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2024高考作文热点素材 | 《长安三万里》、颜宁之问、确诊式文学、敦煌女儿...

2023/7/24 11:35:14  阅读:32 发布者:

关键词:长安三万里

背景介绍:

近日,国风动漫电影《长安三万里》在年轻群体中掀起了一场热潮,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壮丽的画面表现,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得这部电影在短短几天内票房便突破了3亿元。《长安三万里》的走红,不仅彰显了国产动漫电影的进步,更是中华优秀文化在当代社会中再次焕发活力的缩影。

(点击可看往期作品)《长安三万里》:观众有多熟悉李白的放纵邋遢,就对高适的功名封侯之路有多陌生

01.《长安三万里》为什么火了?

来源:新华社 2023-07-15

又一国风作品火出圈!这些时代化的惊艳表达诠释了“何以中国”

近日,国风动漫电影《长安三万里》在年轻群体中走红,截至712日票房已突破3亿元。电影以诗人高适的回忆串起了李白、杜甫、王维等数十位“顶流”的大唐往事,令观众在“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中穿行大漠边塞,徜徉烟雨江南,在水墨意境与最新光影技术的完美融合里,感受辉煌壮丽的中华诗歌艺术。

“仿佛在千里江山图中上了一堂国学课”“这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有些文化已经刻进了我们的DNA”……在诸多的赞美声中,网友评论“中国文化就是电影最大的底气”获得了超10万个点赞。

“这部电影的创作宗旨就是挖掘中国文化里那些最闪光的时刻。”《长安三万里》导演之一的谢君伟说,“我们从唐俑、壁画、山水画等珍贵艺术品吸收灵感,在符合史实的基础上,又创新性地用动漫形式和充满想象力的故事吸引当代观众。”

《长安三万里》受到追捧,是优秀传统文化热潮涌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从舞蹈《只此青绿》到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再到将宋词与戏曲巧妙融合的热门歌曲《光亮》,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正在“时尚变装”中加速“破圈”。

古老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能够获得“新生”?这背后的成功密码,正是在守正创新中,找到了时代化的惊艳表达。

2021年春节,舞蹈“唐宫夜宴”爆火,其创作蓝本正是“捣练图”“妇好鸮尊”“簪花仕女图”等宝藏文物;今年端午假期,南北龙舟赛实现了全民狂欢,背后既离不开持久的传承守护,也离不开对“团结、奋进”之龙舟精神的深入挖掘。

眼下正值暑期旅游旺季,“博物馆热”持续升温,陕西历史博物馆更是一票难求。“为了让观众更好地欣赏近600幅精品唐墓壁画,我们用数字技术对壁画的位置、截取过程进行虚拟还原,为观众营造身临其境的视听体验。”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侯宁彬说。时代在变,底蕴长存。从片片甲骨到浩瀚典籍,从灿若繁星的唐诗宋词到遍布神州的民俗、“非遗”,新时代下,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愈加历久弥新。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只有在守正中前行、在尊古中创新,文明传承才会绵延不绝,枝繁叶茂。近年来,5GAR等新技术让文物“活”了起来、让博物馆“火”了起来,传统文化正在以更惊艳的表达、更时尚的面孔诠释“何以中国”。

最近正值高温天气,但在西安大唐不夜城,比天气更热的还属“盛唐密盒”表演秀。每当夜幕降临,摩肩接踵的游客将这里围得水泄不通,很多是身着唐装汉服的年轻人。“我们以‘房谋杜断’这一历史典故为依托,用‘拆盲盒+古装脱口秀’的答题互动让游客沉浸式了解中国文化。”“盛唐密盒”编导之一的马翔介绍说,“当下,越来越多人崇尚国风、国潮,传统文化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密盒’,只要善于创新,总能找到出圈密码。”

“承国风之雅韵,现盛世之繁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正是我们守正创新的底气所在、自信之源,“何以中国”的答案,既在余韵悠长的深厚积淀中,也在更时代化的惊艳表达里。

链接阅读:

观点一:传统文化焕发活力的缩影

《长安三万里》的走红,其实反映出的是当下社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强烈需求和高度认可。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继承和发展自身的文化特色,对于每个国家和民族来说都是一个重要课题。《长安三万里》以其深入人心的故事和精美的视觉呈现,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案例。《长安三万里》的热播也反映出,对于文化产品的消费者来说,他们正在寻找那些能够触动心灵、富有深度和内涵的艺术作品。

我们期待,《长安三万里》的成功能够引发更多优秀文化作品的创作和推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同时,也期待在未来能看到更多的文化作品,以宝们独特的魅力和深度,展示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给观众带来一次传统文化的“深度之旅”。

