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新书速递 | 以合作促进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可持续发展

2023/6/26 16:29:44  阅读:91 发布者: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一书是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剑桥大学发展研究中心双方学术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成果。本书聚焦中国与世界可持续发展,期望通过汇集中国与世界著名学者的优秀研究成果,集思广益,促进中国与国际学术交流,为推动中国与世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世界发展历史表明,以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从1980年到2015年的35年中,全球经济保持了年均3.5%的持续增长。全球经济的持续繁荣受益于各国之间的密切经济合作。全球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规模分别从1985年的41090亿美元、8000亿美元扩大到2015年的332480亿美元、127050亿美元,分别增长了7倍和15倍;全球外商直接投资净流人规模从1980年的530亿美元扩大到2015年的20404亿美元,增长了37.5倍;投资组合证券净流入规模从1980年的155亿美元扩大到2014年的11161亿美元,增长了71倍。全球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在促进全球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同时,也实现了全球经济的共同繁荣发展。回顾历史,全球经济能够渡过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8年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也是各国通力合作的结果。

中国是通过全球合作实现共赢发展的典范。在过去的35年中,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72%的持续高速增长,GDP规模从1980年的2998亿美元(4587亿元人民币)扩大到了2015年的109068亿美元(685505亿元人民币),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奇迹。中国经济的成功发展,源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受益于全球经济的合作发展,也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根据世界银行的测算数据,1980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只有3.85%2007年提高到18.83%,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者,20112014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在26.09%。根据IMF的统计数据,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在全球经济总量中的份额由1980年的24.8%上升到2015年的39.5%,在提升的14.6个百分点中,中国就贡献了约12.1个百分点。作为一个日益开放的经济体,中国对全球贸易增长也做出了巨大贡献。根据世贸组织的数据,1978年,中国进口总额只有111.3亿美元,占全球进口总额的0.8%;从2010年开始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进口国,到2015年,中国进口总额高达16819亿美元,占全球进口总额的10.3%,比三十多年前提高了9.5个百分点。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对外合作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在持续利用外资的同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也不断扩大,中国利用外资和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已分别从2006年的630亿美元、211亿美元扩大到2015年的1262亿美元、1457亿美元;从2014年开始,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超过利用外资规模,成为直接投资净流出国家。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不仅扩大了全球市场,还通过使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优化了全球的资源配置,提高了世界经济的运行效率,为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提供了广阔空间。

中国的开放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不仅在于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为全球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一方面,中国为人类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状态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曾经是贫困人口比较集中的国家。据世界银行2013年发布的《全球发展指标》,中国极度贫困人口占世界极度贫困人口总数的比例从1981年的43%下降至2010年的13%30年贫困人口减少6.6亿,为全球减贫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还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另一方面,中国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发展经验。中国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开放中谋求发展。通过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以及随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逐渐深入参与全球分工,广泛动员潜在的发展要素,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充分释放发展潜力。二是构造多元动力并存的增长格局。通过不断培育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种发展新主体,公平对待各种所有制经济,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创造的活力。三是把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发展的基本前提。通过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权责关系,通过促进发展成果的公平分享,为发展创造稳定有序的国内环境。四是以不断的改革增强体制的灵活性。通过改革,释放被束缚的生产力: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新变化,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以推动生产力的新发展。当然,由于各国历史文化传统、资源环境条件不同,中国的发展经验未必完全适用于其他国家,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经验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

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多方面挑战,包括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复苏乏力,逆全球化的“黑天鹅”事件频发,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地缘冲突风险加剧等。中国经济在经过三十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之后,也进入了经济社会的重大转型期,今后一个时期也面临着结构性矛盾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增强、金融和房地产领域风险积聚、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人口快速老龄化等多方面挑战。为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2015年联合国发展峰会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了“促进持久、包容性和可持续经济增长”的新发展目标。应对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落实2015年后可持续发展议程,需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共赢发展。

面对新环境、新挑战和新要求,中国有条件有信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国将一如既往地在开放中谋求发展,坚持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还将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新的发展方式实现新阶段的发展,以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为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中国政府提出了建设“一带一路”的倡议,主导设立了“丝路基金”,倡导建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区域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中国也正在积极推动与周边国家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已与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3个国家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着力推进区域经济合作,谋求在合作共赢中推动各国经济共同发展。中国政府也正在全面深化改革,通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增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中国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所提出的各项目标,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全球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的事,也是发达国家的事。西方有句谚语,大意是如果你的邻居很穷,你也会穷。因此,发展机会,各国应该共享;严峻挑战,各国必须共同应对。各国应该秉承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在应对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中,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

