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经过三年的研究,已基本完成既定任务。本报告从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目标与内容、过程与方法、理论与实践、遗憾与反思等五个方面阐述。
1意义与价值
1.1促进教师课程理念的转变
通过调查和课堂观察,课题组感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应用轻理解,重题型归纳轻思路创新”等现象时常发生。他们重视数学知识与规律的运用、解题技能的训练,而概念、定理、规律的形成过程匆匆而过,这种教学功利色彩较浓,应试倾向明显,学生数学学习动力不足、信心缺失,这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课程理念的转变,由教师中心观向学生主体观转变,由应试教育向提升核心素养转变,由知识技能观向知识、情感、文化、人文素养并重转变。
1.2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优化
数学课堂应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教学方式要符合课标所倡导的方向。本课题的研究,课堂教学方式的优化,从关注数学知识、关注应试解题向关注教学过程、关注学生成长、关注数学理性、关注数学文化转变,让学生在数学的思考中促进情智共生;在数学的思辨中完善思维品质,在数学的感染中健全心智人格,在多样、自主、开放的数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1.3促进数学学习方式的变化
传统的数学学习活动主要以记忆公式、法则、定理和解题为主,这样或许会取得不错的应试成绩,但学生失去的是数学学习的兴趣,缺少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本课题通过对“数学问题的创设”“学生数学化过程的体验”“数学的理解和合理表达”“数学问题的探索与解决”等研究,改变学生数学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感受数学之美、感悟数学之道中激发数学学习之情,提升数学思维品质,形成数学核心素养。
1.4促进学习评价方式的完善
评价导向决定了课堂的教与学。课堂教学除了关注数学知识与思维、过程与结果,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意志与品质,这也是本课题的关键词“情理交融”的核心要素。基于此,通过课题研究,改变重知识轻情感、重结果轻态度的评价方式,把“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纳入评价体系,以此“激励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
2目标与内容
2.1研究目标
依据初中生的情感特点、认知规律和思维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初中数学学习内容、培养目标等诸方面因素,积极探索“情理交融”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促进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2.2研究内容
(1) 有关“情理交融”课堂的文献综述
通过文献资料的梳理,对“情境教育”“智慧课堂”“情理课堂”“教学智慧”等展开深人细致的文献研究(本课题文献研究综述发表在《泰州教育》2014年第3期)。
(2) 课堂教学活动中“情”“理”教学现状的调研和分析
通过问卷、座谈、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调研和分析初中数学课堂中“情”“理”教学状况,研究“情理交融”课堂的成功案例,结合数学课程及“情理交融”教学理念,査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形成第一手资料,为课题深化研究奠定基础。
(3) “情理交融”课堂教学的特点
通过相关理论及名师课堂案例研究,结合初中数学培养目标、初中生情感生成及认知规律等,探索“情理交融”数学课堂的特点。
(4) 促进学生“情”“理’’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与数学化的过程、数学的理解和表达、数学问题的探索与变式研讨的研究,寻找促进学生“情”“理”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5) “情理交融”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
加强初中各年级数学素材的分析和研究,结合各年级学生思维品质、思维方式、认知规律及情感特点,设计合理、适当的“情理交融”的教学方案,形成“情理交融”课堂教学的策略。
(6) 促进学生“情”“理”发展典型案例
加强对“情理交融”课堂的行动和个案研究,包括师生两方面发生的具体片断、事件、现象等,探索初中数学“情理交融”课堂教学的应用。
(7) “情理交融”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研究“情理交融”的数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案设计、教学过程的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精神状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呈现的数学思考以及学生发展状况等方面表现,研究具有激励性的评价方法。
3过程与方法
3.1研究的过程
