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技术支持的音乐“教—学—练—评”一体化实践

2024/9/23 16:07:18  阅读:2 发布者:

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深度融入教育领域,课堂教学结构、教师教学方式、教育教学评价等进一步改革,技术赋能教育教学成为新的发展态势。音乐教学提倡以学、练为中心,以期实现“教—学—练—评”一体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学—练—评”一体化,是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生的练、教学的评密切关联,构成一个完整、有效的课程体系,从而更好地解决学什么、学得怎么样,以及怎么学、教、练的问题。因此,如何在音乐课堂上实现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生的练、教学的评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解决音乐学科教、学、练、评分离问题,为学生创设一种自主的、满足其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新型课堂教学结构,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一、以技术促“教”,推动课堂教学结构性变革

数字时代,音乐课堂上,技术得到了教师的广泛运用。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学情特点,挑选合适的教学资源,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真正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让学生在课堂的有效生成中积极、高效地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一)借助视频创设生动教学情境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教师需重视表现性评价在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有目的地利用直观的形象或创设接近实际的情境,激发学生联想,唤醒学生的知识、经验,引发学生一定的情绪体验,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深入理解所学内容。为此,基于音乐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制作有声影音,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特定环境中,不仅营造音乐美的境界,刺激学生感官,活跃学生大脑,还能影响学生的认知心理,促使学生参与情感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教学“劳动号子”时,上课伊始,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播放了《船工号子》表演视频,让学生带着“歌曲中出现了哪些音符”的问题欣赏。学生边欣赏边思考,能够更好地聚焦教学重难点。接着,教师向学生介绍了我国民族音乐中的五声调式,由doremisolla五个音构成。它们又依次称为宫(1)、商(2)、角(3)、徵(5)、羽(6)。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段欣赏表演视频,同时结合自制微课内容,对其涉及的音乐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比如,教师引导学生聆听第一段平水号子(如图1),思考音乐的速度、节奏、情绪是怎样的,它描绘了怎样的劳动场景。从音乐中,学生发现这里的表演节奏舒缓、平和,表现的是启航时的场景。

1 第一段音乐微课截图

又如,聆听第二段见滩号子(如图2),学生则会发现这里音乐节奏加快,歌唱分领唱和齐唱,表现的是险滩将至,大家加油的场景。

2 第二段音乐微课截图

再如,聆听第三段上滩号子(如图3),学生发现这里音乐节奏短促,一领众和,情绪高涨。

3 第三段音乐微课截图

在聆听第四段拼命号子时,学生发现这里音乐节奏急促,也是一领众和,情绪更加紧张,还伴有顽强拼搏的意境。聆听第五段平水下滩号子时,音乐节奏变得缓慢,一人独唱,情绪平缓,让人觉得舒畅。

通过播放表演视频和教师自制微课,教师能够更好地以可视化的方式创设船只航行过程中经历平水、见滩、上滩、拼命、下滩等多种劳动场景的情境,并根据不同劳动场景,形成不同速度、节奏、旋律以及情绪的劳动号子,引导学生更好地分析音乐要素、音乐画面,想象震撼灵魂的音乐,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提高音乐创新能力。

(二)开发“空中飞课”,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有效流动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空中飞课”,教师可以打破地域限制,确保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缩小各地区间的教育差距。我们借助信息技术,依托名师工作室组建多元化、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定期对支援学校及其教师开展同步课堂教学活动,即开发形成“空中飞课”教学模式。授课教师按照教学计划授课,利用教学平台构建屏幕共享、实时互动的“互联网+”新型教学空间,推动课堂教学结构性变革(如图4)。

