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开始论文写作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在马克思的比喻中,论文的筹备就像建造蜂房一样,先在头脑中构思完成才能进行实质性的创作。事实上,这种预先构想的过程对于论文的质量和进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即使意味着额外投入几天的时间进行充分的准备,也远比在写作过程中陷入困境更加值得。这种前期的思考和规划可以为整个写作过程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得最终的论文更加连贯、深入,并且具有更高的品质。
写作阶段的时间消耗通常不应过长。然而,很多情况下,长时间无法完成写作的主要原因是在文献检索和写作准备阶段存在不足。若在动笔之前未能清晰构建思路或者思路存在问题,这就可能导致写作的停滞。尽管无法继续,却又不愿从头开始,这种境地确实颇为尴尬。在这种情况下,抓住时机,果断地重新开始是最佳解决方案。切忌在论证阶段拖延时间,而应该勇敢地迈出重新构建论文的步伐。重新审视并重新构思论文的结构和论证路径,有时会为最终的写作过程带来全新的动力和清晰的方向。这种果断的举动不仅有助于解决困境,还有助于提升论文的质量和效率。
一、写前做三方面的掂量
在准备着手写作时,重要的一步是对已确定的理论假设、待解决的问题或即将介绍的最新国外研究成果等进行细致的权衡和审视。这一步的必要性在于,常常涉及理论文章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一旦确定了论证的写作框架,一旦开始动笔,即使发现某些部分不够顺畅或存在问题,要“扭转”角度或调整框架会变得异常困难。往往会不自觉地受到刚刚确立的框架的限制,思维被框定在狭窄的范围内,难以突破。此外,一旦更改某个环节,就可能需要全面调整,这是一件相当繁琐的事情。
因此,在开始撰写之前,仔细考虑并权衡论文中将要呈现的核心观点和结构十分重要。这种充分的思考有助于避免在后期陷入框架限制的困境。通过在早期阶段认真评估、审视和调整论文的主要观点和结构,可以大大降低在写作过程中需要做大幅度调整的可能性,提高整体的写作效率和质量。
这三方面的掂量是:
1.“……是否……”。在即将动笔前的几天,再次慎重考虑所选定的主攻方向是否确切合适,资料是否充实,论点是否具备充分的说服力等等。这个关键时刻,徘徊在“是”与“否”的交界处,与身边的老师、同学进行深入交流,重新审视所收集的材料和论证方向,是至关重要的步骤。
2.“……提供……”。在确定论文主攻方向前,对其所具有的学术或社会价值进行再度权衡十分关键。要认真考虑这个方向到底能够提供什么,以及所提供的价值有多大。这个评估标准是衡量论文水平的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尽管在文章行文和表达方面存在问题可能被视为次要,但学术或社会价值(也就是绪论中所提及的“五新”)往往是答辩时最受关注的方面。
3.“联系……”。在确定选题之际,进行广义上的链锁思考十分重要。对所选问题进行跨领域的联系和思考,可以为论证提供更深入的视角,带来更多的新颖观点和观念。这种广泛的联系有助于构建论文的框架,是设计论文的框架所必需的前提思考。
二、研究要素的确定
在开始撰写前的次要准备工作是明确研究的要素,涵盖了论文的关键概念、整体架构以及自变量和因变量在论证中的分布情况等。
一篇硕士论文通常聚焦一个、顶多二至三个抽象或具体的课题,以两三万字的篇幅为宜。这样规模的论文需要建立核心概念和少量辅助概念,形成一个小型系统,为论证提供基础。巴尔特这位结构主义符号学家曾指出:“遵循首批术语和原理的模式,在理论建立时能带来诸多便利。”然而,概念的科学性和明确定义对论证的成功至关重要。一些论文在答辩中常常遭遇质疑,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概念内涵不清晰、不同概念之间重叠或相互关系连接不当,导致论文出现多处逻辑矛盾。
在学术著作中,一般会期望使用自己独特的、较新的概念体系。有人认为,“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必须使用一系列符合该体系的概念和范畴来表述,虽然‘旧瓶装新药’也可视作表述体系的方法,但并非最佳选择”。然而,对于硕士论文来说,这个原则可能需要灵活变通。
由于硕士论文作者多数是论文写作的新手,更倾向于采用本学科已有的概念,而不是随意创造新概念。对于篇幅不算很长的论文而言,若大量采用新创的概念,就需要花费相当篇幅来解释这些概念,导致论文难以深入论证问题。
