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策略

2024/1/18 11:12:51  阅读:32 发布者:

一、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思辨能力内涵

思辨能力指用辩证的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中,“思辨”和“思辨能力”多次被明确提出。本文所探讨的思辨能力主要指小学生通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形成的独立思考以及辨析的能力,从而能在学习与真实生活环境中,运用语文知识从多角度对问题进行判断、推理和分析。

二、基于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现状

思辨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元素。但语文教学普遍存在重知识技能传授,轻实践体验和思辨能力培养的现象,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看起来开展得热热闹闹,但很大部分都浮于表面,深层次的思辨触及较少。活动中思辨能力的缺席,直接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因此,一线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敢于质疑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在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意义

开展多样化的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助于改善目前语文教学重知识技能轻实践体验的现象。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经历体验中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运用,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敢于质疑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1.提升小学生的思辨能力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在语文核心素养、终身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符合学生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将学生活动的过程转化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等思辨能力培养的过程,鼓励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2.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语文实践活动,能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他们做到乐于探索,勤于思考,辩证思考问题,深度参与语文学习中,为提高其思辨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3.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通过思辨能力的引导,让学生以个性化的思考介入语文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通过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活动形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辨析态度与立场,辨析真善美、假丑恶,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才能有效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实践路径

(一)利用汉字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培养思辨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程度的抽象思维能力,他们思维灵活,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字词学习时,他们不满足于对字词的死记硬背。教者在语文教学中,应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表达沟通、分享和协作等思辨能力。“字源”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有效开发与运用字源资源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思维过程与方法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价值和实践作用。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探寻汉字足迹 弘扬汉字文化》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首先要明确活动的目标,即了解我国大部分民众使用规范汉字的基本现状,认识到汉字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作用;能围绕汉字文化主题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并将其转化为值得探究的活动主题;初步学会调查访问,收集、整理、辨析信息的方法,选择手抄报、调查报告、节目汇报等形式展示成果;感受到与他人合作探究的思维成长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情,主动成为传承发扬汉字文化的小小志愿者。在目标的指引下,由学生自己来确定具体的活动主题,学生围绕主题提出问题,并在班级范围内对所提问题进行讨论,确定自己最感兴趣、最愿意探究的问题,组成活动小组,制定活动计划。在“遨游汉字王国”这个大主题下,分为了汉字结构研究,汉字功能研究,造字方法研究,汉字演变研究,汉字文化传承研究五个活动小组。每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依据各小组的活动计划,及时开展研究。通过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运用采访、上网搜索和图书馆查寻等方式收集、整理资料,辩证分析现代社会是否需要重视汉字的书写训练,汉字文化传承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

这样的活动,需要学生综合学习运用多学科知识,在合作思考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转变,思维能力得到提升,综合素养得到发展。

(二)利用教材辩证内容开展实践活动,培养思辨能力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已经成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让学生一直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因此,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演一演、辩一辩的教学方法,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思辨能力。

每册语文教材中都含有一些具有思辨性故事课文,每位小学生都喜欢这类课文,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激起小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的兴趣,再设计演一演、辩一辩等语文实践活动来培养小学生的思辨能力。比如学了《两小儿辩日》,就让学生辩一辩,到底是早晨还是中午的太阳离地球近?学习《愚公移山》一文时,可让学生分别扮演愚公和智叟,辩一辩到底移山好,还是搬家强?

(三)与其他课程资源融合实现思辨能力提升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不是语文学科教学独有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走出“纯语文”的思维,注重引领学生主动的语言建构和表达,促进小学生思辨能力提升。在设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时,可以与其他学科活动建立联系,打破学科间的壁垒,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融合来开展活动,注重学生与社会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方式,解决在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感受到跨学科实践活动的乐趣。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思想性和科学性,如学习三年级上册“秋天”为主题的单元,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结合科学、美术等学科,设计“寻秋”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在自由讨论中确立小组活动主题,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主题探究活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味道、古诗词中的秋、作家眼中的秋……学生在真实的观察、资料的查阅中形成自己独有的记录,并在小组交流中进行思维碰撞,每个组员围绕主题汇报,组内其他学生针对是否符合主题,成果呈现形式进行讨论交流。这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思辨能力得到初步的培养,每个学习小组最后的成果呈现都是学生思维能力凝聚的硕果。

教材中还选入一些与历史、科学、数学等学科的学科知识有着密切联系的文章。如《草船借箭》就与三国时期的历史、地理和气象知识有着密切关联,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各门学科知识开展阅读、探究、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小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开展思辨性阅读实践活动,促进思辨能力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新增的一项就是“思维能力”,且在“发展型学习”中专门安排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许多一线教育工作者,在通过阅读教学提升小学生思辨能力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此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小学生开拓思维能力,有利于对小学生思辨能力进行培养。如我们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舐犊之情”时,开展“感受父母之爱”的阅读探究活动。通过收集、阅读从古至今名家写父母的诗词、文章,身边同学讲述的与父母相处的故事,探究父母之爱的表达方式。学生在这样的阅读实践活动中,能通过名人的故事、同学的讲述、自己的观察,感受到父母的言行举止背后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这样的体验是情绪感知能力的提升,更是学生思考、辨析能力的有效发展。除此之外,学生不能只在文字表层作浮光掠影的滑行,而应在思索中走进文本深处。有效预习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在阅读中思考,引领学生用心解读文本,培养学生思辨的意识和习惯。

(五)利用口语交际实践活动,促进思辨能力提升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语文课堂让小学生通过辨论方式进行探讨相关话题。思辨的核心是思考和辨析,要有深入思考的空间,有值得辨析的内容载体。思辨内容可以基于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主题、人物等,也可以基于活动的年龄层次设定一个合理的操作角度,限定一个适合的辩论范畴,找到整节活动中学生思维的连接点,让学生摆脱迷茫的感受,保持理性的思辨,感受到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统编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主题就是——辩论。辩论,是一种让学生经过听、说、读、写等过程,提升学生思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活动。生活是知识的重要来源,所以辩论内容可以联系生活事件,这既能加强小学生对生活常识的了解,又能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思辨能力。辩论的顺利进行与精彩展示,都要建立在课前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因此,老师需根据辩论的内容指导学生学会搜集辩论中所需材料,并认识到搜集材料的重要性。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认真地查找资料,整理资料。引导学生辩论时倾听对方陈述,抓住对方的漏洞,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各个角度来思考问题,提高小学生对思辨能力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思辨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市景山小学)

转自:“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