                                ——《红网》

观点二:电影的口碑对后续的国漫创作是鼓励

《长安三万里》确实为中国观众带来了独一无二的观影体验,这份观影体验是根植在中国人共同记忆中,进而在观影时形成了一种集体默契。《长安三万里》唤醒了观众内心里超越了年龄的、共同的精神体验。此时此刻,观众全然没有了当初背诵古诗的痛苦,只需全心全意欣赏唐诗的意向在荧幕上是如何展现的。

但无论如何,需要看到的是,国产动画电影中至今很少有讲述这一类题材的作品。《长安三万里》以一个原创剧本展现唐诗世界,展现了大唐盛世,这在众多依赖神话传说形象来进行剧本创作的国漫里,的确是一次大胆的尝试。而相信此次《长安三万里》的口碑,对后续系列的创作,是一次鼓励。

                            ——《澎湃新闻评论》

观点三:认真讲故事的人,就值得更多掌声

电影谈的是诗,其画面亦如诗,这也是这部国风动漫电影的出彩之处。在诗文美学与画面光影中进出游弋,不易有出离之感,正应了那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从舞女的衣袂飘飘到水塘的浮光掠影、从朝晖夕阴的变化到盛唐长安的恢弘再现,只有用心精良的画面才能真正支撑起那些能燃起人们内心共鸣与自豪感的文化情怀。

作为暑期档电影,相比于架空、奇幻的动画片,这种从历史长河打捞出来的电影无疑更具吸引力,也更容易唤醒人们心中对于民族文化的热爱——这也是一个提醒,传统文化这个资源宝库,还值得更多挖掘与利用,只要是认真讲故事的人,就值得更多掌声。

                               ——《红星新闻》

观点四:背后是中华诗意文化的新表达

如今,随着现代化媒介发展,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文化自信逐步提升,越来越多影视节目,通过故事化、情景化、互动化的形式,多角度、全视角地对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进行宣传介绍,以朴实的感染力和强大的影响力,最大程度地为观众解读和还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根源,让文化瑰宝穿越千年走来,在当今依然能够展现最美的风采。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传统文化活起来需要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艺术来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正如《长安三万里》,聚焦历史中的闪光人物,尊重历史事实的同时,对空白处进行合理创作,用特有的诗意浪漫,激活观众的文化基因和文化记忆。

                                ——《红辣椒评论》

观点五:代化的惊艳表达诠释了“何以中国”

《长安三万里》受到追捧,是优秀传统文化热潮涌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从舞蹈《只此青绿》到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再到将宋词与戏曲巧妙融合的热门歌曲《光亮》,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正在“时尚变装”中加速“破圈”。古老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能够获得“新生”?这背后的成功密码,正是在守正创新中,找到了时代化的惊艳表达。

时代在变,底蕴长存。从片片甲骨到浩瀚典籍,从灿若繁星的唐诗宋词到遍布神州的民俗、“非遗”,新时代下,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愈加历久弥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只有在守正中前行、在尊古中创新,文明传承才会绵延不绝,枝繁叶茂。“承国风之雅韵,现盛世之繁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正是我们守正创新的底气所在、自信之源,“何以中国”的答案,既在余韵悠长的深厚积淀中,也在更时代化的惊艳表达里。

                                       ——《半月谈》

 关键词:颜宁之问

背景介绍:

近日,深圳医学科学院(筹)创始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讲述了最近参加博士生推免面试时的经历,引发了关注。她说,最近参加了一次博士生推免面试,在常规问答之外,她问了几乎所有人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大意是:10年后,如果你成为一名独立带领一个实验室的博导,拥有所有需要的所有资源,你最想探索的科学问题是什么?

(点击可看往期内容)“颜宁之问”:如果我是小学生我可以回答,但很可惜我已经上过大学了

02.颜宁之问有感,以好奇心驱动科学梦想

来源:人民日报 2023.07.12

“假设时间来到10年后,你已经成为一名独立带领一个实验室的博导,你拥有所需要的所有资源,那你最想探索的科学问题是什么?换一种说法,这一辈子有什么科学问题或者技术难题,你能解答或者突破,就觉得今生无憾了?”近日,学者颜宁分享了在一次博士生推免面试中提出的问题,不无遗憾地表示20多位同学中并没有让她眼前一亮的回答。

不亮眼不意味着不优秀。连颜宁自己也说,“也许是因为这个问题太非典型、面试太紧张”,反思“是不是针对本科生问这个问题太早了”。实际上,能够获得博士生推免面试资格,已经证明这些学生在科研上的能力和潜力,但为什么回答还是“不够亮眼”?这样的“冲突”反映出这样一个问题:今天,我们如何培养具有好奇心和远大目标的学子?如何培养出能够跳出边边框框、拥有原创思维、敢闯敢干的年轻科学家?

