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拓展新闻写作的深度:文献与数据库的运用

2023/8/31 9:39:28  阅读:44 发布者:

学术写作与新闻写作有时不是泾渭分明,新闻写作可以从学术写作中借鉴文献意识和论证精神。尤其是对于具备一定专业属性的新闻写作主题而 言,例如健康与公共卫生新闻、环境新闻、法律新闻等,文献与数据库的有机运用,既是新闻写作的重点, 也会是新闻作品的亮点。

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与实践经历,谈一谈新闻写作中文献与数据库的运用。

一、文献是新闻线索的来源之一

“新闻线索在哪里?”这可能是新闻采写的初学者和初入行者最头疼的事情。而资深记者之所以资深,往往也是在于敏锐的新闻捕捉能力,能够更及时、准确、有效地发现新闻线索。一些初学者错误地认为,新闻线索的获得只能依靠采访,甚至有一些初入行的记者每天寻找新闻线索的方式就是泡在微博上、抖音上找灵感,如是新闻只能愈发的娱乐化、琐碎化。

新闻线索的获取,至少可以有以下三种途径:采访、观察和文献。

采访获取新闻线索的方式最为主流,但也存在 一些弊端,比如要求记者具有较强的人脉资源和社会关系网络,这对于初学者和初入行者其实是颇有难度的;过于倚仗信源提供的信息也容易让记者不由自主地受到信源的影响,甚至可能沦为被信源利用的工具。因此,对于初入行的记者而言,稳妥可行的采访方式往往是继承一些跑口资源,通过参与政府或企业的新闻发布会、通气会获得一些新闻线索, 但恐怕就很难生产独家新闻。

观察也是获取新闻线索的方式,敏锐独到的观察力以及抽丝剥茧的分析力往往是记者的看家本事。但这种方式同样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其非常依赖记者的人生阅历、甚至要求记者成为社会活动家,如果记者见识浅薄或者生活单调,恐怕很难观察到值得报道的新闻线索;以观察作为获取新闻线索的主要方式,也容易让记者陷入证实性偏差(confirmation bias),即较为主观地将可能边缘的、个案性的情况当作普遍存在的问题,夸大观察到的现象的新闻价值。

容易被忽视的是通过文献检索、阅读与分析找到新闻线索,但这其实很可能是对于初学者和初入行者最友好的一种方式。其对于记者的人脉资源和社会网络没有什么要求,文献呈现的是客观的科研发现和研究结果,也有助于避免记者陷入自身的主观偏差。这种方式主要考验的是记者的文献能力,而对于新近毕业、科班出身的新闻 院系学生而言,这可能就是他们相较于前辈们的能力优势。尤其是,对于一些本身具有较强专业属性的领域,比如公共卫生与医学新闻采写、环境新闻采写、财经新闻采写等,重要期间发表的重磅论文往往会成为引领整个行业的风向标,尤其应当成为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的重要阵地。

通过文献获取新闻线索尽管适合初入行者, 但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文献发表和公开发言是两回事,学者公开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并不代表其一定愿意将之广泛传播于社会,记者们如果通过文献查阅发现了感兴趣的话题,建议通过邮件的方式(绝大多数公开发表的中英文论文都会有通讯作者或者核心作者的电子邮件)向作者表 达采访的兴趣,甚至可以基于对文献的理解补充一些采访问题,也有望获得更为独家的视角和素材,同时还能够与专家们建立联系,通过友好且专业的互动,慢慢将之发展成自己的采访资源。

其次,很多领域的前沿文献是英文文献而不是知网的中文文献,最为典型的就是医学与公共卫生领域,建议记者们根据自己的专业所长和关注的领域重点选择几本顶级刊物关注,追踪这些顶刊文章的过程也是绝佳的再学习方式。

最后,落实批判性思维。不对文献,哪怕是权威的文献偏听偏信。多看多想,同一个领域、同一个专家,不妨多看几 篇文章,再决定采访的角度和如何引用。避免争议,不引用争议性较大的学术文献、数据。选择时效性强、权威核心期刊的文献。医学与公共卫生等科学属性强的领域,可以选择集体合作或者顶刊的专题特稿文章。

