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知名历史学者张宏杰重磅作品《楚国兴亡史:华夏文明的开拓与融合》出版

2023/6/15 9:51:34  阅读:102 发布者:

楚国影响了秦汉500年  楚文化影响了中国3000

一个古老民族的成长、屈辱与荣耀

一部楚国史就是半部春秋战国史

楚国兴亡史

书名:《楚国兴亡史 : 华夏文明的开拓与融合》

作者:张宏杰

书号:978-7-5455-7256-8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出版品牌:天喜文化

出版时间:20236

  价:78.00

楚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它为复融华夏,不屈不挠;楚人开放包容浪漫,有着对美的极致追求,创造了绝世惊艳的楚文化。这里有举世闻名的曾侯乙编钟,有精美绝伦的漆器,有富有创造力的丝绸刺绣,有典丽优雅的楚辞,有一代霸主楚庄王、治水专家孙叔敖、伟大诗人屈原、忠贤典范申包胥……

春秋时期,楚国大败晋国而称霸,最盛时是一个方圆5000里的煊赫大国,可谓“楚境横天下”,然而,在崇尚权诈、较量贪狠的残酷的战国时代,楚国统治集团却还保持着春秋时代礼乐文明熏陶而养成的质朴、文雅和慢节奏。当慢节奏的楚国遭遇贪狠的战国时代,其灭亡已不可避免。

本书审视“中原化”对楚国兴亡的影响,审视华夏文明开拓与融合的历程,借助考古发现和历史典籍里的记载,以奇谲瑰丽的文物解读楚国辉煌灿烂的文明,以盛衰荣枯的历程揭示历史背后值得深思的兴亡规律,完整、系统地讲述了楚国8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

编辑推荐

★ 楚国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部分。

了解华夏文明必须要读楚国史。楚国影响了秦汉500年,楚文化影响了中国3000年。

★ 再现楚国八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

在张宏杰的讲述下,楚国八百年波澜壮阔的兴亡历史清晰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作品不仅语言优美,逻辑清晰,而且史料翔实,观点鲜明,对楚国历史上的许多疑点,通过挖掘文献、文物等史料,进行了细致分析,展现了一幅楚国兴亡的历史画卷。

★ 视角独特。

作品以“中原化”对楚国的影响,以华夏文明的开拓与融合为讲述的核心,阐明了楚文化在华夏文明发展壮大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以楚国兴亡的微观视角看春秋战国的宏大历史,为了解春秋战国时代提供了新的角度和体验。

★ 全面展现了楚文化的精髓。

作品展示了楚文化在青铜冶铸、竹木漆器、音乐哲学等方面的成就,概括了楚国及楚文化所具有的开放、包容、创新、尚武、不羁等精神特质,为我们了解和认识楚文化的面貌特征打开了一扇门。

★ 充满人性关怀的阅读感。

作品继续秉持了张宏杰人性关怀的写作风格,从楚国视角解读华夏文明的开拓与融合,将历史赋予了人情味、同情心,以当时的历史境况为解读的出发点,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同时又以宏大的历史趋势作为叙述的归宿,给人更多有益的思考。

蛮夷性与后发优势(试读)

春秋列国竞争中有一个规律性现象,那些在战场上迅速崛起的大国,大都是边缘型国家。秦国地处西北,在与游牧民族旷日持久的竞争中培养起了虎狼之性。齐国地处东面,在与东夷的长期斗争中保持了不懈的斗志。而晋国与北狄和山戎做了几百年的邻居,从他们身上熏染到了中原文化不断流失的强悍。

不过,在这几个大国中,楚人的尚武精神是最为突出的。

国家博物馆收藏着一面出土于云梦睡虎地的楚式铜镜(图4-1),上面刻着这样一幅图案:两个武士头戴盔甲,赤足裸膊,各持剑、盾,正与双豹紧张搏斗。一豹昂首翘尾跳跃而起,一爪扑向武士,武士毫不怯懦,昂首弓步,手持盾牌猛力抵挡;一豹斗败远窜,顾首探视,武士持盾握剑,乘胜追击。整个画面给人以触目惊心的感觉。这面原来被断为战国晚期的铜镜,现在被认为更可能是秦统一之初的楚地作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楚人的勇悍遗风。