4 操作示意

“空中飞课”强调构建适合学生学习起点与认知水平的课程内容,因需施教,因校制宜,开发“一校一案”的菜单式课程。它不仅构建了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结构变革的教学模式,还能更好地解决师资结构性缺失、短期音乐课程难以取得长期效果的问题。例如,依托“空中飞课”,身在瑞安市某学校的薛老师给本班学生讲授歌曲《银杯》时,又通过远程视频为千里之外的瑞安市结对帮扶的某学校同年级学生讲授了相同内容,有效解决了该校音乐师资短缺、学生鲜少接触专业音乐的难题,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流动,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二、综合运用云平台功能,激发学生“学”的内在动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科学制定教学目标,还要激发学生内驱动力,使学生好学、爱学、乐学。这就需要教师在教的技巧上做文章,由课堂知识传授转变为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学科意识,获得广泛、有效的学习工具,进行合作探究和情感交流。“慧美育”云平台集教学、评价、监管为一体,主要有歌唱教学、谱音同步、简线混排、欣赏教学、合唱排练、创编创作、视唱互动、网上测试八大功能(如图5)。学生运用平台功能,能够轻松打开课件,无人自主练、唱、创,根据人工智能的视唱互动功能判断正误。这种自主测评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5 平台界面与部分功能

(一)教师输出的教变学生输入的学

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音乐课堂上,教师应围绕学生发展要求,真正体现学生是课程的主人,由输出的教变为学生输入的学,把课堂还给学生。

例如,教学“动物狂欢节”时,运用“慧美育”云平台,教师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课前,教师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动物知识,对所学内容形成初步认知,有基本的了解。课堂上,教师利用平台各项功能,紧紧围绕动物的典型特征,让学生尝试用肢体语言根据音乐旋律表演,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播放《引子与狮王进行曲》《终曲》《袋鼠》《大象》等音乐片段,让学生熟悉歌曲的主题旋律,了解可以运用不同乐器,调动音色、速度、力度、音高、低音、连音、顿音等表现动物特征。整节课上,教师通过看、听、画等方式,让学生听辨、分析、体验音乐片段,感知音乐情感意境,引导学生在体验与思考中懂得“爱的真谛”,更深层次地理解所欣赏的曲目。通过欣赏组曲,了解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作用,学生能独立完成欣赏后的任务。

(二)以练促学,激发学生内在动力

练既是巩固学生学习成果、梳理知识结构、化知识为能力的主要手段,又是形成性评价的组成部分,是教、学、评一体化实现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坚持以激励为主的原则,通过“慧美育”云平台,结合学生学习习惯和态度,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参加各项展示比赛,进行形成性评价。

我们会设计单元活页测试题,每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就进行一次阶段性评价。学生可以小组或个人形式在云平台上参与,云平台会自动根据学生表现给予相应的学习积分(见表1),营造你追我赶、良性竞争的学习气氛。我们还会开设音乐竞赛活动课,每月组织一次,竞赛以小组为单位,采取设置必答题和抢答题的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既巩固了阶段性的音乐知识,又落实了阶段性评价要求。

1 学生音乐课堂学习(即时性)积分评价

学期中段,我们会举办一场“小小音乐会”,将学生录制的视频上传到云平台,师生皆可参与评价,实现人人参与、个个展示,让音乐会成为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此外,我们以学生成长云档案袋的方式记录学生各阶段的音乐学习活动,以“练”促学(如图6)。学生在一次次的展示中,不仅增强了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还挖掘了自身的艺术潜能,发展了想象创造力,在比赛中得到锻炼,在锻炼中获得成长,在评比中取得进步。

6 活动管理

三、依托云平台以“赛”代“练”,实现课堂教学的反思迁移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指出,作业分为复习巩固类、拓展延伸类和综合实践类。音乐作业有演唱、演奏、欣赏、识读乐谱和基训、综合性艺术表演、音乐创造等类型。它不仅是让学生巩固音乐知识和技能,还是对学生潜能的发现和发展,是学生音乐品质提升和实践的活动。音乐学习中,我们借助“慧美育”云平台,组织以“赛”代“练”的竞赛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会激发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尝试、调整和优化问题解决策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合作意识。

