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熊廷弼之死:晚明政局的囚徒困境》| 一代名将和一个王朝的命运兴衰

2023/6/21 18:09:25  阅读:86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万有引力图书 ,作者万有引力

熊廷弼是谁?

他被誉为明末“辽东三杰”之一,《明季北略》评:“自辽事者,所用人鲜有胜任者。当时所望成功者,惟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名将袁崇焕、孙承宗的守辽大方略就源自熊廷弼任辽东经略时的布置。

他是万历皇帝最为倚重的大臣之一,万历曾为他挡下了各派文官武将的弹劾,数年如一日地为他提供全力支持,几乎做到了有求必应。万历曾言:“熊廷弼一意振刷,恢复封疆,朕深切倚赖。”

他也是努尔哈赤忌惮三分的对手。明军在对战努尔哈赤的大大小小战争中,几乎均是一触即溃,但在熊廷弼的一次亲征下竟奇迹般地逼退了后金军,保下数座城池。他提出的“三方布置”策略更有效阻遏了努尔哈赤的入侵。

他劾贪官,建粮仓,筹钱粮,整军备,以文臣之能运筹帷幄,牵制强敌蒙古、女真,一时重振了辽东雄风。

只是,明朝这座将倾之大厦又如何能由一人支撑?

无休无止的党争、补不上的财政缺口、无一战之力的老弱残兵……一道道的催命符,一点点地击毁了熊廷弼的所有布置和生机,也一寸寸地将明朝推向毁灭的边缘。最后他为党争所陷,被传首九边,大明朝颓势难挽,灭亡的命运似乎早已定下。不得不说,熊廷弼的一生如同明朝的缩影。

这本书既是晚明名将熊廷弼的传记,也是一部细致刻画明朝末年境况的历史著作。作者唐元鹏围绕熊廷弼之死深刻剖析,道出致使明朝走向覆亡的种种因素。

也许一个人无法改变历史,但在历史改变的进程中,必定有熊廷弼的位置。在历史这张无人能逃的大网中,尽管结局既定,但仍有像熊廷弼这样的人,穷尽一身气力,明知不可为仍为之。

重整河山,辽东经略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七月初六,熊廷弼陛辞,走上了漫漫雄途。这次辽东之行与10年前不一样,那时他不过是小小的巡按,天塌下来还有巡抚、总督顶着,而如今他却成了辽东的老大。只是这老大的位置,不好坐。

辽东现状是狼烟滚滚,抚顺、清河失陷,开原新破,青阳弃城,庆云堡被抢,镇西堡被围,中固堡、铁岭、懿路、汎河数城老百姓已经一哄而逃,成了空城。更要命的是,沈阳军心民心已经动摇,军民纷纷逃亡。

前面讲过,熊廷弼的辽东战略中,重要的是城,明军野战不行,唯有依靠城垣方可与后金周旋。现在小城堡军民望风而逃,就失去了守辽的战术支撑点,而一旦大城再逃亡一空,即使有军队进驻,也是无源之水。所以熊经略首先要做的就是稳定前线局面。只是前线十万火急,他已经没时间等候兵将齐全,只带几个随从便启程了。

七月十七日,熊廷弼抵达山海关。本来兵部商量要调一万兵给熊廷弼,但此时全没踪影,只有总兵柴国柱挑选了400名士兵恭候差遣。但柴国柱说了,这些兵都是银样镴枪头,不堪一战。等了几天,又到了一些榆林骑兵,他们因为路途遥远,都已人困马乏。熊廷弼勉强挑出400人,加上柴国柱给的400人,二十三日,这八百兵随他出关而去。只是刚走到十三山驿(锦州东北),噩耗继续传来:铁岭失陷。

铁岭是在七月二十五日被攻破的,当时奉命守城的是游击王文鼎。铁岭本与虎皮驿、沈阳成鼎足之势,一旦有警,沈阳李如桢、虎皮驿贺世贤都应该支援。但后金兵马杀到铁岭时,明军毫无防备,城外据点驻兵一半被歼,一半散逃。在清理完外围后,努尔哈赤在城外小山督战,令大军搭云梯蚁附登城,只打了一个时辰就攻破了城墙,破城之后,将城内军民两万人屠杀殆尽。守将王文鼎在城破之时只身逃跑。

按照大明的计划,明军将会同蒙古人支援铁岭。与努尔哈赤有仇的蒙古酋长宰赛带了一万骑兵如约前来,在城破第二天就到了城下。但约好的明军却放了鸽子,支援大军才走到铁岭外围,得知城已破,就连忙撤了回去。

明军一撤,宰赛就被坑苦了。二十六日早上,蒙满两军在城外打了一仗,宰赛部大败,连宰赛本人在内共6个贝勒被俘。由此,努尔哈赤与蒙古部落也彻底撕破了脸皮。

此时,铁岭失陷,沈阳也已经在努尔哈赤的兵锋之下。本来熊廷弼可以停在广宁,至少等到凑齐人马和粮饷,再图进取。但他的牛脾气又上来了。他仅在广宁停留了一个晚上,就连与巡抚周永春的会面都是在校场上进行的。随后,他换下八百残兵,率领巡抚帐下一千标兵继续前进。

八月初二,熊廷弼抵达海州,与旧经略杨镐相见,两人进行了交接,经略关防大印、旗牌移交完毕,熊廷弼正式上任。随即万历降旨,命锦衣卫捉拿杨镐,将其绑到京师问罪。

此时熊廷弼得到的消息是女真、蒙古东西两路合流,意图进犯沈阳。这也许是宰赛部前往铁岭的消息带来的干扰,辽东的情报系统此时有些混乱。尽管凶兆频频,熊廷弼还是选择继续前进。他日夜兼程,一天一夜跑了300里路,终于在八月初三进入沈阳。

