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精彩论文 | 揭开结直肠癌发生来源的5%之谜

2023/6/28 16:25:26  阅读:35 发布者:

概述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癌症数据显示: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10.2%的发病率位居全球恶性肿瘤发病谱第三位,9.2%的死亡率位列全球第二,在中国以12.2%的发病率位列第二,造成严重的健康和经济负担。CRC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目前公认的有两种途径:隐窝灶经腺瘤癌化,锯齿状息肉癌化。两者分别以APCCTNNB1突变驱动。然而临床数据显示仍然存在一定数量的CRC发病并非源于上述两种途径,成为目前CRC发病机制的理论孤岛。近年来研究发现侧向发育性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是CRC的重要癌前病变,其发病率约1%,形态学特征隐匿,极易误诊或者漏诊,可在3年内进展为结直肠癌,预后极差。LST与结直肠息肉或者腺瘤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后两者癌化的分子机制已被揭示,但LST目前的研究多聚焦于病理学、临床形态、症状及治疗,对于其如何发展成为CRC的分子生物学研究鲜有报道,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深入系统地探索LST恶性转化为CRC全过程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对CRC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价值。

主要内容

与腺瘤和息肉不同,1993年日本学者发现一类新的下消化道病变:沿大肠黏膜面侧向表浅生长的病变,表面有颗粒样特征,将其命名为大肠黏膜颗粒集簇样病变,又被称为表浅扩展型肿瘤、葡行性肿瘤或花瓣样病损。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该病变的非颗粒型存在,至此,将这类病变正式命名为侧向发育型肿瘤。LST 是直径≥10mm、非垂直生长的侧向扩展性表浅病变,包括颗粒型与非颗粒型两种表面形态,前者可分为颗粒均一型、结节混合型两个亚型,后者有假凹陷型和扁平隆起型两个亚型。来自于台湾地区、意大利、日本的研究显示,LST在无症状人群中的发病率在2010年左右分别达到0.42%0.92%1.26%,并且呈现出随时间推移逐渐增高的趋势。2015年我国大陆地区无症状人群的LST检出率达到0.79%,发病率较高。LST的好发年龄在50-70岁,发生率随年龄上升而增加。国外大规模对照研究显示,LST患者合并结直肠癌的可能性为8.4%-52.5%LST病变可在3年内发展为晚期结直肠癌。此外,恶性潜能在不同类型LST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当病变直>20mm,假凹陷型LST发生黏膜下癌的可能性大幅增加,可达46%

隐窝灶经腺瘤到癌的过程:以 APC 基因突变为主启动,之后伴随着 KRAS/NRAS 突变,继而是 SMAD4 突变,最后诱发 TP53 突变;另一模型是从锯齿状息肉到癌的转化过程:以 CTNNB1 为驱动突变,继发 KRAS/BRAF 突变,然后是 PIK3CA 突变,最终导致 TGFRB2 过表达,其中主要涉及信号通路 WntMAPKPI3K / AktTGFβ和 TP53 途径的过度激活。尚有其他多种信号通路,包括 HedgehogErbBRHOANotchBMPHippoAMPKNF-κB JNK 等亦参与了结肠癌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在基因突变方面,不论是在突变频率还是在肿瘤发展的不同阶段,APC 突变在 CRC 发展过程中都是极其重要的突变。

