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陆 勇:转变教学理念不是空谈,而需要做大量扎实的工作

2023/5/30 17:35:30  阅读:36 发布者:

尽管在新课改过程中一些教师的做法存在对新课改理解上的偏差,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实践才能发现问题,勇于探索值得肯定;反思才能找到对策,勤于学习必将成功。而新课改现实存在的问题是有的教师仍处于旁观者的状态,对课改一知半解,对教学安于现状,对课改尝试缺乏勇气和动力,因此当务之急是唤醒教师群体转变教学理念的内驱力。

一、摒弃思维惰性,强化理论学习

1.过分依赖经验是转变理念的阻力

想要唤醒教师转变教学理念的内驱力,首先需对教师缺乏理念转变动力的原因进行剖析。对改变教学理念缺乏激情,存在课改思维惰性的教师有以下两种类型:一类教师对自己教学具备充分的自信心,但同时也会产生盲目而过分的自信;另一类教师对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缺乏动力,依赖经验,习惯于按照固有模式展开课堂教学。过于自信与依赖经验的倾向都是转变理念的阻力。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引导教师正确看待过往教学经验。教师通过多年课堂教学积累教学经验,形成具有自己特征的知识教学模式,到位的重点难点解析,吸引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知识的吸纳,课堂教学目的明确、简单高效。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变化,尤其是育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提出,有的经验已经难以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发展。

引导教师客观分析当前教育形势。任何改革都必须从改变人的旧有的思想观念做起。人的思想观念决定意识行动,所以,新课改也应首先从改变思想观念做起。帮助教师客观分析当前教育形势,可以使教师直观地感受到,学习资源获取的形式和数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广度、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综合素养要求,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直面现状,反思教学,教师才会产生课堂教学上的危机感,才会形成转变教学理念的迫切要求。

引导教师将合理经验和课改目标有机融合。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活动,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教学各环节进行合理的预设,课堂教学具有一定效率。但仅仅这样做是不够的。因为课改的目标是将学生看作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备课要更为充分,将备课的重心放在如何使学生自主地进行问题研究,如何组织开展课堂上的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有更为深刻的学科理解,所以促成教师教学经验和课改目标的融合,是教学理念转变过程中化阻力为动力的最佳途径。

2.专业的成长诉求是转变理念的动力

教师的专业成长诉求是转变教学理念的动力。教师只有具备主观上的专业成长诉求,才会使教学理念的转变成为必然。教育工作者应有针对性地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和短期工作计划来明确自己的专业成长轨迹,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满足于现状,在“新手”型教师阶段,夯实学科知识基础,完成常规教学任务,吸纳先进教育思想;“胜任”型教师阶段,改善学科教学技能,凸显个人教学特色,思考课改教育理念;“熟练”型教师阶段,强化学科核心素养,形成课堂教学模式,回应课程改革要求;“研究”型教师阶段,蕴养学科教学艺术,培育课程教育风格,形成教育教学主张,将专业成长贯穿职业生涯始终。

3.理论学习能叩开自我蜕变的大门

教学理念的形成是人们对教学实践活动认识不断深化、不断丰富和不断系统化的过程,来源于教学实践而又指导教学实践。通过教学理论的学习,教育工作者会形成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基本态度和观念,也就是教学理念,理论学习是高品位教学理念形成的基本条件。

理论学习帮助教师避开课改误区。强调知识本位或否定知识教学、单纯的讲练模式或者表演式的活动,都是教师在新课改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误区,其产生源于教师忽视理论学习,对新课改理解出现偏差。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有助于教师避开误区,科学实践课改。

理论学习助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通过理论学习,教师对教学实践会有更深刻的体悟,专业素养能得到迅速提升。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让教育工作者明确教学的主要目的应是发展学生的智力;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主张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通过教学理论的学习,教师能更好地领会教学的意义、明确课改的目标,激发转变教学理念的内驱力,有序开展课改教学实践,叩开自我蜕变的大门。                                                    

