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伊朗当代海报 :诗意是一种视觉风格

2023/8/7 14:02:06  阅读:41 发布者:

自上世纪80年代两伊战争后,伊朗的当代海报设计就很难不与政治动荡联想在一起,甚至截至目前,这种时局仍然持续。然而苏黎世设计博物馆(Museum für Gestaltung Zürich)最近新开幕的展览“诗意视觉”(Visual Poetry)却希望能让观众看到不一样的伊朗设计。当地设计师不仅没有屈服于局势的限制,甚至勇于将波斯文化遗产进行了非正统的新诠释,并在全球设计业中成为一股独特的趋势与典范。

《马在窗前跺脚》(Horses Stomp atthe Window),2012,设计:卡尔加工作室(Studio Kargah/佩曼·普尔侯赛因(PeymanPourhosein

或许会有人认为,这样的创意“外流”是一种遗憾。但不可否认是,这些海报作品所带有象征意义的诗意意象,颠覆了西方通常对伊斯兰美学先入为主的印象,甚至有让人感到惊讶甚至困惑的一刻:这一个国度里,并非总是充斥着媒体所报导的战乱,相反,多元文化生活及市郊景象仍然“进行着”。最显然的就是如展览、戏剧、电影或音乐会的海报。即使它们不得不让步于城中巨大的商业或政治性广告,但有效“隐藏”于建筑物内的这些海报往往都能带出对历史与现代、波斯传统与西方灵感、艺术与日常生活的融合的追求。

《博姆拉尼》(Bomrani),2015,设计:西亚马克·普尔贾巴尔(Siamak Pourjabbar

对此,展览策展人贝蒂娜 ·里希特(Bet tinaRichter)就称,这是因为伊朗的平面设计师们都认为自己是艺术家。而知名设计师,并在展览中被收录最多作品的马吉德·阿巴西(Majid Abbasi)则觉得,年轻一辈的平面设计师因为“勇于为伊朗寻找新形象、新概念,所以也就将国家的平面设计业推往最高峰。”

不过,对于他而言,设计的过程仍是“一步一脚印”的事。他解释:“设计是一个过程,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当我收到委托时,我会评估自己的能力,尽可能多地在脑海中设想不同的解决方案。一旦我感到满足,我就开始初步实施。周围的环境或者有时是事物和人会影响我的工作。而我在不知不觉中也受到了伊朗文化的影响。”

《萨迪克·赫达亚特照片(原版印刷品)展览》(AnExhibition of the Photographs (Original Prints)of Sadeq Hedayat)2001,设计:马吉德·阿巴西(Majid Abbasi

2014年开设个人工作室的马吉德,拥有长达25年的工作经验。因此他所设计过的项目范围也就包罗万有:从企业形象、品牌、标牌到环境图形、包装、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等。他近期的作品,更是以简单形式、几何形状和最极简的配色方案完工。最有趣的是,他认为“负空间”的设计也为波斯字体(或说书法)赋予了新意义。因此,他的海报作品也就出现了极简化的《一个真正的人是我的愿望》( A true Human Is My Desire2004 )和《千姿百态的生活》( Thousands Sights of Life 2005)。不过,让他名声崛起的,反而是属“致敬型”的《萨迪克·赫达亚特摄影作品展(原版)》( An Exhibition of the PhotographsOriginalPrints of Sadeq Hedayat2001)海报。

《是什么扭曲了父亲的胡子/ 第六届埃沙雷》(What Twisted the Father's Mustache / 6thEshareh),2014,设计:阿里雷扎·穆斯塔法扎德·埃布拉希米(Alireza MostafazadehEbrahimi

2000年可说是伊朗平面设计风靡国际展览和节日的时刻。”马吉德回忆到,“而我在为萨迪克·赫达亚特(Sadeq Hedayat,一位一生都在与抑郁症作斗争,并于1951年在巴黎自杀的 48 岁作家)的摄影展设计海报时,我就无法不联想到他赢得了国际赞誉的中篇小说《盲猫头鹰》( The Blind Owl )。其开篇这样写道:‘有些伤会在孤独中慢慢侵蚀心灵,就像一种溃疡。’”所以,使用萨迪克的黑白肖像作主不仅凸显出其忧郁个性,也在叠加上波斯地毯般的花卉装饰后散发出贵族般的气息,并与启发萨迪克写作的装饰性笔盒做出了完美的连接。