作为大肠黏膜上皮的“看门”基因,APC是一个调节结肠上皮细胞稳态平衡、细胞极性和细胞移动的关键分子。APC基因是结直肠癌抑癌基因,80%的散发性结直肠癌存在APC基因突变,并被广泛地认为是大肠恶性肿瘤的早期事件。大多数体细胞APC点突变主要发生在“突变簇区域 (mutation cluster regionMCR)”,也有研究表明,除了突变簇区域外,整体APC基因也在整个蛋白编码区存在着不同程度和形势的突变。MCR区域突变后的最主要细胞事件是APC的结构截短(13621540氨基酸序列即APC-2,3重复序列⊿23),并缺乏Axin、β-catenin、微管等的结合位点。截短APC突变会引起APC与微管结合特性丧失,并进一步导致微管稳定性降低。研究表明,APC截短突变使其丧失了正常的抑癌基因的特性,产生了“获得性”原癌基因特性,包括细胞的增殖异常、细胞存活、染色体不稳定性、迁移增加。截短APC能够结合并激活鸟苷酸交换因子(APC-stimulated guanine nucleotide exchangefactorAsef), 后者与肌动蛋白重构和移动密切相关,可引起细胞结构与功能发生显著的改变。ASEFAPC截短突变敲低表达会导致细胞迁移明显减少,但全长APC的过表达并没有增加Asef介导的细胞迁移。高尔基复合体是一种动态的细胞器,其作用主要通过分泌途径对蛋白质进行分类、加工、运输以及调节翻译后的蛋白修饰,对维持细胞结构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在年龄相关性疾病,包括阿尔海默氏症、帕金森症和癌症中会观察到高尔基体的碎片化(Fragmentation)现象。因此,高尔基体可能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对高尔基体碎片化的机制和意义仍然知之甚少。有研究表明:APC截短突变会诱导高尔基体的碎片化发生,并导致细胞骨架蛋白和肌动蛋白发生结构重组,引起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异变,比如极性丧失和迁移能力增加。因此,APC截短突变驱动的高尔基体碎片化,是正常细胞恶变的非常重要的细胞事件。

LST CRC 的癌前病变。当使用 PCR-SSCP 法检测正常大肠黏膜、LST、大肠腺癌和大肠腺瘤标本中的 APC 基因突变密集区情况时,大肠正常黏膜中几乎没有 APC 基因突变,而该基因突变率在 LST、大肠腺瘤、大肠腺癌中则分别为 25%30%27.8%,与其它文献报道的 LST 标本 APC 基因突变率 15.5%-42.4%基本一致。近期的两项研究显示:LST APC 基因突变频率分别是 80%10 例样本)和57%14 例样本)。提示 LST 的发生发展过程中,APC 基因突变起到非常重要起始驱动作用。

作为重要的抑癌基因,P53 基因的主要生物学功能在于修复细胞损伤。P53 基因能够对基因组 DNA 的完整性进行实时监视,当 DNA 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发生损伤时,P53 蛋白能够使细胞分裂过程停止在 G1/S 期,以帮助细胞争取足够修复损伤的时间,对于无法修复的 DNA 损伤,P53 蛋白能够通过启动细胞凋亡,避免可能发生癌变的突变细胞产生。研究表明:P53 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癌变的中晚期。大量的 P53 突变弱化了野生型 P53 的比例及功能,为肿瘤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有关 P53 LST 关系的研究很少。近期基于 TCGA 的一项研究对基因组、表观基因组和转录组进行了全面和无偏的筛选,对 11 LST 样本数据进行了生物信息学整合,并在另外 84 个良性结直肠损伤样本队列中进行了验证,发现了一些高频的遗传、表观遗传和转录改变。比如,染色体缺失发生在 1p5q14q 18 号染色体,染色体倍增主要发生在 781319 20 号染色体,并且这些改变在结肠和直肠腺癌验证组中非常普遍。与 LST 相关的信号通路主要有 AxonalguidanceThyroid cancerhESC PluripotencyNANOG)和 Wnt/β-catenin。队列验证研究中将 10 LST 212 CRC 相比较,结果显示主要改变的信号通路有五个,分别是 WntTGFβ,PI3KMAPK p53 信号通路,其中 TGFβ和 p53 两个信号通路的改变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该研究结果还提示,p53 通路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分子 ATM (Ataxia Telangiectasia Mutated)显著升高,它可稳定 P53 分子;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分子 ANO5(Anoctamin-5)显著降低,导致线粒体结构碎片化。

