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名师工作室】技艺坊——“讲一节精彩的课”之“新课标概览”活动报道

2023/9/1 10:35:40  阅读:37 发布者:

2023322日梁世伟工作室技艺坊教学教研

(赛罕区大学路小学滨河校区)

上午“五课”活动

01

共读经典

02

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乘法分配律 例7 P26

第一节 张文洁 赛罕区大学路小学滨河校区

张老师带领学生从观察、举例猜想、验证三个步骤探究乘法分配律;从长方形周长、口算乘法、笔算乘法三个方面发现隐藏着的乘法分配律,最后提出发散性问题:“两个数的和能分配,你们有什么大胆的猜想吗?请你举例验证。”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第二节 赵智磊  石东路小学

赵老师以导学单为引领,将课堂交给学生,由学生自主探究乘法分配律。学生通过导学单上的问题,一步一步地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规律,并应用解决问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有新发现:乘法分配律不仅可以正向应用,还可以逆向应用;不仅加法中有分配律,减法中也存在同样的规律;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运算简便……一系列的活动真正做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整节课将舞台交给学生。

第三节 张倩楠  南门外小学

通过张老师的课堂,看得出张老师对于本节课理解透彻,感悟较深。在总结乘法分配律的整个过程中,张老师不是把规律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去感悟发现,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一次严密的科学发现过程:猜想——验证——结论——联系生活、解决问题。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03

说课展示

郭佳男老师在设计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时,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把课堂教给学生,让学生多思、多说、多练,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为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

郭海燕老师重点分析了学情,指出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难点在于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巧算,针对这一问题,郭老师将问题分解为“顺展型”、“逆合型”、“拆加型”、“拆减型”、“添“1”型”、“三连混合型”六种类型,依次进行难点突破,最终达到灵活使用的目标。

侯婷老师对课标及教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制作知识结构图,清晰展示了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及需要达到的目标。在教学环节里,注重学生的知识结构的生长和能力的发展,重视重难点突破,设计意图较突出。

04

评课展示

任璐老师,高晓旭老师,史轶琳老师分别对上午三节课进行了点评,三位老师首先肯定了三节课。任璐老师指出三位教师利用不同的生活情景解释数学模型的合理性,如有的利用上衣、裤子,有的利用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面积来解释自己的算式,这样既考虑到了不同学生对数学模型的掌握程度,又通过语言表述使每个学生在自己的根底上又有所开展,同时实现了数学模型回归到生活模型。高晓旭老师肯定了三位教师扎实的基本功,赵老师采用“三步教学法”的新型教学模式,敢于创新,大胆尝试,整节课放手让学生去探讨、发现、验证,整节课课堂氛围浓厚,学生生成效果较好。史轶琳老师肯定了三位教师的教态、语言,在形式上,三位老师不仅仅拘泥于课本知识,勇于创新,创编合理的情境探究新知,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并潜移默化地渗透核心素养。

05

评课总结

孟霞老师对上午的活动进行了总结,孟老师肯定了三位作课教师的基本素养,同时也肯定了每位教师的认真用心。孟老师指出乘法分配律是学生较难理解和叙述的定律,作为一节建模课,教师要结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注重从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不断地感悟和体验中学习新知识。对于一节算理课,孟老师建议教师在设计环节时可以理性思考与感性理解相结合,让学生行动起来,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下午“三小时”活动

01

反思重建

各小组围绕上午的课例从学生的认知、建模、核心素养、数学思想等方面进行了反思重建,各小组激烈的讨论,思维的碰撞,无一不体现每位教师对课例的思考。格物致知组的马翔宇老师指出,教师在设计本节课时数据选取时要合理,学生学习乘法分配律的目的是回归运算,使得运算更加简便。羽化组的胡凤兰老师借助长方形实物,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明确乘法分配律是有一个共同的数存在,更进一步从乘法的意义来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

02

案例分析

基于乘法分配律的认识,探讨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每位教师先进行独立备课,再进行思维的碰撞,在本环节梁老师让每位教师设置三个层次的习题,层层递进,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梁老师出示三道题:644997×86105×98,教师采用多样的方式解答。梁老师指出,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有理有据,要明白学生的困惑所在,从而由此作为突破口进行教学。

03

专题讲座

章倩老师所分享的书籍是王晓春老师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书中的一个个案例以及王晓春老师的精辟点评,让人受益匪浅。书中告诉我们每一位老师,每个学生都具有很大的潜能,我们教师的作用就是把学生的潜能挖掘出来。如果教师不注意生活的细节,不能用爱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你就不可能把他们的潜能彻底挖掘出来,学生的才华就不可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点点滴滴,如对学生宽容、理解、尊重、呵护、希望等等,都是促进学生思维快速成长的催化剂。

王小文老师所分享的书籍是肖川老师所著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在萧川先生的书中,可以领会到,教师的专业成长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和一颗爱心,一颗容易共情的心,一个享受不到快乐与成功的教师,恐怕也只能带给学生痛苦与挫败,而真正能够体验到充实与闲适的教师,绝不仅仅是拥有物质的丰富与满足,还必将从文化中提取积极的精神追求与信仰,由此来确立自己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成为这样的人。这一自我的确立,才能真正体验到精神思想中的充实与闲适。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师教学的根本依据和行动指南。孟霞老师主要从课标具体内容、案例分析、课例分析、课堂分析四方面做了深入剖析。她指出今后的课堂教学应以多方位、多角度、跨学科的融合,帮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孟老师提出,教师要享受教书育人的过程,适时的放慢脚步,给予孩子时间,让孩子有成长的过程,我们应时刻牢记立德树人的使命,以师为先,以生为本,做教育路上的先行者。

梁老师指出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每位教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要把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建立联系,要在具体的课例中体现落实核心素养,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梁老师对所有技艺坊成员寄予厚望,鼓励青年教师要多付出,多努力,多担当。愿每位教师像一颗种子,勇敢地冲破泥沙,将嫩绿的幼芽伸出地面,指向天空。

转自:“呼和浩特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