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颍川荀氏 | 汉末荀郑虞三家易学与经学精神的重建研究

2022/9/26 15:18:53  阅读:420 发布者:

颍川荀氏

士族源于先秦的“士”阶层,早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汉代开始与皇权结合而发展壮大;阎步克指出:“战国兴起的知识阶层入秦而,在汉代又依附于皇权而再度发展起来,并逐渐部分地冲破皇权的束缚,从而形成了一个文化雄厚﹑影响深广﹑以大小名士为主体的社会集团。[1]直接受惠于武帝“独尊经术”“设五经博士”等政治措施,汉代士族形成于武帝后期和宣帝、元帝时期;士族形成即“士族化”有两个来源:一是传统的政治权贵、世家豪强读经学,其家族转型士族化,二是士人通过经致仕,通过亲近皇权扩展家族的政治经济势力。余英时指出,“士族的发展似乎可以从两方面来推测:一方面是强宗大姓的士族化,另一方面是士人在政治上得势后,再转而扩张家族的财势。这二方面在多数情形下当是互为因果的社会循环。[2]东汉后期,初具规模的士族除了具备丰厚的经济实力和政治权势等世家大族特征外,更以经学传家、通经致仕的特点在传统世族中脱颖而出,很多士族成为儒家学者辈出、经学氛围浓厚的儒学世家、经学大族。荀爽所处的颍川荀氏就是东汉后期新兴士族的典型代表。

汉代颍川郡为秦灭韩地所设,因颍水名,治所在阳翟(禹县),地域范围在河南中部的许昌及其周边地区。颍川本为韩国旧都,地处中原腹地,颖水交通南北。汉初韩信因其地利在此称王。《史记·韩信卢绾列传》记载:“(韩信)王颍川。……所王北近巩、洛,南迫宛、叶,东有淮阳,皆天下兵处。[3]汉代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颍川地区因为临近政治中心而经济富庶、人口众多。早在西汉时期,“文帝虽云都,其宫室武库多在许,即今许昌县”东汉末年,曹操迎汉献帝由洛阳迁都颍川郡治下的许昌,在军阀混战天下普遍凋敝的形势下,颍川地区却迎来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东汉颍川地区人口众多密集,是经济繁盛的一个重要标志。《汉书·地理志》记载,颍川有432491户、2210973 人。到东汉末年,经过连年战乱之后,颍川地区人口过了高峰有所下降,但据《后汉书·郡国志》记载统计,颍川仍有263440户、1436513人;据学者榦统计,“每平方公里约有 129.8 人,人口密度居全国第五位。

作者:王新春、刘春雷、陈盟著

ISBN978-7-201-18286-5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3

颍川郡人口众多、经济繁盛的背后,是颍川地区强大的世家豪族势力。早在西汉武帝时期,著名的灌夫家族就成为颍川地区新兴的豪门大族,“家累数千万,食客日数十百人。陂池田园,宗族宾客为权利,颍川。[7]到东汉后期,颍川地区经过两汉四百年发展积淀出大量世家豪族,包括宗室权贵、开国功勋、外戚豪族和新兴家族,据王子今日本学者间和幸的统计,“汉代关中地区的豪族共计95 例,其中颍川郡就有13 之多,是豪族最为集中的郡治。分别是:灌氏;阳薛氏、原氏、赵氏、李氏、郭氏;阳王氏、蔡氏;舞阳韩氏;长社钟氏郏臧氏、申[8]上述对颍川豪族的统计没有列入颍川荀氏,一是这个统计不全面,二是因为荀氏家族兴起于东汉后期,属于颍川新兴士族,在当时影响如其他豪族。

“世族”发展为“士族”的两个“士族化”途径中,颍川荀氏的形成不同于传统政治特权家族通过读经学实现家族士族化,而是由经学传家、通经致仕不断促进家族势力壮大,成为对东汉魏晋政治和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士族代表。

颍川荀氏是战国后期儒学大师荀卿后裔的一支。宋人《古今姓氏书辩证》一书记载:“荀,出自姬姓。春秋时,晋大夫荀息,、嘉、会,皆为卿大夫,其为大,别为三族。……(荀况)十一代孙,居颍川,复本。遂生,字季和,有子、靖、焘、注、爽、肃、专,时人谓之‘八龙’。爽生彧,字文若,自有传。[9]颍川荀氏依靠传承儒家经典学问绵延繁衍,受益于汉代尊儒经的国策,家族子弟通经致仕,既实现家传儒学的现实价值又不断壮大家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势力。从东汉经学传家人才辈出,从东汉末年兴起经魏晋繁衍扩展至隋唐四百余年间,颍川荀氏人才辈出,氏子弟见于正史记载者约有一百人,他们均在当时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投身于社会潮流的变动中。氏子弟大部分任中央文职高官,是一个士大夫官僚世家。东汉时的淑是当时社会名士之一,在士人中声望颇高;以彧为主的谋士集团为曹操集团势力的发展与壮大作出重要贡献;荀顗和荀勖是为西晋建立的功臣;两晋之际的组、荀藩等人南渡拥护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10]

淑是荀爽的父亲,也是颍川荀氏家族崛起壮大的关键性人物。《后汉书》记载:

