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报道|金华武义:如琢如磨 且思且悟——朱洪达小学科学工作室第三次活动
2023/4/14 8:49:05 阅读:99 发布者:
如琢如磨
且思且悟
朱洪达小学科学工作室第三次活动
在美好的四月初,武义县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的所有成员在导师朱洪达的带领下,在熟溪小学,上课、听课、议课,聆听特级教师讲座,一起交流反思,共同进步。
课堂展示
《船的历史》
第一节课是由王璐老师带来的《船的历史》。王璐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重构,不再从船的历史引入教学,而是带领学生从不同类型独木舟的稳定性和载重量研究出发,使人耳目一新。整节课不局限于原教材,以单元设计为理念,进行教材重构,使得教学设计极具逻辑性,学生在这节课中经历工程设计的过程,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工程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动手实验,亲自感受独木舟稳定性差,装载量小的特点,并且通过自己的摆放认识到要想使独木舟不容易侧翻,必须使它受力均匀。
《身体的总指挥》
第二节课由朱洪达老师带来的《身体的总指挥》。朱洪达老师在课前对学生进行脑的前概念调查,充分暴露出学生的已有知识与经验。课上让学生通过观察新鲜的猪脑,教师引领学生利用资料阅读法、自主探究法等多种学习方式带领学生建构脑的各个部分。课上教师通过三次建模,一次自己画猪脑、一次实物进行建模,还有对大脑上的沟回的建模,逐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建构。此外在实验数据的处理上,教师运用抽样法节省了时间,教会了孩子们处理数据的方式。
教研促发展 携手共进步
第三节课由应奇奇老师带来的《热在金属中的传递》。应老师通过第一张
的设计,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变为项目化教学——设计一把勺子。课前让学生自主设计勺子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并归纳总结为三类,依照学生不同类别的设计,把它们和课本活动一一对应,为学生搭建完整的实验框架。在活动一,应老师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去探究热是如何在金属条中传递的,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并且实验方法的指导都很到位,为学生的实验提供了指向,给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也要为他们创建阶梯和平台,将学生的思维从点引向面。应老师在实验中使用了感温油墨、热像仪等多种方法,使看不见的“热”转化为看得见的“现象”,化抽象为具象,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概念。
江特指导
浙江省小学科学特级教师江美华老师对三位教师给与了高度的肯定,也提出了他对这三节课自己的一些看法与改进方向,工作室成员对此深受启发。
江特的讲座《“链式”导图:科学教材解构和重构的实践探索》对工作室成员有很大的启发。江特带来的重构教学,以问题链式思维导图的方式,有层次递进地来进行科学教学,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课堂中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教学重构主要是指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逻辑,对教材内容和体系进行适当地重建,目的是为了让教学效果更好,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同时也是学教方式的转型切入点,是对教学活动的逻辑性的再规划,而不是一昧的照本宣科。江老师用生动形象的课例阐释了教学重构的重要性,通过项目化设计培养学生的兴趣与动机,利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科学探究的价值。
小结
此次活动,不仅为工作室成员提供一个学习、交流、成长的平台,也为工作室的发展和工作室成员的专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活动中,大家用心倾听、认真记录,收获满满,不断学习和消化新知识,希望大家能不断进步成长!
来源:科达学习共同体公众号
转自:“小学科学教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