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深度丨陆志平:新课标背景下语文课程的育人方式——综合性、实践性、生活化

2024/1/23 17:25:37  阅读:61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基础教育课程 ,作者陆志平

来源 | 基础教育课程

作者 | 陆志平,江苏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教育部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修订组核心成员,研究员,特级教师

本文通过多重视角观照,研究新时代语文课程“实践—养成”型的育人方式,揭示其综合性、实践性、生活化的基本特征,回答语文课程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语文课程的育人方式与其他学科有许多共通之处,但其自身的特点也很鲜明。那么,语文课程特有的育人方式是什么?语文课程究竟应该怎样培养人?本文不揣浅陋,尝试通过多重视角观照,梳理出新时代语文课程育人的基本路径和基本特征。

01

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与育人方式

语文课程的育人方式取决于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及其定位,“育人功能”与“育人功能的定位”紧密相联而又不完全相同。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非常丰富甚至可以说非常强大,人们对语文课程的认识、社会对语文课程的需求,直接影响语文课程育人功能的定位。也就是说,语文课程培养什么人,直接影响语文课程怎样培养人。不同时代的语文课程育人功能定位不同,育人方式也就不尽相同。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是面向少数人的精英教育,是文史哲不分的综合课程,其育人方式基本是在私塾、书院背景下,由教师指导的个体自学。巢宗祺老师称之为“经典范例—诵读”型[1]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建立之后,语文独立设科,采取班级授课的方式实施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语文是面向大众的知识本位课程,是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课程,因此,“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成为语文课程的基本育人方式[2]

进入21世纪,在素质教育的方针指引下,语文课程坚持立德树人的宗旨,实现了从知识本位课程向素养为本的课程的转型。语文课程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突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功能,聚焦人的核心素养,促进人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几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形成了“实践—养成” 型的育人方式。

02

语文课程的育人方式的多重视角观照

“实践—养成”型育人方式突出实践、习得,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以文化人的“化”就是“天地化育万物”的“化”,如同春风化雨,无声无息,似乎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玄妙。然而,如果从多重视角去观察、体会和审视,还是可以看出“化”的一些奥秘与基本路径的。

(一)从语言发展与人的发展关系的视角观照

第一,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人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也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互动的过程,是人认识世界、表现世界、表达与交流思想的过程。人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成为“人”,成为“社会人”,实现自身的发展与完善的。

第二,语言文字是文化的符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世界就是文化的世界,“每一个人都是基本意义上的‘文化人’”[3]。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就是成为“文化人”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更能理解“语言与精神力量一道成长起来”[4]的道理。因此,语文课程从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方面去界定通过语文学习所要发展的核心素养,认为这是语文课程对人的发展的贡献,并且强调核心素养“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5]。这与荀子所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的道理是一致的。

第三,语文课程学习的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语。“语言是维系社会的最强有力的纽带之一”[6],而且民族的精神就蕴藏在民族语言之中,“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7]。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感情会油然而生,进而形成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建立文化自信,成为一个“中国人”。因此,“语文课程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8]

(二)从人的语言发展机制的视角观照

首先,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需要“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9]。积极的语言实践是指积极主动地积累、梳理、探究、建构与运用,而不是消极、被动、机械地死记硬背与反复操练。

其次,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需要在生活中习得、默会,日积月累,多读多写,大量实践,长期修习,不能指望立竿见影。人工智能的发展也给我们新的启示,ChatGPT的会话能力惊人,说起话来‘滔滔不绝’,这似乎说明语言能力的获得不是靠(或不一定靠)规则学习,而是可以在数据中‘习得’。这对于解释第一语言习得的奥秘会有新思路,对于第二语言教学会有新启发”[10]

再次,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也是语言实践、语言经验与语言规则、语言知识之间互动的过程。这种互动是以感性为基础的,感性与理性之间的互动。学生正是在这样感性的具体与理性的抽象的循环往复的互动中,不断丰富、螺旋发展语言经验,建构、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这种互动的桥梁是学生自己的梳理、探究与教师的提示、点拨。

(三)从学校教育的视角观照

学校语文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都会对学生的语文素养产生直接的、潜在的影响。比如教材选文,无论是对学生的语文关键能力,还是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有难以估量的影响。

