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育理论:激发学习热情——这6个心理效应最好用

2023/5/30 17:04:31  阅读:33 发布者:

一艘扬起希望的帆船,将带领人们驶向理想的港湾。同样的道理,一个充满智慧的教育者,也会引着学生登上成功的知识海岸。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聪明的教者总能发现影响孩子学习效果的因素,进而巧妙采取措施,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

No.1  首因效应

——调动学习者的兴趣

首因效应,也叫做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是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

1957年,洛钦斯以四组大学生为被试,进行了一项实验。在实验中,他以不同的方式向四组大学生介绍同一个陌生人:

在向第一组介绍时说这个人性格外向;在向第二组介绍时说这个人性格内向;在向第三组介绍时先说这个人性格外向,后又说这个人性格内向;在向第四组介绍时则先说这个人内向,后又说这个人外向。

随后洛钦斯要求四个组用上面介绍的术语来描述这个陌生人。结果第一、二组在描述时没有发生任何问题,但第三、四组对陌生人的印象完全与提供信息的次序相对应——先提供的信息占优势。

这说明,人际交往中,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相当大,这就是首因效应。是什么原因引发的这种现象呢?

实际上,首因效应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在人际交往中,面对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的信息,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就算是人们对后面的信息予以同等程度的重视,也会将其当作非本质的、偶然的因素。正是由于人们习惯于按照前面的信息解释后面的信息,也就造成了使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信息不一致,进而屈从于前面的信息,从而形成整体一致的印象。

这说明,个体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会对主体今后的认知产生较大的印象。由于第一次的印象尽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因其最鲜明、最牢固、最难以改观,所以它往往决定了人们与认知对象之间交往的过程。倘若一个人给别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很好,人们就愿意和他亲近,双方也能尽快地相互了解,并会对今后的一系列行为产生影响。相反地,如果第一印象很差,即使之后不可避免地要有接触,人们也会比较冷淡,个别严重的,还会出现对抗状态。

洛钦斯的实验表明,在首因效应下,情感因素的认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大多数时候,都会比较喜欢那些流露出友好、大方、随和情感的人。这一点在儿童身上表现得最明显。

No.2  罗森塔尔效应

——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罗森塔尔效应,也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人际期望效应,是指教师对学生寄予希望,进而会戏剧性地达成预期效果的现象。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率领工作人员来到一所小学,在1-6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级里面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测验完成后,罗森塔尔递交了一份“最具发展前途者”的名单给校长和老师,并叮嘱他们要对名单保密。事实上,名单上的学生都是随机挑选的,罗森塔尔只是用自己的权威身份“撒了一个谎言”。

8个月后,罗森塔尔又来到了这所学校,进行了第二次测试,测试结果非常惊人:凡是位列名单上的学生,每个人的成绩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且性格方面也出现了变化,都变得活泼开朗、自信心强、爱与别人打交道。

罗森塔尔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一奇迹,是因为校长和教师收到暗示之后,会对名单上的学生抱有更大期望,并且有意无意之间会通过态度、表情等方式对这些学生进行提问、辅导、赞许等,将自己的期望传达给学生,学生接收后这些期望之后,会给老师以积极的反馈。这一反馈又会激发起教师更大的教育热情,给学生更多的关照。这样的良性循环,会逐渐使得学生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使期望慢慢变成现实。

No.3  榜样效应

——注重引领的作用

榜样效应,是指榜样能够引导人们模仿。关于榜样的力量,人们早有认知,其中研究较多的是英国管理学家约翰•爱德欧和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尤其是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更是论述了什么才是“有效的榜样”。

班杜拉的研究中包含两个经典实验。

第一个是模仿学习的实验:

班杜拉随机选择了两组儿童来进行实验。在实验的第一阶段,让两组儿童分别观看录像片。

甲组儿童观看的录像片内容是:一个大一些的孩子在打玩具娃娃,一会儿后,一个成人走过来,给了这个大孩子一些糖果作为奖励。

乙组儿童观看的录像片内容是:一个大一些的孩子在打玩具娃娃,一会儿后,一个成人走过来,打了这个大孩子一顿作为惩罚。

观看完录像片以后,班杜拉将所有儿童一个一个地送进放了一些玩具娃娃的屋子里,结果发现,刚才在甲组的儿童都学着录像片中孩子的行为开始打玩具娃娃,而刚才在乙组的儿童,却很少有人敢这样做。这表明:对榜样的奖励会促使儿童做出同样的行为,而对榜样的惩罚,则会促使儿童规避同样的行为。

那么,刚才在乙组的儿童,也学会攻击行为了吗?

