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双城游记
乘初秋旅游黄金季节,随旅行社组团到俄罗斯二座最有名的城市莫斯科、圣彼得堡旅游。从宁波出发乘飞机到北京集中,再转乘国际航班第二天到达目的地莫斯科。
一、来到莫斯科
从机场乘大巴到住宿地,抬头望天空,映入眼帘的是湛蓝的天空和缓缓飘过的白云。车窗外,是成批望不尽头挺拔高大的白桦树和白杨树林,车辆如同穿行在森林中,不愧为莫斯科是在原始森林中建起来的大都市。和其它大都市一样,宽阔的马路上是川流不息的滚滚车流,却见不到滚滚烟尘随车而行,似乎未曾有车流经过,这和以天然气为汽车主要能源有关。进入莫斯科市区,只见到一处有数幢现代高楼挤在一起,鹤立鸡群,大部分是二战后修复和复古建筑,古朴庄重,少了高楼林立现代化都市气息。在中国已基本绝迹的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在大街上随处可见,川流不息;没有见到有一辆助力机动车,偶尔见到有骑摩托车出行和骑自行车健身的,大部分人选择自驾车、公交车、地铁等出行;步行的人也不少,无论男女老少,尤其是年轻人,走起路来几乎都是抬头挺胸,步幅大,步频快,真如中国功夫中所言:“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走如风”。很难见到扫大街的,但街道上见不到纸屑等废弃物,干干净净。公共场所很难找到厕所,那些免费公厕,如同国内北方农村旱厕,看后会让人起一身鸡皮疙瘩,弄不好会跌入茅坑里;付费厕所每人次3—5元人民币,有专人看管打扫,冬天还有暖气;商店、饭馆等厕所,向顾客免费开放,大部分是单间,不分男女,干净。
二、莫斯科郊外谢尔盖耶夫小镇
莫斯科郊区分布多个卫星小城,最有名当属谢尔盖耶夫小镇,被称之为风景如画、建筑独特的金环城市,距莫斯科市区71公里,1万多居民,是因圣三—修道院而出名。虽说只有71公里路程,一路堵车,加上局段道路维修,大巴车开开停停,旅游成了“路游”,出发时的兴奋劲成了一片埋怨声,继而因疲劳整车人都昏昏欲睡。大巴车开了近2个小时,总算到了谢尔盖耶夫小镇。1337年,一个名叫谢尔盖•拉多涅日斯基的僧侣在莫斯科近郊的偏僻森林里建立一座三圣小教堂和小道房,成为修道院的前身。后来凡愿在此出家的人,必须自造小道房并自辟膳食用地,由此发展而成为东北罗斯最富有的大修道院。1744年获大修道院称号,是东北罗斯古典建筑群的代表。现今的圣三—修道院包括三圣教堂、圣母升天教堂、杜霍夫斯基降灵教堂、斯摩棱斯克教堂、教皇宫殿,以及斋房、钟楼、慈善医院等。其中最著名的三圣教堂,建于1423-1442年,是俄罗斯早期白石建筑艺术典范。1993年,圣三—修道院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三圣教堂是修道院的核心建筑,其中有圣谢尔盖的陵墓和著名画家安德烈.鲁勃廖夫绘制的壁画《三圣图》。圣谢尔盖的遗体安放在神壁下的棺木里,据说至今600年了,尸身完好如初,故称之为圣人。谢尔盖•拉多涅日斯基是东正教的创始人,每逢复活节、圣诞节等重大宗教节日,这里都有一番热闹景象,教徒有机会靠近棺材并允许触摸谢尔盖的手臂,平时只能隔着护栏瞻仰。游客在里面可以拍照,不许有说话声。
到这里来接受洗礼的朝圣者络绎不绝,对东正教徒来说,这里犹如基督教的梵帝岗,伊斯兰教的麦加。
三、夜乘绿皮软卧火车
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乘一站式绿皮软卧火车,上了火车才知道里面的设施比绿皮火车还陈旧。只见到过一名工作人员,等旅客上了车,他就自顾自进包间休息了,从头到尾没有见到有服务员。专为中国游客在二节车厢之间准备了一桶纯净水放在饮水机上加热。卫生间好久没有人来打扫了,没有干净处,难以下脚。每间包厢上下铺4张床位,里面灯光昏暗,辨不清干净与邋遢。各国旅客按车票顺序号就位,不同国度人同在一间包厢是常事,包括我们39人的旅游团也有这种情况,3名温州人插了1位俄罗斯人。我们隔壁是几位俄罗斯小伙子,见到我们显得很热情,教我们几句打招呼、问候的俄语,从中不断纠正我们的发音。因双方语言不通,英语水平有限,成了双方短暂空闲时间的娱乐,笑声不断。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8个小时行程,虽说中途没有要停靠的站,但临时停车让道是少不了的。经8个半小时,火车顺利到达圣彼得堡。到站后,没有乘务员招呼乘客下车和清点包厢。下车后,团队领队一清点,少了一组人,就是那3个与俄罗斯人同在一个包厢的温州人。领队急忙上车查找,殊不知3人还在包厢里睡觉。发现后,领队和车下的同团游客使劲拍打门窗将3人唤醒,要他们赶快下车。火车在站点停靠是受严格时间限定的,时间一到必须驶离。那3个温州人却不紧不慢洗刷整理,等他们回过神来火车已启动驶离了站台,任凭他们呼天抢地不会有人理他们了。还好,化了1000卢布俄罗斯人将他们从火车调度场送回火车站。整个旅游团队足足等了他们2个小时,被他们白白浪费了宝贵的2个小时游程。而这3个温州人不但不检点自己的过失,反而喋喋不休的责怪责骂别人。火车上服务质量差,游客的素质也差,二个差叠加在一起才会闹出这等笑话。