二、借助教育科研,优化理念转变

1.科研意识是推动理念转变的基础

制定计划、统筹把握,面对不同知识基础、学习经历、思维能力的学生,解读教材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评价学习效果、调整教学策略,是每一位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充实而有意义。但是,脚踏实地进行教学的同时,也应仰望星空开展教育科研。具体而言,需倡导三个“度”。

拓宽科研广度。学校首先要开展有广度的教科研,组织教师教学之余不忘阅读、不忘理论学习;通过微课题研究实现全员科研,鼓励教师关注教学中的细节,使高大上的课题研究能更接地气、更具人气;通过部门合作,实现教研与科研相融合,使科研成为触手可及的活动。做有广度的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学理念转变的广泛基础。

成就科研深度。其二,学校要深化科研。只有深度的教育科研才能指引教学实践向着“转变教学理念,走向成功课改”前行。因为空谈口号是难以提升理念的,深入的科研过程才能让教师得以潜移默化。

提升科研温度。关注教师专业成长,满足教师研修需求,是教科研的最终指向,因此,学校要做的是有温度的教科研,通过开展不同层次、不同主题的教科研活动,全方位满足教师的科研需求,更好激发教师的科研意识。从科研内容的确定,到科研平台的创设,科研方法的指导,最后是科研成果的表达,学校教科研部门要全程跟踪,安排对应的专家进行指导,为有需要的老师答疑解惑,促成教师的个人专业发展。这样有温度的科研有助于感化与激励教师在理念引领下成为改革的勇者与智者。

2.思维碰撞是促成理念转变的条件

科研要倡导独立思维,它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可以使学习者用一种全新的、洞察的视角,透过现象看本质,去思考问题,寻找答案,使学习者保有强烈的求知欲,建立强大的自信心,使学习力和创造力得到提升。同时,也要提倡思维碰撞,因为在独立思维过程中往往也容易出现思维盲点。思考者要学会交流和讨论,进行思维的碰撞,这样能够更容易地发现问题,从而提升思维的深度,产生创造性的想法。在新课改过程中,也是如此,教学理念的转变离不开教育研讨,深层次的思维碰撞是促成教学理念转变的条件。

与学生的思维碰撞可以发现问题。新时代的教学活动,学生不再是乖乖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教学活动的共同构建者,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的同时,也应作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思想交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发现教学存在的问题,从而产生转变教学理念的诉求,提升课堂教学变革的主动性。

与同行的思维碰撞可以寻找策略。学校通过集体备课、教研论坛、主题沙龙等形式创设教师间的教学交流和教育研讨,在确立讨论主题的情况下,鼓励教师畅所欲言,分享教育心得,交流教学设计,研讨教育教学思想。在教师之间的思维碰撞中寻找教学策略,激发科研意识,形成科研习惯,为转变教学理念提供科研氛围支撑。

与专家的思维碰撞促成思维冲击。教学理念转变需要理论的指引,学校应根据校内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计划定期邀请专家到校指导,以专题讲座引发讨论话题,创设教师与专家对话交流的机会,使教师与专家进行深度的思维碰撞,给教师带来教改上的思维冲击。

3.科研交流是优化理念转变的途径

学校应努力创设多形式、多维度、全方位的教育科研交流平台,为教师提供思维碰撞的机会。

项目化的教育科研活动。学校以科研项目的进行过程为主线,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团队成员围绕项目开展过程中的问题,聚焦教学理念的转变,展开科研交流。

主题型的校本研修活动。通过主题型研修交流,教师之间进行以课堂教学细节为焦点的思维碰撞,真正实现科研为教学服务,教学为科研提供阵地的主张。

报告式的课题交流活动。教科室是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组织者和引领者,而课题研究是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重心所在,学校教科室定期定地点举行课题成果报告会,让教师参加课题研讨交流活动,各自阐述课题开展的情况、发现的问题、做出的调整,并进行课题之间的交流借鉴。聆听、思考、交流、争论,通过思维碰撞,不断优化课题研究的方向和策略

转自:“教育牧笛”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