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期刊论文

60053条记录

  • 56021.《自然—化学生物学》: 杨靖/迟浩团队合作开发一种针对化学蛋白质组探针的评测工具

    [摘要]:北京时间2022年7月21日晚23时,《自然—化学生物学》(NatureChemicalBiology)在线发表了一项由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凤凰中心,北京)杨靖团队与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迟浩团队合作完成的工作。该研究开发了一种针对化学蛋白质组探针的无偏性评测工具——pChem(下载链接:http://pfind.org/software/pChem/)。期刊同期配发评述文章“Probingthes... [发表时间:2022/8/30 9:49:52]

  • 56022.《自然》:李浩等阐明神经紧张素调控杏仁侧核神经通路和学习能力的机制

    [摘要]:北京时间2022年7月20日晚23时,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Dr.KayTye研究组在Nature上发表文章,标题为“Neurotensinorchestratesvalenceassignmentintheamygdala”。文章阐述了神经紧张素作为脑多肽对调控杏仁侧核神经通路和学习能力的作用。KayTye实验室博士后李浩、PraneethNamburi和JacobOlson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李... [发表时间:2022/8/30 9:49:14]

  • 56023.《自然—生物技术》:斯坦福大学团队开发出增强蛋白质产生的环状RNA

    [摘要]:美国斯坦福大学HowardY.Chang团队在最新研究中,开发出增强蛋白质产生的环状RNA。该项研究成果于2022年7月18日在线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研究人员介绍,circRNA是真核细胞中稳定而普遍的RNA,由反向拼接产生。合成的circRNA和一些内源性circRNA可以编码蛋白质,提高了circRNA作为基因表达平台的前景。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系统的方法,用于快速组装和测试影响合成环... [发表时间:2022/8/30 9:48:40]

  • 56024.《细胞报告》:北京大学尹玉新团队发现神经退行性疾病记忆减退的新机制

    [摘要]:北京时间2022年7月19日晚23时,北京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所尹玉新教授团队和宣武医院贾建平教授团队合作在CellReports杂志上在线发表题为“FAM69C,akinasecriticalforsynapticfunctionandmemory,isdefectiveinneurodegenerativedementi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鉴定出一个新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FAM69C... [发表时间:2022/8/30 9:47:17]

  • 56025.《自然—通讯》:企鹅请回答,“笨拙”的你为何弃天空而择海洋?

    [摘要]:陆地脊椎动物祖先从海洋登上陆地,鸟类的祖先又从陆地飞向了蓝天,而企鹅作为鸟类,却在约6000万年前,抛弃蓝天,再一次适应了海洋生态系统的,成为了鸟类中的最强潜泳者,并成功地在地球上最极端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的?北京时间2022年7月19日晚23时,我国科学家领衔的中外联合团队在《自然—通讯》发表论文。联合团队通过多学科联合的方式重建了企鹅的起源与演化过程,并以此为案例揭示了环境变化、气候及地质事件对企... [发表时间:2022/8/30 9:46:38]

  • 56026.《细胞报告》:陆巍/周栋焯合作解析大脑纹状体产生beta异常振荡的神经环路机制

    [摘要]:北京时间2022年7月19日晚23时,东南大学/复旦大学陆巍研究组与上海交通大学周栋焯(DouglasZhou)研究组合作,于CellReports在线发表题为“AstriatalSOM-drivenChAT-iMSNloopgeneratesbetaoscillationsandproducesmotordeficits”的研究成果,对大脑纹状体产生beta异常振荡的神经环路机制进行了解析。帕金... [发表时间:2022/8/30 9:45:08]

  • 56027.《自然—遗传》:破译复杂基因组,解码裸燕麦“中国芯”

    [摘要]:作为一个分布于五大洲42个国家和地区的世界性栽培作物,燕麦分为皮燕麦和裸燕麦两种,皮燕麦籽粒是带稃型,稃革与种子紧密的连在一起,成熟以后也很难脱离;而裸燕麦籽粒为裸粒型,稃革特别软,成熟后与种子自然分离,俗称“莜麦”。北京时间2022年7月18日晚23时,《自然—遗传》在线发表了起源于我国并广泛种植的六倍体裸燕麦高质量基因组图谱,打开了裸燕麦基因组大门。“这项研究全部由中国人自己完成。深入研究中国... [发表时间:2022/8/30 9:44:18]

  • 56028.《细胞》:水平转移基因广泛存在于昆虫基因组中,并增强雄性昆虫求偶行为

    [摘要]:北京时间2022年7月18日晚23时,浙江大学联合美国范德堡大学在Cell杂志在线发表题为“HGTiswidespreadininsectsandcontributestomalecourtshipinlepidopteran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系统性地解析了昆虫纲水平转移基因的分布、命运,以及功能,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昆虫生物多样性的产生模式,并为农业害虫防控新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浙江大... [发表时间:2022/8/30 9:43:36]

  • 56029.《自然—细胞生物学》:刘苹羽/张如刚团队合作揭示RNA编辑蛋白ADAR1调控细胞衰老发生的重要功能和机制

    [摘要]:北京时间2022年7月18日晚23时,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刘苹羽研团队和美国Wistar研究所张如刚团队,在NatureCellBiology杂志上合作发表题为“ADAR1downregulationbyautophagydrivessenescenceindependentlyofRNAeditingbyenhancingp16INK4alevels”的文章,第一作者为郝雪博士。该研究揭示了... [发表时间:2022/8/30 9:42:42]

  • 56030.《自然—植物》:焦雨铃团队发现小麦增产基因

    [摘要]: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焦雨铃研究组发现,人工基因编辑一个AP2/ERF转录因子DUO1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北京时间2022年7月18日晚23时,NaturePlants杂志在线发表了这一发现,并在同期配发了针对此项工作的亮点评述。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知名小麦研究专家ScottBoden教授在评述中指出:“该基因的发现,为提高小麦产量提供了优异的等位变异,对于应... [发表时间:2022/8/30 9:42:05]

首页<<5600560156025603560456055606>>尾页共6006页 跳页共60053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