工作,一种灌输的工作。这样学生学习的一些观念和方法不是通过语言实践来得到的,只是老师口头讲给他的,所以他形不成他自己的素养,更别说是核心素养了。

三是把知识转化成智慧。老师要在读书上下功夫,要不这个课堂就没有深度,也没有厚度。讲这一堂课要准备很多东西,每一堂课如果深挖下去就会发现这个老师准备的东西可能就是一口深井。这也给我们一个启发,我们要真正想提高自己就不能在原地打转,否则你教10年和教20年没有区别,只是在那个水平面上滑行。我们要紧紧把握住上公开课的机会,往深里去挖,你的水平通过这个深挖就会提高一个档次。

四是将有益的教学示范转化为自己的课堂资源。我们还要把优秀课例中值得借鉴的地方进行转化,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在这个基础上改造成你自己能接受能运用的这种方法。把自己明白的东西,用学生明白的方式讲出来或者是教出来。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戴红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526日,在王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参加了山东省初中语文“新课标解读与新课堂建构”的专题研讨学习活动,自觉获益匪浅,学到了很多知识。

张老师从课程标准的演变为切入点,向我们展示了课程的层级与运作系统,强调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要实现教—学—评的一致,并将传统语文教学与基于标准的语文教学进行比较,重视教学语言的组织。新课标更加注重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文化自信和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与传承,张老师从课时层面、单元专题层面、学期模块层面、学段层面对课程标准进行了讲解,注意从学科逻辑到课程逻辑的转变,强调要回归多读书这个朴素道理。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要让学生的学习,从暗中摸索转变成明中探讨”,张老师在会上也特别关注这一点,提出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语文经验,建立学习任务群,并对大单元教学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学的活动”、“逆向设计”等新观点让我们茅塞顿开、恍然大悟。

新课堂的构建重心要从以教为主转为以学为主,基于学生的感受、疑问和发现,师生共同生成教学内容,张老师在会上再次强调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展示教学案例《邓稼先》,这些学习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通过这次学习,我们学习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打开了教学的新思路,依据新课标,基于学情、基于学生,落实大单元、建构新课堂,追寻教育的本真。在王主任的带领下,今后我们将秉持初心、砥砺前行,创造教育的辉煌!

心中有标准,脚下有路径。南山实验全体语文教师会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新课标精神,强师固本,蓄力前行。努力打造至真高效课堂,把新理念践行于课堂之上,让语文核心素养真正落地开花。

转自:“南山初中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