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论孔孟的“本体诠释”

2024/1/15 17:30:36  阅读:29 发布者:

作者单位: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摘自《哲学研究》20236期,蒋净柳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12P35P36

本文从中国哲学渊源和理论建构探讨所谓“中国诠释学”的理解问题,揭示何以“本体诠释学”是“中国诠释学”的根源性建构。“诠释”和“阐释”的现象,在中国传统思考中当然是存在的。但它并没有形成客观的研究体系,是有待现代中国哲学思想者来加以说明的,说明之道在于积极地理解古代中国哲学体系形成的过程。

我提出基于《易传》形成的“本体诠释学”,就是这样一个例证。“本体”一词在传统中国哲学中已经存在,所以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都可以归之于对“本体”的描述、分析、经验整合、概念创新,以及理性直观。“本体”一词在中文语境中具有特殊意义,不可简单理解为“存在”。因此也不可以把“本体论”看成是西方的“存在论”,或用西方的“存在论”来翻译中国的“本体论”。“本体”强调的是存在根源变化与创造发展的动态形象,其基本意义从先秦易学到当代中国哲学并无变化。在此一理解中,如何掌握经典或经典文本的形成,自然涉及一个重要的诠释过程,也就是意义发生和意义整合及提升的过程。理解此一过程与其相关的原理,才能认清诠释如何发生。诠释就是主体对客体的理解认知,以及正确与适当的表达,构成人的心智活动的重要功能。如此理解,才能认识到中国经典如何形成。所谓“经典诠释”,本质上应该是对经典意义与概念及其价值形成的探讨。但必须就个别的经典加以深刻的理解,才能说明何为中国哲学中的诠释活动,然后才能定义什么是中国诠释之学。

所谓“诠释”,本质上就是意义建构和概念创造,是人在群体生活中寻求表现和沟通的心灵自由活动,而其结果来自文字表达的丰富性的出现。

我们可以看到《论语》中孔子说的每句话都发挥了界定和定义的功能,也就是把诠释的功能发挥到极为完善的地步。《论语》就是孔子对为仁、为政、为德、为学的心智活动的整体与个别诠释,是对人性本质和理想活动的深刻理解。因此,孔子实现了所谓“经典诠释”的基本要求。

如果要问孔子的“经典诠释”是不是一种指向本体的学问,这要从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判定。我们看到孔子的诠释的原理和方法能够普遍应用,并有一个基本存在的出发点,并展现一种发展,综合和融会了不同的经验,关照到整体的人性,并具有一种理想性的特色。这样一种认识就是一种本体的认识,而其体现则是本体的诠释。这里我们必须提出诠释的四个层次:一是认知和理解,二是界定与定义,三是解说和规范,四是有效的表达和表述。这四个要素构成了经典诠释的完整结构体系。

我们还需要问孔子的经典诠释和我说的“本体诠释”有什么样的关系?必须指出,我提到的“本体诠释”是基于孔子对《易经》经文卜筮案例所进行的理论重建,是从根源上对卦爻辞所包含的意义和理解的挖掘,由此形成一套本体宇宙论的理论体系。孔子的诠释不但说明了卜筮个例的有效性,同时也呈现了宏大的宇宙生命发展观,说明了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和人所以具有创造心灵的缘由和基础。我用“本体”二字,正好精致地表现这个宇宙论和本体论所要实现的目标。它要实现的目标是天地人一体所包含的一元存在发展观,把“本”和“体”结合起来就是一个创意。我的“本体诠释”就在说明本与体如何结合,以及其所引申的基本原理,如本源性、整体性、发展性、融合性和体现性。

在对《论语》中的诠释活动有所认识的基础上,可以对孟子的诠释活动进行同样的认知和理解。孟子把孔子创造意义和价值的诠释原理发挥到非常精致和广大的地步。我把《孟子》七篇看成是中国经典诠释的另一个标志,《孟子》和《论语》几乎同等重要,也因此都是对经典诠释最好的范例。对它的原则性认同和应用加以推广,就变成“本体诠释学”的另一个例证,与《易传》的本体诠释和《论语》的本体诠释并列为三,也统合为一,成为“中国诠释学”发展的生命之源。