湖南长沙颜家岭楚墓中出土的一件狩猎纹漆樽(图4-2),反映的则是楚国猎人勇斗野牛的情景:一猎人持长戟向一只野牛刺杀,野牛低首扬角,俯身前扑;牛后有一人正作引弓待发状。

像这样以武士与猛兽搏斗为主题的图案,还出现在许多楚国文物上。这些图案,生动地体现了楚国人的尚武精神。

从迁徙到长江流域开始,楚国人就一直在战斗中生存。楚国周边的各个少数民族,一个个都勇敢善战。几百年来,楚人从来没有放下过武器。在与这些桀骜不驯的“野蛮人”的周旋中,楚国人血液里的勇武指数不断上升。

楚人的尚武,首先表现在国君的身先士卒上。历代楚王最大的乐事,莫过于亲自领兵上阵,猎取敌人的首级。春秋时代,楚国一共有16位国君,除了3位因为年龄太小或在位时间太短而没打过仗外,其余的都曾冒矢疆场,带队亲征,其中有3位还死在征途之上。

楚康王即位五年,国家没有战事,他怕国人责备自己,说:“国人谓不谷主社稷,而不出师,死不从礼。”(《左传·襄公十八年》)也就是说,如果做了国君却不率兵出征,死后就不配享受规定的礼仪,因此大举率兵攻郑。

楚国与善战的原始部落巴族是长期的敌人。楚文王即位后,率兵伐巴,失败而回。回到郢都城下,掌管城门的鬻拳居然关闭城门,不让国君入城。(《左传·庄公十九年》:“楚子御之,大败于津。还,鬻拳弗纳。”)冯梦龙在《东周列国志》中描绘,鬻拳站在城门上大声责问说:“王自将而见败,宁不为人笑乎?”

这在今天看来当然是大逆不道的举动。然而楚文王居然羞愧地低下头,率兵掉头而去,直奔另一个楚国的敌人黄国。他需要一场胜利,来挽回自己的面子。伐黄战争虽然取得了胜利,楚文王却为连续作战而付出了代价。他积劳成疾,最终在回国路上去世了。

国君们如此富于进取心,将军们自然更为英勇善战。楚共王十六年(前575年)鄢陵之战,“楚师薄于险……叔山冉搏人以投,中车,折轼”(《左传·成公十六年》)。楚军陷入险阻之地时,楚国大将叔山冉大吼一声,跳下战车,徒手与靠近的晋兵搏斗。他双手抓住一名高大的晋军,用力一掷,正砸中几十步外的晋军战车,连车前的横木都被砸得咔嚓一声断裂。这种超凡的勇力吓坏了晋军,晋人退兵而走,楚军得以出险。

在春秋战国的战争史上,有一个特殊的现象,那就是楚国军队统帅的自杀率最高。

公元前699年,楚武王派屈瑕攻伐罗国。由于轻敌,楚国兵败,屈瑕羞愧自杀。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后,楚国主将子玉也自杀而死。公元前575年,楚国兵败鄢陵,主将子反引剑自尽。公元前559年,令尹(春秋战国楚国最高官职,辅佐楚王掌管全国军政事务)子囊攻吴失利,“遂伏剑而死”。公元前519年,楚司马薳(wěi)越追击吴太子没有完成任务,乃自缢于薳澨(shì)。春秋时期各国对将领并没有战败自杀谢罪的要求。比如,公元前627年秦主将孟明视被晋败于崤山,公元前607年宋主将华元被郑败于大棘,公元前597年晋主将荀林父被楚败于邲,他们都没有自杀,仍然照常任职。这说明,楚国将领的责任感和羞耻心,是他们自杀的主要原因。学者王准检索史籍,发现春秋时期,楚国的军事长官以及贵族,自杀者至少有17人。(参见王准:《春秋时期楚人自杀现象探析》)因此,楚人的后代项羽乌江自刎,并非仅仅是他个人性格所致,也是受楚人传统的影响。

