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http://kdsz.cbpt.cnki.net/
(202503期)
3、官网邮箱:scncxb@vip.163.com
scunxb@scun.edu.cn
4、刊内电话:0836-2856213
5、刊内微信公众号: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6、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双月出版。
7、咨询过编辑部,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2025年10月10日星期五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声明
【2025年03期信息】
为坚持学术规范和学术质量,促进学术交流,提升学术成果影响力,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国际条约公约以及学术交流惯例,本刊声明如下:
1.本刊用稿实行匿名审稿制度,但所刊发的稿件不代表本刊和审稿专家的观点,作者文责自负。对重合率要求原则上不得超过15%,经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检测、编辑初审、编辑部副主任复审(如需外审,由同行专家进行评审)、主编终审、编委会审查确定。所有来稿,凡90天内未通知采用的,请自行处理。文稿如被采用,在刊发前责任编辑将与您联系。
2.凡向本刊投稿,均视为同意:将该作品在各种介质、媒体,以各种语言出版的专有使用权在全世界范围内全部转让给本刊编辑部。同时承诺:(1)作品是作者独立创作的原创性作品,未曾发表过;(2)不在其他刊物上发表:(3)本声明对全体作者均有约束力。
3.凡向本刊投稿,均视为同意:编辑部全权对该作品进行适当的编辑技术性处理或删改;该作品的版权由本刊编辑部全权使用和处分。
4.来稿请勿一稿多投,严禁抄袭、剽窃,否则作者自负其责。若在作品刊发后被发现有一稿多发等严重违背学术道德情况,作者需要向本刊编辑部赔偿一切损失;并且编辑部将向各数据库等一切媒介通知撤销文章的出版和传播。
5.文章一经发表,版权即为本刊所有。欢迎以学术交流为宗旨的各种形式转载、译介和引用,但必须遵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国际条约公约,并及时告知本刊编辑部。
6.本刊不收取任何费用。
凡同意向本刊投稿或在本刊发表的作者以及与本刊合作的所有组织均视为同意上述声明。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2025年03期信息】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对期刊管理和编辑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的规定,本刊对作者稿件的结构、格式及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热忱欢迎相关专家、学者按照投稿须知要求踊跃投稿。
一、来稿结构与格式
1.题名。题名应概括文章的要旨,表达简明、具体、确切,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
2.作者。题名下标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及城市名称、邮政编码,并在首页下或文末提供完整的作者简介,包括基本信息(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出生地)、简历信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等)和联系信息(电话、电子邮箱等)三部分。
3.摘要。摘要是文章论点的客观陈述,分为中文摘要与英文摘要,用200字至500字简明语言提炼文章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着重说明论文的创新和发现(如新视角、新材料、新方法、新发现、新观点等)。用第三人称论述,不用“本文”“该文”“作(笔)者”等。论文应有与中文摘要相对应的英文摘要(含文章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
4.关键词。关键词是反映文章主题的词或词组。关键词应准确地反映文章的内容与特色,以便所刊发文章在读者和二次转引机构进行网络搜索时能精准、高效地查询、下载、转引,提高文章的传播力、影响力。第一应反映本文主要内容,或反映所属二级学科;第二应反映本文的研究对象或研究主题;第三应反映本文主要成果名称;第四应反映本文研究方法。关键词应避免使用诸如“分析”“研究”“思考”“问题”“对策”“现状”“发展”“创新”等宽泛概述性词语。一般有5~8个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5.英文信息。题名、作者姓名、单位、摘要、关键词等内容须提供对应的英文翻译。
6.基金项目。若文章有科研项目资助背景,须标明项目类别、项目具体名称及编号。
7.正文。正文要求观点明确、立论新颖、论据可靠、语言规范通达、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投稿字数在8000-12000字,特别优质稿件不高于15000字。
8.注释。注释包括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按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列于对应的页末,并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序号标注。文内序号与页末序号必须对应。
9.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文时所引用、参考的文献目录。本刊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按引文先后顺序集中列于文末,用带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序号标注。文内序号与文末序号必须对应。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及不符合著录格式的文献,不列入参考文献,可在文中夹注或编入注释。参考文献用方括号标注,格式参照《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15)著录规范,要确保注释及参考文献的各要素真实准确。
二、投稿提示
为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保障学报出版工作的严肃性和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出版管理规定,本刊要求所有投稿作者须签署《〈四川民族学院学报〉作者落实意识形态责任承诺书》。请作者在投稿前务必仔细阅读并理解承诺书内容,下载承诺书模板(详见本刊网站【投稿指南】栏目),按要求签署后随稿件一并提交。未按要求提交有效签署的承诺书,或承诺内容与稿件实际不符的投稿,本刊将不予受理或作退稿处理。
三、投稿方式
本刊采用投稿系统投稿,不接受其他形式的来稿。投稿系统的登录方式为:从四川民族学院(官网)主页院系部门“科研与学科建设处、学报编辑部”的“学报投稿系统”进入;或关注《四川民族学院学报》官方微信公众号:四川民族学院学报,从菜单“在线办公”的投稿查稿进入。
本刊联系电话:0836-2856213
通讯地址:四川省康定市姑咱镇四川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
邮政编码:62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