科学研究,是一场艰难的攀爬。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要领略最壮丽的风景,除了一步一个脚印拾级而上,更需要有不畏艰难险阻、为追求真理而勇攀高峰的精神。而这正需要梦想的引领、目标的导航,正需要一直保持一种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

我们的教育,是否能够给孩子足够的“造梦空间”?实际上,梦想并非毫无来由的灵光乍现,往往来自实践、问题和兴趣。青年学子走出文献、跳出套路,以探索世界奥秘的好奇心为驱动,不设限地到现实世界中观察思考,才能获得那把点亮梦想的金钥匙。学透书本又扎根现实,乐于发问又善于解题,脚踏实地又志存高远,广大青年科研人才定能奉献更多聪明才智,实现一个又一个超越。

留住年轻科研人员的好奇心,良好的科研环境必不可少。现实中,越是有重大突破意义的创新,失败的可能性往往越高。营造包容的科研环境也就十分重要。把不必要的限制和框框“减”下去,把有利于激发创造力的条件“加”上来,持续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才能畅通科研与梦想间的桥梁,让年轻创造力充分涌流。

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心怀梦想、敢于发问、大胆探索,相信广大青年一定能啃下更多科研“硬骨头”,攀上更多新高峰。

链接阅读:

观点一︰科研应该充满无边际的想象

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案例能够证明,人们无边际的想象是能够真正实现的、并且已经或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颜宁在面试时的经历,能够说明当前的科研环境所面临的压力。这些压力有些是很具体的、老生常谈的、但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的,有些来自生活、家庭和社会环境。给这些年轻的学子和正在从业的科研者,以更好更宽松的环境,正是社会所需要改变和突破的。另一方面,不能将所有的原因归结于外部因素,也该从个体身上探寻,为何在科研领域上不敢想象了。

丰富的想象力、大胆的实操方向等,都应该是年轻学子所应该具备的,不管当前的身份是本科生.研究生或只是高中生。想法不怕对错,敢于想才有更多实践的可能。科技无止境正源于此,人类社会各领域因科技受益也源于此。

                                ——《光明网》

观点二:宽松的科研环境是学生“志向高远”的前提

颜宁之间,透着“月亮与六便士”的反差,也在当今的舆论场显得另类。但是,人们似乎还是期待,在这些拥有最聪明大脑的人当中,见到一种理想型的人格:纯粹是出于对科学的好奇,就要解决一个学术领域的难题,为此不惜一切、全力以赴、矢志不渝。人们还是想看到,这个社会中有一些人,他们想尽―切办法,去够头顶的月亮。所以,颜宁之问是一种期待,其实也是全社会的期待,希望科学研究者还是要去“做梦”,就像颜宁自己说的,“一定要dream big& aim high”。人们多么希望看到,质朴而本真的科学气质、问道精神从他们身上流淌出来。

当然,这并不容易,也不能全指望学生自己。一个宽松的科研环境,一个不用天天为“便士”操心的生活空间,才是学生可以“志向高远”的前提。只是人们还应当明白,一个理想的学术生涯到底是什么样,学者负笈半生应该奔着什么方向去。弄明白这些,那么该创造一种什么样的土壤和生态,由此也就清楚了。

                                ——《红星新闻》

观点三:高等教育的培养理念改革需要加大力度

颜宁所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开放,考察的是学生对科学研究甚至未来科学世界的想象力。而催生这种想象力的,单单靠上课、读书、做实验是不够的,最重要的,还需要两个东西,一是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心,二是对现实世界的深切关注。对一个准备从事科学研究的人,这是至关重要的素质。

搞科研是―项非常艰苦的过程,除了具有为国为民谋福利的使命和责任之外,对探究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心,也是必备的条件;只有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自己从事的研究具有浓烈的兴趣,一个人才能摆脱许多现实功利的考量,不计利害成败地做―些眼下貌似“无用”的研究。颜宁教授这次给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学生回答颜宁教授问题的状态,其实是对钱学森先生当年感慨的一种印证。我们高等教育的培养理念、培养机制的改革,也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单靠一些修修补补,怕很难适应时代需要。

                               ——《新京报》

观点四:社会要为学生架设起通往高远理想的桥梁

颜宁之问带来的提醒:追求梦想虽是个人行为,但必须在社会生活中实现;有了公正、合理的社会环境,才能保证每个人,无论贫富贵贱,都有条件、有能力去实现梦想、追求幸福。唯有如此,同学们优先考虑的才会是“发自内心想钻研的科学问题”,而不是“几分的文章”。

当下年轻人们或许还回答不出颜宁之问,但人们无须为此过分担心。就像颜宁说的,“人类的知识才多一点儿啊,那么多未解之谜等着我们呢”。就此而言,重要的不是同学们能不能答出颜宁的问题,而是要为同学们架设起通往高远理想的桥梁,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地投身所热爱的事业。只要有了这座桥,相信不断前行和探索的年轻人,终有一天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也能满怀自信地让颜宁老师“眼前一亮”。

                              ——《澎湃新闻》

关键词:确诊式文学

背景介绍:

最近互联网上流传了一个梗,“被正式确诊为xx”。一个明确的出处大概是“西安人被正式确诊为沈眉庄”。一位西安市民表示,由于西安游客太多,自己和电视剧《甄嬛传》中的沈眉庄一样,已经不想出门了,准备窝在家里把外面让给外地游客。类似的,如“北京人被正式确诊为哪吒”,北京最近持续高温,人们仿佛哪吒脚踩了风火轮去上班等等。

(点击可看往期内容)别让“白人饭”成为打工人的另一种妥协

03.“确诊式文学”:诊断之后,良方何觅?

