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融入思政教育的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探索

2022/10/19 17:46:42  阅读:167 发布者:

0 引 言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新时代中国教育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习总书记指出要抓住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本质,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于课堂教学之中,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1]

随着中国进入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时代,国家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优化升级,亟须智能技术相关人才。程序设计类课程是智能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课程。如何在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中有效地开展课程思政是计算机专业教师面临的共同难题。厘清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中思政教育融入的难点问题,是探索课程思政教学路径的关键所在。

1 程序设计类课程思政教学难点

1.1 程序设计类课程特点与思政教育特点不统一

程序设计类课程具有鲜明的课程特点:①实践性,程序设计需要反复编辑、调试和运行,实践性和操作性极强;②逻辑性,程序设计类知识反映计算机内部运行规律,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2];③创造性,编程语言种类丰富、方法多样,学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创造性设计。程序设计类课程极其注重计算思维等理性思维的培养,思政教育则偏向情感共鸣等感性思维的培养。从表面上看,程序设计类课程融入思政教育因二者特点的不统一似乎很难做到。

1.2 专业课程注重知识传授与课程思政要求不契合

传统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重在知识传授而非思政教育。程序设计类课程内容丰富,知识体量较大,并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设计思维等都有较高要求,课程难度也较大。然而,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学生人数增多,专业课课时又被压缩,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时间紧、任务重,专业教师为保证教学质量,必须争分夺秒传授知识,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思政教育,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再融入课程思政确实存在一定困难。

1.3 教师思政育人能力与课程思政要求不同步

大思政教育格局下,教师的思政育人能力需要满足更高层次的要求。事实上,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不足,尚未正确认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部分教师即使能够在思想上正确认识课程思政,但由于没有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相应的教学资源,实施课程思政难免力不从心。

2 构建程序设计类课程思政教学路径

在对程序设计类课程思政教学难点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实践,立足于教师、学生、思政元素 3 者之间的联动关系,构建融入思政教育的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路径模型,如图 1 所示。

模型强调教师是课程思政教学的主导,即课程思政关键实践者;学生为课程思政学习主体,即主动参与者和学习体验者,二者通过思政元素产生联系。该模型为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具体方法。

2.1 主动提升思政育人能力,提升教学水平是课程思政教学前提条件

教师自身由内向外激发式的素养建设是课程思政核心所在。教师可从 3 类思政育人能力着手。

2.1.1 提升思想素质,以情感人

教师提升思想素质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主动学习课程思政相关会议精神、文件精神,积极参加各类专题讲座和培训,理解专业课程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关系;另一方面,主动学习政治理论知识,请教思政教师或专家,明晰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和着力点 [3]

2.1.2 提高专业水平,以文化人

教师开展程序设计类课程思政,需要:①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②紧跟科技发展潮流,密切关注前沿信息技术相关理论与应用实践,及时扩充本专业知识储备;③关注与程序设计、信息技术等相关的交叉领域知识,拓宽知识视野。从实践角度看,知识丰富的教师往往会产生更多的视角,能够更快更好地找到开展课程思政的切入点,也会让学生更加敬佩和信赖。

2.1.3 提升教学水平,以技导人

教师需要主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研究方法、教育技术应用等教学基本功。同时,教师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依据各种教学理论开展教学实践,并善于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经验和规律,再用以指导教学实践,如此循环反复,在不断地总结和升华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2.2 教师深入挖掘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是课程思政教学根本途径

思政元素是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之间的平衡点、融入点,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成为程序设计类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根本途径。

