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深思· 集汇· 明辨——有深度的课堂观察与教学实践

2022/10/18 17:20:07  阅读:143 发布者:

高晓沨

1 缘起与经由

我是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组的负责人,本课程是图灵奖获得者 John Hopcroft 教授在 2011 年首次访问上海交通大学时开设的专业通识课程。当年我很荣幸担任 Hopcroft 教授的助课老师,并延教本课程至今。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思维、概览领域蓝图、应用计算机求解问题。参与课程建设的主讲教师累计 12 人,共授课 10 轮次,来自全校 24 个专业的 1 047 名学生完成了本课程的学习。

年初,教育部启动计算机领域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计划(简称 101 计划),开展 12 门核心课程的建设,计算机科学导论是列表中的第一门课程,面向低年级本科生开设,是高校各专业培养计划中学习信息技术的首个专业课程。我于春季学期开设的课程也很荣幸被选入“课程提升组”,参与“被听课”与“去听课”的活动中。

“被听课”的过程中,一共有 5 位老师报名申请来我的课程交流,他们分别是国防科技大学的周海芳、同济大学的张军旗、复旦大学的戴开宇、南京大学的刘奇志和湖南大学的罗娟。他们一共来听过 5 次课,由于今年上海突发疫情,原定的线下听课后来均改为线上听课。前 3 次是周海芳老师作为组长组织的,共听课交流 12 人次;后两次是我们课程组织的翻转课堂活动,我在听课群中进行邀请,最后戴开宇、刘奇志、罗娟 3 位老师作为点评专家再次前来课堂深入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我收到了很多反馈意见,学期结束时收到 101 秘书处杨朝晖老师发来的来自各位老师的匿名评语,有 7 000余字,非常感动。

关于“去听课”,我申请了去中国科学院大学徐志伟、孙晓明、张嘉琳老师主讲的同名课程,一共听课 3 次,并在第一次听课后与同期听课的老师,国防科技大学的毛晓光、北京大学的代亚非、南京大学的陈家俊和山东大学的蔡晓军开过一次研讨会,专门讨论了这门课的建设情况。我和徐志伟老师也在计算机科学导论的课程建设组,在另一个群里也有不少交流。

2 感想与收获

课程提升组所设计的交叉听课研讨活动非常新颖,与之前常见的一些教学督导、教学研究都有所不同,我在整体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认为有如下几点是非常独到的。

1)深思· 查漏补缺。我担任计算机科学导论主讲老师 10 年,教授过 800 余名学生,在课程内容和授课模式方面趋向于稳定,很多教学细节我个人觉得已经尽力做好,但本次听课收到其他老师的反馈,提升到了更深入的层次,是我之前设计时未能达到的,这能够极大地引发授课教师思考。

比如这学期所有课程都改成线上授课,看不到学生的脸,师生互动成为比较困难的事。模仿当下流行的直播弹幕互动,我在线上授课时会问学生“这个部分听懂了吗?请在聊天区发 1”等,并依据学生反馈进行再次解释或进入下一个主题。一直以来我认为这个互动已经可以快速反映学生的听课情况,达到良好的互动效果,但在专家听课时,有老师详细记录了我提问的次数、回复我的学生名字以及学生回复的文字细节,对比数据分析后总结出:课程教学中有部分积极的学生经常回复,但是否应再深入一些,设计互动策略以关注到其他未回复的学生。我之前在课程互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这么深入的层面,之后通过调查腾讯会议室每次上课的聊天记录,进行了整理和复盘,在后期的课程中会主动提问或安排一些活动给其他学生,让课堂互动产生了新的变化。

这样的感受有很多,之前 7 000 余字的评语提到了课程组织、大纲设计、内容讲解、课堂互动、作业安排、小组项目等非常多的信息,尤其关于课程内容的构建以及教学设计的建议,是来自其他专业的课程督导,甚至不是一门课程的老师都很难提出的。我觉得对一个像我这样在讲台工作多年的老师,教学习惯趋近稳定,想要“再进步”,能够收到这些中肯、率直、精准的意见指导,指准“要害”,引发深思,是非常有帮助的。

2)集汇· 百花齐放。由于本课程授课对象是理工科 20 多个专业,在“教什么”这个问题上我曾有过很多思索,梳理过世界计算机名校的课程设置,学习过各种教学资源,也听过部分网课,依据多轮次教学改革形成适合我校学生的教学内容,但这次与我交流的老师,各自有不同的教学对象,有本专业的,也有其他专业的,他们所教授的重点也不太一样。例如,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同名课程,对应难度深入了一些,教授的知识点会少一点,如果比喻我校的特点是“宽”的话,他们的特点是“深”,有截然不同的授课方式;再比如南京大学的同名课程,就结合程序设计语言,有着更多实践的特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同高校的教学设计对我校课程组老师提高课程教学水平有很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此外,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我的课程有个特设的“翻转课堂”环节,让学生 3 人一组,领取一个与授课内容相关的主题进行报告讲解。本次听课时,我也邀请了 3 位听课老师担任点评专家,在学生报告后给予专业评论与建议。在聆听各位老师介绍时,不仅学生受益,而且我自己也受益匪浅。例如,湖南大学的罗娟老师本身研究方向偏计算机网络,她在指导网络对应主题报告时,对学生讲解了目前该领域的发展前沿与相关难题,这个部分如果不是特定方向的专家老师,介绍不会这么透彻;南京大学的刘奇志老师则是依据自己多年同课程的教学经验,引导学生避免一些常见错误,以更高效的方式学习。这样的互动充分实现了跨越高校、跨越领域的师生深入交流,十分可贵。

3)明辨· 专业共鸣。由于所交流的老师都是上同一门课程,虽然来自不同高校,有着不同的内容,但是我们仍有非常一致的专业体会与深入共鸣。比如,在多次交流后,大多数老师都认同给低年级跨专业的学生教授“计算思维”相对比较容易,因为它更偏向于逻辑和数学,与学生从高中数学课上的思维引导一脉相承,容易类比,但是给这些学生教授“系统思维”就会比较难,学生不容易把自己想象成“计算机”,从一个机器的角度理解问题求解的过程与系统运行的方式,需要更多的引导、更贴近学生的案例以及更凝练的教学素材(因为授课时间太有限)。这样的共鸣交流非常难得,在我曾经参与过的教学活动中几乎从未遇见,让我“心有戚戚”,也对自己长期以来的一些努力和探索有了更多的认同与信心。

3 思考与推广

作为新兴的教学提升方式,101 计划的课程提升组带给授课老师全新的互动体验。在这项活动中,听课老师多是来自兄弟高校教授同一门课程的资深一线教师,他们能从更专业的视角给予课程深入而全面的建设意见。不同于本校其他专业的教学督导,只能给出教学形式方面的指导,也不同于本校同课程组的其他老师,由于对课程构建非常熟悉,容易囿于共同的认知圈层。新鲜的、来自于其他院校的老师正好能够弥补这一点。

相似又不同,是在与其他老师交流中非常令人着迷的一点,它摆脱了不同学校单位的桎梏,联动了不同教龄、经历多样的主讲教师,打破了单一教学内容、单一授课对象的局限,从更高层面上达到了专业而深入的共鸣,推动了一线教师的教学进步。在今后的推广中,希望能多开展课后的研讨会,由活动组织者引导听课老师进行更直接的互动,并更及时地给听课老师意见反馈。相信在流程不断优化的举措中,能够让教师受益、让学生受益、让学科受益、让更多的人在数字时代学到先进的计算机科学技术。

转自:计算机教育”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