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0071条记录
[摘要]: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6期P127—P128作者单位:复旦大学法学院 厦门大学法学院,原题《大国崛起中的跨国司法对话——中国司法如何促进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摘自《国际法研究》2022年1期,刘鹏摘20世纪90年代,时任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安妮-玛丽·斯劳特(Anne-MarieSlaughter)提出了跨国司法对话(transnationaljudicialdialogue)理... [发表时间:2022/8/23 11:42:39]
[摘要]:摘要:中国艺术社会学既是艺术学理论的交叉学科,又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双重学科定位也带来了三个发展困境,即艺术学与社会学的隔阂状态,重思辨研究、轻经验研究的总体格局,重外来理论、轻本土现象的基本情况。为此,可以从融通艺术学与社会学的知识、思想与方法,形成思辨研究与经验研究并重的格局,从本土艺术现象出发提炼生成理论等三方面推进艺术社会学发展。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加强艺术社会学各分支学科之间、与其他学科... [发表时间:2022/8/23 11:21:10]
[摘要]:摘要:形而上学是一个经典哲学问题,但其引发的争论层出不穷,一度成为哲学家激烈批判的对象。当代呈现出形而上学复兴的迹象,肩负着改造、构建自身话语对象的任务。要进一步考察当代形而上学比较有代表性的本质主义,关注对象本质的两个问题:本质的本体论,涉及本质与实体、本质与存在等关系;本质的认识论,涉及本质先天论、本质后天论、本质混合论。当代本质主义发展到了相对成熟的时期,但其中隐藏着诸多问题。关于本质是什么... [发表时间:2022/8/23 10:45:08]
[摘要]:摘要:中国历史人类学是一门在与西方主流理论对话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中国历史人类学在理论观照和研究方法方面存在诸多困境。这些困境集中体现为无法突破田野作业的限度,因过度强调“社会科学化”而带来跨学科的迷失,以及难以妥善处理“边缘”与“中心”、“小地方”与“大历史”的关系等方面。近年来,中国历史人类学研究试图不断突破原有的困境,体现出内部调适的积极努力和新的进路,在研究内... [发表时间:2022/8/23 11:43:43]
[摘要]: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6期P119—P120作者单位:中国法学会,摘自《中国法学》2022年1期,刘鹏摘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提出一个崭新理论命题,即“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这为我们洞察世界、理解实践、深化理论确立了新范式,为法学界提出并阐释“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提供了科学理论和方法。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中国... [发表时间:2022/8/23 11:12:39]
[摘要]: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6期P123—P124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土地法制研究院,原题《集体建设用地向宅基地的地性转换》,摘自《法学研究》2022年1期,刘鹏摘随着“三块地”改革的深入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与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协同联动也日益受到重视,但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宅基地向集体建设用地的地性转换,对从集体建设用地向宅基地的反向地性转换(本文以下所称“地性转换”,专指此种地性转... [发表时间:2022/8/23 11:20:08]
[摘要]:摘要:非洲长期面临粮食安全问题的普遍性与严重性、粮食供不应求的短缺性、粮食系统的脆弱性、粮食供给的对外依赖性等诸多困境。近年,因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频发、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冲击、部分地区暴力冲突等情况,已使非洲国家在解决粮食不足问题时步履维艰。而2022年2月爆发的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则加剧了非洲地区的粮食安全困境。俄、乌两国是非洲众多国家粮食进口的主要供给方,俄乌冲突局势给非洲粮食安全走势带来了巨大... [发表时间:2022/8/23 10:46:11]
[摘要]: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2期P115—P116作者单位:上海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心,原题《“逆全球化”概念辨析——兼论全球化的动力与阻力》,摘自《国际关系研究》2021年6期,张萍 陈茜摘全球化是各国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因而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趋势。这一趋势之所以不会逆转,主要是以下几种力量在持续不断地发挥作用。一是人的社会性。人类社会自诞生... [发表时间:2022/8/23 10:47:04]
[摘要]: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6期P135—P136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原题《从共生到共识:费孝通晚年的“补课”——兼论文化自觉的文明比较维度》,摘自《学海》2022年1期,王宁摘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1979年邓小平同志要求大学里停办了二十多年的社会学等学科“赶快补课”,为这些学科的重建提供了根本依据。在此背景下,费孝通先生着手推动社会学恢复重建工作,演讲和开办“社会文化人类学... [发表时间:2022/8/23 14:04:50]
[摘要]:摘要:近代科学革命以来,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功促使人们设想这种研究模式的普遍适用问题,催生了“以自然科学为典范的一元论理论观”。与这种观点相对立的主要有不以自然科学为典范的一元论理论观和二元论或多元论的理论观。前者在事实上已经破产,后者往往主张自然对象与人文对象有根本区别——如前者的普遍性、可重复性、无目的性、简单性、数学性,后者的特殊性、历史性、目的性、复杂性、非数学性等,从而要求两门不同科学的存在... [发表时间:2022/8/23 11:10:36]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