四、畅游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紧靠波罗的海,是沙皇彼得大帝将瑞典人赶走后得来的,并在此建立新的首都,结束了俄罗斯无出海口、无海军的历史,史称圣彼得堡,距今已有315年,也是苏联布尔什维克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并建立政权的发祥地。为纪念列宁,后改称列宁格勒。苏联解体后恢复圣彼得堡,是世界名城,二战最著名、最残酷、死亡人数最多之一的列宁格勒保卫战就发生在这座城市。
列宁格勒战役,又称为列宁格勒保卫战,封锁列宁格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轴心国为攻占列宁格勒而实施的军事行动。围攻从1941年9月9日开始至1943年1月18日,一条狭窄的通往城市的陆上通道被建立为止,而围攻全面结束于1944年1月27日。列宁格勒围城战是近代历史上主要城市被围困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强,和死亡人数第二多的包围战。希特勒在制定"巴巴罗萨"计划时,一再强调要攻占"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发祥地"--列宁格勒,并狂妄地叫嚣一定要把这个城市"从地球上抹掉"。战争开始时,希特勒妄图占领城市,但未能得逞,而后进行了长达900天的围困作战。列宁格勒在被围困期间,城外的沙皇宫殿和其他历史名胜大部分被抢劫,然后摧毁。许多工厂,学校,医院等民用基础设施被空袭和远程大炮摧毁。1400天的围困导致高达150万士兵和平民死亡。城市的平民受到极端饥饿的威胁,在1942年1月至2月,每天死亡约7千 – 1万名居民,有65万居民死于饥饿,城市人口从战前的300万到战后剩下200万。时任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朱可夫大将,有一天坐在街道边,与普通士兵一样准备吃每天仅有的一块250克重面包。一对双胞胎小姐妹来到他面前说:“将军,请答应我的一个请求,允许我用摊开的双手来接住面包屑。”朱可夫问:“你们的父母亲呢?”小姑娘回答道:“母亲被炸死了,父亲上前线了。”听后朱可夫将自己一天仅有的一块面包一掰二半分给了双胞胎姐妹。
解放列宁格勒的1月27日后来被俄罗斯联邦政府设为"俄罗斯军人荣誉日"。
而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圣彼得堡城,这里的建筑依旧保持18世纪、19世纪的风貌,每一幢建筑都精雕细刻。在市区似乎见不到一幢现代建筑,是因为严格按修旧如旧,新建如旧的风格要求进行布局所形成的,这里最高的建筑物是遍布市区的座座古旧教堂。圣彼得堡是一个信仰宽容的地方,在这里有东正教的喀山大教堂、滴血大教堂、伊萨基夫斯基大教堂、圣伊撒基耶夫大教堂等,新教的圣彼得和保罗教堂,天主教的圣凯瑟琳教堂,荷兰教堂,亚美尼亚教堂等等。著名的涅瓦河横贯圣彼得堡城注入波罗的海,河面上游艇穿梭游弋,“十月革命”的功勋战舰阿芙乐尔号巡洋舰静静地停泊在涅瓦河偏静处,供游人观瞻;河岸上的灯塔、狮身人面象等,依然如故。街道上车来人往,井然有序,没有见到交警,更没有交通协管员、志愿者,路两边也没有栏杆,行人过马路必走斑马线,绝不闯红灯,还有人骑着高头大马漫步在大街上。走进圣彼得堡,时光在倒转,没有半点二战创伤痕迹,如同回到彼得大帝年代,来到沙皇城。