二、善用数据库,做专业权威新闻

文献是集合名词,理论上任何被记者引用到新闻中的文章、资料和数据都属于文献的范畴。尽管新闻写作并不要求像学术写作一样标注出处来源,但记者务必要保证引用的准确性,如今部分媒体的特稿也开始标注文献出处,这无疑是新闻行业更为专业化的有益趋势。总体来看,新闻写作中可能使用到的文献主 要包括以下几类:论文(如学位论文、期刊论文、 议论文);报告(如政府工作报告、公司年度报告、 企业工作简报);文件(如批示、批文、通知、财务报 表、合同);专业报告和行业报告(如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居民膳食营养指南);网站材料和数据(如政 务信息公开材料、WHO网站公布的各类报告、免疫规划不良反应数据)等。说到文献使用,相对容易理解的是检索和获取完整的文章,比如各种学术论文、专业报告和行业报告,容易被忽视的是从数据库检索获取有价值的数据。数据也是新闻写作中可资运用的一种文献资料,各类专业数据库 的查找和使用不应当成为记者的盲区。下面笔者将以自己在健康与公共卫生新闻采写课上指导的 一则实例来说明新闻采写如何善用数据库资源。

A同学的报道选题是有关新中国公共卫生领域的建设成就。教师邀请了中国疾控中心的某位专家来进行交流,他提到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自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快速提升,这意味着经济发展并不一定是公共卫生取得成就的前提。

A 同学对这一点非常感兴趣,想将之作为报道的主要切入点,但问题在于这位专家并没有在交流时明确给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的逐年数据,那么他要从哪里获得这一有价值的核心数据呢?可以直接去百度检索吗?答案当然是否定 的。在百度检索“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出来的结果是非常碎片的,可能会有当前的数据、某个年份的数据,但是不会出现完整的逐年数据,更不会有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的老旧数据。

更为关键的是,百度上的信息鱼龙混杂、来源不明,不能够作为专业新闻报道的信息来源。可以去知网检索吗?若在知网以主题词的方式检索“我国人均预期寿命”,选择学术期刊这一 文献类型,尴尬的结果是只有18篇论文,除了一 篇《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有粗颗粒的 1981-2015 年人均预期寿命增长指数之外,其余文章都没有太多的纵贯数据。

那么,补充采访专家可行吗?恐怕也不太可行,即便能够找到这个领域最核心的专家,恐怕他也不可能记住 1949 年以来我国人均预期寿命 的逐年数据。而且,依赖于某人的记忆,也不及专 业数据库来得可靠。这意味着记者们需要了解专业数据库的使用方式。如关于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数据,有两个数据库资源比较推荐。首先是 EPS 数据平台① ,在其 OECD(世界主要经济体)子库中有非常详尽的各国预期寿命数据,其中总体出生预期寿命(年)有 1960-2021年的全部数据,基本可以满足要求。此 外,在WORLD BANK子库中也有1960-2020年的全球人均预期寿命,在中国统计年鉴的子库中亦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80-2020年的逐年数据。并且,专业数据库一般也有自带的统计图表 生成功能,可以满足基础的数据新闻采写需求。同样是在EPS数据库,在左侧边栏选择国家和时间等维度后,可以看见我国预期寿命增长趋势图,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 1960 年的 40 余岁增长到 1978 年的近 70 岁,这意味着一国人均预期寿命的提升不一定取决于医疗技术的绝对水平,而是跟国家的整体卫生政策有关。

另一个比较推荐的数据库资源是联合国数据平台 UN data②。而且,这一数据平台是全网可查的,并不像EPS数据平台一样需要机构或者个人购买。在联合国数据库中以“life expectancy”检索,可以找到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for both sexes combined (years) 的 专 题 数 据 库,数据时间从1950年至今。同样在左边栏选择国家和时间段,可以查到上述EPS数据库中没有 的 1950-1959 年的数据。

不过,常识告诉我们,当时中国还没有正式加入联合国,这一统计数据可能存在偏差,于是当进一步检索联合国统计年鉴 UN Statistical Yearbook)③可以看到,早期的联合国统计数据来源是用台湾省代替中国数据的, 这意味着上世纪50年代的我国人口预期寿命数据还需要进一步挖掘。由此也可见,使用数据库检索时,最好可以进行多重复核,比如用联合国数据库、世界银行数据库等与专业数据库EPS进行数据对照,如果没有偏差则可以使用;另外,需要注意数据的来 源和统计的口径,以免出现数据使用的偏差。

通过专业数据库获取数据来源,相较于阅读学术文献找到新闻线索,更有可能产生具有原创性的新闻。因为即便数据是全网公开的,但是如何使用数 据、呈现数据、解读数据,依然要依赖于记者的选题 构思及其采访的独到角度,在数据新闻生产与分发愈发受到国内外新闻界重视的背景下,像做学术论文一样做专业的新闻采写,已经成为现实。

三、一则使用多国数据库资源的报道实例

本文的第二作者在美国攻读新闻学研究生时,多名教授在不同课堂上都曾反复强调记者应具备对于文献和数据库的应用意识,并熟练运用文献检索和数据库来丰富自己的报道,打破新闻报道只建立于采访信源上的局限性,从而达到 “讲述故事背后的故事”的目的。