来源:知著网 2023.07.08

“理解浣碧,讨厌浣碧,成为浣碧——今天我被确诊为浣碧。”

一时之间,《甄嬛传》中因小气、善妒、耍小聪明而备受争议的角色浣碧,成为人人自觉认领的香饽饽。

“确诊式文学”是最近逐渐兴起的新发疯文学,不同于过去几个版本的发疯文学中,或重复堆叠语气词、癫狂无稽,或借表情包拳打脚踢、肆意宣泄,“确诊式”文学追求的是一种一语中的的精准表达。

202363010:55分,我被确诊为沈眉庄,因为我才懒得出去,见到人就烦。”仿照正经诊断书的格式,以精确到分钟之差的记录捕捉到瞬时间的心情状态,再借由影视剧人物的经典台词抒发压抑在内心的欲求和情绪,“确诊式文学”嫁接起不同的影视文本,让抽象的情绪可感可触。

“确诊为鲁滨逊”“确诊为懒羊羊”“确诊为水母”“确诊为舔狗”,从常看常新的宫斗剧到念念不忘的动画经典,大至文学主角小至浮游生物,“确诊式文学”还呈现出无所不包的兼容性,万物皆可代入,疑难杂症皆可命名。

过去的讳疾忌医,如今的自创病症,人们用夸张的言语传达出心底的诉求,借疾病呼唤健康自由,借确诊寻求医治安慰。

1、确诊浣碧:信息乱流中的情绪密码

在所有“确诊体”的相关词条中,“正式确诊为浣碧”是跟风创作数量最多,将“确诊体”推上热搜的“万恶之源”。而浣碧成为网络造梗人的新宠离不开“甄学家们”(《甄嬛传》忠实粉丝)对其人设的深度拆解。

“年轻时诋毁浣碧,长大了理解浣碧,成熟了成为浣碧。”

人们第一遍看剧时,通常只记住了她的缺点,比如心性浮躁、不守本分,做侍女时企图通过勾搭显贵的方式实现“跃上枝头变凤凰”的野心;比如捧高踩低、气量狭小,嘴角很少见到讨人喜欢的笑容,喜欢用言语贬损他人。

但看完全剧回味细节时,人们又逐渐代入浣碧的角色处境,从中发现她与自己的相通之初。有人同情浣碧令人唏嘘的出身;也有人赞赏浣碧不服从命运安排的反抗精神;更有人叹惋浣碧的结局,为爱殉情、可悲可敬。

在影视文本创作泛滥敷衍的当下,《甄嬛传》的存在就像一块厚实温暖的土壤,孕育了惟妙惟肖的角色,演绎着嬉笑怒骂的人间。而背靠影视剧衍生的丰富文本,也可以将生活中抽象的情绪体验凝结在人物的表演上,通过剧情的前因后果和人物的内心动态,展示和放大人性的某一面。此时的观众作为俯看众生的上帝,既可以在旁观中洞悉人情世故,也能在共情共感的同时读懂自我。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经典角色作为从流行文本中剥离出的符码,为人们的价值观和情绪代言的同时,也可以作为社交黏合剂,从个人独创的表达激发心照不宣的围观和共创。

一人被确诊为浣碧,万人留言分享其他角色的病症,营造出以《甄嬛传》文本为中心的社交奇观。一人以果郡王认证恋爱脑,万人会接力式提出“挖野菜”“消失的她”等批判盲目爱情的梗,实现流行文本之间的破圈融合,也将文本下的情绪推至高潮。

除此之外,“确诊式”表达还有一种更抽象的方式,摆脱为人的身份束缚,以动物之名解放情绪天性。化身为一只含水量百分百的水母,以隐晦而烂漫的语言剖析自己为人时不善社交、单纯脆弱的性格。

不论确诊为何物,人们一遍遍迭代出新的表达方式,似乎只是为了在肆虐拍打的信息洪流中撕开一道情绪宣泄的裂口,吸引着冲浪者围观解密、抱团取暖。

2、“诊断”隐喻:无药可医的精神疲惫

与病症相关的隐喻式表达很早便出现在文学作品,但作家们通常会保留其中“身心病变”“生死无常”的严肃意涵,赋予笔下的人物和社会无法挣脱、沉重凄冷的宿命感。

现实语境中,诊断由不得马虎,疾病容不得调侃。当“确诊”二字出现在真正的诊断书上时,多数人会在一瞬间泄气,不敢直面那冰冷审判下的结果。

加缪说,“鼠疫就是生活,不过如此”。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病乱中,所有人都只能在疾病前狼狈地逃窜、认输,而“确诊”就像那把悬在头顶的巨剑,喻示着生活的胁迫和个体的微渺。

