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有劲”课堂:让学生的学习“一波三折”

2023/5/30 17:05:11  阅读:52 发布者:

我们的课堂教学进程是否也能够设计得“一波三折”,让学生获得高峰体验呢?如果可以,那学生上课就会像看小说一样充满劲头!

台湾著名小说家、编剧、导演许荣哲在《三分钟构思一部小说》一文中写了自己以前上台视编剧班的情景——

编剧老师传授我们,三十多年编剧生涯教会他的“七个问题”的公式:问题一:主人公的“目标”是什么?问题二:他的“阻碍”是什么?问题三:他如何“努力”?问题四:“结果”如何?问题五:如果结果不理想,代表努力无效,那么,有超越努力的“意外”可以改变这一切吗?问题六:意外发生,情节如何“转弯”?问题七: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把上面的七个问题简化之后,就可以得到故事的公式:1.目标→2.阻碍→3.努力→4.结果→5.意外→6.转弯→7.结局。

不管小说、电影,还是漫画,只要它的核心是故事,大部分都有类似的戏剧结构。真有这么神奇?真有这么神奇!

“故事的公式:1.目标→2.阻碍→3.努力→4.结果→5.意外→6.转弯→7.结局”,故事按照这个公式演绎,无疑可以使情节发展变得曲折,而曲折能够让故事充满悬念,让读者时时刻刻牵挂着接下来会怎样。人们常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改变常规思考,激化矛盾,本该“是”的地方偏偏“非”,总是在人的意料之外,造成情节的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例如《三国演义》中曹操著名的“三笑一哭”,我们不能不对情节的一波三折拍案叫绝。

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进程是否也能够设计得“一波三折”,让学生获得高峰体验呢?如果可以,那学生上课就会像看小说一样充满劲头。

导演好“一波三折”课堂教学的

整体设计

例如“钉子板上的多边形”数学课,我们就可以通过拉长探究过程,按照上述“故事公式”把探索过程设计变得“一波三折”,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钉”在钉子板上的多边形的研究上。具体构思如下:

1)目标。

教师出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如图25-1),许多学生发现:“多边形边数越多,面积就越大。”

 

2)阻碍。

教师接着出示四边形(如图25-2):

 

师:这是一个四边形,按照刚才你们的发现,它的面积应该比五边形的面积小。你看呢?

1(有点拿不准):感觉平行四边形面积比前面的五边形大。

2(似乎有一种预感):想错了?

3)努力。

师:为了便于同学们确定它们的面积到底是多少,我把它们放到钉子板上(如图25-3)。现在,你能很快地知道它们的面积了吗?(学生用计算、割补或数方格等方法得到每个多边形的面积,完成填表)

4)结果。

师:有了这些数据,刚才“多边形边数越多,面积就越大”的发现,还对吗?

生(有点颓丧):嗯,是错了……

师:看来,我们只要找到一个反例,就能推翻以前发现的结论。

5)意外。

师:这些多边形放在钉子板上后,有没有意外的发现?

1:边越多,钉子数就越多。

2(受其启发):好像边上的钉子数越多,面积越大。

学生经过探索发现,钉子数与多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是S=n÷2n表示钉子数)。

6)转弯。

教师把原来的三边形拉长(如图25-4),许多学生发现了矛盾:面积明明变大了,怎么可能还是2呢?

教师继续把后面两个多边形做同样的处理(如图25-5),越来越多的学生怀疑刚才的结论。

生(惊喜):老师,我看出来了!上面的多边形内的钉子数是1,下面的多边形内的钉子数是2。(许多学生也发现了这一点)

师:看来,多边形内的钉子数跟我们刚才的研究也有着关系。(学生表示赞同)如果用字母a表示多边形内的钉子数,那么在a等于几的情况下,S=n÷2成立?

生(异口同声):a=1

师:那刚才的发现错了吗?

生:呵,不全错。

学生最终探索发现:当a=1时,S=n÷2;当a=2时,S=n÷2+1。并联想到:当a=3时,S=n÷2+2;当a=4时,S=n÷2+3;……

7)结局。

师:要让自己变得聪明,首先,我们要学会由“一点”想到“许多点”,例如刚才我们由a=1想到a=2a=3……以及a=0;其次,我们还要学会把“许多点”变到“一点”,例如你有没有想到把“a=1S=n÷2a=2S=n÷2+1a=3S=n÷2+2a=4S=n÷2+3……”这些规律再合成一条规律呢?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继续研究。

上述教学设计之“一波三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通过“想错了?”“嗯,是错了……”的情感反应,让学生意识到:发现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二是通过“又错了?”“呵,不全错!”的情感反应,让学生意识到:认识不一定要一步到位;三是通过“还错了?”“耶,没有错!”的情感反应,让学生意识到:探究不一定都在课内完成。

上述教学设计之“神奇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多边形放在钉子板上后,竟然有了关系,这让学生感到很神奇;二是多边形的面积竟然还与多边形内的钉子数有关系,这让学生感到很神奇;三是这些规律竟然还可以合成一个规律,这让学生感到很神奇。

又如一位语文教师用《麦洛与奥帝斯历险记》的电影片段上了一节《一波三折见真情》的习作课,引出了创编故事的一种技巧——一波三折,我们正是在起起伏伏、波波折折的情节中,看到了当麦洛身处险境时,奥帝斯不离不弃、积极施救,见证了他们真挚的友情——

