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么是大单元学历案
单元,不是内容单位,也不是教学单位,而是课程单位。单元是指围绕同一目标并由多次活动组成的一个完整、规范、一致的育人事件。
单元要有目标,且还要有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多次教育行动,以此构成一以贯之的教育事件;单元是最小的课程单位,应体现课程的专业要素,即需求(为什么学)、目标(期望学会什么)、内容(学什么)、实施(怎么学)、评价(学会了没),当这五个要素体现了内部一致性时,才能构成"完整"的教育事件。由于国家课程的需求问题在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中都有明确的规定,故单元教学设计的文本主要集中在后面四个要素及其一致性上。
学历案的三个特征
学历案,相对于传统"以教师的教为立场"的教案,是指教师以服务学生素养发展为宗旨,以课程标准、教材与学情为依据,以学生何以学会的历程为立场而开发的一种助学方案。它有如下三个特征:
一是课程视角。它不仅要设计目标(期望学会什么),还要设计内容(学什么)、实施(怎么学),以及评价(学会了没)。
二是学习立场。它不是呈现教师怎么教的过程,而是呈现学生如何学会的过程或进阶。
三是助学方案。它是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通过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评估学生的需求,基于可得到的资源而开发的引领学生学好教材的助学方案。
单元学历案的概念及组成要素
单元学历案是指教师为学生学好教材、以单元为单位而开发的一种课程文本。大单元学历案的设计要体现课程视角、学习立场,以学生“何以学会”来呈现教学设计,而不是着眼于教师自己如何设计教的过程。它至少包括单元名称与课时、学习目标、评价任务、资源与建议、学习过程、作业与检测、学后反思等七个要素。它是落实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素养导向的一种教学对策,原先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教案、学案与导学案都已经无法满足新教学所倡导的素养导向、课堂转型与因材施教的需求。学历案是指教师为学生学好教材,以单元为单位而开发一种课程文本。
其中,单元主题与课时是指学习单元的主题和所需的课时数;单元目标是指学习单元的总体目标;单元评价任务是指学习单元中需要完成的评价任务;学习过程是指学生在学习单元中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和所需的活动;作业与检测是指学生在学习单元中需要完成的作业和进行的测试;学后反思是指学生在学习单元结束后需要进行的反思和总结。
上述要素的设计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旨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掌握知识和技能,进而达到“学会什么”的目标。
与传统教案不同的是,大单元学历案关注的是“学习过程”,而不是“教过”,即注重学生如何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大单元学历案的设计不仅仅是对教材内容的复制,而是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分析和反思,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总之,大单元学历案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旨在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分析和反思,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提高教育质量。
02
怎样设计大单元学历案
如何规划一个学期的单元
开展单元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依据课程方案相关学科的周课时规定,研判课程标准的学业要求与教材编排,规划好一个学期的单元架构。这一步通常需要在教研组或备课组层面合作完成。具体地说,学期单元规划可以分为四步:
一"看"。翻看教材目录,明确有几章或几个单元,确定是依据教材的顺序还是重组单元内容。
二"对"。将章或单元的大主题对标课程标准中的学业质量,以把握一个单元的"魂"。
三"定"。如果教材主题与课程标准中的学业质量要求基本匹配的,再参照本课程的总课时与周课时,确定本学期的单元数及各单元的课时数。
四"命"。根据各单元的素养目标、课时及相关资源,明确单元的组织者是大观念、大问题,还是大任务或大项目,并依据组织者命名单元。一般来说,单元命名的方式有两类:一是用要学习的大主题直接来命名,该主题可以直接来自教材;二是用单元的组织者即大观念、大问题、大任务或大项目直接来命名。
大单元学历案设计的步骤
在大单元学历案设计中,组织单元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明晰组织单元。研读教材,对标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习质量,从大观念、大任务、大问题、大项目中选择一个合适的统摄中心来组织单元。如何明晰组织单元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选择:
一是大观念。选择一个与教育相关的重要大观念,如“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等,作为单元的统摄中心。
二是学科核心素养。选择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单元的统摄中心,如“语文核心素养”、“数学素养”等。
三是学习质量。选择学习质量作为单元的统摄中心,如“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
四是问题。选择一个与学生学习相关的实际问题作为单元的统摄中心,如“作文无话可写”、“英语阅读困难”等。
五是项目。选择一个与学生实际学习相关的项目作为单元的统摄中心,如“设计一款学习应用程序”、“调查当地社区的文化和环境问题”等。
无论选择哪个统摄中心,都需要确保单元内容清晰、组织合理、难度适中、互相衔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还需要考虑如何将这个统摄中心融入到整个学历案中,以最佳的方式呈现知识和能力。
2.确定单元主题/课时。确定单元名称,规划单元课时安排。根据大单元学历案设计的目标和课时数,确定每个课时的教学主题和任务。教学主题应该与单元主题相关,并涵盖单元目标中的知识点、技能点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是确定单元主题。根据课标和教材,确定一个与教学主题或核心知识点相关的单元主题,如“人与自然”、“人际关系与沟通”等。
二是规划单元课时安排。根据单元主题和知识点分布,规划单元课时安排。每个课时的教学主题和任务应该与单元主题相关,并涵盖单元目标中的知识点、技能点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要求。
三是确定教学策略。根据课时数和教学主题,确定合适的教学策略。例如,可以采用项目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任务驱动学习等方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单元内容。
四是编写教案和教学视频。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编写相应的教案和教学视频。教案应该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评估方法等内容,教学视频应该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和操作。
五是反思与调整。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及时反思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效果调整教学设计和课时安排,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设计大单元学历案的第二步是确定单元主题/课时,需要认真分析教材和知识点,规划课时安排,确定教学策略和编写教案和教学视频。这样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和提高综合素质。
3.确定单元目标。依据素养目标、教材内容、学生情况,确定单元目标。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分析教材和学科核心素养。首先需要仔细研读教材和学科核心素养,明确单元目标应该涵盖哪些知识点和能力要求。
二是了解学生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以便确定单元目标。例如,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三是确定素养目标。根据教育部门颁布的素养目标,确定本单元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如语文素养、数学素养、艺术素养等。
四是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如掌握哪些知识点、培养哪些能力等。