例如,单元教学结束后,我们会鼓励学生运用“慧美育”云平台的网上测试功能,根据单元教学要求组织歌唱比赛,同时进行即时性评价。系统会根据评价指标实时给出学生阶段测试奖励积分,累计得分最高且总用时最少的学生即获得“歌唱之星”。又如,在学期中段的“小小音乐会”活动中,我们采取趣味性竞赛的方式,努力将音乐会变成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音乐会上,学生或自主选曲歌唱,或演奏乐器,或表演舞蹈,既有个人表演,又有合作演出。参与学生可获得云平台颁发的“小小表演家”“小小音乐家”“小小演奏家”等荣誉称号。

这些竞赛活动的组织,不仅有助于学生复习和巩固音乐知识、技能,完成阶段性评价要求(见表2),还能够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这也有助于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改进,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2 学生音乐学习阶段性积分评价

四、智能测“评”,实现有针对性的“教”

“评”是对教师教、学生学和练的效果进行反馈。“慧美育”云平台和艺术素质测评管理系统的有效运用,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准确、客观、真实、科学的评价,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和动力,丰富学生音乐体验感和成就感,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学校师生运用的教学平台基本上具有音乐测评、日常授课学习、音乐资源共享、教师集体备课、数据资讯管理等功能,一些平台还具有数据互通、功能专业、资源丰富、技术创新等优势。这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综合性、个性化、精准的测评,实现量化评分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线上测评和课堂考查相结合。依托教学平台,教师按照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要求进行教、学、练、评一体化设计,还能够及时了解自身教和学生学、练的情况,改进教学活动,提高艺术素养。

艺术素质测评管理系统的运用,也有助于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设置规范的中小学艺术教育测评制度,充分发挥评价的引导、诊断、改进、激励功能,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艺术素养发展状况,实施精准教学。比如,教师可以运用测评管理系统的多维度数据采集功能,对系统记录的学生校内外艺术教育测评成绩进行即时统计分析,发现其优势和不足,扬长避短,查漏补缺。此外,借助艺术素质测评管理系统,教师能进行总体监控和人工智能训练,获得数据报告,得到辅助规划,有针对性地反馈和调节,确保教学工作按计划进行,便捷管理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数据。

例如,教师可以借助云平台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如图7)。它一般安排在学期末或学年末进行,主要采用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音乐常识笔试等方式,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感受学习的进步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信心。

7 终结性评价

为了让终结性评价内容科学地体现学生能力培养螺旋式上升的目标,依托云平台,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研制出终结性评价纲要及期末评价测试模板,即精准测评+个性表现的音乐素养分项评价(终结性)实操模式。学生学期学业成绩评定分为习惯态度、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学期总评四项,以优秀、良好、合格、尚需努力等级制评定。其中,习惯态度参见即时性星卡积分评价表,平时成绩参见阶段性评价表,学期总评则根据前两项表格和期末成绩评价综合而定。如:学期总评=习惯态度(20%+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

50%)。另外,还有特长性评价,为加分项。年级不同,项目有所不同,呈梯度上升的形式,详见表3

3 精准测评+个性表现:音乐素养分项评价实践操作(综合性)

鉴于音乐学科与社会、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除了借助技术赋能课堂教学结构创新和进行反思迁移外,还应开发优质、丰富的学科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形成合作探究及情感交流的有效路径。

我校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施音乐教、学、练、评一体化以来,学生的歌唱能力、表现力等音乐素养有了较大提高。例如,低年级段的合唱歌曲已经从齐唱处理变为大多能够合唱,学生演唱的自信心得到提升;器乐教学更是稳步推进,区域内器乐进课堂已在多所学校开展并落实,甚至成了部分学校的艺术特色;及早发现学生音乐才能,找准个性化发展方向,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益于艺术人才培养。然而,由于教师数字素养不高,没有正确掌握技术运用的“度”,当前音乐学科中技术赋能教、学、练、评一体化的实践还有待完善。这需要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数字素养,落实学科育人价值,适切运用教学平台,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打造“人性化+智能化”的音乐课堂。

转自中小学数字化教学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