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论文投稿如何做到“文刊相符”

2024/3/4 17:14:38  阅读:43 发布者:

作者简况:方志,经济学博士,人力资源开发与人才发展专业方向,现任《人口与经济》编辑部主任,中国人口学会人口学期刊与出版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获北京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优秀编辑、全国高校社科期刊优秀编辑。

问:关于 C刊投稿

首先请方志老师为大家分享一下CSSCI的投稿经验和心得呢?以及CSSCI投稿的注意事项和要点?

答:

首先得谦虚一下,谈CSSCI期刊的投稿经验和心得,一般是要学术大牛,至少也是新生代学霸才有资格进行的,应该是已经在CSSCI上面发表很多文章,且每次投稿成功率较高的,具有一定的投稿经验积累才能分享的。我自己虽然也是一个经济学博士,但主要的工作还是一个编辑,精力有限(实际上也是很懒),真正往CSSCI期刊上投稿且成功的次数并不多,所以从作者角度来谈投稿经验和心得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唯一有点经验的在于我本身是一个CSSCI期刊的编辑部主任,周边交往的也都是这些CSSCI 期刊的编辑部主任和编辑,从期刊编辑部角度可以勉强谈一些CSSCI投稿的注意事项。

我认为往CSSCI期刊投稿,最重要的是需要注意到“文刊相符“——作者往往是基于研究的视角考虑问题,什么都可以研究,只是希望研究得更科学、更深入;而编辑往往则是基于传播的视角考虑问题,希望稿件既有好的质量,还便于传播,即有话题性。虽然作者有时候在选题的时候也关注到自己大的研究领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但这些还不够,从传播的角度看,您的稿件是否采用,不仅仅看您的选题在您的研究领域的传播力,还需要和整本期刊所有方向的选题的传播力进行PK

编辑在选用稿件的时候,每次都是在科学性与传播力两个方面进行均衡。并不是研究质量最好的文章就可以被发表,否则也就不会发生诺贝尔获得者的论文被枪毙的事情了,这样的事情在我们期刊界看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我们期刊工作人员希望自己的期刊整体内容质量超高,但同时也考虑期刊传播的现实性生存问题。

CSSCI期刊投稿的作者,除了一些少数初入江湖懵懂无知的探路者外,大多数都是对自己的学术水平或者论文的整体质量有一定自信的。但尽管每个人都有点自信,实际情况是基本上90%的论文都无缘在目标期刊上发表。我接触到太多的作者,有些是熟人,也有些是陌生人但是真正的请教者,他们在稿件被毙掉后都要问我审稿专家的建议。我也知道大多数期刊都有审稿意见的返回,审稿专家会提一些修改意见,作者也会遵从这些意见进行修改“完善”然后转投其他期刊,以增加命中率,这无可是非,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即作者们下意识地会认为自己的论文不被选用是因为质量不好,而实际的情况则是,大多数被毙掉的稿件并不是质量不好,而仅仅是并不符合期刊的传播需要。总结一下,您的稿件被选用,首先要有一定程度的研究质量,其次要有传播力,再次要有符合目标期刊的传播力。

先谈第一个方面:研究质量,并不是研究水平越高的论文就被选用,实际情况是我们会在研究质量和传播力上进行均衡,对于一些好的选题,比如热点焦点话题,一些大的现实性选题,有时候我们会有一定的偏爱,此外,对于一些前沿性的选题,往往是在一些新的方向的开拓性的探索,数据以及以往的积累都不可能支持论文有一个很深的研究程度,但这些选题也可能被选用,不过前提是至少有一定的水平,出版后看起来不会太难看,不会影响到期刊的声誉。

再来看第二个问题:传播力,很多作者会片面地认为传播力就是社会热点话题,事实上并非完全如此,至少我们期刊很少去迎合社会热点问题。从编辑的角度看,传播力往往可以是知名作者(不能完全排除文以人传的存在,但我们期刊可以保证不会过于歧视青年作者)、社会热点话题、理论重大问题、前沿问题、前瞻性问题、新颖选题、过往研究总结并提高性选题,甚至小众但能高度彰显期刊内涵的选题,等等。

