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该刊为集刊无CN刊号。
2、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3、官网网址:http://cxy.hebic.cn/
(从主办单位官网“组织机构”进入“科研处”)
4、出刊日期:每年出版3~4期,原则上4月、8月、12月出刊。
(具体请以实际出版情况为准)
5、已咨询编辑部:不收版面费。
2024年2月26日星期一
《传媒与艺术研究》辑刊征稿启事和格式规范
【官网信息】
《传媒与艺术研究》为河北传媒学院学报,是校内师生以及校外传媒艺术类学科专业研究人员开展科研的一个良好学术平台。为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提高学报质量,敦请校内外广大师生和研究人员赐稿。
一、出版周期
《传媒与艺术研究》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每年出版3~4期,原则上4月、8月、12月出刊。
二、定位与宗旨
定位:以传媒与艺术为主要研究领域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学出版物。
宗旨:立足校内,面向传媒艺术类高校和传媒艺术领域,秉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主要开展传媒与艺术理论及实践研究,打造学术名片,为展示学校教学科研成果提供窗口,为开展学术交流和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搭建平台。
三、栏目设置
着眼我校性质和学科专业设置,学报拟设置以下栏目:
常设栏目:新闻与传播、影视艺术、美术与设计、舞台艺术、文学与传播、信息与管理、高教园地。
轮换栏目:特稿、科研论苑、转型发展、文化论坛、走近名家、史海钩沉、艺体广场。
四、组稿方式及稿费
约稿与自然来稿相结合;校内稿件与校外稿件相结合,以校内为主。稿件以5000~10000字为宜。文章发表后付以稿酬,30元/千字。
五、投稿基本要求
(一)作者须切实了解和把握学报的格式规范,所投稿件力求符合学报的格式规范要求,尽量减少因格式不符合要求而导致的返回修改甚至退稿。
(二)强化学术创新,提高稿件质量。学报除了学报编辑部审稿、主编把关外,还增加了出版社编辑人员的审查把关,这无疑提高了对稿件质量的要求,增加了稿件刊用的难度。希望作者准确把握学报新的栏目设置,增强选题、研究、撰稿的针对性,高度重视学术创新,努力提高稿件质量。
(三)重视学术道德建设。学报是正式公开的出版物,所有刊载的文章都会上传互联网及其相关的期刊或图书数据库,学术文章中的剽窃、抄袭、侵占等学术不端行为被暴露几率将大大增加。为此,作者应强化学术诚信意识,自觉遵循学术道德规范,谨防学术研究失范现象的发生。
六、编辑分工和联系方式
杭长钊负责栏目:文学与传播、影视艺术、舞台艺术、文化论坛、科研论苑、转型发展、特稿。邮箱:1262875621@qq.com
刘玉清负责栏目:新闻与传播。邮箱:2773904857@qq.com
刘剑锋负责栏目:美术与设计、信息与管理、高教园地、走近名家、史海钩沉、艺体广场。邮箱:598026246@qq.com
王 敏:编务。邮箱:839675558@qq.com
学报编辑部电子邮箱:hbcmxykycbjb@163.com
学报编辑部联系电话:0311-68017543
学报编辑部办公地址:河北传媒学院新闻楼106室
作者投稿以编辑部电子邮箱为第一选择;如直接向栏目编辑邮箱投稿,则须同时向编辑部电子邮箱发送一份。
《传媒与艺术研究》论文撰稿格式
【官网信息】
论文题目
(居中;通常不超过20字,必要时,可拟制副标题)
作者署名
(居中;通常不超过3人;若为多名作者,作者之间以空格区隔)
论文为课题项目者,须在标题末尾处标注*(上标),并与当页末尾*链接,*后写明:本文系某年度某立项单位课题(课题编号:)阶段性成果。
摘要 置于中括号内(“[摘要]”),200字左右;摘要的内容须是论文基本观点摘录,防止写成文章结构或作者思路的介绍。
关键词 置于中括号内(“[关键词]”)每篇文章通常标注3~5个,关键词之间空2个字符以区隔。
正文各级标题 各层次标题序数以数字连续编码。格式为:“一、”“(一)”“1.”,其下为“(1)(2)”,再下为“①②”,之下不宜再分。
一级标题,数字后面用顿号,如“一、”“二、”,居中;
二级标题,序数加括号后不再使用标点,如“(一)”“(二)”,左侧空二字符;
三级标题,序数后用实心黑点,如“1.”“2.”“3.”,左侧空二字符;
三级标题之下如“(1)(2)”和“①②”序数不分行显示。
正文中图与表 图与表阿均须标注图号、图题和表号、表题。全文图与表以阿拉伯数字统一编号,如“图1”“图2”或“表1”“表2”。图号和图题在图下标注,与下面正文文字空一行;表号和表题于表上标注,与上面正文文字空一行,表格采用三线表绘制。由于印刷要求,图表一律采用黑白颜色。
参考文献 本刊倡导旁征博引,凡是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时做到应注尽注。须在引文结束处右上角用“①②”的数字标出,并将引文出处列于当页地脚处(应用工具栏中“插入”→“引用”→“脚注”)。著录格式见下文附件。
注释 注释的著录格式与引文参考文献同。
作者简介 列于文末的六角括号(“〔〕”)内,其内容包括,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职务与职称、学历或学位、主要学术兼职,主要研究领域等。
作者通信地址和联系方法 通信地址须详尽开列所在省(市、区)、城市、街道、门牌号码、邮编(邮寄样刊);身份证号码、开户银行支行、银行卡号码(文章刊发后拨付稿酬);联系方法须注明手机号码、QQ邮箱或其他电子邮箱。
作者简介、通信地址和联系方法所有内容,全部附于稿件文档内。
《传媒与艺术研究》常用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官网信息】
一、概念释义
根据国家《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2015)规定,本学报将参考文献区分为“引文参考文献”和“阅读型参考文献”两类。