孟子对人存在的德性从横向的层面加以理解,也从心性的纵向深度来进行理解,把天道、人性、伦理、道德与生命实践完全融合为一体。当然,这个修持也就是一种诠释性的修持,是基于心性的诠释创造原理而形成,也导向心性的诠释作用。对于他人和自己的理解就有了一番创造性的诠释基础,这也构成了孟子对诠释的理解。当然这还不是诠释学。如果我们把孟子的理解所包含的各种原理看成方法,用来说明人的各种活动,构成一套理论的说辞,这种诠释体验就变成诠释学了,这也就是对中国诠释性的基本理解。由于它是基于对儒家经典的再认识,所以可以将其看成是儒学的“经典诠释”,同时也是“本体诠释”的一个重要部分。

孔子是对人生和历史文化现象进行了本体性的诠释,也就是从根源上和实际的生活细节上来展开历史事件意义和人生创造意义的活动。孟子更系统地就孔子的诠释方法进行了实际应用和推广,因而建立了更为完整的诠释叙述,透露出更广泛的、更多样的诠释原理。他们并没有“诠释学”的概念,但他们的诠释实践构成了诠释学最好的研究对象。因此,我们说孔孟儒学的诠释学就是指对孔孟诠释哲学或诠释现象思考的研究,可将之提升为诠释的理论、信条、指导原则和方法推理。孔孟并不是诠释学家,但他们是创发性的意义诠释开展和提升的思想者和哲学家。尤其在诠释的意义伸展和概念提升的基础上开放地采取界定与定义的诠释建设,所建设的就是一些义理、规则和对人存在和事物变化的洞见,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意义建立的规则、评估意义和判定价值的准绳。

这是孔孟哲学对“中国诠释学”的重要贡献。孔子创建他的仁学体系之时,把仁的意义不断更新与扩充,最后统一为对仁的消极与积极的理解,形成对“仁”的经典的理解。孔子解易并引发了《易传》,在开拓易学本体论上立下了最大的功劳。在他的论述中完全实现了诠释叙述和诠释理解的基本规则。孟子继承孔子,在他对古代史的认知中,梳理了各种意义的标准和价值的判断立场,使我们对中国文化中的经典文本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如果从现代诠释学的观点来看,孔孟已经做到了以下工作,我将其归纳为中国经典文本意义创造的十一个原理:

1)对事物的理解采行自然的知觉形象。(2)以归纳认识事物本质。(3)基于概念融合和概念统合,创造性地建立新概念、新范畴,甚至提出新命题、新标准。(4)基于行为的需要,把心灵认知的意义和价值规范作为实践的规划原理。(5)认识到实践的规划,从而把诠释作为一种统合知识,整合概念,提出系统的人生观、宇宙观、道德观的先决条件。(6)若就现代伦理学来思考,孔孟诠释活动显然有预设原理的前理解,同时又有彼此对话和整合概念的实际建造。如把本和体作为本体来看待,把主观和客观结合为一,来反馈与充实较早年代的文献和文字理解。(7)孔孟提出的诠释叙述和诠释创新,不但是一种意义的发现,也可以说是价值的认定,因此具有内在的整体一致性、过程的发展性和层次的系统性,也具有外在的开放性和包涵性,以及整合的融通性和体现性,是符合本体诠释的基本要求的。(8)孔孟对经典的创新自然也包含着一种与历史的对话,以及对历史效果的重新思考,实现了更精致的存在知识与价值的更新。(9)除意义融合、历史效果之外,孔孟的经典诠释作为创造经典的诠释,采取了一个宏大的诠释架构。在当时不但影响到诸子百家的学术建构,同时也更积极地回应诸子百家的不同诠释方式,逐渐形成儒学基本诠释理论,并可作为认知和评价任何意义和概念的方法基础。(10)在对孔孟经典诠释的认识中,我们看到一些终极的概念,并体现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循环界定,如仁与孝、仁与义、善与人心、人心与人性等。在循环界定中,形成了概念彼此补充衬托的整体意义网络。这并非相对主义的偏见,而是针对人的本体存在形成的相对性的意义界定。(11)在孔孟的诠释活动中,我们看到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诠释体系。透过不同时代文本意义的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开放的融通系统。在具体的思考理解过程中,更好地界定人、天地以及二者的关系,并对实践的价值和理想进行理解。

转自:“中国学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