但隐喻的威力也会被滥用,它可以成为救世、启民智的寓言,也会为权利所用将人们引入新的认知迷途。众神或基督教时期,疾病的可怕为神权蒙上更加神秘莫测的色彩。发展到近代社会又与道德沦丧、政治无状等说法联系在一起。因此,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写就《疾病的隐喻》一书,希望可以通过批判疾病的隐喻,剥离加诸在疾病身上或浪漫或沉重的想象。

而如今探讨的“确诊式文学”,一方面弱化“确诊”二字固有的分量,以影视角色和台词文本消解疾病“腐蚀”“吞噬”的负面意味,颇有一种小题大做、娱乐至死的意味。

但另一方面也未尝不是在破除“确诊”与肉体疾病相关的虚弱、反常、慌乱的隐喻,同时传达出对自身“精神疲惫”、“精神亚健康”状态的重视。

确诊为苏培盛是工作疲惫下的呼救,“每天在老板面前卑躬屈膝、小心翼翼”,道尽了压抑自我、忍气吞声的精神状态;确诊为端妃,“每天很虚弱地活着”,更是借此说出多数人在生活重压下丧失活力、麻木度日的精神状态。

可这些精神疲惫的症状,终究无法被电子榨菜治愈,只能在用笑声安慰自我的同时,徘徊于急救室的窗口。

3、读懂“癫狂”:歇斯底里的真实

“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确诊式文学”属于新兴的发疯文学。它们在形式上存在差异,精神内核却是相同的。发疯文学的创作者似乎都在用一种疯癫无状的表达求一个清醒真实的答案:保持自我,抵抗规训。

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个体的人格独立必须与社会和谐统一,“克己复礼”四字中,“礼”构成了中国社会秩序的核心。而疯癫就是对礼的叛离,从熙熙攘攘的人海中昂起头或是逆向而行,便是独立了自我、看见了自我。

“确诊式文学”就是一种自我认定,我从某一角色身上获得了共鸣,我自愿被确诊为它。但同时我又是不可定义的个体,所以我上一秒是强大骄傲的甄嬛,下一秒是愚蠢美丽的祺贵人,还可以打破原有的文本束缚,创造一个集沈眉庄、浣碧、安陵容为一体的“沈浣安”,疯言疯语之下,自成逻辑。

“在‘发疯文学’面前,人人平等,或者说它解构了优越感,制造了一种人人平等、我们都一样悲催的幻象”,平等、自由、不被指责、互相体谅,发疯文学同时也是供人们逃避现实苦楚的言语乌托邦,清醒又迷醉,快乐又痛苦。看着满屏疯言疯语的表情包,拉上朋友一起角色扮演、输出废话,不论是升学路上的“研究僧”,还是混迹写字楼的搬砖人,分享着同一种易怒、敏感、不稳定的精神状态。

但乌托邦本身也是一种悲剧性的隐喻,“确诊式文学”成为新的流行之后,也难逃两种结局,或是在营销广告词的滥用下被人们厌弃,或是被主流话语收编,刨除其中的“疯癫属性”,沦为纯粹的娱乐。

在微博输入“被确诊为”就会跳出一连串令人啼笑皆非的词条,“北京人被确诊为哪吒”“西安人被确诊为沈眉庄”“河南人被确诊为红孩儿”,被媒体话语收编后的“确诊式文学”只是简单粗暴地将一个个城市的地域特色、天气状况与角色特质连连看配对。

可确诊式文学的精髓并不在于对角色的简单代入,而是由角色之口,说出那些一反常态的“发疯式台词”。媒体的眼中这是一种下里巴人式的集体认同,个体的眼中这是一种癫狂式的对抗和宣泄,与此前的发疯文学一脉相承。

福柯认为“疯子与正常人之间是无界限的,疯癫只是任性的一个构成与底线,所谓疯癫与不疯癫、理性与非理性,它们都是构成任性的不同层面,只是不同人存在不同的表达。”

透过如野草一般烧不尽的发疯文学,也可以读出,疯癫以病症为名,却是年轻人表达冲破不公、构建生命的途径,蕴藏着健康和青春的力量。

古有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今有疯批语录,撒泼解千愁。

链接阅读:

观点一:网络梗过热反映表达的贫瘠

网络梗本身没有原罪,关键是舆论的偏爱与追逐,进行着高分贝、无脑化的重复与强调,这就难免让人厌倦。本质上是制造了一种拟态环境,这并非真实的生活空间,而是人为制造的话语系统,有人会感到低幼、无脑乃至矫情、肉麻,也丝毫不奇怪。当然了,并不是说使用网络梗有什么问题,网络梗本身也是一种狂欢,是一种解构性的精神释放。只不过,当一个网络梗出现后,大大小小的舆论单元,从普通网友到机构账号,都如获至宝般蜂拥而上,这多少也从侧面反映了某种“贫瘠”——人们缺乏自我表达的方式和能力,只能在网络梗中捕获些许灵动。

不知道“被确诊”的网络梗还会流行多久,或许还没有高温天气持续的时间久。就像酷热的天气期待降温,过热的网络文化有时也需要冷水浇头,理性和冷静,才能创造一些更持久的东西。

                         ——《红星新闻》

观点二:确诊式文学的精髓是现代人的精神宣泄

“确诊式文学”就是一种自我认定,我从某一角色身上获得了共鸣,我自愿被确诊为它。但同时我又是不可定义的个体,所以我上一秒是强大骄傲的甄嬛,下一秒是愚蠢美丽的祺贵人,还可以打破原有的文本束缚,创造一个集沈眉庄、浣碧、安陵容为一体的“沈浣安”,疯言疯语之下,自成逻辑。但乌托邦本身也是―种悲剧性的隐喻,“确诊式文学”成为新的流行之后,也难逃两种结局,或是在营销广告词的滥用下被人们厌弃,或是被主流话语收编,刨除其中的“疯癫属性”,沧为纯粹的娱乐。

确诊式文学的精髓并不在于对角色的简单代入,而是由角色之口,说出那些一反常态的“发疯式台词”。媒体的眼中这是一种下里巴人式的集体认同,个体的眼中这是―种癫狂式的对抗和宣泄,与此前的发疯文学一脉相承。

                              ——《知著网》

观点三:风趣的语言解构生活的辛苦

小时候,喜欢聪明机智的喜羊羊,温柔善良的暖羊羊,老实憨厚的蕉太狼....长大了才发现懒羊羊是反精神内耗的第一人。吃饱了就要躺下;无论刮风下雨还是晴空烈日都是适合睡觉的好天气;虽然可能不被别人欣赏,但依然享受生活、开开心心......此时此刻正式确诊为懒羊羊!心累的“安陵容”,踩着风火轮也要去上班的“哪吒”,猜不透领导心思的打工人,幻想生活简单到只剩吃和睡的“懒羊羊”......“确诊式文学”的火爆实际上是网友们组织的一场理性又幽默的情感宣泄。

无论是面对高温或暴雨的极端天气还是人生的种种不如意,网友们以“确诊式文学”自娱自乐,用风趣的语言解构生活的辛苦,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调侃过后,“沈眉庄”“孙悟空”“懒羊羊”们又回到自己原本的角色,继续元气满满迎接第二天的生活。

                                 ——《新闻夜航》

关键词:“拍黄瓜”

04.一盘“拍黄瓜”,为何戳中大家“赞点”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  2023-07-13

712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旨在进一步规范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工作。其中最引关注,也是广受好评的,就是对拍黄瓜、泡茶等简单食品制售行为,作出了简化许可的规定。明确“食品经营者从事解冻、简单加热、冲调、组合、摆盘、洗切等食品安全 风险较低的简单制售的”,“可以适当简化设备设施、专门区域等审查内容”。

为何“解放”了一盘拍黄瓜,就引来大家纷纷点赞?原来,在旧规中,对未经高温加热、容易滋生细菌的凉拌生食的制作,设置了更高门槛。比如,冷盘制售一般要求具备不低于一定平米数的专间、二次更衣洗手消毒设施、独立空调等。这样规定显然没问题,兜牢了食品安全底线。但对于只想做一份拍黄瓜的小馆子来说,却是难以承受之重。新《办法》把拍黄瓜、泡茶与夫妻肺片、凉拌牛肉、冰淇淋蛋糕等真正容易滋生细菌的高风险冷盘区分开来,降低门槛,更加精细化,实实在在减轻了小商家的负担,也难怪大家掌声四起。

法规规章从来不是一成不变,既要与时俱进,也需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合情合理的诉求,解决好事关民生的痛点堵点。虽然只是针对“拍黄瓜”进行简单调整,反映的却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增进民生福祉的大文章,彰显的是有关部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这样直抵人心的精细操作、直达病灶的“微型手术”,不妨多些,再多些。

当然,“舌尖上的安全”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解放“拍黄瓜”的同时并没有降低食品安全标准。《办法》明确规定要“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降低门槛,并且“从事生食类食品、冷加工糕点、冷荤类食品等高风险食品制售的不适用前款规定”。统筹发展和安全,在这盘小小的“拍黄瓜”中,也得到了充分彰显。