师:孩子们,不仅电影情节是这样的,我们课本中的故事也是这样的。比如,我们刚刚学的几篇童话故事(如表25-1)。

师:是的,讲故事如果平铺直叙,见首知尾,就会让人觉得索然无味,只有情节曲折、跌宕起伏的作品,才能引人入胜,扣人心弦,令人爱不释手。这就是创编故事的秘妙。

为了教学设计的“一波三折”,有时候我们需要对教材作适当的调整或改变。例如“平年和闰年”一课,我们用教材新授之后的一道练习题大做文章,以此为设计教学活动的线索,使整个知识的展开过程因有“转折”而有“波折”——

第一步:我们可以把教材新授之后的练习题2(如图25-6)前置到课始,让学生产生“这可能吗?”“怎么会这样?”想一探究竟的心理诉求,从而产生学习的驱动力。至此,这一任务设计达成了“故事公式”中第一步“目标”的剧效;

第二步:学生通过观察各个年份的年历,发现了“四年一闰”的规律,教师出示教材后附的“你知道吗?”(如图25-7)中前面一段的解释——“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每转一周需要36554846秒。为了方便,人们把一年定为365天。这样,每经过4年就多出2315分零4秒,把这大约多出的1天加在2月里,这一年就有366天。因此,通常每4 年里有3 个平年、1个闰年。”让学生明白“四年一闰”的道理。至此,这一任务设计达成了“故事公式”中第二、三、四步“阻碍→努力→结果”的剧效;

第三步:在学生形成“四年一闰”的认识之后,教师在一组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的练习最后放入“1700年”,学生依据原有认识判断“1700年”是闰年之后,教师出示1700年的年历,学生发现1700年竟然不是闰年而是平年,接着教师又出示1800年、1900年的年历,至此学生认为“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不是闰年”。至此,这一任务设计达成了“故事公式”中第五步“意外”的剧效;

第四步:教师随后出示2000年”,学生同样判断“2000年”是平年,结果从2000年的年历中发现2000年又是闰年,剧情再次反转,学生愈来愈感到困惑——“这是怎么回事?”,教师顺势出示“你知道吗?”中后面一段的解释——“但由于每4年多算了4456秒,每400年就多算了325320秒。所以,每400年就要少增加3天。”至此,这一任务设计达成了“故事公式”中第六步“转弯”的剧效;

第五步: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最终明白如何判断公历年份是平年和闰年的方法以及一些规定的原因,也就明白了教材所写的“公历年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的一般是闰年”中“一般”的含义——“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400没有余数才是闰年。”至此,这一任务设计达成了“故事公式”中第七步“结局”的剧效。

导演好“一波三折”课堂教学的

局部设计

当然,教学的“一波三折”并不一定要完整的一节课,有时候一个教学环节、一个教学片段就可以实现如此效果。其中,最简单的做法就是设计一些知识的“陷阱”,让学生在“上当”中“上心”。

例如“角的度量”数学课中,我们设计了这样的题组——“猜一猜下面的角可能是多少度?”,让学生的思考随着题目的依次出示而“一波三折”——

1)角的一条边指向量角器右方的20度、30度、50度,角的另一条边不显现。学生猜测20度、30度、50度后,教师出示角的另一条边指向右侧零刻度线。学生破案成功;

2)角的一条边指向量角器右方的60度,角的另一条边不显现。学生猜测60度后,教师出示角的另一条边指向左侧零刻度线。学生破案失败,连呼上当;

3)角的一条边指向量角器右方的70度,角的另一条边不显现。此时,学生冷静分析:这个角可能是70度,也可能是110度。教师出示角的另一条边没有指向零刻度线。学生破案失败,再呼上当。

上述练习环节,学生在一波三折的思维波澜中不断经历着认知结构的失衡与平衡,虽然破案屡屡失败,但“角的度量”的认知难点被成功破解,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以快速提升。

这种“在吃一堑中长一智”的做法,还可以上升到人的教育,如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罗伯茨在儿子的毕业典礼上所说:“我希望你们在未来的岁月中不时遭遇不公平的对待,这样你们才会理解公正的价值所在。”

课堂教学中,经常会有生成性问题,此时,如果利用得好,同样可能会获得一波三折的意外效果——

在学习《海伦·凯勒》一课时,学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疑问,但很多问题与课文主题不太沾边,如“海伦为什么会一出生就变成一个残疾人?”“残疾人海伦会有朋友和她玩吗?”为了让学生感同身受海伦每天的生活,也为了让学生回到主题上来,我在课堂上进行了两个有趣的小活动——“请你来当10分钟的海伦·凯勒”。活动分为两项:

第一项活动,同桌配合,其中一个学生通过做口型来表达一个成语,另一个学生捂住耳朵,看对方的口型来猜猜这个成语是什么,看哪一对同桌在5分钟内猜对的成语最多。这一项活动是为了让学生体会聋哑人在生活中表达自己想法的艰难程度。

第二项活动,让全体学生起立,闭上眼睛,捂住耳朵,不许说话,看谁坚持的时间最长。这一项活动是为了让学生体会聋哑盲人的感受。

我通过这两个简单的活动,不但让学生体验了一把“聋哑盲”残疾人的生活艰辛,也让他们自然而然地回到了主题上来。

课堂中生成资源的时机还有很多,每一位教师都要善于捕捉意外惊喜,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由施展才华的场所,这样有“波折”的课堂才会充满生命的活力。

版权声明 | 本文内容来源于《课堂革命:有效突破平庸课堂36策》,作者严育洪

转自:“桃李微教育”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