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朱东斌:推动广泛应用是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的必由之路

2024/1/18 10:20:40  阅读:40 发布者:

推动广泛应用是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的必由之路

| 朱东斌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5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进一步推进数字教育,为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总书记的讲话,揭示了教育数字化是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的新的动力引擎,是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为我们推进教育数字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坚定了信心决心。2023年教育部在武汉和银川两次召开推进教育数字化的工作会议,怀进鹏部长出席并讲话,反复强调“应用为王”。教育战线和广大中小学校要认真学习、深入思考数字化带给教育的机遇和挑战,将推动数字化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作为当前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重中之重,夯实应用基础,加大应用力度,务求应用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朱东斌副司长在发表讲话

一、深刻认识推进教育数字化广泛应用的重要意义

2022年以来,教育部实施了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战略先手棋,建成了世界最大教育资源库。目前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资源总量达8.8万条,覆盖各年级、各学科课程,涉及65个教材版本共565册教材,累计浏览量已经达到337.6亿次,注册用户数超过9700万。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进展,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大幅改善,优质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大为丰富,为教育数字化广泛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但我们也要看到,教育数字化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网络设施、终端配备还不能完全满足常态化应用的需求,适应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要求的各类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数量还不够丰富、类型结构还有待优化。特别是数字化应用和评价激励机制不健全,一些地方和学校对教育数字化的认识和理解不深,不同程度存在“重建设、轻应用”现象,师生应用能力不足,缺乏与课堂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智能化、个性化应用水平不高,应用广度深度的欠缺已经成为教育数字化发展的瓶颈。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在大规模广泛应用中发现问题、了解真实需求,从而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资源、改进应用场景、提高师生的应用能力,推进数字化与教育教学实践的全面深度融合,真正做到以应用促进建设,以应用促进融合,以应用促进创新,在广泛应用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范式、改变教育模式。

二、准确把握推进教育数字化应用过程中的几个关系

推进教育数字化,要重点聚焦教学的数字化,要推动教育全领域、全要素、全流程的数字化都服务于教学的数字化,这个本质就是服务于育人。因此,围绕着数字化教学,在推进教育数字化应用的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把握处理好数字化教与学的关系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统一的。在教育数字化发展过程中,数字化不仅要服务教师的备课、授课、评价等教的全过程,也要服务于学生预习、自主学习、作业、评价反馈等学的全过程,更要将教与学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资源建设和功能开发过程当中统筹考虑、全链条设计,充分考虑师生双方的需求,做到无缝衔接、有机融合。要注重利用数字技术增强教学过程的创造性、体验性和启发性,撬动课堂教学深层次变革,支持教师差异化地教,引导学生个性化地学。

(二)把握处理好数字化管理与教学的关系

学校管理最终要服务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在数字化背景下,要推动各类管理数据汇聚共享,持续动态更新校园、师生、课程、教学等基础数据,为每位师生建立数字档案,探索建设区域内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大数据中心,通过数字化更有效地配置学校教学资源和社会资源,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提供支撑,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减轻教师非教学负担,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三)把握处理好数字文化与教学的关系

良好的校园数字文化是数字化教学应用的沃土,是教育数字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建立教育数字化应用的长效机制,将教育数字化应用纳入日常教学管理要求,与教育教学评价相结合,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要坚持数字化“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加强业务与技术的统筹,加强技术力量支撑和数字化教学的教研。要注重提升师生数字素养,组织教师开展系统的数字化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数字化教学胜任力,引导教师从“不愿用、不会用”到“离不开、创新用”;要加强对学生群体这个数字时代“原住民”的教育引导,将数字素养培育有机融入各门学科教育教学,增强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

三、牢牢抓住推进教育数字化应用的核心着力点

我们必须抓住教育数字化带来的重大机遇,坚持“应用为王”,围绕应用作文章,广泛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融合应用。

(一)打牢“用”的基础,持续汇聚优质资源与服务

目前,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很多地方平台的建设也各有特色。要遵循互联网开放共享、万物互联的本质和规律,坚持开放办平台,加强平台规范管理,充分调动发挥地方、广大中小学校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持续建设、汇聚各类优质资源,进一步加大思政教育、科学教育等资源建设力度,丰富完善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各类资源,继续着力打造名师、名校、名课。要丰富拓展平台功能,在应用过程中不断收集了解教师与学生应用的需求,完善覆盖学情分析、课前备课、课堂授课、学习反馈、考核评价等各环节的应用功能,更好地服务教与学,让广大师生真正觉得好用,引导他们从“要我用”向“我要用”转变。

(二)创新“用”的场景,推动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要更新传统教育教学观念,借助教育数字化深入落实“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人尽其才”的素质教育理念,探索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要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以数字技术加持深入推进“课堂革命”;利用数字画像、知识图谱和学习分析等技术,开展基于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方案和学习资源,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适合的教育、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发挥“用”的成效,推动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要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数据和技术赋能,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扩大共享,加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有效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要推动“双减”提质增效,以数字化提升作业设计水平、课后服务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提升教育质量,缓解教育焦虑;要推动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发挥数字技术采集、汇聚、整理、分析教育大数据的优势,探索开展面向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纵向评价和涵盖德智体美劳全要素的横向评价,不断增强教育评价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

迈上新时代新征程,教育数字化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和历史站位,树立战略视野和长远眼光,紧紧扣住应用这个关键环节,着力破解难题,改革创新,以教育数字化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成教育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注:本文系朱东斌副司长 2023 11 10 日在“第八届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讨会”上发言的整理稿。

(作者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

END

文章来源 |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4年第1

转自:“中小学数字化教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