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贲友林:高质量课堂,从真备课开始

2024/1/22 8:31:07  阅读:95 发布者:

一次,学校领导未在课前通知上课教师,而直接“推门”听了一节家常课。听完课,学校领导请上课教师把这节课的教案拿过来。对照课堂教学过程与教案,学校领导发现它们大相径庭。上课教师非常“坦诚”地解释:“教案,就是写来给检查用的。”

或许有人会说,教案是课前对教学过程的预设,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情况太丰富、太复杂了,怎么可能与教案的预设一致呢?是的,课堂教学过程与教案的预设的确不可能完全一致。不过,如果课堂教学过程与教案的预设“大相径庭”,那是课堂教学有问题,还是教案设计有问题?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撰写教案是备课的重要体现。“教案,就是写来给检查用的”这样的“实话实说”真实地反映了不少教师对备课的认识。在现实中,教师是如何备课的呢?

如果是公开课,往往是团队协作,数易其稿,反复试教,修改完善教案。无疑,公开课的教学过程与教案的匹配度较高,甚至会出现另一种极端现象,即教学过程完全按照教案走。

如果是家常课,很多教师会借助互联网,搜索、下载、打印,在很短的时间内“搞定”备课。因此,当教材改版后,我们在网络上时不时能看到求教案”的内容。有些学校领导发现这样的“电子”备课方式有问题,于是出台关于教案撰写的若干管理规定,要求“电子”备课打印后,必须有二次备课手写的痕迹,甚至明确而细致地提出用什么颜色的笔和怎样的标记符号、修改内容不少于百分之多少或不少于多少字等方面的要求。

因此,倘若明天学校要检查教案,那么今天很多教师都在忙些什么?套用一句我们熟悉的话:你懂的。

此外,一些学校明确规定,入职3年以内的新教师不允许“电子”备课,必须手写教案。那么,这些新教师又是如何备课的呢?他们所做的基本上是把网络上或资料中的教案抄写到学校发的备课纸上。他们还常常掐指算着离自己手写备课的期限还有多少时间;一旦可以不用手写教案了,感觉就像“刑满释放”一样。这便导致家常课备课与上课 “两张皮”的现象屡见不鲜。

这样的备课在检查时能过关吗?从各种备课检查记录表中可以发现,备课检查一般涉及以下项目与要求:备课进度是否及时,教学环节是否完整,备课方式是手写还是电子,是否有二次备课,是否有教学反思,甚至书写是否美观。如果教师按照这些要求准备到位,备课检查一定顺利通过,甚至获得“优秀教案”的赞誉。

而上述检查教案与课堂教学过程的吻合程度,一般不是备课检查的内容与方式。究其原因,一是操作困难:看教案比较方便、快捷,而听课比较麻烦、耗时。二是评定困难:吻合度达到百分之多少才叫合格?不得不说,这样的检查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备课,导致教师把备课当“鸡肋”,使备课与上课 “两张皮”。

如何厘清检查的目的与意义,改进检查的内容与方式,是教学管理者需要反思的。这里暂不做讨论。而为什么备课,如何备课,是教师需要反思的。

备课,不是为了检查,而是为了上课。备课,不应该以检查的指标为指导,而需要每位教师自主探索。

不知不觉中,我做教师已经30年了。回顾30年备课、上课的经历,我有这样的体会:教师的工作经历就是研究课堂、学习备课、寻找自己备课方式的过程。备课与上课同样,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下面以我的经历与大家交流关于备课的一些认识与做法。

1990年,我中师毕业,初登讲台,任教四、五两个年级各一个班的数学。那时,我不会备课。每天课前,我把两本参考资料中的教案都抄一遍,然后照着教案上课。我的备课是从“抄教案”起步的。在“抄教案”的过程中,我慢慢明白了“导入新课— 教学新课— 巩固练习— 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的课堂教学流程。虽是套路,但我就这样蹒跚起步了。

2001年,我参加全国小学数学第五届观摩课评比,获一等奖。但我以为,真正成就我获奖的,不是那一节课,而是之前六年独立备课的经历。那六年,我将一个班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现在能回忆起来的印象最深的是,每个星期日,我都是先看教材,再独立做教学设计,手写教案,尽管那时已有各种教案集等参考资料,但我从不抄袭,就这样独立准备好一周的数学课。六年独立备课的历练,让我养成了独立思考的意识与习惯,后来我的比赛课、公开课、家常课都是自己琢磨、自己设计的。在这个阶段,我自己备课,备自己的课。