我们基于 TCGA 数据分析的结果亦证实了在 LST ANO5 显著低表达。高尔基体碎片化相关分子 ATM ANO5 表达差异显著,弱化了野生型 P53 转录因子 MDM2TP73 等的表达,进而调节 p53 信号通路中 P53 的稳定性。这两种重要的信号分子与 P53 突变体的稳定性密切相关。以上资料提示 P53 突变极有可能在 LST 恶变为 CRC 的过程存在着不同于息肉和腺瘤的独特的分子机制(虽然三者均在上游与 APC 相关,在下游以 P53 为作用点,但中游的机制完全不同)。

研究者认为,LST进展为CRC具有与普通息肉或腺瘤癌变不同的独特的分子发生机制,提出从LSTCRC过程的两阶段级联突变假说,驱动阶段:APC截短突变驱动细胞的高尔基体碎片化,导致细胞的结构蛋白重组,极性异常,出现横向生长;癌化阶段:高尔基体结构碎片化进一步通过影响热休克蛋白MDM2TP63TP73P53碱基错配的修复,导致突变P53稳定性增加并促进LST的癌化。

1 腺瘤性息肉病大肠截断突变调控P53促进肿瘤向结直肠侧移的机制示意图

目前国内外对 LST 的研究多聚焦于其病理诊断和内镜下切除技术方法的创新等方向,鲜有 LST 癌化的分子机制的研究报道。因此,基于 TCGA 数据库应用 R 语言 limma 包分析了与 LST 相关的差异基因表达变化的信息,发现在 LST 样本中与高尔基体或线粒体碎片化密切相关的两个产物(ATMANO5)的表达水平发生显著变化,与研究者提出的由 APC TP53 基因级联突变促进 LST癌化的假说高度一致,提示前期的 APC 突变诱发了高尔基体碎片化事件,弱化了野生型 TP53 转录因子 MDM2TP73 等的表达,增加突变 TP53 稳定性,最终促进了 LST 的癌化进程。结合最近文献对相同组织来源的 CRC LST 组织中表达水平差异显著的 PI3K p53两个信号通路上基因突变的频率和水平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假定 PI3K 信号通路是支撑假说的信号通路,针对 PIK3CA 蛋白构建了 3 SiRNAPIK3CA-SiRNA-1PIK3CA-SiRNA-2PIK3CA-SiRNA-3),在 LS174T SW1116两个细胞株中进行了干扰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IK3CA 蛋白的表达水平并无显著差异,提示 LST 在癌化进程中与 PI3K 信号通路关联性不密切。紧接着,通过生信分析和大数据挖掘,发现了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突变基因(ATM)、厌氧酰胺 5ANO5)、腺瘤性息肉病(APC)和肿瘤蛋白 53 TP53)在正常和泛癌样本中的表达水平变化规律与假说高度一致,并且与癌症预后的关系拟合结果也与文献报道的一致。

2 正常和泛癌组织中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氨基酸5、腺瘤性大肠息肉病和肿瘤蛋白53的表达分析。

3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氨基辛胺5、腺瘤性大肠息肉病和肿瘤蛋白53与癌症患者预后的关系。

杨建设

通讯作者

博士,教授,博导。Academician of The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sTWAS),同济大学临床核医学中心科研部主任,兼任CUHK-SZ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临床博士生导师,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医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百人计划” 及“西部之光”人才计划获得者,海南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放射性药物学组委员,教育部研究生与学位中心专家库成员,甘肃省科技专家库专家。Journal of Exploratory Research in PharmacologyFuture Integrative MedicineMicro and Nanosyste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ology,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Pathophysiology, Medicine International 等多本国际期刊编委、编辑以及高影响力期刊(IF>10)审稿人。参加和主持NSFC等各类项目19项。在Science等刊物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25IF>10,被引3000+。主要研究领域:消化系统肿瘤发生新机制,固有生物纳米限域调控肿瘤转移(国际上首次提出iBNCs概念),核素治疗废液中放射性物质处理技术。

本文Future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of new molecular mechanism of colorectal cancer”在期刊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

Lu S, Jia CY, Yang JS.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23 Apr 28;29(16):2359-2368. doi: 10.3748/wjg.v29.i16.2359.

原文链接:https://www.wjgnet.com/1007-9327/full/v29/i16/2359.htm

转自:“华誉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