圣彼得堡有数处闻名遐迩的皇宫,城内的冬宫,城外的夏宫和叶卡捷林娜宫,每座宫殿堪称世界奇观。最奢华的是叶卡捷林娜宫又称沙皇村,是叶卡捷琳二世女皇修建的,奢华至极令人惊叹,正如来访者竭尽华丽词语所赞美的一样。宫殿的格局建筑精巧淫靡,色彩清新柔和,弥漫着女性的柔美、娇媚的风韵。可以说园中到处是诗,到处是画,无处不飘动着令人心醉的旋律,无处不弥漫着花草的芬芳,女皇生前声色犬马、骄奢淫靡的气息依然沁淫着整座园林。它于1990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宫里的琥珀屋本身就是个传奇。它是1716年由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送给俄罗斯彼得大帝的礼物,墙面镶嵌有6吨多的琥珀和名贵珠宝,闪耀着从柠檬黄到金红色,人类可以想象的黄色系中一切的色彩,辉煌得令人窒息,被列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战期间,这座宝屋被纳粹劫掠窃取。直到圣彼得堡300年(2003年)纪念的时候,才由俄国巧匠重新复原出了当时的面貌。这一复原工程历时25年,耗资1100万美元,一切费用当然由劫掠方埋单。
到叶卡捷林娜宫参观的人太多了,在外面排着长队,严格按先后顺序渐进。到里面不能超前也不能吞后,每室都有管理员严格把守,前一拨人未走后一拨人是不准进的。在里面参观限定二个小时,走马观花,匆匆而过。
五、回到莫斯科
又要夜乘软卧火车从圣彼得堡返回莫斯科,让人忧心重重。上了火车,见到的情景与来时截然不同。现代版的双层卧铺车,内外洁净如新。一位乘务员大妈在车厢里忙个不停,烧水,打扫卫生,督促乘客按时休息,快到站了,逐间检查,提醒乘客做好下车准备,几乎整宵都在尽职尽责为乘客服务,让人感到好温馨,弥补了来时的缺失。
回到莫斯科的目的是浏览克里姆林宫。克里姆林宫俄语是内城的意思,曾是彼得大帝以前俄国历代帝王的宫殿、莫斯科最古老的建筑群。宫墙内,林木葱郁,花草繁茂,教堂耸峙,殿宇轩昂,政府大厦拔地而起,各种博物馆穿插其间。宗教建筑群中首推巍峨壮观的圣母升天大教堂,建于15世纪后期,其山字形拱门和金色圆塔,带有俄罗斯东北部的风格,一直是俄皇举行加冕大礼的地方。稍晚于圣母升天大教堂建成的报考教堂,造型美观,顶端有9个金色圆顶,是皇族子孙的洗礼与结婚之地。天使大教堂兴建于16世纪初叶,是彼得大帝以前莫斯科大公国历代帝王的墓地。宫内每一座建筑都蕴含着俄罗斯人民无与伦比的智慧,是世界建筑史上不可多得的杰作。宫内保存有俄国铸造艺术的杰作:重达40 吨的"炮王"和200 吨的"钟王"。克里姆林宫由此成为俄罗斯备受珍视的文化遗产。
红场是莫斯科最古老的广场,位于克里姆林宫东墙的一侧。虽经多次改建和修建,但仍保持原样,路面还是当年的石块路,青光发亮,显得整洁而古朴。15世纪90年代,莫斯科发生大火,火灾后空旷之地成了广场,故曾被称为"火烧场",17世纪中叶起称"红场"。古代俄语中"红色的"一词还有"美丽的"之意,由于译名时都只取了其中的第一释义,即"红色的",久而久之,"红场"的名称就这样沿用至今。
广场总面积9万平方米,呈长方形,南北长,东西窄。红场的大规模建设是在1812年以后。拿破仑军队纵火焚烧了莫斯科,此后,城市重建,红场被拓宽。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莫斯科成为首都,红场成为人民举行庆祝活动、集会和阅兵的地方。列宁陵墓位于红场克里姆林宫宫墙正中的前面,已不对外开放供人们瞻仰。
红场墓园在列宁墓后方,位于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墙垣部分,它包围着克里姆林宫周边并可以在墙上俯瞰知名景观红场。这里葬有许多名人,包括约瑟夫•斯大林、朱可夫元帅、第一位上太空的地球人加加林等,供人缅怀景仰。1967年,前苏联当局在亚历山大公园的克里姆林宫墙边建成并开放了无名烈士墓,墓前有一个凸型五星状的火炬,五星中央喷出的火焰,从建成时一直燃烧,从未熄灭,它象征着烈士的精神永远光照人间。两座玻璃岗亭置放于墓的两侧,亭前站着两名神情庄重的持枪哨兵,昼夜为烈士守灵。这便是俄罗斯妇孺皆知的"全国第一岗"。据说这"第一岗"原来设在列宁墓前,不知从何时起挪到了这里。另外在烈士墓西侧还排列着12座长方体花岗岩标志物,逐一镌刻着卫国战争中12座英雄城市。
二战期间,斯大林一直在克里姆林宫内指挥着反击德国法西斯的卫国战争,在德军飞机的狂轰滥炸之下,克里姆林宫竟然未受任何大的损失,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而创造这一奇迹的最大功臣是:精心伪装。德国飞行员在执行轰炸任务时,哪怕是在晴朗无云的日子,大部分法西斯王牌飞行员不仅无法找到轰炸目标,甚至连克里姆林宫都发现不了。
六、再见了俄罗斯