再看第三个问题:符合目标期刊的传播力。并不是具有很好传播力的文章就是我们需要的,目标期刊有自己的发文方向,首先要满足发文方向,其次还尽可能符合期刊的优先发表方向。我经常提醒作者,要区别看待社会科学期刊和理工科类期刊,后者的内容质量往往更容易比较,但前者基于社会属性更难比较,作为社科类期刊,您的论文不被选用,不仅仅是文章质量不好,或文章质量好而传播力不行,很多理由都可以使得您的文章不被选用,比如:社会科学的评价标准应是多元化的,您的文章的研究范式不被审稿专家所接受或喜欢;您的文章前段时间我们期刊已经发表了同类的文章;您的文章不能和其他文章形成呼应,构不成连续性或集中性选题群,您的文章有传播力,但这个传播力并不是针对我们的主要目标群体的,等等。有些选题,很可能您早一两个月投过来,可以和本领域社会热点相呼应,就更可能发表。而对于社科期刊来说,通常被毙掉的文章,有严重质量问题的并不是占大多数,大多数文章不被选用是基于上面的各类非学术质量问题。对于作者而言,提高论文质量可能使你的文章被通过的概念高一些,但这不是全部,还需要注意您的文章是否和目标期刊的需求高度“契合”,也即我前面说的“文刊相符”。作为学者,您把主要工夫放在有限的范围,比如技术性处理:在普通回归之上进行自相关或内生性处理,这无可厚非,但至少在投稿之前,熟悉您投稿的期刊。

问:关于研究和写作

研究和写作的过程充满着探索和思考的乐趣,但也需要较好的基本功以及正确的方法。在这个过程当中,从前期的文献阅读、文献收集整理,到中期的写作框架搭建、写作规划与进展,以及后期写作完成与修改、期刊投稿,每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您作为经验丰富的前辈,能否为大家讲解一下各个环节有哪些注意事项和技巧呢?在每一个环节,您觉得最大的难点和痛点是什么呢?作为一名新手,又应该如何去克服这些困难呢?

答:

这个方面,我自己也不是特别好的研究者,只能勉强地回答,估计对于老手没有丝毫帮助,但希望新手们能有用处。

我一直认为论文分大论文和小论文,所谓大论文就是您首先有一个明确的研究方向,在上面不断积累,持续关注,并按照计划有意识地解决此领域内的重要问题的论文,所谓小论文往往是您在大论文的准备过程中,看到某篇文章,或是受到其他启发,临时性地想到的一个选题,觉得很可能有研究意义,临时性地进行的研究,小论文可以是您的研究领域的某一具体微观选题,也可能是与其无关,但完成小论文后我们要回归到大论文的路上。要明确以下几个方面:

通常我们做研究都是一个不断聚焦的过程,先确定一个研究方向, 然后内化,在内心认同这个研究领域,认为这方面的研究比别的方向更有意义或者更有乐趣。内化之后,就是在该领域的积累:收集文献与看文献。一般来说,我们会好几年都在同一个方向积累,这样该领域的文献基本上都比较熟悉,算是掌握得比较全面。这是您做研究,尤其是大论文的基础。我们在研究方向上积累的过程中,也是一个不断聚焦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该领域内选题的想法,会形成几篇大论文的初步思路,事实上,关于这方面的论文框架和思路已经隐隐成形,剩下来的,就是模型分析和写作,算是体力活。论文完成后,投稿前需要考虑一下该论文适合的目标期刊。

问:何为好文章?

您具有多年的审稿经验,能否结合您的经历为大家总结和分析一下,文章被录用或者被拒绝,有哪些最常见的原因呢?从审稿编辑的角度来看,您认为怎样的文章算是一篇好文章呢?

答:

这个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文章被录用或被拒绝的原因,我在第一个问题上已经回答了较多,这里不再赘述。从审稿编辑的角度来看,什么样的文章算是一个好的文章?简单来说,既有研究质量,让人看了觉得写得很对;又有传播力,让人原意看,看后还愿意重复看,重复看后还愿意作为自己研究的起点以重复引用的文章就是好文章。具体来看,也分好几种:

■一种是现实性选题,能够直接解决现实问题,有现实意义,且不犯文青错误,对策方案可行的文章。

■ 第二就是深入性选题,研究一个具体有意义的理论问题,既顾前,完整总结了前人的研究,又顾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推进的文章,尤其是有丰富信息量,在该领域看了您的论文觉得不需要再看其他论文的文章就是好文章。

■第三是思想性选题,有深刻思想的文章,或许不需要复杂的模型,甚至是没有数据,但能有一个新颖或深刻的论述,让人得到启发的就是好文章。

■第四是工具性选题,包括好的综述、方法类文章、有资料参考价值文章、大专家所写的学科方向指引性的文章等。

转自闻刊科研写作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