2002227日开始,我坚持每天在上完课之后,写课堂教学手记,记录我的教学过程,记录我的教学思考,记录学生是怎样学的,记录我是怎样教的,记录我教学行为背后的想法,记录我在课堂教学中的得失与感悟。每天上课之后的记录,是与自己对话、跟自己诉说、和自己谈心,让我不仅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备课方式,更养成了过内心生活的习惯,祛除内心的浮躁之气,心无旁骛,保持自由、从容、宁静、专注。

近二十年来,我一直未间断写课堂教学手记。这是我给自己布置的作业,是我把备课作为基本功在做锤炼。教师的基本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三字一话”,备课是教师需要用一生的时间修炼的基本功。

在实践中,我不断探索、不断深化对备课的认识。备课,不应狭义地理解成撰写教案,而应回到最朴素的词语本义来理解,就是为上课做准备工作。备课,也不应狭义地理解成为接下来要上的一节课做准备,而是为每一节课做准备。我会把自己的课堂用录像或录音的方式记录下来,然后根据视频或音频文件整理成文字实录:不借助任何软件工具,自己回听一句,在电脑中敲打一句。一节40分钟的数学课,大约需要6到9个小时才能完成文字实录。在回听、整理的过程中,我发现课堂中学生的想法丰富多样,有些是我在课堂现场并没有听明白甚至听错的,我对学生的理解又进了一步;我还对教学过程做了审视与反省,我对教学中的亮点、败笔和遗憾从混沌的感觉走向了更清晰的认知。

迄今,我已经整理了70多节自己的课的教学实录,也写下了这70多节课的教学思考。当然,我们不可能对每节课都如此这般,但是,我们可以给自己一个约定:每个月一节课、两个月一节课或者一学期一节课。日积月累,我们对自己的课堂就会有更清晰的认识。这可能是当下的我不同于别人的备课方式。

备课过程中最需要加强的就是自己的思考。从2016年1月21日开始,我在每个工作日早上都会以一段话的方式在微信朋友圈推出“友林说 ‘课’”,与他人分享我对课堂的思考。让自己保持对课堂的思考状态,这又是一种表征的备课。

总之,我的备课凸显了自己的“思”,表达了自己的“行”。思行合一,这是我认为的真正地备自己的课。

30年的备课经历中,我体验最深的就是“真”。谈上课,莫忘备课。备课与上课一样,认的就是那个“真”。其实,检查教案与课堂教学过程的吻合程度,就是要看备课是否真正为上课做准备。从这个角度看,这样的检查是要充分肯定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的话,我们耳熟能详。“真”是教师的立教之本。

备课的“真”体现在哪儿?自己备课,备自己的课。一是根据学生的学情,对课堂预设做一定的调整。比如,数学教师通常教两个班的数学,两个班的教学可以“大同”,但不能少的是“小异”。因为学生不同,每一次的教学都是“这一次”。教案能被复制甚至“工业化生产”,恰恰说明了我们的教学方案是有问题的。成功的课堂教学是个性化的,可以借鉴而不可以照搬。二是有自己的思考,并自觉地把自己的行动与自己的思考保持一致:怎么想就怎么做,怎么备就怎么上。三是通过独立备课寻找适合自己的备课方式。这应当体现为差异化策略。一方面是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备课方式;另一方面是同一位教师在自己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备课方式。

教师备课,先入格,再出格,不变的是坚持独立走自己的路。不过,要说明的是,谈教师独立备课,不是说不和他人合作,不向他人借鉴,而强调其对教师抱团成长、集群发展、团队建设等的作用。正如在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前提与基础,在备课过程中,团队合作是需要的,但是,个人的独立思考与独立加工是不可或缺的。教师倘若总是执行他人的教案来上课,也就沦为教学机器。可以设想,当下科技迅猛发展,不需要多长时间,智能机器就能替换这样的教师,实施这样的教学。教师备课与上课应该是个性化的、创造性的、充满情感的工作。

高质量的课堂,是从备课开始的。关于备课与上课,教师一般都很重视上课。不过,教师是否想过,上课是“面子工程”,备课才是“根基工程”?备课环节下足功夫,所上的课再差也不会差到哪儿去。高质量的备课,体现在“真”上。教师应当从以往关注“有没有备课”转而探讨“怎样备课”,并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实践“怎样更有效地备课” “怎样真正地备自己的课”。备课有法,但无定法。在“百度时代”,教师应该“私人定制”自己的备课方式。

“真的可能无人喜,偏偏套路撩人心。”这是时弊。一位教师一辈子都应该在寻找适合自己的不同阶段的备课方式,让备课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真正支持学生的发展,真正促进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

本文来源于《教育研究与评论》,部分内容有所删改。

作者系丨南京大学附属小学教师

转自:“中国教师”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