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该刊为集刊无CN刊号。
2、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3、刊内网址:https://dnfx.cbpt.cnki.net/
4、出刊日期:半年刊,每年两辑,分为春季卷和秋季卷。
2023年6月13日星期二
《东南法学》征稿启事
【官网信息】
发布时间:2021-06-10
《东南法学》是由东南大学法学院于2008年创办的连续性学术出版物,每年两辑,分为春季卷和秋季卷。本刊被中国知网(CNKI)、北大法宝、维普数据库、超星期刊数据库、中国集刊网等知名数据平台全文收录,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
《东南法学》承续东南大学法学院“交叉性、团队式、实务型”的办学方针,鼓励跨学科研究与学科交叉之方法,特别欣赏和欢迎那些破除学科、院(系)藩篱,聚焦集中、积极关注法治实践、观照社会现实,有真正学术交锋并拥有相当研究特色与深度的争鸣之作,旨在搭建东南大学法学院对外学术交流平台,突出法学院致力推进新文科、新法科建设的学术研究旨趣,为中国法治建设与法学研究的繁荣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现竭诚欢迎海内外学人惠赐佳作。
一、 本刊设“名家讲坛”“特色学科(交通法、工程法、医事法、法律大数据)”“理论前沿”“域外法制”“反腐法治”“互联网治理法治化”“法苑随笔”“新书评介”“青年论坛”“实务论坛”“法学教育”和“外国法译丛”等版块。编辑部承诺,优先刊发交通法、工程法、医事法、法律大数据等交叉学科领域内的优秀稿件,并以“学术乃天下公器”之立场,诚邀海内外比较法研究专家,就域外重点立法文本予以译介。
二、 敬请作者来稿时提供:(1)中文标题、摘要、关键词;(2)作者简介(含姓名、出生年月、性别、籍贯、所在机构、学位、职称、研究方向、电子信箱、联系电话);(3)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正文中作者信息和项目基金的标注格式请参见《<东南法学>论文模板》。作者的以上信息,当且仅当文章录用、刊发时载明,以便读者与作者之通联。
三、 稿件篇幅不低于12000字,但不设字数上限。编辑者希望作者可以从容论述,从而向读者全面展现学术思想。所刊稿件若确因版面所限,编辑者将商请作者删减。
四、 编辑者在收到稿件后三个月内就刊用与否回复作者。
五、 稿件一经采用,编辑部将支付优厚稿酬,并提供样书2册。
六、 稿件请用word文档形式在线投稿(http://dnfx.cbpt.cnki.net)。
《东南法学》编辑部
2021年6月
【附注释要求】
来稿要求一律采用脚注的形式,以圈码123表示,每页重新编号。非直接引用原文时,注释前加“参见”;非引用原始资料时,应注明“转引自”,应尽可能避免使用“转引”;重复引用同一文献的,再次按以下格式标注全部信息,不使用“同上注”“前注”的格式。作者、译者为多人的,以顿号分隔;同一注释有多个参考文献的,以顿号分隔。独著类文献无需在作者姓名后加注“著”字;非独著类文献,须根据文献具体情况,在作者姓名后加注“主编”、“选编”、“编译”等字样。正文字体、字号等参见《<东南法学>论文模板》。
1.著作
1刘艳红:《实质犯罪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21页。
2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第165页。
3 [日]山本敬三:《民法讲义Ⅰ总则》(第3版),解亘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75页。
2.期刊文章
1苏力:《精英政治与政治参与》,载《中国法学》2013年第5期。
3.文集文章
1 [德]托马斯·魏根特:《客观归责——不只是口号?》,王静译,载梁根林、[德]埃里克·希尔根多夫主编:《刑法体系与客观归责——中德刑法学者的对话(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95页。
4.报纸文章
1郑成良:《美国的法治经验及其启示》,载《人民法院报》2001年9月9日第4版。(注:报纸文章的题目中有空格的,以逗号替代。)
5.电子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5年1月)》,http://cnnic.cn/hlwfzyj/hlwxzbg/201502/P020150203551802054676.pdf,最后访问日期:2015年4月14日。(注:无作者信息的,署为“佚名”。)
6.法典、古籍、辞书
1《德国民法典》(第4版),陈卫佐译注,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第1页。
2《史记·秦始皇本纪》。
3《元照英美法词典》(缩印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9页。
7.案例、司法解释
1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2015)海刑初字第512号刑事判决书。
2 2013年4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注:视情况写明条文内容。)
8.英文文献
1 Douglas Husak, The Philosophy of CriminalLaw: Selected Essay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2010, p. 169.
2 Jennifer E. Laurin, Criminal Law’s ScienceLag: How Criminal Justice Meet Changed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Texas LawReview, vol. 93(June, 2015), pp. 1753-1754.
3 U.S. v. Post, 997 F.Supp.2d 602, 606(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