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该刊为集刊无CN刊号。
2、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3、投稿邮箱:tsinghuawp@126.com
(微信公众号信息)
4、官方微信公众号: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5、出刊日期:半年刊,一年出版两辑。
2025年9月9日星期二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投稿规范最新调整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2025年09月02日
尊敬的各位学者:
感谢您向《清华西方哲学研究》投稿。为了确保盲审机制的公平进行,以防个人信息意外泄露,请您在投稿前仔细阅读并遵循以下两项要求:
一稿件匿名化处理
为严格执行双盲评审制度,投稿文稿(Word文档)必须进行彻底的匿名化处理:
1. 删除所有作者标识信息:
① 删除文稿正文、页眉页脚、脚注/尾注、致谢部分出现的所有作者姓名、单位、基金项目编号(可在投稿邮件正文或单独文件中提供)等个人信息。
② 特别注意检查“作者信息”、摘要/关键词部分的作者署名(若有)、以及正文中可能出现的“笔者”、“拙文”等指向性表述(请用“本文认为”等中性词汇替代)。
③ 避免隐含身份信息: 文中避免提及“本人所在单位”、“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等可能暴露身份的描述。
2. 请您随投稿邮件附上一个单独的文本文件作为投稿信,提供完整的稿件标题、所有作者姓名、单位、职称、联系方式(邮箱)、基金项目信息等。请勿将这些信息包含在您提交的匿名文稿Word文档中。您的投稿邮件中需包含匿名稿件和投稿信两个文件,匿名稿件以文章标题命名,投稿信文件命名格式为“作者名,文章标题”。
二基础格式要求
为便于编辑初步审阅和减少后期基础调整工作量,强烈建议您投稿文稿遵循以下核心格式规范:
1. 字体与字号:
正文中文: 宋体, 11磅 字号。
正文英文/西文: Times New Roman, 11磅 字号。
2. 行距:
全文行距(包括正文、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 请设置为 Word默认的单倍行距(1倍行距)。避免使用固定值行距。
3.标题:
文章大标题(章题): 建议使用 黑体(中文) / Times New Roman Bold(英文),字号可比正文略大(如小2号或18磅左右)。副标题可用仿宋(中文)/ Times New Roman(英文),字号略小(如4号或14磅左右)。
一级标题: 建议使用 黑体(中文) / Times New Roman Bold(英文),小4号或12磅左右字号,居中。
4.摘要:
① 中文投稿
中文摘要: 400字以内,清晰概述研究目的、方法、主要发现和结论。
英文摘要 (Abstract): 内容须与中文摘要严格一致。
关键词: 中英文各不超过6个。
中文关键词间: 使用全角分号 (;)分隔(例:现象学;存在主义)。
英文关键词 (Keywords)间: 使用半角分号( ;)分隔(例:phenomenology; existentialism)。
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加任何标点符号。
② 英文投稿:
仅需提供英文摘要 (Abstract): 200-300个单词。
仅需提供英文关键词 (Keywords): 不超过6个,用半角分号分隔,末尾不加标点。
③ 摘要格式:
“摘要:”、“关键词:”、“Abstract:”、“Keywords:” 使用5号字加粗(中文宋体/英文 Times New Roman)。
摘要和关键词内容使用5号字(中文摘要/关键词内容用楷体,英文摘要/关键词内容用 Times New Roman)。
摘要和关键词部分整体右侧缩进2个字符(中文)/4个字符(英文),首行缩进2个字符(中文)/4个字符(英文)。
5. 脚注:
脚注每页重新编号(①, ②...)。建议使用 宋体(中文) / Times New Roman(英文), 6号 或约8-9磅字号,单倍行距。
6. 文中引注格式:
中文文稿: 在正文或注释中引述他人观点或原文时,请使用 (作者全名,出版年份:页码) 格式。例如:“牟宗三先生认为:‘康德混淆了先验与超验’(牟宗三,1993:90)。” 或 “牟宗三(1993:90)”。
英文文稿: 在正文或注释中引述时,请使用 (Author Last Name, Year: Page Number) 格式。例如:“People usually quote the sentence: ‘I think, therefore I am’ (Descartes, 1963: 100).” 或 “Descartes (1963: 100)”。