为此,班杜拉开始第二阶段的实验:

他鼓励所有儿童都像录像片里的孩子一样去打玩具娃娃,谁学得最像就给谁糖吃,结果所有的儿童都去使劲地打玩具娃娃。

这表明:其实在第一阶段中,所有的儿童都学会了“榜样”的攻击行为,乙组儿童刚刚并没有人敢去打玩具娃娃,只是因为他们害怕像录像中的孩子一样受到惩罚,当确定惩罚不会出现,反而有奖励时,他们学习到的攻击行为也会展现出来。

而第二个实验,则更为明确地区分了不同行为方式榜样的不同作用。

班杜拉选择了小学三四五年级的一些儿童来做实验。他要求这些儿童来做一种滚木球游戏,并给出了一些现金兑换券作为奖励。紧接着,他将这些儿童分为四组,每一组都配备了一个助手装扮的“榜样”,和大家一起玩。

第一组,是一个自私自利的榜样,他向大家宣传说,要把好的东西留给自己,不必分给他人,同时带头不把他得到的兑换券捐出来。

第二组,是一个心肠很好的榜样,他告诉大家,得到好东西,不仅要想到自己,也要想到别人,同时带头把他得到的兑换券捐出来。

第三组,是一个言行不一的榜样,他虽然口口声声地说,要为自己考虑,但却把兑换券捐了出来。

第四组的榜样,则是口口声声地说着要考虑到别人,但却只说不做,不肯把他的兑换券捐出来。

结果发现,第二组和第三组的儿童,捐出兑换券的人数要明显多于其他两组。这表明,劝说或言语示范的作用有限,而行为示范则对儿童有显著的影响。

No.4  南风效应

——顺应内在需求

南风效应,也叫做“温暖效应”,源自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篇寓言故事:

南风与北风都觉得自己比对方更有用,更厉害,他们谁也不服谁,于是打了一个赌,比赛看谁能够更快地脱去一位农夫的衣服。

北风先来。他自认为自己力气大,让别人脱衣服并不难。他使劲地向农夫吹着寒风,吹得农夫瑟瑟发抖,直打哆嗦。北风越吹越大,但农夫非但不脱衣服,还用劲往身上裹起衣服,躲到背风的地方去了。北风见自己的行动没有用,只好无功而返。

轮到南风上场了。他向农夫轻轻地吹,给农夫送去温暖的风。农夫本来就在田里耕作,身上出了一身热汗,南风这么一吹,他更觉得燥热难耐,于是放下手里的活,走到地头脱了衣服,才又继续去干活。南风获胜了。

南风和北风的态度和方法不同,最终的结果也大相径庭。

南风能最终达成目的,原因就在于他顺应了人的内在需求,让农夫脱掉衣服的行为变成自觉主动的行为,而不是外在的逼迫行为。

这一寓言所揭示的心理学效应就是南风效应:以启发自我反省、促使唤醒内心良知、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效应。

No.5  阿伦森效应

——合理运用褒奖

阿伦森效应,又称为“增减效应”,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艾略特•阿伦森提出的。它指的是随着奖励减少而导致态度逐渐消极,随着奖励增加而导致态度逐渐积极的心理现象。

阿伦森做了一项实验:他随机选择了一些人作为实验对象,并将这些人分成4组,让他们对某一个人做出不同的评价。

第一组对这个被评价的人始终是褒扬、肯定。

第二组对这个被评价的人始终是批评、否定。

第三组对这个被评价的人先是褒扬,后是批评。

第四组对这个被评价的人先是批评,后是褒扬。

实现重复进行了很多次,结果表明:大部分被评价的人都对第四组人最有好感,而对第三组人最为反感。

这种随着奖励减少而导致态度消极的心理现象,就是阿伦森效应。人们大多会喜欢那些对自己表示的赞赏不断增加的人,而反感那些对自己表示的赞赏不断减少的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阿伦森认为,人们需要维持一定程度的积极性,就会希望奖励能逐渐增加,如果奖励是逐渐减少的,那么,对应的,人的积极性也会逐渐降低。原因主要在于挫折感的递增和累积。奖励的递减会导致人们出现挫折心理,如果挫折较小,大家还能比较平静地接受,如果从不断被褒奖,变成褒奖减少,不再褒奖,甚至贬低,这个过程中,人的挫折感会陡然增加,人们会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终产生反感和对抗情绪,引发敌对行为。

No.6  德西效应

——避免过度奖励

德西效应是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提出的,这一效应认为,适度奖励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奖励过多却有可能降低兴趣,甚至降低其内在动机。

1971年,德西做了一个专门的实验。他随机挑选了一些大学生作为被试者,让他们在实验室里解答有趣的智力难题。

实验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所有参与的大学生都没有任何奖励。

第二阶段,将参与的大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的大学生完成一个难题可以奖励1美元,第二组的大学生则没有奖励。

第三阶段,让大家自主学习,参与的学生们, 可以休息,也可以继续解题。

实验结果显示:第二阶段,有奖励组的学生确实十分努力,但这些学生到了第三阶段,愿意继续去解题的却变得很少,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在第二阶段并没有得到奖励的学生,在第三阶段,却有更多人愿意花时间解题,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

德西通过这一实验发现: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兼得内在报酬和外在报酬时,工作动机不仅不会加强,反而会减弱。当人们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获得了内在报酬,如果额外再提供物质奖励这种外在报酬,反而会减弱活动的吸引力。

德西效应运用到教育中,就给予了教师以下启发:

当学生还没有形成自发内在的学习动机时,教师从外部给予激励刺激,能够推动学生发展,这种奖励就是必要和有效的;但是如果学生本身已经对学习活动感兴趣时,再从外部给予学生奖励就会适得其反,会使得学生把奖励当做是学习的目标,从而只专注于奖励,导致学习目标发生转移。有“奖”能使学生进步,但“奖”不是万能的。教师要能够正确地进行奖励。

本文来源:《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效应》,作者何朝东,天津教育出版社201910月出版

转自:“桃李微教育”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