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期刊论文

60067条记录

  • 56451.PBJ | 韩国科研团队开发出首个基于植物生产的重组新冠病毒三聚体刺突蛋白疫苗,在小鼠中产生高效免疫保护!

    [摘要]:在新冠病毒全球肆虐的背景下,来自韩国浦项工科大学(POSTECH),韩国国立卫生院(KNIH),和生物应用公司(BioAPPInc.)的研究团队以植物烟草叶片作为“生产工厂”,成功研发出了首个基于植物生产的重组新冠病毒三聚体刺突蛋白疫苗(NSctVac),用该重组蛋白疫苗辅以铝佐剂免疫hACE2Knock-in小鼠,随后用SARS-CoV-2及其突变株进行致命挑战后,免疫组存活率高达80%,体重没... [发表时间:2022/8/24 9:10:31]

  • 56452.The Plant Cell | 武汉大学梁允宽团队揭示小G蛋白和脂滴代谢在气孔发育和功能建成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气孔作为植物与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门户,在光合作用作为农作物产量形成和在节水抗逆介导农作物稳产的基础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气孔发育与功能的异常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存,进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十分显著。作为一种多功能细胞器,脂滴(lipiddroplet)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和部分原核细胞中,参与脂质稳态维持、细胞能量代谢、物质运输以及信号转导等过程。在动物中,脂滴积累和功能异常往往伴随着肥胖、非酒... [发表时间:2022/8/24 9:09:39]

  • 56453.Nature Plants | 德国马普研究所揭示拟南芥细胞响应机械应力机制

    [摘要]:机械应力(mechanicalstress)是指物体由于外因(受力、湿度变化等)而变形时,在物体内各部分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内力。生物体从分子层面到整个生物体层面都承受着机械应力。整合素是哺乳动物细胞膜上的一类跨膜蛋白,充当细胞外基质成分和细胞内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分子纽带,促进机械信号的传递。目前的研究表明,植物细胞中的微管细胞骨架倾向于在细胞承受较大机械应力的区域排列。纤维素合酶复合体(cellu... [发表时间:2022/8/24 9:08:56]

  • 56454.Plant Physiology | 山东大学谭保才团队揭示SPR2/PPR-SMR1互作介导线粒体内含子剪接的新机制

    [摘要]:高等植物线粒体基因组含有大约20~22个内含子,其正确剪接对这些基因的表达和线粒体的功能极为重要,剪接缺失轻则造成生长发育受阻,重则导致胚致死。近期的研究发现,多种家族的蛋白质因子参与了线粒体内含子剪接,如PPR、Maturase、CRM、mTERF、DEAD-box和PORR等,但这些因子介导线粒体内含子剪接的机制尚不清楚。近日,山东大学谭保才教授研究团队在PlantPhysiology上发表了... [发表时间:2022/8/24 9:07:30]

  • 56455.JIPB | ​上海交大陈功友团队揭示条斑病菌克服水稻气孔免疫的新机制

    [摘要]: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构成的植物叶表皮上的微孔,是植物进行气体交换和水分蒸腾的开关。作为植物免疫的第一道防线,植物可以主动关闭气孔来阻止病原菌的侵入。已有研究表明,植物气孔的关闭受多种信号分子的调控,包括Ca2+、H+、活性氧(ROS)、脂类、水杨酸(SA)和脱落酸(ABA)等。为了克服气孔免疫,植物病原菌分泌植物毒素和效应物蛋白来抑制气孔关闭。例如,丁香假单胞菌的冠菌素能有效抑制ABA诱导的气孔关... [发表时间:2022/8/24 9:06:43]

  • 56456.PBJ |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通过时空特异转录组揭示调控玉米节间发育的新模式

    [摘要]:株高是最重要的株型性状之一,对玉米生长、光合作用、抗倒伏性和农机收割都有重要影响,是决定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株高主要取决于玉米茎秆节间数和节间长度。株高性状是玉米株型调控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尤其在玉米驯化过程以及现代分子育种中极为突出。合理的株高才能促进玉米丰收高产,目前常采用基因工程或人工诱变的方式改变株高相关基因的表达来调节玉米株高,以达到增产的目的。随着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及预测模... [发表时间:2022/8/24 9:05:22]

  • 56457.The Plant Cell | 华中农业大学棉花团队揭示棉花愈伤细胞重编程新机制

    [摘要]:2022年8月16日,国际知名植物学杂志ThePlantCell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棉花遗传改良创新团队题为“GhTCE1-GhTCEE1dimersregulatetranscriptionalreprogrammingduringwound-inducedcallusformationincotton”的研究论文。研究揭示bHLH转录因子GhTCE1与其同源互补因子GhTCEE1协同调控棉花... [发表时间:2022/8/24 8:56:48]

  • 56458.Science封面 | 令人振奋!大豆中过表达三个基因,田间最高增产33%

    [摘要]:2022年8月19日,Science杂志以封面形式发表了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StephenP.Long课题组题为“Soybeanphotosynthesisandcropyieldareimprovedbyacceleratingrecoveryfromphotoprotec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在大豆中超表达三个基因进行了工程改造。研究表明在重复的田间试验中五个独立转化植株中的种子... [发表时间:2022/8/24 8:54:41]

  • 56459.PNAS | 中科院谢芳团队揭示结瘤植物钙通道复合物的激活机制!

    [摘要]:Ca2+代表了一种无处不在、用途广泛的二级信使,在真核生物体的信号传导途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细胞核Ca2+振荡允许共生信号的传递,促进植物识别有益的微共生体、固氮的根瘤菌和捕捉营养的丛枝菌根真菌。两类通道,DMI1和CNGC15,在核膜上的一个复合体,协调共生体的Ca2+振荡。然而,Ca2+信号的产生机制是未知的。2022年8月16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PNAS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 [发表时间:2022/8/24 8:52:48]

  • 56460.New Phytologist | 福建农林大学林德书课题组揭示IPGA1调控微管组织和叶表皮细胞塑形

    [摘要]:植物细胞内部具有很高的膨压(turgorpressure),因此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时刻受到机械应力(mechanicalstress)刺激。为了抵抗机械应力,植物细胞发育和形态建成过程中周质微管(corticalmicrotubule)通常会沿着应力最大方向排列,起着导向纤维素微纤丝合成并加固细胞壁的作用。此外,来源于组织水平的机械应力改变,也会导致微管沿着应力最大方向重新排列。微管响应机械... [发表时间:2022/8/24 8:51:51]

首页<<5643564456455646564756485649>>尾页共6007页 跳页共60067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