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以共进 研以致远——齐鲁科学大讲堂第112期活动纪实

2023/12/22 14:53:47  阅读:63 发布者:

教以共进

研以致远

齐鲁科学大讲堂第112期活动纪实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万般美好,聚力齐行,踏歌而来。1010日,我们迎来了山东省第112期小学科学网络研修活动。张店区小学科学老师齐聚云端,共同学习。本期齐鲁大讲堂分为课例展示、专家点评、总结发言三个环节。

课例展示

本期优秀课例分享分别是来自日照市金海岸小学裴老师的《地表的变化》、利津县第一实验学校梁老师的《动植物与我们的生活》、东营市东营区文华学校卜老师的《矿产与工业》。

01

《地表的变化》

裴延娜老师展示了《地表的变化》这一节课,裴老师采用让学生课前整理资料,填写研究报告课上交流的方式,既让学生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反思总结,又节省了有限的课堂时间。首先,通过“沧海桑田”的传统故事引出问题,激发兴趣。然后,让学生根据整理的资料,讨论交流引起地表变化的自然因素,让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点的联系。再设计实验,探究水流对地表的改变。接着通过动画视频引出了地壳运动,并设计了大量的

和视频资料让学生讨论学习地壳运动对地表的影响。最后,讨论评价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本节课课例内容充实,活动丰富,教学过程紧张有序。

02

《动植物与我们的生活》

梁老师执教的《动植物与我们的生活》。首先,梁老师通过学生身边的衣物导入本课,引导学生猜想——观察——验证的方式去发现衣物中的填充物,让学生能够明白动植物不仅能够为我们提供衣物,是我们衣物的原材料,还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次,“生活中其他吃的、用的原材料来源于哪里?”这一问题打开本课的探究思路,学生借助自己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展开探究,比如 动物奶油来源于动物、米饭来源于水稻等等。这一环节梁老师通过探究单连一连的方式,将原材料进行分类:一类为植物资源;另一类为动物资源。这样的设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呈现出来。

最后,教师运用视频资源介绍棉花加工的整个过程:收割——运输——加工——纺织——裁剪——制衣。学生从视频中能够全面了解棉花加工的整个过程,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丰富了学生科学知识,也明白了植物与生活的关系。

03

《矿产与工业》

卜老师执教的这节课亮点纷呈,首先,卜凡周老师的教学思路清晰。沿着“岩石——矿产——生活中应用——现状与开采、使用方法——保护”这样的一条思路完成了教学,学生也对本课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非常及时,不断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的学习发生了扎实有效的学习效果。

其次,卜凡周老师既引导学生思考观察演示要用到哪些方法。这样的设计既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又启发学生借助工具进行观察。又给足学生观察的时间。本堂课中有两次观察活动,每次的观察活动都接近五分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观察,且在相同的时间里每个小组观察的任务和内容又有多多少少的不同,这充分体现了卜凡周老师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尊重学生的理念。还给学生提供了非常充足的观察材料,岩石就有8种,矿产一大盒。这样孩子们对矿产就有了非常清晰明确的认识。

最后,卜凡周老师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巧妙地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比如,说东营是平原,不是山区,没有那么多的山和石。建议:如果能从“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矿产?”问题展开,让学生通过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发现生活中的很多物品:衣食住行等方面都离不开矿产,矿产变成人们的生活需要必须要经过复杂的加工过程,这个过程就存在于工业加工中,以此切入让学生明白矿产与工业的关系。我感觉会更好些。

专家点评

《地表的变化》这节课的课标要求是知道水在改变地表形态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较2017版课表来说降低了难度。

本节课的亮点:

1.聚焦核心概念,有效促进了科学观念的形成。裴老师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资料,梳理引起地表变化的因素,有效地让学生用之前所学通过地表变化串起来了,使得散落的知识点建立了联系。在探究完水流对地表的影响因素后,裴老师又通过一个视频展示了地球内部外部因素的影响,这样学生就有了全面的认识。

2.教师精心设计,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水的冲刷是本课的新知,其他因素是已学的,在汇报时,老师有意识地把水的冲刷放在了最后,这样就完成了从旧知到新知的无痕过度。

3.

视频材料选取经典,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科学观念。本节课选择的视频都能体现科学观念,也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观念。

本节课的建议:

1.整合教学活动,重视实验教学。

2.深度挖掘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

《动植物与我们的生活》

本节课的亮点:

1.聚焦核心概念,有效促进了科学观念的形成。本节课的关键是资源,资源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也不好理解,梁老师抓住资源的核心意思是能被人类利用,来引导学生动植物可以为人类提供很多物品,所以它们是资源。

2.引入思维的脚手架,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梁老师利用原材料作为思维的脚手架,先分析生活用品制作的原材料,然后再分析原材料是来自动物还是植物,这样就降低了思考的难度,使学生的思维更流畅。

本节课建议:

1.正视学生的水平基础,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

2.减少低效活动,给学生更大的学习和思考空间。

《矿产与工业》

本节课亮点:

1.有效地融入矿产开发史,渗透了科技发展对生产效率的提高。本节课老师选择了各个时期矿产开发的

,让学生认识我国矿产开发的历史过程,通过采矿场景和工具的对比,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在矿产资源开采的悠久历史,意识到科技的发展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渗透了科技就是生产力的意识。

2.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本节课展示的教学活动有四个——认识岩石、认识矿物、了解矿产和人类的关系、了解矿产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这四个活动分成六个小活动围绕矿产资源展开,研究主线清晰,从认识到保护,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较好的落实了本节课的教师目标。

本节课建议:

1.调整教学活动,凸显探究主题。

2.注重良好实验习惯的养成。

颜老师总结

颜老师表示这三节课教师准备充分,教学思路清晰。课程设计注重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观察,给足学生观察的时间;注重学生已有知识的利用,并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提供的材料非常充分,评价及时到位,不断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习发生且有扎实的学习效果。

同时颜老师也给出了相应的建议:1.根据大框架目标设计本资源的内容;2.教学内容要重点突出;3.教师语言再严谨,教学时间分配再合理;4.对于危险教具的使用要着重和学生强调安全。

活动掠影

附课堂笔记

研修感悟

 听了三节课,我的感悟很深。总结如下:

1.第一节课《地表的变化》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课前搜集资料完成调查报告单。设计的研究主题是:什么能引起地表的变化。根据资料显示,强烈的地震引起的地表变化有哪些?地震如何引起地表的变化等?教师设计的内容很能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课前的搜集资料,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融入社会的能力。课前搜集资料填写调查报告单,还能够让教师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2.三节课都很好地运用到了视频教学。视频教学,教师都精心选择了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热情,特别是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视频形象地展现了出来,方便学生理解和接受。变化了教学形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3.第三节课《矿产与工业》。教师在课堂上给与孩子足够的时间来做实验,学生很有成就感,也能够很好地完成实验。但是,同时,也带给我们一些反思。比如,应该养成哪些好的实验习惯。例如使用小刀时要注意安全,要规范地使用实验仪器和设备,对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要有预估、有猜想、有思考,有明确的实验目的。实验中用到的一些危险液体,严禁食用,严禁皮肤接触。实验完成后,主动整理器材。在小学就要养成好的实验习惯,为以后初中打好基础。

转自:“张店小学科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