确定论文中需操作的变量数量及处理的因素复杂程度是另一重要研究考量。对于初涉较大规模学术研究的硕士研究生而言,通常不宜在论文中引入过多变量或处理过于复杂的因素。引入过多或过于复杂的要素会使研究难以把握,但若太过简化又可能影响论文的学术水平。如何在适度中把握,既不给自己设置过高要求,又不使论文显得单薄,这也是写作前作者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当前的主要挑战并非在于变量的稀少或处理因素的简单性,而恰恰相反。许多论文常常因为事先未在变量和复杂程度上做出良好考量,结果写得越来越长。然而,大多数作者初次尝试写这么长的论文,即便超出规定字数,却未因此提升论文水平,获得好评的论文往往并非那些超长篇幅的论文。因此,篇幅长短并非论文水平的必要指标。
构建论文的整体框架是任何规模较大的文章都必须考虑的重要事项。对于硕士论文,框架设计可以延伸至“节”,但不应过于细致。在写作过程中,经常需要对论证逻辑和顺序进行调整,特别是对于具体论证的因果关系或需要类似网络“超链接”解释的新概念,频繁修改是常见的。过于详细的预先设计可能会限制思路。而相对宏观的“章”应该考虑多个方案,确保突出主要观点的论证,使其他部分围绕主要观点展开。论文的“章”是其基础骨架,各章内容要有序衔接,字数大致相当。
三、研究方法的确定
每篇学术论文都必须依赖特定的研究方法来支撑论点或对问题进行解释,同时合理阐明解决问题的方法。硕士论文通常规模适中,虽然可以采用单一研究方法,但当前更多的论文倾向于主要采用一种方法,并辅以另一种,展现出多样化的研究方法。
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研究遵循着科学的法则,而非科学的“研究”往往依赖个体经验描述、随意观察、个人感受,以及基于未经验证的常识进行概括等方式。这类研究缺乏严密的逻辑推导,未充分考虑多变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因此得出的结论往往具有片面性,容易被未被考虑的其他事实所推翻。
科学研究方法可分为两大类: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思辨研究涵盖文化、政治经济学、历史等领域,旨在得出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结论。实证研究则旨在获得事物属性的认识,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方式。定性研究主要通过观察、访谈等方式,运用归纳分析、资料挖掘以及体验式访谈和观察等手段,得出关于事物属性的结论。而定量研究则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中,运用假设演绎、代表性统计和实验等方法,得出有关事物属性的结论。若研究选题具有实证性质,通常最佳做法是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研究,将某一方法作为主要手段,另一方法作为辅助手段。
注意:目前流行的对于“定性研究”的理解往往误将其视为思辨研究。实际上,思辨研究指的是从文化、历史、政治经济学等角度对选题进行综合的、逻辑的分析;而“定性研究”是实证研究的一种方法,包括访谈、观察和资料分析,用于解决相对具体的问题,其目的和方法与思辨研究存在显著差异。
各种研究方法并无高低之分,应根据选题特性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在哲学、史学理论、文论等领域的论文中,思辨研究方法更为适用;而在经济学、社会学、传播学、民族学、国际关系等领域的论文中,则多数采用实证研究。采用定量还是定性方法,需根据具体选题情况而定。考虑到硕士论文的经费有限,作者通常只能进行小规模的研究,相对宏观的数据可采用专业机构的调查材料。
在确定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时,硕士论文要注意量力而行这个问题。如果条件不允许,切勿贪心地试图开展较为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否则,可能会陷入难以收拾的境地。
定性和定量研究各有其优势和不足,因此在选择研究方法时需要对现有的讨论有所了解,以进行权衡。一些学者认为,利用量表、统计分析、电脑模拟以及资料简化等定量化技术可以使论证经得起测试和验证;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针对社会现象的真正因果关系在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下是过于理想化的。采用定量研究来解释社会现象有时会显得不自然,缺乏人性,并且过度简化了社会现象。
转自Light论文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