学校里的语文学习不是个体的自学,而是在学校群体中集体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师领导下的班级共同体中、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群体中每一个个体的语文素养水平、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的频次与质量,都会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班级文化、学校文化,特别是语言环境,也会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产生潜在的影响。一个讲普通话、写规范字、语言文明的校园,对学生积极的影响显而易见,反之,结果如何也是不难想象的。

(四)从师生关系的视角观照

语文教师的语文修养、人格修养以及日常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慈爱民主、治学严谨、学养深厚,让学生如沐春风,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积极性。

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组织学生构建学习共同体,为学生创造自主阅读、自由表达的空间和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造性地学习,教学效果当然与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大不相同。

语文教师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往往体现在课内课外点点滴滴的细枝末节之中,比如,对学生语音、书写、阅读、口语的指导,特别是对学生作文的批改指导,很多都是润物无声的。

(五)从环境与工具的视角观照

家庭、社区的语言环境、文化环境、文化设施、文化遗存,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必然会产生直接而又潜在的影响。这些年我国倡导书香之家、书香社区、社区图书馆、农家书屋的建设以及学习型社会的建设,都已经对学生产生了积极影响。

人工智能时代富媒体学习资源、多样化学习工具、新的学习空间,正在改变着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学习与交流的方式、阅读和表达的方式。电视、网络等各种现代媒体对学生语文学习和精神生长的影响很大, 这已成为社会共识。普通高中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安排的跨媒介阅读与表达的内容,必将对学生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03

语文课程育人方式的基本特征

多重视角观察、体会和审视的都是学生在学校里、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语文的情形。语文课程“实践—养成”型的育人方式,虽然常常是有形无形交织在一起,育人发生在有意无意之间,却也不是无迹可寻,总体上,甚至从每个视角都能看得出其综合性、实践性、生活化的特征。这些特征势必影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内容组织与课程实施。我们从这些方面又可以反观“实践—养成”型育人方式的综合性、实践性和生活化特征。

(一)综合性

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表现在内容的丰富性、广泛性、多样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上。这些特征既有利于学生的语言发展,也有利于学生的精神生长,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课程内容组织的综合性表现在群组式块状的结构化安排,而不是点状的线性安排。普通高中阶段的18个语文学习任务群、义务教育阶段的6个语文学习任务群,都是这样的育人综合体。

课程实施的综合性表现在任务学习单元的整体设计与实施上。根据学习任务群设计相关联的学习单元,以真实情境中的任务为载体,整合单元教学目标、情境、内容、方法和评价,整体设计有逻辑、有意义的连贯的学习活动。这样的学习是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综合安排,充分考虑多种学习方式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综合安排之后的整体效应,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整体提高。这样的学习方式及其效果与对单篇课文支离破碎的分析、套路化的作文练习、围绕知识点的单项训练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二)实践性

课程内容的实践性表现在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如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并以此安排义务教育各个学段以及普通高中必修阶段、选择性必修阶段和选修阶段的学习要求。

课程内容组织的实践性表现在学习任务群以学习为主线进行安排,不是以教师的教为主线,也不是以内容为主线,而是以学生的学习牵动学习内容的重组和师生之间的互动。

课程实施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通过以任务为载体的教学设计引领课堂教学变革,实现学生主动积极地、合作地、探究性地、创造性地学习。

(三)生活化

课程内容的生活化表现在选择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当代语言生活、文化生活等广阔社会生活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在当代社会和未来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关键能力。课程标准中的当代文化参与、跨学科学习还专门安排了走出校园、跨出语文的学习内容。

课程内容组织的生活化表现在以生活为基础,以学习任务统筹学科逻辑、学习逻辑和生活逻辑来组织安排课程内容。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多个维度科学设计,随着学生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范围的扩大而进行合理安排。

课程实施的生活化突出表现在真实情境中的学习,激活学生的生活经历、生活体验、生活实践和生活经验,搭建学习内容与真实生活之间的桥梁,让学生的学习发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在社会生活、社会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促进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使其能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分析解决社会问题。

无论是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组织,还是课程实施,“实践—养成”型育人方式所呈现出来的综合性、实践性、生活化都是相互联系、融合在一起的。学习任务群的构建、教学单元的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都既是综合的,也是实践的,又是生活的。

多重视角的观照,综合性、实践性、生活化的特征,都生动地揭示了语文课程是怎样培养人的,以文化人是怎样“化”的,这也提示了我们应该怎样教语文、怎样学语文。这些又正体现了新时代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定位:“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11]

转自:“中小学老师参考”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