淑字季和,颍川颍阴人,荀卿十一世孙也。少有高行,博学而不好章句,多为俗,而州里称其知人。安帝时,征拜郎中,后再迁当涂长。去职还乡里。当世名贤李固、李膺等皆师宗之。及梁太后临朝,有日食地震之变,诏公卿举贤良方正,光禄勋杜乔、少府房植举淑对策,讥刺贵幸,为大将军梁冀所忌,出补朗陵侯相。事明理,称为神君。顷之,弃官归,闲居志。产业每增,宗族知友。年六十七,建和三年卒。李时为尚书,自表师丧。二县皆为立祠。有子八人:俭,,靖,焘,汪,爽,肃,专,并有名称,时人谓之“八龙”。初,旧里名西豪勃海苑康以为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今氏亦有子,故改其里曰高阳里。

《后汉书》对于淑的记载虽然简略内容却丰富。淑博学通经不拘泥于章句,侧重儒家经学在政治实践中经世致用,“征拜郎中”“当涂长”“对策讥刺贵幸”“出补朗陵侯相”,积极从政入世。但淑所并非沉溺于儒家经文寻章雕句之学,否则就不会“多为俗”而为州里所称了。事明理”被人称为“知人”“神君”,可见淑是一位十分智慧又高标独行的儒家士大夫。这些都表明,淑作为儒者,不但具有儒者都具有积极入世的世情怀和现实关切,还具有从政理事的高超智慧和操作能力,这是否得益于其家传的荀子儒学,并因此异于当时主流儒学而为“俗”?淑的重大影响力不仅来自于其博学高行和政治经历,还来自于积极的社会批判活动和士人交往。淑秉承儒家直道而行的风格,旗帜鲜明反对外戚、抨击宦官,一度成为颍川士人中的领袖人物,李固、李以其为师,而阴令改旧里为高阳里,表彰子俊,比美于古之高阳氏。

淑为首,荀氏家族在颍川人和天下士人群体中影响愈大、声望愈隆,荀氏家族的命运也与汉末士人群体的整体命运联系在一起。东汉后期,士人群体已经发展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政治力量活跃于朝野。在皇权式微政治混乱黑暗的背景下,汉末士人群体基于共同的儒学价值理想和通经致用的政治诉求,互相援引共同进退,品评时事、议论局,激烈抨击外戚和宦官专权乱政。基于共同的理念和行动,汉末士人群体形成党人群体,作为一支重要的制约力量直接影响朝廷政治和天下舆论。

士人群体的汹汹党议遭到宦官外戚的疯狂反扑和皇权的严厉制裁,引发了东汉末年的重大事件——先后两次“党锢之祸”。“党锢之祸”对士人群体和汉末政治产生重大深刻的影响,以至于《后汉书》专辟《党锢列传》。在两次“党锢之祸”中,二十余位颍川士人被列入党人遭受禁锢,包括李杜密等党人领袖,其中荀氏家族的成员有淑、淑之子荀爽和荀淑之侄荀昱荀昙淑之孙荀悦和彧,而淑之侄荀翌则是直接被杀。[12]其他被禁锢党人虽不是氏士人,但很多与荀氏家族交往密切,或是师友,或是姻亲,他们被党锢之祸,也是对颍川荀氏的沉重打击。

汉末黑暗政局和混乱,以及士人群体品评时政不屈抗争和“党锢之祸”的血腥经历,直接影响了荀氏家族的命运起伏,深刻塑造了荀爽的人生经历和学术思想。

作者简介

王新春,山东胶南人,毕业于山东大学与复旦大学,博士,现任山东大学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易学、宋明理学、儒道哲学。在提倡以新的学术视域和方法研究易学与中国哲学方面成就斐然,其研究成果位于本学科的前沿。先后出版《周易虞氏学》《易学与中国哲学》等多部学术专著。先后在《哲学研究》《孔子研究》等海内外杂志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多项。

刘春雷,先后毕业于厦门大学、山东大学,获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现任烟台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副编审。主要从事两汉易学哲学、尤其是卦气说的研究,在CSSCI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等项目多项。

陈盟,哲学博士,山东大学党校办公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兼职教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汉代经学与易学,对郑玄经学与易学有专攻。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三章,论述了荀爽、郑玄、虞翻在继承以往学术资源与汉代经学资源厚重积淀的基础上,基于阴阳大化、礼乐文化的天道、人文语境,准依《易传》的阴阳消息之道,借助卦气消息、乾升坤降、爻体爻辰、月体纳甲、卦变旁通、成既济定等象数体例与学说,重新诠释了《易》,分别构建了各自造诣独到易学体系,将易学推进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境地,并共同表达了人以其三才之一的庄严生命主体承当,遵循三才之道,守望位、序及其互动的礼乐价值,接通感通一切,做人文天下中的大写之人,稳步促成人文天下与天人关系有序和谐通泰的易学旨归,以此有力重建、再造了法天地、施礼乐、行王道、化天下的汉代经学的精神。

引言:《易传》古经诠释所开启的易学走向
一、阴阳之道的开显与宇宙生化气场的敞开
二、性命本然的揭示与生命之场的构设
三、三才之道、性命之理与人生价值应然
四、易学走向的开启
五、汉代易学的起点
第一章 荀爽易学与汉代经学精神的重建
第一节 颍川荀氏与荀爽的生平、著述
一、汉末士族的兴起与颍川荀氏
二、荀爽的生平和著述:经学浸润的一生及与政治的纠葛
第二节 乾升坤降卦气说的易学凸显
一、升降:乾升坤降与乾降坤升
二、爻位:中和得失、乘承比应与往来据贞
三、卦变:乾坤升降的消息表征

本文选自《汉末荀郑虞三家易学与经学精神的重建研究》。感谢天津人民出版社吴老师提供资料

转自:“初见好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