从解放“拍黄瓜”到点亮夜经济,再到推动淄博烧烤爆红网络……这些看似彼此并无关联的事件,背后却串着同一个道理:只要在事关老百姓衣食住行的实事上多下功夫,给城市带来更多活力、烟火气,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扎实,就一定能收获更多掌声与点赞。

链接阅读:

许多人好奇的是,为何“拍黄瓜”会被处罚?这背后最主要的原因,是冷食经营资质获取困难。据悉,冷食经营资质的要求高,一套设备下来要几万块,对一般的小餐馆来说,根本无力承担。但“拍黄瓜”又是一道比较大众的凉菜,市场需求旺盛,这般现实下,一些职业打假人甚至会“钓鱼维权”,先点“拍黄瓜”这道菜,之后再进行举报。这样的做法让人无奈,而这样的现实,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对很多小餐馆来说,可谓是苦不堪言。

如今,《办法》第十四条明确,食品经营者从事解冻、简单加热、冲调、组合、摆盘、洗切等食品安全风险较低的简单制售的,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简化设备设施、专门区域等审查内容。这样的做法深得民心,是对民意的积极回应。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罚款并非唯一的手段,为食品经营者适当地松绑,才应是大势所趋。此次“拍黄瓜”的经营规则得到优化,也是对商家权益的积极呵护。

优化营商环境,从来都不只是一个口号,而应该体现在每一处工作细节上。“拍黄瓜”经营资质的优化,就是把事情做在“细节”上,值得肯定。更进一步说,官方对“拍黄瓜”出手还具有一定的示范价值,这样的做法深入民间、直击痛点,既尊重了市场规律,又贴近了民生诉求,是实实在在为民办事的现实案例。对政府部门来说,任何制度规定的优化,任何“放管服”改革的推进,都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回应民众期待。

一言以蔽之,官方对“拍黄瓜”出手不仅是对民意的尊重,更具有积极的示范价值。希望官方类似的举措多多益善,唯此,社会各方的合理权益,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光明网

此番“拍黄瓜”等经营规则得到优化,正是相关部门聚焦市场堵点、从业者痛点、消费者关切点所做的调整。照顾市井生活的刚需诉求,考虑餐饮经营者的实际条件,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审查内容、简化许可要求,看似一小步,实则一大步。一方面,给从业者“松绑”,让消费者满意,就是在给市场添活力;另一方面,将市场管理的争议点梳理厘清,势必挤压“职业打假人”的活动空间,也是在改善营商环境。规范市场经营秩序,理顺市场运行逻辑,正是监管顺畅进行、高效运转的基础。各个链条、各个环节各得其所,“拍黄瓜”也好、“大碗茶”也罢,便都能大大方方做、堂堂正正上、安安心心吃。

熙熙攘攘,烟火生活。市场管理课题纷繁复杂,尤其在人们衣食住行相关领域,状况常常是“花样百出”。平心而论,各项规章制度、法律条文再详尽,也很难给出所有“对症药方”。随着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升级,有时候还会出现“跟不上趟”的现象。有观察者指出,如果某项管理措施在施行过程中,即便通过告知、指导、严罚等也无法确保多数主体达到合规,就有必要考量其适用性。到市场中去走走看看听听,直面社会争议和热点,收集各方吐槽和建议,并据此进一步修订、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应当成为治理者的自觉。

市场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各方互动与持续磨合。尊重市场规律,贴近民生诉求,让良法与善治双双发力,“拍黄瓜”如何上桌之类争议才能更少一些,市场活力才能更多一些。

                             ——北京日报客户端

关键词:莫高精神 敦煌女儿

05.让莫高精神代代相传

来源:人民日报 樊锦诗 2023-07-1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莫高窟保护好,把敦煌文化传承好,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进步应负的责任。数十年来,一代又一代莫高窟人秉持莫高精神,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敦煌文物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是党和国家对敦煌文物事业的高度重视,如春风化雨润敦煌,使得敦煌文物事业有了今天的成就。

作为一名扎根基层的文物工作者,我本就应当自觉投身于祖国的文物事业,正视敦煌石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坚守初心和使命,为做好敦煌石窟保护传承工作尽自己应尽的责任。同时,敦煌也塑造了、成就了我,没有敦煌也没有我的今天。

1963年,我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响应号召,于同年91日正式到敦煌研究院工作,开始了我一生的志向与事业。当时,敦煌研究院还叫敦煌文物研究所,在前辈们的感召下,我一方面用我所学,开展石窟考古研究;另一方面,按照组织安排,参与行政管理。经过长时间历练,最终担任敦煌研究院院长。