以下将以合作者的研究生毕业作品为例,详细讲述在一篇调查报道中,数据和文献的应用如何帮助记者在报道中发掘更多信息和线索,使得新闻故事更具深度。

这篇文章的报道主题是美国公共卫生危机之一 ——枪支泛滥及枪击案件频发。这一美国社会痼疾 经常被美国国内媒体报道。媒体经常将枪支泛滥与犯罪、心理问题、种族问题、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等相关议题联动报道,导致可继续挖掘的角度偏少。

在进行预采访后,作者发现美国媒体忽视了第一代移民 ——尤其是在母国较少接触枪支的亚裔群体——对于枪支态度的报道。鉴于此,其选择将报道重点聚焦于在美中国一代移民对于枪支的态度。美国当地时间20171030日晚,一名在盐湖城犹他大学学习的中国留学生郭宸玮遭遇枪击, 不幸逝世。

在到达盐湖城后,作者首先需要厘清郭谋杀案的全部经过和细节,尝试拜访了当地警察局和法院,但都拒接受采访。作者后来通过向以上两部门提交美国自由信息法案信息公开申请(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 request)得到了警方的出警记录和现场勘查记录,其中详细记载了案件发生 的地点、时间、犯罪嫌疑人的作案过程、以及郭死于子弹击中颈动脉导致失血过多的死因。在无法通过采访当事人取得信息时,警方和法院记录作为文献的一种,成为了公正且详细的信源,帮助记者在报道时掌握更多细节,提升写作质量。

在参加完郭的葬礼并采访过他的父母及朋友后,记者发现一种不安全感在当地留学生和华人社群中蔓延开来。这些人都成长于无枪环境下的中国社会,多位受访者表示想要或者已经购买枪支来保护自己和家人。在采访中,一位波士顿华人枪支教练提到,当地华人社区在近年出现了拥枪热潮,原因在于美国步枪协会(National Rifle Association)在当地的组织宣称,麻省的犯罪率在连年上涨,针对亚裔的种族犯罪和暴力犯罪逐渐增多。为验证这一说法,作者查阅了美国联邦调查局犯罪数据库④ (FBI Uniform Crime Reporting)和美国疾控中心凶杀犯罪数据库⑤。然而,这两个数据库展示的结果是麻省自 2006 年后犯罪率逐年下 降;麻省是全美凶杀犯罪率最低的几个州之一。可见,以数据库作为信息来源,可以更客观准确的呈现事实,有效避免依赖信源导致的证实性偏差。

作者在后续报道中比较了导致中美枪支政策差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在历史原因方面,通过搜集中美两国与枪支有关的法律历史文献,包括美国的宪法第二修正案到2005年《保护合法武器贸易法案》,中国建国初期的“全民皆兵”政策到1996年 《枪支管理法》,系统梳理了两国在立法司法层面对于枪支管控的历史演进脉络。

作者随后用时间线 Timeline)的形式可视化了文献研究结果。在比较现实原因层面,作者在考察中美两国涉枪案件数量时,查阅了日内瓦国际关系及发展高等学院(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nd Development Studies Geneva)下属的小型武器调查数据库⑥ (Small Arms Survey)。通过计算数据得到,在美国受到枪击并死亡的概率大约 相当于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概率,而中国受到枪击死亡概率大约相当于飞机失事的概率,这一数据足以形象地说明美国枪击案件的普遍性。根据 Small Arms Survey 2017年的报告⑦,美国每100 名居民持有 120.5支枪支。盖洛普的民调数据显 示⑧,42%的美国家庭拥有至少一支手枪或步枪。

OECD)平均数的6倍之多。

在考察美国境内近些年发生的大规模枪击 事件数量和地点时,作者进一步运用美国媒体 Vox⑨和《华盛顿邮报》⑩大规模枪击事件数据库,以 及非政府组织Gun Violence Archive数据库交叉比对以上信息。而后以美国疾控中心官方数据综合验证两家媒体数据,得到较为精确的数据集。

从上述报道案例中可以看到,文献和数据库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报道中视野较窄、深度不够的问题。通过对数据库和文献的合理使用, 记者在报道中更容易探究到新闻事件背后的系统性、大范围问题,并通过数据可视化的手段全局性 地展示新闻故事背后的社会议题。在使用数据库和 文献时,记者除了可以借助常用的官方数据和文件 外,也可以将目光放在社会组织、研究组织、其他媒体上,从而达到丰富及核实信源的目的。

-END-

作者丨苏婧: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中心教师;石 韬: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来源丨《新闻与写作》第8

转自:“学术训练营”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