罗斯人的祖先为东斯拉夫人罗斯部族。公元15世纪末,大公伊凡三世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国。1547年, 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领导其他公国摆脱了蒙古鞑靼的统治,使俄罗斯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伊凡四世自称沙皇,建立沙皇俄国,建造克里姆林宫。1721年,彼得一世改称俄罗斯帝国,对外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吞并欧亚多个国家,领土不断扩张。于18世纪中后期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达到鼎盛时期。19世纪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库页岛、海参崴等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1917年,十月革命后建立了苏维埃俄国,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联邦同南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组建苏联。1991年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解体,俄国的欧洲领土退回到了叶卡捷琳娜一世当政时的范围。二战时期,苏联促使外蒙古从中国独立,导致中国再度失去173万平方公里领土,给中华民族造成了巨大伤害。
今天的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北部,地跨欧亚两大洲,与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相接,国土面积为1707.54万平方公里,人口1.431亿,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有世界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拥有世界最大的森林储备和含有约世界25%的淡水的湖泊。矿产资源:煤(库兹巴斯)、石油(秋明油田、第二巴库油田)、天然气、铁(库尔斯克)、锰、铜、铅、锌等。石油探明储量82亿吨(2009年数据),占世界探明储量的4-5%,居世界第八位。天然气已探明蕴藏量为4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3强,居世界之首。钻石资源:俄罗斯日前公布了一个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钻石矿。该矿位于西伯利亚东部地区的一个直径超过100公里的陨石坑内,储量估计超过万亿克拉,能满足全球宝石市场3000年的需求。科学家们表示,这个被称为“珀匹盖”(Popigai)的陨石坑的历史超过3500万年,它下面的钻石储存量估计是全球其他地区钻石储量之和的10倍。水资源:水力资源丰富,总径流量是4270㎞³/年,居世界第二位。欧洲第一长河——伏尔加河(俄罗斯母亲河),全长3685千米。众多河流上建立的水电站是俄罗斯的主要电力来源。森林覆盖面积8. 67亿公顷,占国土面积50. 7%,居世界第一位。
俄罗斯地大物博,资源取之不尽,是世界上最富裕的资源大国。其最大的隐忧是人口以平均每年70万速度自然递减,且男女性别比率失调,成了当代俄历届领导人最大的心病。
如今的俄罗斯不是大公国、沙皇、苏联时代充满着侵略和被侵略、残酷的战争年代的俄罗斯,而是过着平和、富足的和平生活。大多数俄罗斯城里人在郊区拥有别墅和田园,成为他们假日休闲和养老场所。天下无贼是不可能的,在俄罗斯同样有贼,虽然领队、导游一再提醒大家要提防窃贼,还是有人包被掏、手机遭窃,窃贼身手之敏捷令人惊恐。在俄罗斯从乡镇到都市没见到大拆大建、高楼林立的景象,在莫斯科只见到一处有数幢高楼,在圣彼得堡仅有一幢外形如同玉米的现代高楼,矗立在远离城区的波罗的海边上。整个城市仍保留着18、19世纪沙皇鼎盛时代的建筑风貌,成了俄罗斯的标志。世界上,不仅是俄罗斯,但凡历史悠久的国家都会传承、保护本民族文化遗产,代代相传,发扬光大。一味追求以洋为傲,以高为大,大拆大建的做法,是对历史的切割,阻断了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使后代子孙对民族文化遗产到最后只能在博物馆里窥见一斑。
再见了,伟大的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