正是在这样的将军们的带领下,楚军才能“蛟革犀兕,以为甲胄,修铩短鏦,齐为前行,积弩陪后,错车卫旁,疾如锥矢,合如雷电,解如风雨”(《淮南子·兵略训》),令各国闻风丧胆。

······

楚国的蛮夷性还体现在政治制度的创新能力上。

在各个诸侯国中,楚国一直是一个更为集权型的国家。楚国虽然也模仿中原国家采取分封制,但是由于它非华夏国家,不受西周封建体制的约束,所以它的分封制度不如中原诸侯国那样完善而稳定。

中原诸侯国都实行层层分封。也就是说,诸侯在国内又分封卿大夫等,让他们世袭土地。时间长了,这些卿大夫和诸侯一样,权势越来越稳固,最终尾大难掉,晋国这样的老牌国家最后就因此被分裂了。

而楚国从立国开始,就是一个集权型的国家,国家权力集中在王室和贵族手中。官职不得世袭,而是根据能力、品行和资历来遴选。

楚国在中国历史上比较早地出现了郡县制的雏形。“篡位者”熊通在政治上表现出极强的创新精神。灭掉权国后,他没有像其他诸侯那样,把它分封给臣下,而是在权国故地设立一个县。所谓县,最初就是悬字,悬挂的悬,就是这块地方“悬着先不处理”的意思。他任命斗缗为权尹。很多历史学家认为,中国历史上以县为一级地方行政区域,即自熊通灭权国而置权县始。

县的出现,在中国政治史上意义非常重大。分封制相当于一种地方自治,国君想直接从各地贵族手里征发百姓,征收税款,会遇到贵族的阻挠和反对。而县尹由国君任命,随时可以免掉,并不世袭,这就保证了国君对新征服土地的绝对控制权。因此,楚国先于其他诸侯国建立起了官僚管理体系的雏形,在春秋战国的第一波效率化改革中占了先机。后来各国纷纷效仿,越来越多的国家慢慢都推行了郡县制。这是战国变法的基本逻辑,其实也是1000多年后西方各国建立中央集权,形成近代民族国家的基本逻辑。

历史的规律就是这样,制度创新往往是在像楚国这样的边缘国家完成的。或者说,边缘国家、边缘地区往往是旧制度刚性最弱、最容易突破的地方。这就是“蛮夷”的优势,也就是所谓的“后发优势”。

作者简介

张宏杰,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著有《曾国藩传》《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饥饿的盛世》《简读中国史》等。曾在《百家讲坛》主讲《成败论乾隆》。大型纪录片《楚国八百年》总撰稿。

目录

第一章 楚国的源头——黄帝之后,还是三苗之裔 / 001

第二章 楚国的建立——四夷之君不得正式盟会 / 023

第三章 周昭王之死——争夺铜矿的漫长战争 / 035

第四章 蛮夷性与后发优势 / 045

第五章 青铜的力量 / 061

第六章 楚人的威胁和争霸的开始 / 073

第七章 宋襄公主义 / 091

第八章 强大了的蛮夷更可怕 / 103

第九章 晋文公为什么退避三舍 / 113

第十章 从“一鸣惊人”到“问鼎中原”——楚庄王的出现 / 129

第十一章 楚国终于登上霸主宝座 / 147

第十二章 楚国贵族的生活 / 167

第十三章 晋楚双霸下的弭兵大会 / 197

第十四章 吴国的崛起 / 207

第十五章 楚灵王的“中原病” / 215

第十六章 伍子胥的复仇 / 229

第十七章 昭惠中兴——楚国的恢复 / 239

第十八章 从文物看楚文化的特质 / 249

第十九章 战国时期的到来 / 267

第二十章 吴起变法 / 279

第二十一章 宣威盛世 / 289

第二十二章 楚国的衰落和秦国的崛起 / 305

第二十三章 屈原改革失败 / 321

第二十四章 楚怀王之死 / 331

第二十五章 楚国的灭亡 / 349

第二十六章 楚文化的遗产 / 361

参考文献 / 377

感谢天喜文化提供新书资料!

转自:“人文学术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