《坎比兹·德拉姆巴赫什》(Kambiz Derarmbakhsh),2007,设计:达蒙·汗詹扎德(Damoon Khanjanzadeh

提及这类纪念波斯历史上宗教和世俗重要人物的设计时,肖像的置入往往是既定手法。但碍于过去“伊斯兰教禁止图像”条规的影响,这类的设计风格迄今仍罕见。或许达蒙·坎詹扎德(Damoon Khanjanzadeh)设计是最佳的解方:在亮眼的粉色表面上,他仅仅以书法字眼作镂空,以透露出内在的“肖像”,即是海报致敬的主角:2021年去世的著名漫画家坎比兹·德拉姆巴赫什(Kambiz Derambakhsh)。

《一个真正的人是我的愿望》(A true Human IsMy Desire),2004,设计:马吉德·阿巴西(MajidAbbasi

坎比兹的容貌,在海报中若隐若现。但巧妙的是,人们仍可以瞥见他好奇而动人的目光,既漫不经心又专心致志,正好符合上他曾创作过的“无脸人”形象:“此人没有国籍;它没有背景,可善可恶。我和它有着非常特殊的关系。这个形象类似于另一个自我,一种在世界任何我需要的地方成为我的员工。”他曾如此形容。

当然,这一条规的“优点”就是波斯书法带来了复杂性,进而演变成为今日受到珍视和传承的美学。即使进入数字化的领域,依然被开发人员所保留,并引入现代字体设计中。所以,伊朗海报中最显眼的表现方式是书法类字体。然而,深深植根于日常文化的诗歌、绘画和插图书籍的遗产则自1960年代开始回流。两者的相互作用也奠定了基础,让海报设计带来了不断被重新诠释并转化为现代习语的可能性。

《《迪瓦科布 / 51位平面设计师的49幅海报 / 海报展》(Divarkoob / 49 Postersof 51 Graphic Designers / Poster Exhibition),2010,设计:霍马·德尔瓦雷(Homa Delvaray

像伊朗平面设计业众多成功女性设计师之一的霍马·德尔瓦雷(Homa Delvaray),就以《迪瓦科布》( Divarkoob 2010)海报,将平面设计、艺术和插图的非正统混合,甚至有效将三维、具象字体的元素化作她的设计风格。海报之名,即是古波斯语中“海报”的意思,直译为“挂在墙上”。而巧妙的是,海报内“挂在墙上”的水管,亦拼凑出展览的标题。至于作品中的鸽子形象也同时暗示了著名的伊玛目礼萨(Imam Reza)神社庭院中的鸟类。这一插图式手法,亦借鉴于古波斯绘画。

  / 戈 尔 德 劳 施 》(Inexhaustible Repetition/Goldrausch),2020,设计:马苏德·摩根(Masoud Morgan

提及伊玛目礼萨神社庭院,它也出现于马苏德·摩根(Masoud Morgan)的起源故事中。这位出生于马什哈德(Mashhad)的设计师,就因为小时候在神社接触过伊斯兰艺术和书法而对其产生兴趣。如今,在柏林就读新媒体和交互设计的他,就借助了3D软件“玩弄”了这些书法元素。“因为伊朗艺术家亚斯敏·巴西尔(Yasmin Bassir)的创作以其暗示、模糊、隐喻和诗意意象为生。所以我为他的展览设计海报、动画和目录时,就采用了几乎相同的语言。”该展览海报《无穷无尽的重复》(Inexhaustible Repetition2020)所彰显的,就是当代平面设计中将民族性(波斯书法)融合了全球趋势(英文字体)的成功典范。

《庆祝德黑兰音乐学院百年华诞》(Celebrating the Centenary of Tehran Music Academy),2019,设计:卡尔加工作室(Studio Kargah/萨姆·克什米尔(Saam Keshmiri

或许“视觉诗意”最直观的表现,呈现在了萨姆·克什米尔(Saam Keshmiri)所带来的《庆祝德黑兰音乐学院百年华诞》( Celebrating the Centenary of Tehran Music Academy 2019)海报里。同样以波斯地毯的花卉元素为主,细看便会察觉到这玫瑰花丛是使用粗黑刷子绘制而成,并且展示了从萌芽到盛开,再到枯萎的各个发育阶段的花朵,象征着生命本身的循环。而见证此变化的,就是孤立其中的一只鸟,亦即有隐喻着“音乐学院”桃李满天下的意味。这样一来,即使海报中纳入了许多被认为是“感性”的元素 — 玫瑰、粉红、曲线 — 但整体的设计却不会立即联想到“女性化”的形容。相反,在“波斯”的情境中,现代平面设计和伊朗文化遗产却共同创造出令人愉悦的诗意效果。

与其说是奇迹,不如说是毅力使然。

来源:艺术设计的朋友们

转自:“艺术与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