六十载春秋,一甲子岁月,在日复日、年又年的积淀中,我深刻体悟到,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每一个莫高窟人必须心怀理想、脚踏实地,抓住问题导向、注重细节,践行莫高精神,择一事、终一生,才能成就敦煌文物事业。我也深刻认识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既需要青灯黄卷,也需要科学精神,坚持以研究为基础、以法律为依据、以规划为蓝图、以人才为支撑、以永久保护永续利用为目标的科学发展路径,才是取得成绩的关键。

同时,文物工作要与时代同行,上世纪80年代开始,敦煌研究院抓住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坚持开门办院、守正创新,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一方面做文明的交流互鉴,一方面坚持引入国际先进理念、技术和管理,最终开创了敦煌模式,铸就了敦煌质量品牌,把敦煌研究院建成了世界上敦煌学研究的最大实体,以敦煌石窟为代表的“中国特色·敦煌经验”文物保护模式也已基本形成,并逐步走向国际。

敦煌是我的事业,也是我的第二故乡。服务敦煌是我终生的夙愿,千年莫高是值得奉献的地方。一生能以自己的所学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这是我的幸运。60年来,我有幸参与、见证并为敦煌文物事业发展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在大家群策群力、鼎力支持下,敦煌文物事业已真正迈上科学的保护、研究、弘扬、管理道路,莫高窟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方面的有效科学探索,得到国内外的高度肯定和评价。但敦煌文物保护利用弘扬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也是“永久”的事业。

20198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敦煌莫高窟,勉励我们再接再厉,努力把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作为敦煌研究院的名誉院长,我还要继续奉献、再尽绵薄之力。

我常常说,我们是做了一些事,但这些事都是应该做的。敦煌还有许多事等待我们去做,以后的工作要做得更好。我衷心希望新一代的莫高窟人,更加自觉地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勇做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创新者,让莫高精神代代相传。

链接阅读:

06.“敦煌女儿”再捐千万,樊锦诗为何让人感动?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7-10

710日,樊锦诗从事敦煌文物工作60年座谈会举行,会上正式命名了编号381323小行星为“樊锦诗星”。更令人动容的是,继向母校捐资1000万元后,樊锦诗在会上又向敦煌研究院捐赠1000万元设立樊锦诗基金,用于推动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弘扬事业发展以及急需人才的培养。

璀璨星空,从此有了一颗“樊锦诗星”。作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扎根大漠半生,用青春换来了敦煌的“容颜永驻”,被亲切称呼为“敦煌女儿”。几十年来,她辗转于735个大小洞窟,看遍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到推动出台保护条例,从主持编写石窟考古报告集,到建立系统“数字敦煌”资源库,樊锦诗用半生的驻足坚守,让敦煌文化与艺术走出洞窟、走向世界。为进一步推动石窟保护,她又每年从个人工资中拿出1万元,捐给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一做就是近三十年。为招揽人才四处奔走,为提高科研人员待遇积极发声,这其间所蕴含的做人哲学、做事风骨,值得所有人学习。

甘为人梯、奖掖后学,这是樊锦诗的人生信条,是“莫高窟人”的精神坚守,也是中国科研工作者的集体写照。“两弹元勋”钱学森,排除万难回到祖国怀抱后,没有像国外科学家一样搞课题、发文章,而是一心扑在自编教材、开班授课上,面对外界的不解,他坦言“如果你们都能做研究,那么一百多人做的肯定比我一个人做的多,贡献也大得多”;图灵奖唯一华裔得主姚期智,离开普林斯顿回到清华任教,第一时间就创立了大名鼎鼎的“姚班”,立志于为中国培养一流的计算机人才;再放眼考古、历史等人文社科研究,科研育人的火种更是代代相传,许多大师都在科研方面有所建树后,将心血倾注在人才队伍组建上……恰如樊锦诗先生所自勉的,“要把莫高窟完好地交给下一代人”。这份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使命感,不正是家国情怀的生动体现么?

今日之中国,各领域事业蒸蒸日上,各方面条件大幅改善,科研工作者投身学术,或许不用再像老一辈那样艰难地权衡取舍。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展望民族复兴的美好前景,放眼现实环境的瓶颈挑战,依然呼唤后来者的使命自觉。心有热爱,矢志奋斗,这本身是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是一种绚烂的大写人生。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不管是科学探索,还是文脉传承,关键在人,在“后浪们”不断书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精彩篇章。眼下,考古仍是一个冷门专业,愿意坐冷板凳搞一辈子考古的年轻人少之又少。数理化生等基础科学,同样被很多人视为“隐学”。破除“始终缺人”的窘境,除了不断提升物质待遇、打开发展空间,也要大力弘扬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为年轻一代科研工作者插上翅膀。

“我相信事情是一棒接一棒地做。我做了我的这一段,现在能做一点是一点。我期待并且相信年轻人会做得更好。”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期待能有更多“年轻樊锦诗”加入文化之旅、科研事业,接过接力棒,让更多硕果生生不息、惊艳时代。

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高中语文学习站公众号

转自:“新课标大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