(1) 准备阶段(2013年3月一2013年12月)
成立课题研究的相关组织,明确子课题研究小组,课题组成员远赴徐州参加省级课题培训,参加泰州市举办的相关培训,学习国内外教育教学最新科研成果,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和信息;梳理、学习课题研究的文献资料,对“情境教育”“智慧课堂”“情理课堂”“教学智慧”等展开深人细致的文献研究。课题组还邀请市教研室专家、特级教师、优秀课题主持人指导课题研究工作,深入课堂研究和分析初中数学教学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理清研究思路,丰富研究方法,撰写开题报告,做好开题的各项准备工作。
(2) 实施阶段(2013年12月一2015年10月) 课题组成员围绕研究内容,按照分工和时序,开展科学、有序、深人的研究工作。通过问卷、调查、建 立学习档案等方式,分析和研究学习者的人文素养、 理性精神与课堂教学的关系;研究“情理交融”的数学 课堂特点、教学范式和评价方式;将“情理交融”的教 学设计付诸实施,根据执教情况优化课堂结构;定期 召开研讨交流会,交流反馈情况,反思研究过程,及时 调整和改进研究的思路和方式,总结研究成果,积累 相关素材,撰写相关论文,形成案例集,完成中期和结 题报告,为顺利结题做准备。
(3) 总结阶段(2015年11月一2016年8月)
各小组整理研究的相关资料,梳理相关经验,核心组成员进一步整理和完善相关研究资料,全面总结研究过程与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3.2研究的方法
(1) 文献研究法: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梳理、确立本课题的理论依据。
(2) 问卷调査法:通过问卷、座谈、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对初中数学课堂中“情”“理”关系与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筛选“情理交融”数学课堂的成功案例,并对照课标要求和“情理交融”教学理念,对需要研究的问题精准定位。
(3) 案例研究法:通过名师课堂案例和“情理交融”课堂的行动和个案研究,探索“情理交融”课堂的特点及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与“理”有效融合。
(4) 行动研究法: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与数学化的过程、数学的理解和表达、数学问题的探索与变式研讨、数学史料的阅读、生生或师生互学互助、创意练习、撰写学习日记等途径,研究激发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理性精神的提升、开启和丰富学生心智的途径、方法和评价手段。
(5) 前后测实验法:通过对教学班级的前测和后测结果的实验对比,进一步探索和优化“情理交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结构,形成“情理交融”、和谐发展的数学课堂,同时积极探索和建构“情理交融”数学课堂的激励性评价机制。
4“情理交融”数学课堂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4.1理论成果
(1) “情理交融”数学课堂理念
“情理交融”数学课堂理念就是“以情促理,以理生情,情理交融”。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数学之史、数学之美、数学之趣、数学之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进而爱上数学学习,实现“以情促理”的目标。另一方面,教学必须有“高观点”和“高立意”,努力挖掘数学蕴含的“理性”资源,将数学知识所隐含的理性内容显性化。课堂教学中,通过数学符号、图形、文字的表征与互译,让学生体验数学表达方法的多样性与简约性;通过引导学生基于合情判断的证实(或证伪)演绎,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与逻辑性;通过数学知识、方法、思想的发展性、整体性、关联性教学,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宏伟与壮观,从而学会数学地思维、理性地思考,形成理性精神。这样,又反过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达到“以理生情”的境界。
(2) “情理交融”数学课堂的特点
通过研究,课题组认为:“情理交融”的数学课堂具有自然性、自主性、简约性、灵动性、共生性、激励性和文化性等特点。
自然性,即数学情境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认知规律,其数学化的过程基于学生的认知、促进学生思维,以此激“情”寻“理”;教学过程预设与生成自然顺畅、合“情”生“理”。
自主性,即学生的“实验”“操作’’“探究”“思考”等活动过程,是一个自主的、开放的、主动的过程。
简约性,即在教学过程中追求数学的“大道至简”,引领学生感悟数学之道,指向数学本源。
灵动性,即数学课堂关注知识的生成与变化,注重思维、情感的发展与成长。
共生性,即通过生生互动、师生合作、交流等方式,促进学生数学智慧发展与情感升华、教师教育情意与教学智慧的成长。
激励性,即学生经历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合作交流与教师激励的过程,体验和感悟成长的快乐,促进数学情感的发展。
文化性,即通过数学知识的建构、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思维方式的熏陶,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在学生人格成长过程中的力量,进一步培养数学的精神、品质和意志。
