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地市报道丨台州临海:聚焦新课标 赋能新课堂——临海市小学科学“学课标、改课堂”主题研讨活动在白水洋镇中心校开展

2022/10/28 10:41:28  阅读:961 发布者:

小学科学

“学课标、改课堂”

主题研讨活动

十月稻陌拾秋,收获教研之美。为更好地理解和落实新课标,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切实实行“双减”政策,1021日,临海市小学科学“学课标、改课堂”主题研讨活动在白水洋镇中心校开展。临海市教研组成员,网络研修骨干教师,全市科学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白水洋镇中心校校长胡建明致欢迎辞

01

课例展示

本次教研活动,三位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三节各具魅力、充满智慧的科学课堂。

《怎样放得更大》赵韵莺

来自白水洋镇中心校的赵韵莺老师执教六上《怎样放得更大》一课。赵老师充分利用本校特色资源,从学校百草园中的蚜虫出发,与学生一起探索,打开微观世界的大门,充分带动学生探索的热情与学习的兴趣。本节课整合了放大镜与制作简易显微镜两节课的内容,依次给出两个学习任务:寻找放大镜并观察和制作简易显微镜,寓教于乐,呈现出良好的学习效果。最后借助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更直观感受到观察工具的发展带来的巨大便利与作用,并由此激发学生继续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

《观察细胞》谢婷婷

来自回浦实验小学的谢婷婷老师执教六上《观察细胞》一课。在正式上课前,谢老师引导学生回忆如何使用显微镜,对一些常见的问题进行逐个击破,为新课教学打好基础。本节课重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良好习惯。从观察、记录洋葱表皮细胞再到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和非生物标本,科学探究层层递进,学习单的设计与使用帮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细胞结构。通过各组学生大量地观察和发现,构建概念,对小学生来说更具说服力。

《食物中的营养》朱敏强

来自大洋小学的朱敏强老师执教四上《食物中的营养》一课。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节课从学生喜欢和不喜欢吃的食物作为导入,激发学生对食物中营养的探究欲望,并初步尝试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分析食物与健康的关系。朱老师引导学生暴露原有的认知空白或者错误的认知,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资料阅读、交流分享、 科学实验等活动不断纠正和补充学生认知,从而丰富学生对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类别、鉴别方法、以及作用的认识。

水相荡以成涟漪,石相击乃生灵光。听课老师们认真观摩课堂,及时摘录听课笔记和所感所悟。在互动交流中,老师们从教学结构、教学方式、核心提问语言、学生投入状况等方面进行了研讨和交流。

02

教研员点评

中午,参与活动的老师在午餐过后参观了学校的百草园、气象站和中草药基地,对白水洋小学的特色项目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下午,三位上课的老师进行说课,分享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及上课后的教学反思。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市教研中心科学教研员周爱琴老师对三位老师的展示课进行点评。首先,她对三节课的尝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她认为三节展示课都经过了一定的整合,都是基于儿童立场和学情分析进行教学设计,不断打磨雕琢课堂,促进了学生的成长。教师在设计课时注重生活情境,课堂上让学生有充分探究的时间,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同时,周老师也赞赏了科学老师的团队精神。一节好课离不开团队的默默付出。在备课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呈现课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团队老师们对材料多次进行改进,材料准备充分,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体现了“双减”政策精神。

基于此,周老师也提出了几点建议: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证据意识,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已有认知,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教学,使课堂中的知识能迁移应用到生活中去。

03

观点报告

白水洋镇中心校季柳杨老师代表团队来做观点报告。她指出今天的展示课《如何放得更大》是团队摸索着利用新课标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个尝试。在备课过程中,有以下感悟与思考:一、备课时要从科学核心概念、单元整体思维、具体课时三方面进行解读;二、重视学生思维的发展;三、重视综合评价;四、寻找更合适的材料并进行改进。季老师认为“新课标”作为教育改革的“风向标”,为我们一线教师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她在最后呼吁老师们乘着改革的东风,认真学习新课标的内容,践行新课标的要求,一起让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接着,大洋小学的朱俊燕老师代表团队作了《新课标下的课堂新实践----学科项目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的观点报告。新课标凝练了每门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强调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培育。基于此,朱老师指出,课程目标的转变强调学以致用,实践体现素养导向的教学。接着朱老师分享了今年4月份参加了项目化学习短期培训后的所行所感所悟。暑期研究项目化活动让她初次感受到了项目化学习融入学科学习的重要性,也为《食物中的营养》这节课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支撑和经验指导。

04

专题讲座

来自临海师范附属小学的蒋敏老师开展了题为《浅谈小学科学思维型教学》的专题讲座。蒋老师首先从科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的要求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两方面分析了“为什么要进行基于‘思维’的教学”这一问题。接着,针对“如何基于思维型教学,进行教学设计”这一话题,蒋老师提出了三个有效策略:1.重视确定教学目标,巧用项目学习,发展科学工程思维;2.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聚焦设计测试,发展实验设计思维;3.精心安排教学过程,基于推理论证,发展科学理性思维。蒋老师指出,小学科学课的重要任务是想尽一切办法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她呼吁科学教师始终怀揣“发展学生思维”的指挥棒,注意挖掘教材和学生身上的点点思维火花,将各种思维的训练有机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让孩子拥有美好未来。

活动最后,周爱琴老师倡议老师们要研读新课标,对照课标,结合学情进行教学改革。教师应抓住“每月研修”、“区域网络研修共同体研修”等平台提供的学习和展示机会,不断促进个人的成长。

行之愈笃,则知之愈明。本次教研活动的圆满落幕,不仅为全市科学老师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的良好平台,也为基于新课标的科学课堂改革提供更多实践与思考。聚焦新课标,赋能新课堂。相信通过先进理念的引领、深度学习的实施及多样思维的碰撞,小学科学课堂改革能迈向一个新的台阶,不断向纵深发展。科学老师们也将以新课标为根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笃学厚积,踔厉奋发,在教育教学之路上勤学不辍,行稳致远。

转自:小学科学教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