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期刊论文

58110条记录

  • 56020.PBJ |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揭示表达新等位基因动态调控棉花纤维长度的分子机理

    [摘要]:陆地棉和海岛棉是棉花的两个主栽四倍体棉种,并被广泛用于种间杂交以选育长纤维棉花材料。然而,陆海棉花种间杂交产生的表达新等位基因(expressionnewalleles,ENA)对于棉花纤维长度的调控机理仍不清楚。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利用陆地棉中36和海岛棉海7124为亲本构建的高世代种间回交自交系群体(191BILs)开展基因组重测序分析及47个BILs纤维发育5,10和15天的转录组... [发表时间:2022/7/29 14:35:42]

  • 56017.JXB |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付玉杰教授课题组褪黑素通过促进黄酮的生物合成提高植物抗逆的分子机制

    [摘要]: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付玉杰教授团队继2021年3月发表在植物学权威期刊ThePlantJournal杂志上“ThePigeonPeaCcCIPK14-CcCBL1PairPositivelyModulatesDroughtTolerancebyEnhancingFlavonoidBiosynthesis”一文后又将其后续工作于近日在重要期刊JournalofExperimentalBotany在线发... [发表时间:2022/7/29 14:38:12]

  • 56019.Mol Plant |李家洋团队建立多亚基SCF E3连接酶的体外重组系统

    [摘要]:蛋白质合成与降解间的平衡,对于维持细胞内稳态及机体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是真核细胞中蛋白降解的主要途径之一,目标蛋白的泛素化修饰由泛素活化酶(E1)、泛素结合酶(E2)和泛素连接酶(E3)协同完成。SCF(SKP1/Cullin1/F-box)E3连接酶是一类多亚基RINGE3连接酶,由SKP1蛋白、Cullin1蛋白、RBX1蛋白和可变的F-box蛋白组成,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 [发表时间:2022/7/29 14:36:36]

  • 56018.Science Advances | 研究揭示植物中分阶段小RNA介导的系统抗性信号传导机制!

    [摘要]:系统获得性抗性(SAR)是一种系统免疫的形式,它保护植物的远端未受侵染的部分免受二次侵染。SAR涉及到在初级侵染的叶片中产生移动信号,当转移到远端组织时,激活防御反应,从而产生抗病性。该信号是可嫁接传播的,并在整个植物体内移动。移动信号的产生被认为是在初级侵染的3小时内发生的,受侵染的叶子必须在接种后至少保持4小时和6小时,才能分别在黄瓜和拟南芥中诱发SAR。这表明信号在侵染后4至6小时内被转移。... [发表时间:2022/7/29 14:37:31]

  • 56014.PBJ | 利用莱茵衣藻结合现代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策略,首次实现了基于二氧化碳的腐胺生物合成!

    [摘要]:腐胺(丁二胺),化学名1,4-Diaminobutane,别名1,4-二氨基丁烷;它来源于氨基酸鸟氨酸或精氨酸。在化学工业中,腐胺是合成聚酰胺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微藻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reinhardtii)积累了相对较高的腐胺数量,加上最近在基因工程方面的进展,使其能够产生一个强大的绿色细胞工厂,以促进基础化学品生产的可持续生物技术。近日,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的OlafKruse... [发表时间:2022/7/29 14:41:38]

  • 56013.Microbiome | 浙江农林大学研究揭示土源细菌赋予昆虫更强的抗植物化学防御能力!

    [摘要]:植物在共同进化的过程中,已经进化成各种物理和化学表型来抵抗昆虫的侵害。植物化学抗性机制涉及植物产生的有毒、抗营养和促进消化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是为了应对食草昆虫的取食而部署的,或者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稳定积累的。这些化合物一般会抑制害虫的活动,影响害虫的生长,或扰乱它们的消化系统,最终在抗虫防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除了食草昆虫消化道中的消化酶和解毒酶的作用外,昆虫肠道微生物群落是植物化学防御性化合物解... [发表时间:2022/7/29 14:42:40]

  • 56012.Plant Physiology | 南京农业大学郭振飞团队揭示类钙调素蛋白调控苜蓿耐寒性的分子机制

    [摘要]:紫花苜蓿是最重要的豆科牧草,被誉为“牧草之王”,低温是影响紫花苜蓿生长发育、降低其产量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Ca2+是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的胞内信使,类钙调素蛋白(CMLs,Calmodulin-likeproteins)是植物细胞重要的Ca2+感受器之一,与Ca2+结合后活化,进一步激活靶蛋白,调控下游生理生化反应,但其在植物耐寒性调控中的作用知之甚少。近日,南京农业大学郭振飞教授团队在Pla... [发表时间:2022/7/29 14:43:56]

  • 56015.New Phytologist | 华中农业大学李霞教授团队揭示GmNAC181转录因子促进大豆共生固氮和结瘤耐盐性的新机制

    [摘要]:大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作物之一,是植物蛋白和油脂的主要来源,并富含异黄酮和酚类化合物。大豆等豆科植物可以与固氮根瘤菌建立共生关系,形成高效的根瘤“固氮工厂”,在缺氮条件下有效地生长和繁殖,并大大降低农业氮肥的利用率。结瘤信号通路调控大豆与根瘤菌的共生关系,其中NoduleInception(GmNINa,结瘤基因)是大豆结瘤的中心调控因子,NIN表达的时空调控是共生结瘤和固氮的关键。根瘤菌-豆科植物... [发表时间:2022/7/29 14:40:25]

  • 56016.Plant Physiology | 四川农业大学李双成/李平团队揭示水稻花粉发育新机制

    [摘要]:花粉的正常发育是植物有性生殖的基础,结构完整的花粉壁不仅为花粉提供保护,同时影响传粉受精过程。脂质是花粉壁的主要成分,其合成过程主要在花药绒毡层中进行。孢粉素、角质和蜡质等脂质前体的合成对于花粉壁的发育至关重要。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脂质合成相关基因的突变会影响花粉壁的形成,从而影响雄性育性。然而,对于复杂的花药脂质代谢调控网络,我们现有的理解仍然有限。因此,深入发掘植物花药脂质代谢相关因子并阐明... [发表时间:2022/7/29 14:39:27]

  • 56011.Plant Physiology | 法国农科院王传德博士揭示PPR蛋白参与线粒体3’端RNA稳定的分子机制

    [摘要]:RNA稳定性以及最终的RNA降解是调控细胞器RNA质量和数量的重要步骤。线粒体RNA的成熟需经过由核酸内切酶和外切酶参与的末端加工过程,从而避免转录本被进一步降解,同时也界定了转录本的末端。植物线粒体mRNA的5’和3’末端由不同的分子过程所产生,5’末端主要由核酸内切酶加工完成;而3’末端的形成则涉及了3’-to-5’核酸外切酶,它从3’端开始剪切前体mRNA,直到被RNA结合蛋白或RNA二级结... [发表时间:2022/7/29 14:44:57]

首页<<5599560056015602560356045605>>尾页共5811页 跳页共58110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