五是制定课时计划。根据单元目标和知识点分布,制定适合的课时计划,如每个课时应该包括哪些内容、使用哪些教学策略等。
六是确定评估方式。根据单元目标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评估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测验等。
七是反思与调整。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及时反思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效果调整教学设计和课时计划,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设计评价任务。依据单元目标,设计真实情境下的综合性元评价任务。元评价任务应该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一是评价目标。明确评价的目标和任务,以确保评价任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是评价标准。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可比性和公正性。
三是评价工具。选择合适的评价工具,如试卷、问卷、作业、项目报告等,以确保评价过程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四是评价实施。组织学生参与评价活动,确保评价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五是评价反馈。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
六是总结与归档:总结评价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归档相关资料,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总之,设计评价任务,需要根据单元目标和教学目标,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和实施方案,以确保评价任务的有效性和客观性。同时,还需要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能力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指导和帮助。
5.分课时设计学习进阶过程。将单元目标细化为课时目标,进而分课时设计评价任务和体现学习进阶与"教﹣学-评"一致的学习过程,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步骤:
一是细化课时目标。根据单元目标和课时数,将单元目标逐一细化为课时目标,以确保每个课时都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和目标。
二是设计评价任务。根据每个课时的学习目标,设计相应的评价任务,包括评价目标、评价标准、评价工具、评价实施、评价反馈和总结与归档等内容。
三是体现学习进阶。在每个课时中,应该体现学习进阶的思想,即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从理解到应用等,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单元内容。
四是教-学-评一致。在每个课时中,应该体现"教-学-评"一致的思想,即教师的教学应该与学生的学习紧密结合,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单元内容。
五是分课时设计学习进阶过程。将每个课时的评价任务和学习进阶过程细化,以确保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单元内容。
6.布置作业与监测。整体设计单元作业与检测,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步骤:
一是布置作业。根据单元目标和课时计划,布置相应的课时作业,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作业应该包括必要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同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
二是监测学习进阶。为了监测学生的学习进阶,可以设计一些阶段性的测试或考试,以检验学生在每个课时中的学习成果和进步。同时,可以设计一些额外的检测任务或项目,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三是评价作业与检测。对于每个课时的作业和检测,应该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四是整体评价与反馈。在整个单元学习结束后,可以对整个单元的学习效果和质量进行总结和反馈,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总之,布置作业与监测,需要根据单元目标和教学计划,设计合适的课时作业和检测,并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单元内容,并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7.设计学后反思。设计学后反思,搭建支持性的反思支架,以实现教下去的是"知识与技能",留下来的是"素养"。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步骤:
一是学后反思的内容。学后反思应该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1)对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的理解和掌握情况;(2)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应用情况;(3)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的反思和总结;(4)对自己的学习进阶和收获的总结和反思;(5)对今后的教学和学习的建议和改进。
二是学后反思的方式。学后反思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口头汇报、书面报告、项目总结等,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收获。
三是学后反思的支持。学后反思需要教师提供支持和指导,如提供反思指南、提供反思资源和工具、组织反思小组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反思和总结。
四是学后反思的应用。学后反思的结果应该被充分应用于今后的教学和学习中,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总之,设计学后反思,需要在单元教学结束后,通过提供支持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反思和总结,以实现教下去的是"知识与技能",留下来的是"素养"。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何编制与呈现单元学历案文本
教师可以分工合作或独立完成单元学历案文本的编制,然后教研组组长或备课组组长组织校本教研,讨论并修改每位教师设计的单元学历案文本。
单元学历案文本编制与呈现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单元概览,目的是让师生对本单元有个整体的感知;第二部分是分课时设计学习方案,以便于在课堂中落实;第三部分是单元整体作业(细化到课时作业)与学后反思,如下图所示。
1.单元概览
单元概览需要完成下面四个步骤:
第一,你敢挑战吗?创设一个适合本单元知识运用的真实情境,提出一个大观念或大问题或大任务或大项目,以引起学生学习该单元的兴趣。如普通高中语文《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大任务可以这样设计:
你所在的班级将在学校读书节期间举办"红学小型高端研讨会",请你在会上作10分钟的读书成果分享。
第二,你需要学什么?让学生明白要完成上述任务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基础,需要与教材中的哪些内容匹配,感受到教材内容的应用价值,以做好认真学习的心理准备,使单元学习内容结构化。
【案例:单元学习内容结构化(卢明提供)】(见下图)
第三,你将学会什么?这就是单元目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中对应的学业要求和教材中的相关要求,研究学情及相关资源,确定本元的学。需规范,标叙写的通用模式可以表述为:
通过......(过程与方法),说出/理解/简述......(知识与技能),编制/制作/形成......(关键能力与价值观念)。
目标叙写应当遵循以下要求:每条目标都要有明确的素养指向,能使读者看了获得"目的地"的形象:主语必须是学生,不能是教师:单元目标一般写3-5条,每条文字不宜过长,要简洁、清晰,各条目标之间还要有关联:每条目标按上述要求"三维"叙写,既有学习过程与方法,又有学习结果,便于评价:可以简化为目标的 SMART 标准,即很清晰( S )、可测量( M )、可习得( A )、有相关( R )、有时限( T ).