2.2.1 课程特点:立足课程特点,构建自然融入思政元素的立体资源库

教师首先需要理清程序设计类课程体系、分析课程性质、制订程序设计类课程思政目标,然后在不背离程序设计类课程科学性和逻辑性的基础上,利用课程特性,从课程目标出发,梳理课程内容结构,并从 6 个方面着手构建课程思政立体资源库:①筛选适合教学和专业拔高的特色案例;②精心设计融入思政元素的上机实践作业和综合实践项目;③为整个课程选定诸如科技强国、大国重器、大国工匠等课程主题,确定专业课程的思政色彩;④通过资源搜集,构建关于励志、感恩等富有教育意义的微视频库;⑤构建实时动态更新的计算机领域前沿成果库;⑥搜集学生的优秀作品,建设学生优秀作品库。以此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课程特色立体资源库(如图 2所示),为程序设计类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丰富教学资源。

2.2.2 课程内容:梳理课程内容,挖掘与价值取向相匹配的思政元素

经过前期对课程的梳理,教师对课程内隐的价值取向进行合理科学的挖掘和提炼后,可结合课程特点,从计算机学科特点、工程伦理与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计算机历史发展、计算机行业前沿、计算机科学家事迹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挖掘,形成相应的思政元素(如图 3 所示),然后在实际教学中选取与教学内容价值取向匹配的思政元素,糅合统一、有机合成,实现课程思政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成效。例如,在 Python 程序设计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讲解列表时,可将我国著名计算机领域科学家如夏培肃、姚期智、徐家福、慈云桂、潘云鹤等姓名组成一个字符串列表,再要求学生按照姓氏的首字母顺序将科学家的姓名重新排列成新的字符串列表。当题目出现时,学生会发现这些名字是计算机领域科学家的名字;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提及 1~2 位学生不太熟悉的科学家的事迹进行介绍,或者从立体资源库中选取相关人物的微课或视频进行播放。此案例以计算机领域科学家的名字为契机,将思政元素融入细微之处,鼓励学生勇攀科学高峰。

2.2.3 教学过程:明晰教学过程,融入与知识点相贴合的思政元素

教学过程不仅是认知的过程,更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需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学生自主体会课程中的德育内涵。教师可考虑从教学过程的 3 个阶段入手。第 1 阶段,课堂导入环节,结合我国在量子通讯、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科技领域取得世界领先地位,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树立民族自豪感;并通过历届优秀作品展示,激发学生自信心,奠定课堂学习氛围。第 2 阶段,主要是利用课前 10 分钟和课间休息,播放“科技强国”系列微课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或者从资源库中选取 5 分钟左右的专题视频,引导学生探讨和思考。第 3 阶段,在课程教学中,始终贯穿程序设计作为构成科技现代化的有力证明的观念,树立课程自信、民族自信的理念,使得学生知识水平、综合能力和思政素养得到同步提升。

2.3 教师科学优化教学方法,运用信息技术是课程思政教学关键手段

教师应与时俱进,探索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目前,比较典型的课堂教学方法有支架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专题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也逐渐智慧化,诸如课堂派、雨课堂、云班课等教学辅助软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催生翻转课堂、 MOOCSPOC 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师应因事而新、因时而进,巧妙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程序设计课程通常分为理论课和实验课,这 2 类课型可以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使思政教育能有效融入。

2.3.1 理论课:结合多元教学方法,开展线上 +线下混合式教学

理论课偏重于程序设计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可以考虑借助网络教育平台开展“线上 + 线下”混合式教学。例如在 ASP.NET 程序设计课程中,教师整合程序设计理论知识与思政元素,设计了农村产业扶贫网站开发的实践项目,要求学生通过学习逐步完成扶贫网站的设计与开发,助力中国贫困村实现线上农产品宣传与出售,旨在让学生为脱贫攻坚贡献一份力。本次教学主要采用项目式教学法:①课前,教师从立体资源库中选择与项目匹配的资源,包括具体案例、知识点教学微课、教案等,并根据课程目标以及课程内容安排,将本项目进行任务分解,然后在线上教学平台发布导学单和知识点微课、扶贫资料收集清单,同时推送与之匹配的扶贫政策、脱贫攻坚主题微视频,发布关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话题帖,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内容、观看视频,并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扶贫资料,在学习过程中随时可进行回帖发表观点;②课中,教师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讲解知识重难点,并由学生展示资料收集情况,分享扶贫网站建设想法,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通过合作探究、头脑风暴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③课后,教师在平台发布作业,并上传相关学习资料,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与延伸,教师还应对学生回帖中的疑问进行解答。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回顾并完成作业提交至平台。

