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该刊为集刊无CN刊号。
2、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3、联系电话:027-87542325(公众号信息)
4、投稿邮箱:xsgzyj@hust.edu.cn
(微信公众号信息)
5、出刊日期:年刊,一年出版一辑。
6、官方微信公众号:思教家园(编辑部提供)
2025年10月14日星期二
《学生工作研究》征稿函
【微信公众号“思教家园”信息】
思教家园 2025年10月12日
辑刊简介
《学生工作研究》是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华中科技大学)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学术辑刊,致力于展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及实践研究成果,推介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经验,促进高校学生工作经验的交流,推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2024年已出版第1卷,第2卷拟于2025年出版。现面向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教师和硕博学生征集第3卷稿件,此征稿通知长期有效。
一、编辑栏目
本辑刊设置“理论研究”“党建引领”“思想教育”“事务管理”“队伍建设”“工作案例”等栏目。
01理论研究
聚集高校学生工作领域的理论探讨、前沿问题研究及政策解读。涵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等方面的学习研究成果。
02党建引领
聚焦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与理论探索,涵盖党史学习、党纪教育、党建体制机制建设、党员培训培养、特色主题党日、党支部建设、党建“双创工作”。
03思想教育
聚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路径与实效性研究。涵盖青年学生思想动态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理想信念教育、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红色文化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公共艺术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04事务管理
聚焦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模式创新与经验总结,涵盖“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人工智能与思政工作融合创新、学生组织建设、学风建设、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资助、学生突发事件预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05队伍建设
聚焦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研究,探讨思政工作队伍的选拔配备、培养培训、考核评价、职业发展、工作能力提升、数智赋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06工作案例
聚焦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示范单位、团队及个人的优秀工作案例和典型经验做法。案例呈现需包含概述、工作思路、主要举措、育人实效等关键要素,并进行深入反思与经验提炼,具有借鉴推广意义。
二、来稿要求
01字数要求
论文来稿篇幅以6000-8000字为宜,案例稿件篇幅以3000-5000字为宜。文章应文字精练,表述准确,逻辑清晰,结构完整,结论可靠,所用图表、数据等准确规范。
02格式要求
文稿要素
标题、作者姓名、摘要(约300字)、关键词(3-5个)、正文、注释及引用文献(尾注)等,还需提供作者简介(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学位、研究方向、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邮编等)和基金项目及编号(如有),作者简介和项目基金均注于稿件首页页脚。
摘要
摘要应当体现出文中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兼及反映包括行文的逻辑、结构等要素在内的文章全貌,勿介绍文章的结构,勿将导语或选题理由误为摘要,不应出现“本文”、“文章”、“本研究”、“作者”、“笔者”等字样。
正文
正文开始时一般须有引言,文章标题应点明各部分内容的主题,标题序号层次不应过多。一级标题序号用“一”“二”……表示;二级标题序号用“(一)”“(二)”……表示;三级序号用“1”“2”……表示;一般不设四级标题。
本刊在理论观点、实践做法、经验举措上不以全面为取舍标准,务求文章内容具有新颖性、创造性。
图表
插图和表格须分别依序编号,并注明图题、表题,图题置于插图下方,表题置于表格上方。
引文注释
建议引用国内外最新文献。
(1)文中注释采用脚注,全文每页脚注单独排序,注码放标点之后。
(2)非引用原文者,注释前加“参见”。
(3)引用资料非来自原始出处者,注明“转引自”。
(4)注释格式示例如下: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30.
[2][美]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 文学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4:56.
[3] 石书臣.深刻把握“大思政课”的本质要义[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2,8(7).
[4]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
三、投稿方式
(一)本刊长期征稿,来稿请采用电子文本,同时以word和pdf格式作为附件发送至xsgzyj@hust.edu.cn,邮件标题为【投稿】+标题+联系人+手机号。
(二)为严肃用稿规范,请投稿人在投稿前自行查重,论文重合率原则上要求不超过15%,投稿时附查重报告。
(三)来稿应为作者本人原创学术论文或案例,且未曾以任何形式在任何媒体(包括互联网媒介)发表;来稿作者署名须无争议,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不存在涉密问题,并同意编辑部对来稿做文字性和技术性的修改、删节。
四、特别说明
(一)来稿一经采用,赠送2本样刊。如有稿酬要求,请在投稿时说明。
(二)本刊审稿周期不超过3个月,3个月内未收到录用通知,作者有权对稿件另行处理,编辑部一般不予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咨询请联系《学生工作研究》编辑部,电话:027-87542325。
(三)所有署名作者向《学生工作研究》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授权本刊出版后,将该文的电子版提交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全文。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编辑部将按作者说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