单元目标介于课程标准中的学业质量标准与课时目标之间,学科学业质量、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必须一体化设计。单元学习目标与后续的课时学习目标是上下级的关系,需要合理地分解为课时学习目标,以引领后续的教学与评价。
第四,给你支招。顾名思义,在学生得知本单元要解决什么问题、解决该问题需要哪些知识、能够学会什么之后,教师应该给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有用的建议。
2.分课时设计学习方案
课时学习方案即课时学历案,其实质就是单元教学在课堂中的具体落实。按照课程视角、学习立场、专业方案的要求,课时学历案的核心要素至少应包括学习目标、评价任务与学习过程,而且应当保证内部的一致性。
学习目标:课时目标的叙写规范与单元目标相同。有时为了避免与单元目标"三维"叙写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重复,同时也为了简洁起见,课时目标可以直接采用评价指标。
评价任务:评价任务就是检测目标是否达成的学习任务。目标指向哪里,评价任务必须跟到哪里。在教学设计中,评价任务的设计要提前到在学习目标之后且在学习过程之前(即逆向设计)。评价任务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接目标,以检视其与目标的匹配性:下连学习过程,便于把评价任务嵌入教学过程,以实现教、学、评一致的教学。评价任务设计必须保证与目标的匹配,评价任务的完成方式要与学科典型学习方式相匹配,同时综合考虑时间、资源、环境、学情等因素。可以设计指向同一目标的多种任务供学生选择,以适应不同学生的认知风格。
通常,单元评价任务与单元大任务(即单元概览中的"你敢挑战吗?")是一致的,可将单元大任务分解,然后按子任务来设计各个课时的评价任务。请学生回答问题、提出问题、板演表演、行为行动、作品产品等,都是课堂中常用的评价任务完成方式,教师可通过这些方式收集目标是否达成的信息。
学习过程或进阶:基于学习立场,设计学生何以学会的过程,这是学历案的实质所在,也是它与"教案""学案""导学案"的区别之处。
当教师确定好了学习目标、设计好了评价任务之后,需要对所教学生中大部分人是如何从少(不)知到多知再到学会这一过程作出专业判断,然后综合考虑过程与方法,基于认知的学习进阶,呈现一个课时的完整学习历程。课时学习过程应体现学习的进阶,要基于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要注意的是,这一部分设计的是学习过程或进阶。
什么样的课时学习过程设计就决定了什么样的课型。研究表明,基于学历案的单元教学至少有下列五种课型:
自学指导型:学生个体或小组依据学历案自学+教师学前导学学后总结。
师生对话型:围绕学历案预设的进程+师生开展对话
任务合作型:基于小组合作的任务+教师全程指导
评价驱动型:明确结果标准+开展自我监测学习
独立学习型:学生依学历案开展自主学习+自评
课型的变化体现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应综合考虑目标、学情、时间与资源等因素,探索不同课型的优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3.单元作业与检测
减轻作业负担是"双减"政策中的"一减"。教师在单元视角下需要将学生的作业进行整体化、校本化、匹配化的改进,将课后作业置于一个单元中进行一体化处理,寻找作业间的逻辑关系。作业不仅要与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相匹配,还要控制难度和数量,创新作业形式,丰富作业样态。
按功能划分,作业可分为三类:练习类、检测类与提高类。练习类作业是为了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属于必需的技能或能力操练:检测类作业是为了检测学生所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提高类作业旨在为学优生提供更有挑战的任务,是选做的。
4.单元学后反思
从某种程度上说,核心素养不是直接教会的,而是学生自己反思或悟出来的。单元学习后的反思是知识学习通向素养的关键,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地反思及提供反思支架。学后反思是学历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学后反思可以划分为三阶六级水平。
转自论名师之道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