第一,各国要进一步相互开放市场。相互开放市场,对于各国和全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也突出强调,要“在世界贸易组织下,建立一个普遍基于规则开放、非歧视和公平的多边贸易体系”。不无遗憾的是,在WTO多哈回合谈判进展缓慢的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这应当引起我们的警惕。

第二,在优化全球经济治理格局的过程中,要更多地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赋予发展中国家更多的话语权。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经济格局迅速变化,优化全球治理秩序,在全球治理中更多地反映发展中国家的诉求,是适应这种变化的一个必然选择。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只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更加平等的对话和合作,全球可持续发展才会有更可靠的保障。

第三,要共同创造合作机会和发展机遇。人类社会在发展与机遇的关系上,大致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抓住机遇,求得自我发展:一种是创造机遇,推动共同发展。在当今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利益、发展和命运联系日趋紧密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后一种态度。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正是想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搭建合作平台、创造更多机会、开辟广阔空间,从而实现共同富裕。

第四,各国应共享发展知识。16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知识就是力量”。今天,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更需要知识这一强大的力量。而知识只有共享,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作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如此重大的发展成就,是与中国分享了其他国家的发展知识密不可分的。譬如,世界银行1985年发布的《中国:长期发展的问题和方案》,以及同年与中国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等单位联合举行的“巴山轮会议”,就对推动中国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多国智库进行合作研究,包括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局与剑桥大学发展学研究中心正在开展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旨在在更广范围内、更深程度上分享各国发展的理念和有益经验,促进中国与全球可持续发展。

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发展前景是美好的。古罗马时代的哲学家塞内加说过:“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我相信,面对挑战,只要我们锁定目标,永不言弃,风雨同舟,携手共进,就一定能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

本文摘自《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一书序言,略作编辑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

转型与挑战

张瑾 张来明 编著

本书编著者简介

张瑾,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副主任。毕业于剑桥大学,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曾任剑桥大学商学院国际商业经济副教授,剑桥大学Jesus学院高级研究员、中国中心副主任。研究重点是中外政治经济发展比较研究、全球化和企业转型等。

张来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得法学学士和法学硕士学位,专攻宪法学。曾任教于外交学院,后在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工作。研究重点是政治和法律问题、社会发展和政策、国际事务。

本文作者简介

李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毕业于上海电视大学,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学。就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部长级)之前,李伟曾担任朱镕基总理办公室主任、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中共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党委副书记、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2003-2005年,他参与了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参与起草和制定了中共中央国务院政策文件。政策研究领域包括宏观经济、企业改革、金融政策和社会创新。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剑桥大学发展研究中心双方学术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成果,共收录专业论文20篇,其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者论文12篇,国外著名学者论文8篇,从宏观经济、贸易与投资、工业与服务业、金融、创新、能源与环境等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持续增长至关重要的六大领域,介绍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转型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本书对于如何更好地促进推动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来自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平衡性观点和丰富的经验证据,对国内学术界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宏观经济

1.中国经济转型:特征与对策

2.转变与冲击:金融危机时代的新兴经济体

3.中国经济增长阶段转换的成因、挑战和对策

4.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第二部分 贸易与投资

5.“不一致四方”:自由贸易与矛盾性目标之争

6.展望未来:贸易新世界

7.中国比较优势的演变和出口战略的调整

第三部分 工业与服务业

8.中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9.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转型

10.超大型企业、焦点公司与全球价值链

11.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与相关政策建议

12.工业化后期的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

第四部分 金融

13.进入深水区的中国金融改革需要推进关键性突破

14.中国金融业的国际化

15.中央银行的全新政治学:中央银行陷阱

第五部分 创新

16.中国区域创新发展现状与主要影响因素

17.从增长阶段看中国创新水平的进展和差距

18.改革、创新与重组

第六部分 能源与环境

19.2030年中国能源体制革命的内涵与战略目标

20.为中国城市应对拥堵、污染和全球变暖发明和设计出行创新生态系统——设计和实现

转自:“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