熊廷弼进城之后使出雷霆手段,对文武官员均大肆整肃。在乡知州李尚先谣言惑众,说后金要攻沈阳,还把家眷撤离。熊廷弼首先拿他开刀,派人将他抓来,又逼着城中逃跑的富商大户把家眷迁回。

接下来是整理军伍。熊廷弼先将逃跑将佐刘遇节等人斩于都司衙门,以此震慑全城。眼下,城中还剩川兵以及其他从萨尔浒逃回来的败兵两三万人,但大多丢盔弃甲,十分狼狈,他命柴国柱将这些士兵分营整理。

败军之将不可言勇,熊廷弼认为败兵没法打仗,就将他们撤下城墙,换上当地民兵守卫。接着,他与众将绕城巡视,为守城军民发放赏银。最后,他召集全城军民设坛,悼念抚顺、清河、开原、铁岭等地死难民众,其间免不了演讲一篇鼓舞士气的悼文,众人抱头痛哭一场。

就这样,熊廷弼只用了几天时间就让士气低迷的沈阳逐渐安定下来,至少之前那种从富商大户到贩夫走卒都在打包袱逃亡的满城恐慌终于得到控制。

而努尔哈赤在铁岭赚得盆满钵满,似乎也满意这把收益,并没有进一步攻打沈阳,而是打道回府消化胜利果实去了。

后金的攻势暂告一段落,熊廷弼也解了燃眉之急。然而环顾四周,辽东满目疮痍,兵微将寡,任凭熊廷弼再巧,也难为无米之炊。接下来,最重要的事就是增兵筹饷。但整个大明帝国的兵将,谁还愿意去辽东呢?增援辽东和送死没什么区别,而且偏偏领导还是个不怕死的主。

本文节选自《熊廷弼之死:晚明政局的囚徒困境》

新书速递

《熊廷弼之死:晚明政局的囚徒困境》

作者:唐元鹏

ISBN: 978-7-218-16016-0

定价:68

精装·248

出版时间:20236

广东人民出版社·万有引力

内容简介

熊廷弼,明末“辽东三杰”之一,“有胆知兵”,以严明称,但万历、天启年间因性格刚烈,“好谩骂,不为人下”,招致颇多非议。他一生三入辽东,终为党争所陷,其跌宕起伏的官场人生,正是晚明政局的缩影。

本书围绕熊廷弼之死,记录了熊廷弼最后十七年的人生,以及晚明的边防形势和政治争斗。通过对历史细节的剖析,书中一改熊廷弼过去相对单一化的传统形象,以公允持正的目光审视历史,深挖熊廷弼复杂、摇摆的政治生涯。作者以熊廷弼作为晚明史的小切口,刻画诸多细节,描摹出晚明众多历史人物丰满的形象,还原了大明危如累卵却无以自救的迟暮困局。

作者简介

唐元鹏

资深媒体人、文化学者,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先后任职于新华社广东分社、《南方都市报》,曾担任《新周刊》编辑总监、副主编兼新媒体CEO。深耕大众历史写作,在《南方人物周刊》《文史博览》《新周刊》等媒体发表《一场民族的困守:衡阳保卫战最后48小时》《1914众生相》等文章。

编辑推荐

★ 一本书揭开晚明大将熊廷弼的传奇人生,照见大明朝暮年的苟延残喘。

他曾是万历皇帝最倚重的大臣之一,三入辽东,是努尔哈赤不得不佩服的对手,但一朝树倒猢狲散,惨死断头台。

他的人生如同大明朝暮年的缩影。曾经的“煌煌”大明,如今没兵、没粮、没钱,内有无休无止的党争、皇帝的怀疑猜忌,外有蒙古、女真的虎视眈眈。

是什么让熊廷弼落得如此下场?又是什么让大明朝走到这种境地?

熊廷弼之死能否为大明朝“续命”,又预示着这个王朝与一众文官武将怎样的结局?

★ 梳理明末党争的盘根错节,再现暗流汹涌的大明官场。

明末东林党、齐楚浙党、阉党等派系争端迭起,在李三才保举案、庚戌科场案、徐氏投水案和最后的辽东封疆案中,首辅叶向高、方从哲,东林党党魁顾宪成,权珰魏忠贤等人陆续登场,以熊廷弼为棋,搅起晚明官场重重旋涡。

专家推荐

本书聚焦在“熊廷弼之死”这一既热门又冷门的历史事件上,好像搭建了一个舞台,让相关历史人物络绎登场,互相角力,又殊途同归地走向破灭的命运。书中剖析人物行为动机时力求贴近人情,对主人公熊廷弼既有客观分析,又饱含感情,视角较为恢弘,细节也丰富,是一本很有价值且好读的明史读物。

——六神磊磊(知名自媒体人、作家)

开篇砍头不落只好以刀为锯慢慢截断的场景,仿佛那个时代芸芸众生的命运缩影。

——刘勃(作家、编剧)

熊廷弼再如何惊才绝艳也救不了明帝国。但熊廷弼之死,恰是观察明帝国无可救药的制度病的极佳切入点。

——谌旭彬(作家、资深历史编辑)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高淮乱辽,砥石破茧

第二章 得道之柄,能吏进化

第三章 提学南直,首战东林

第四章 重整河山,辽东经略

第五章 善守勿御,无为而治

第六章 奇正之变,经抚不和

第七章 鹤知夜半,廷弼之死

参考书目

转自:“书斋里外”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