引文参考文献是著者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的信息资源。
阅读型参考文献是著者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阅读过的信息资源,或供读者进一步阅读的信息资源。
二者重要区别:前者是在正文中引用了的文献,后者是未在正文中引用的文献。
注释是指对论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
二、基本著录格式
本学报采用顺序编码制,其著录格式如下:
(一)引文参考文献
论文中的引文参考文献采用脚注(页下注)形式,在正文中引文或注释的文字结束处,对应圆圈内加阿拉伯数字(①②③……)的序号(上标);每页独立顺序编号。
请特别注意:著录参考文献出处时,期刊引文须注明的是引文所在具体页码,而非该文献在期刊中的起讫页码;报纸引文必须在日期之后注明文献所在的版次。
(二)阅读型参考文献
根据论文情况可自行决定是否列举阅读型参考文献;阅读型参考文献用文后尾注形式,以带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字([1][2][3]……)顺序编号排列。阅读型参考文献可不标注具体页码。
(三)注释
注释与引文参考文献统一编号混排于当页页脚下。
三、常用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
(一)专著
序号 主要责任者. 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其他责任者(任选). 版本项.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
示例:
①王世绩.杨树研究进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12.
②王夫子. 宋论[M]. 刻本. 金陵:曾氏,1845(清同治四年).
(二)专著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专著主要责任者. 专著题名.版本项.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的页码.
示例:
①白书农. 植物开花研究[M]∥李承森. 植物科学进展.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46.
② 钟文发. 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C]∥赵玮. 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第五届大会论文集.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
(三)译著
序号 主要责任者. 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译者. 版本项.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
示例:
①埃米尔·左拉.文学中的自然主义[M].朱雯,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265.
(四)连续出版物(期刊)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连续出版物题名,年,卷(期):页码.
示例:
①张德强,张志毅,杨凯.分子标记技术在杨树遗传变异与系统分类中的应用[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3(1):80.
(五)报纸中析出文献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报纸题名,年-月-日(版次).
示例:
①傅刚. 大风沙过后的思考[N]. 北京青年报,2000-04-12(14).
(六)学位论文
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文献类型标识/文献载体标识].论文存放地:单位,论文完成时间: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示例:
①吴云芳.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并列结构研究[D/OL],北京:北京大学,2002:27
[2018-11-14].http://thesis.lib.pku.edu.cn/dlib/ pe=Reader&DocGroupID=4&DocID=6328.
纸质学位论文则为:
序号 主要责任者. 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地名:学校名,日期:页码.
示例:
①马欢.人类活动影响下海河流域典型水循环变化分析[D].北京:清华大学,2011:27.
(七)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 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 (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示例:
①萧钰. 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 . (2001-12-19) [2002-04-15] http:∥www.creader.com/news/ 200112190019.htm.
四、文献类型、电子文献载体类型及其标志代码
(一)文献类型和标志代码
普通图书 M
会议录 C
汇编 G
报纸 N
期刊 J
学位论文 D
报告 R
标准 S
专利 P
数据库 DB
计算机程序 CP
电子公告 EB
(二)电子文献载体类型和标志代码
磁带 MT
磁盘 DK
光盘 CD
联机网络 OL
《传媒与艺术研究》编辑部
二〇二〇年五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