(3) “情理交融”数学课堂教学素材开发要素
数学“情理交融”的课堂教学素材开发要素有:
①关注生活经验;
②关注思维规律;
③关注文化传承;
④关注时代信息;
⑤关注情感体验。
(4) “情理交融”数学课堂的一般范式(见图1、图2)
(5) “情理交融”数学课堂问题情境设计原则
“情理交融”的数学课堂问题情境设计原则有:一是有利于激发数学学习兴趣。问题要联系现实,包括生活现实、数学内部现实和相关学科现实。二是有利于学生数学化思考。问题必须简洁、明快,让学生能够迅速将问题数学化。三是有利于学生提出数学问题。鼓励学生使用多样化的探究手段和方法探索、发现并提出问题。如利用实物操作、“几何画板”进行图形探究,发现并提出结论。
(6) “情理交融”数学课堂评价的内容与方式
“情理交融”数学课堂教与学的评价,旨在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增强成功(或失败)的体验,发展思维力、创新力,提升自信力。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学习的参与度、问题的分析力、活动操作的实践力、信息处理力、问题探索力、数学阅读的质疑力、数学的表达力、交流合作力、意志力等;评价的主要方式有:过程性评价、反思性评价、展示性评价、反馈性评价。
4.2实践成果
(1) 数学教学方式有了新突破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改变了轻过程重结果、轻思考重模型、轻探究重解题、轻方法重知识、轻反思重重复、轻实践重习题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而是基于学生成长与未来发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究为主要形式、以提高问题解决(核心是发现并提出问题)能力为目标,做到了过程与结果并重、接受与建构并重、自主与合作并重,更加关注思维能力培养、思想方法渗透、活动经验积累,更加突出理性精神的培育、核心素养的形成。
(2) 学生学习方式有了新转变
学生经过数学化理解和表达、数学问题探索与研讨、数学史料阅读与质疑、数学故事重温与欣赏,在生生互助互学、创意练习、学生数学周记、学生小论文写作等活动中激发了学习热情,开启和丰富了心智。学生既关注合情猜想,也关注数学推理;既关注法则规律的表达和应用,也关注其形成过程和其中蕴藏的数学思想方法;既关注知识理解,也关注知识建构;既关注经验积累,也关注情感体验;既关注问题解决,也关注策略形成。学生在更高层次上学习数学知识、体验数学的力量、形成数学基本素养和创新意识,操作能力、探究能力、主动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数学学习情感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提升,这从课题学校2014年一2017年全市数学中考排名情况(见表1)可见一斑。
年份
2014
2015
2016
2017
数学全市排名
10
9
8
7
(3)教师专业发展有了新提升
初中数学“情理交融”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普适性,从较高层面上指导了数学常态课的教学活动,课题组成员积极投身到课堂教学实践中,认真研究和制定“情理交融”的课堂教学方案,主动参与课堂的教学、听课、评议、研究、总结、调查等,在教学质量明显提升的同时,教师专业发展有了新的飞跃。三年来,课题组成员开设省级公开课6节、市级公开课12节、校际(级)公开课25节;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了22篇课题论文,其中8篇在核心期刊发表、4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初中数学教与学》全文转载;一批教师在课题实践与研究活动中脱颖而出,5位教师在市数学教师基本功竞赛和优质课比赛中获一等奖,2位教师被评为市省特级教师后备人才,3位教师被评为市数学学科带头人,2位教师被评为泰州市教学能手,2位教师被评为市教坛新秀。
5遗憾与反思
尽管课题组做出了努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课题也具备结题条件,但还是有些许遗憾值得课题组成员反思。
课题有两个问题几乎没有涉及:一是“情理交融”数学课堂教学理论的研究;二是“情理交融”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体系的研究。这两个问题都属于课题研究的“深水区”,涉及面与制约面既广且深。本课题重在实践研究,缺乏理论创新,需要更为专业的研究者参与,需要很多的精力投人。鉴于此,课题组对上述两个问题的研究采取了回避的态度。
有三点值得课题组成员反思:一是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对教学的影响不可低估。目前行政的评价方式制约了课堂教学改革,不少教师盯着考试分数,教学时总是聚焦结论的运用,而较少重视过程与情感;二是师生共同发展对数学教育目标的达成至关重要;三是研究成果要真正在教育实践发挥作用任重道远。教育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行为与方法的改变绝非一两项课题研究、一两次专家报告就能奏效,也绝非一两次“国培”“省培”就能发生奇迹,对“情理交融”的数学教育“原点”的追溯、对“情理交融”的数学教学规律“远点”的捕获、对“情理交融”的课程开发与实施“近点”的绑定,永远都在探索的路上。
转自:“焦作小学语文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