其中,中文使用全角标点(括号、逗号、冒号),无空格。英文使用半角标点,逗号、冒号后需加一个空格(年份后冒号前无空格);中文用作者全名,英文用姓 (Last Name);页码范围用连字符 - 表示;引号内的引文,注释放引号外、句末标点内;针对整句的注释,放句末标点外;请勿使用 “ibid.”、“同上”、“同上书” 等简写。
7. 参考文献列表:
请在文末提供参考文献列表(标题为“参考文献”或“References”)。
英文书名和期刊名请使用斜体,后紧跟逗号 (,);
文章名需加双引号 (“”)。文章名后紧跟逗号 (,),该逗号 位于后引号之外 (”,)。例如:“The Doctrine of Aristotle’s Analogy”, 或 “亚里斯多德的类比学说”,;
文章名、期刊名、书名中的主要单词(遵循英文标题大写规则,中文书名按惯例)均需首字母大写。
中文文献格式示例:刘鑫,2015:《亚里斯多德的类比学说》,载于《清华西方哲学研究》第1卷第1期(2015年夏),第200-240页。叶秀山,1988:思•史•诗——现象学和存在哲学研究, 人民出版社。
英文文献格式示例:Liu, X., 2015: “The Doctrine of Aristotle’s Analogy”, Tsinghua Studies in Western Philosophy, Vol.1, No.1 (Summer 2015), 200-240.
8. 投稿字数上限:
中文≤16,000字符(含注释参考文献),英文≤8,000词。
请您务必在投稿前完成稿件的匿名化处理,并参照上述基础格式要求(特别是行距和文献标注)准备文稿。自本公告首次发布起,所有不符合格式规则的投稿一律不予考虑。
感谢您的理解、支持与配合!祝您投稿顺利!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编辑部
2025年9月2日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征稿启事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2023年10月31日
尊敬的各位同仁:
清华大学哲学系主办的《清华西方哲学研究》期刊(一年两期)于2020年夏季刊起,面向西方哲学方向的研究者征稿,征稿对象涵盖在中国和海外大学工作的学者,以及在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
本刊每期包含三个栏目,分别是“理论哲学”(重点刊登认识论、形而上学、行动哲学、心灵哲学、语言哲学、科学哲学、数学哲学以及逻辑哲学等领域的稿件),“实践哲学”(刊登伦理学和政治哲学等领域的稿件,尤其鼓励1. 对康德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实践领域的研究,2. 系统性的研究、关于当代实践哲学的研究)以及“哲学、文化与科学”(重点刊登跨学科研究的稿件)。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系统性和历史性研究文章都在本刊考虑范围之内。学术论文的目的是用清楚的论证说服读者相信一个清楚的观点。有鉴于此,本刊要求来稿全文框架层次明确,论点具体,论证严谨清晰且有深度,语句简短。
目前,本刊正在逐步建立双盲审稿体系。但即使在体系成熟之前,本刊也承诺坚守学术道德,以国际学术惯例,以文章论证质量作为最高取舍标准。坚持较为公正的审稿机制,对作者的年龄、阶段和身份等不作任何要求。
本刊接受汉语和英语稿件,汉语稿件字数(含脚注和参考文献,不含摘要)不得超过16000汉字,英语稿件字数(含脚注和参考文献,不含摘要)不得超过8000单词。不满足字数硬性要求的稿件不予考虑。同时,对于学术不端行为,本刊零容忍。为顺应华人学者走向国际舞台的趋势,在论证质量大致等同的情况下,本刊特别鼓励英文稿件。本刊不收取版面费。
本刊与《哲学评鉴》展开密切合作。
在最理想情况下,来稿将在2周内通过编辑部内部初审,初审未通过者将收到拒稿信。初审通过者将送盲审,3个月以内作者将收到盲审反馈。
投稿稿件必须适合于盲审,不包含任何会泄露作者身份的信息。
投稿邮箱:tsinghuawp@126.com
投稿稿件必须使用Word 格式,不接受其他格式的文件。
投稿邮件标题请按以下格式书写:作者姓名,稿件标题,稿件拟投本刊的具体栏目以及稿件(含脚注和参考文献,不含摘要)的字数。举例:“蒋运鹏,奎因的本体论,理论哲学,9808汉字(或7994单词)”
投稿请具体参考以下“投稿格式要求”。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编辑部
202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