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学反思 | 学生的质疑让我告别经验主义

2024/1/27 16:18:19  阅读:30 发布者:

从教20多年,小学语文已经教了几个来回,平时自恃经验丰富,故在备课时疏于文本细读,有时甚至只是浮光掠影地把教材“扫”一遍,然后就走上讲台开讲。

这种教学状态很容易陷入经验主义。不过,现在学生的质疑、批判精神让我重新审视语文课堂教学,也让我告别了经验主义。

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神话单元,四篇课文分别是:《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其中,有中国神话,也有外国神话;有白话文版本,也有文言文版本。神话的故事性强,孩子读得投入,学得带劲。

而在教学《盘古开天地》时,学生给了我一“闷棍”。

课文中有这样两句:“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既然世界的万物都是盘古开创的,那这把斧头又是从哪儿来的呢?”课堂中,孟子媗提问。

这我还真没想到,备课时也没有深入思考。“谁来帮忙解释下?”我把“皮球”踢给了学生。

“我们不能以科学原理对神话进行解释。”有学生提出反对意见。

“我知道,是不能以科学原理解释神话。”孟子媗又振振有词,“既然是巨人,肯定有颗巨大的牙齿吧,倒不如课文改为:巨人从口里拔下一颗巨大的牙齿,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这样更合乎情理。”

太有意思了!课堂上,我对孟子媗的想法给予肯定,但尚不能确定文言文版本的《盘古开天地》是怎样写的。

课后,我在网上找到了《盘古开天地》的文言文版本: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

原文确实没有写到盘古是用“斧头”将天地劈开,只以“万八千岁,天地开辟”笼统概括。

看来,孟子媗的思考很有价值,同时也提醒我要认真备课。

或许是善于思辨,也或许是因为思辨得到了老师的点赞,《女娲补天》这一课,孟子媗又来“找茬”了。

《女娲补天》第二自然段:不料有一年,天地忽然发生了一场大变动。天上露出一个大窟窿,地上也裂开了一道道黑黝黝的深沟,洪水从地下喷涌而出,各种野兽也从山林里跑出来残害人类。人们惊慌失措,四处奔跑,整个世界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怖之中。

这一段落与第四自然段的内容形成呼应,女娲补天分为四个步骤:“先”用五彩石把天上的大窟窿修补好,“于是”杀了大乌龟,用四条腿把人类的天空撑起来,“接着”奋勇杀死黑龙,“最后”把芦苇烧成灰堵住洪水喷涌的地缝。

课堂上,我请学生思考: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纷纷表示,第四自然段里女娲的行为与前面的内容是对应的。

但孟子媗却说:“女娲为何要杀死一只大乌龟,用四条腿把人类的天空撑起来?第二自然段中的天地忽然发生了一场大变动,这场大变动又是什么?”

好一个孟子媗!简直是火眼金睛,外加深度思考的“智多星”。当时我也一阵懵,只能把问题留给大家回家思考。

课后,我找到了一些资料:有一年,不知道什么原因,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忽然打了起来。他们打得异常激烈,从天上一直打到了人间。结果水神共工惨败,他又羞又恼,觉得没有脸活在世上,就对着西边的不周山一头撞了过去。要知道,不周山本是一根撑天的大柱子,共工这么一撞,这根撑天的柱子被撞断了。天上顿时露出一个大窟窿,地上也裂开了一道道黑黝黝的深沟,洪水从地下喷涌而出,各种野兽也从山林里跑出来残害人类。人们惊慌失措,四处奔逃,整个世界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怖之中。

原来如此!

此后,每篇课文我都认真对待,不敢敷衍,也不敢马虎,即使是上过数次的课文。比如理解《夜书所见》中“知有儿童挑促织”时,按照以往的经验,是引导孩子想象画面:知道有儿童在夜晚拨弄蟋蟀。

告别经验主义后,我的做法是,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后,问学生:夜色深沉,孤灯一盏,诗人隔着那么远,就一定知道儿童拨弄的是蟋蟀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表达不同的看法。

“或许是诗人小时候在家乡就很喜欢玩蟋蟀,用写蟋蟀来表达对童年以及家乡的怀念。”

“也许是对应季节——秋季,蟋蟀晚上出来得多。”

学生的答案不一而足。大家的回答只要合理,我都充分尊重。随后,我展示了含有“蟋蟀”的诗句,如

鸣蝉游子意,促织念归期。如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还有流沙河的《就是那只蟋蟀》中的片段(略)。

学生品读后,我让他们谈谈怎么看待“蟋蟀”。

学生说,从古代诗人到现代诗人,诗作中都有“蟋蟀”出现,而且也适合不同的人群,说明“蟋蟀”在诗人心中是表达思想情感的载体。

学生的回答太精彩了!这也是中国诗歌文化里的“意象”。在备课前,我认真钻研,翻阅了不少诗词,下足了功夫,才走出经验主义的桎梏。

教学,永远是一门精益求精的艺术,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往往会让教师认识到自己的肤浅与不足。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集团)东校区)

END

文章来源 | 《中国教师报》,有删减

转自:“中小学数字化教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