2.3.2 实验课: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合作探究式学习

实验课强调对程序设计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注重实践与创造。对于学生而言,程序设计类课程最直接的学习成果是能够利用所学知识编写程序实现某种功能、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程序设计类课程强调对程序的分析和设计,教师以应用性和可操作性为指导,利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将近期专业知识和内容进行整合,设计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程序设计项目任务;学生通过对具体项目的实践学习,将先前习得的基础知识进行综合应用甚至自我创造,并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同时,程序设计类课程的项目实战教学,其实质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合作探究式学习,涉及任务分工、交流意见、指导操作等过程,在此过程中孕育了学生合作精神、集体主义、理解与表达等重要思政元素。例如,在扶贫网站的项目中,经过理论课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技术理论知识,同时对网站的架构、页面设计、板块内容都有了一定的想法。在实验课上,学生仍以小组为单位对网站进行实际的开发工作,小组成员将承担不同的角色,并对开发过程面临的难点问题集思广益,逐步完成开发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都得到较大提高。同时,网站搭建完成后,学生的自我满足感和团队认同感自然也得到了提高。此外,本次项目中学生的优秀作品还可纳入到构建的资源库中,既充实了资源库的内容,也为下一届学生提供教学素材和学习榜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

3 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效果

ASP.NET 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针对计算机相关专业共计 70 名学生,任课教师以课程思政教学路径和课程思政立体资源库为基础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课程结束后,通过学生访谈和在线调查等方式获得反馈,70 名学生均表示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计算机科学家们严谨求真、无私奉献的精神。需要指出的是,在观看华为公司因芯片被“卡脖子”以及华为鸿蒙系统等相关微视频之后,引发了学生的热烈讨论,90%以上的学生表示以后会认真对待学习,学生出勤率和课堂参与度明显提升。在课程期末考核中,70 名学生成立 10 个项目开发团队,自主选题并设计项目、开发程序,所有团队均选择了具有较大社会意义的主题,完成了如蓝天助农网站、高校疫情防控管理系统、爱心辅学系统等 10 个项目,体现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70 名学生全部通过课程考核,其中有近 50 名学生取得优秀成绩。同时,在线上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对主题帖互动留言,学生普遍认为课程内容丰富、课堂气氛活跃,教师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启发引导,也能感受到教师在价值观的引领以及科学精神的教育。

4 结 语

专业课程教学需要坚持以学生中心、以产出为导向,强调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重视课程育人成效。参考程序设计类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路径,合理利用课程思政立体资源库中的教学资源,从主动提升思想素质和教学水平,改善课程教学方法等具体途径,将思政元素以自然的方式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将课程思政真正落到实处,为国家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一代信息智能化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人民日报.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 2016-12-09(1).

[2] 杜震宇. 一切有形, 皆含道性: 高校理工科课程的课程思政原则与教学策略[J]. 高等理科教育, 2021(1): 19-25.

[3] 娄淑华, 马超. 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焦点目标、难点问题及着力方向[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42(5):96-104.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高等教育教改项目“程序设计类课程有机融入思政教育的研究与实践”(201017S);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课题“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慧课堂教学服务系统研究”(2019-GX-10);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基于‘人工智能 +’的智慧学习智能推荐系统与实践研究”(20SKGH049)。

作者简介:冯丹,女,重庆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课程思政与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153304328@qq.com;罗凌(通讯作者),女,重庆师范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智慧教育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luoling@cqnu.edu.cn

引文格式:冯丹,罗凌,李钰,等. 融入思政教育的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探索[J].计算机教育,2022(9):7276.

转自:计算机教育”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