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期刊论文

60087条记录

  • 56791.扬州大学王幼平课题组首创油菜“花不落”新种质

    [摘要]:近日,扬州大学王幼平教授课题组在PlantPhysi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Generationofanoilseedrapemutantwithnon-abscisingfloralorganswithCRISPR/Cas9technolog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了花瓣不掉落的油菜新种质,不仅能够显著抑制油菜菌核病的发生率,而且可以延长油菜的观花期,有助于促进油菜作物经济和社会... [发表时间:2022/8/16 10:46:55]

  • 56792.PNAS | 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欧阳亦聃团队报道了一个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新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和育性恢复系统

    [摘要]: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sterility,CMS)指由细胞质基因引起的雄性生殖器官不能产生有功能花粉的现象,是一种母性遗传性状。目前在很多种植物中都报道了细胞质雄性不育,大都由线粒体不育基因和细胞核恢复基因(Restoreroffertility,Rf)共同调控;细胞质线粒体基因导致雄性不育,而细胞核恢复基因使不育系恢复育性。CMS/Rf为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了实用的工具... [发表时间:2022/8/16 10:45:27]

  • 56793.​华南农业大学黄巍教授团队发现生物钟调控植物细胞自噬节律的新机制

    [摘要]:细胞自噬是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物质稳态机制,通过降解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和受损的细胞器,实现对营养物质的循环再利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在动物中自噬途径与生物钟存在着紧密的相互调节关系:生物钟转录因子能够直接调控自噬基因的昼夜表达水平,而自噬途径也能够降解生物钟的核心组分从而反馈影响近日节律及其输出途径。另外,提高夜间自噬活性水平能够使果蝇的寿命显著延长。然而,植物自噬节律与生物钟的调控关系和分子... [发表时间:2022/8/16 10:43:52]

  • 56794.中国农大郭仰东实验室发现番茄乙酰基转移酶参与调控光合酶活性从而影响番茄抗旱性

    [摘要]:干旱胁迫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农作物的产量。蛋白质赖氨酸乙酰化包括组蛋白乙酰化和非组蛋白乙酰化,是蛋白质的重要翻译后修饰过程。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在植物抗旱性中的调节作用已被系统地研究,而对干旱胁迫中非组蛋白乙酰化修饰的研究仍然较少。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郭仰东团队在《EnvironmentalandExperimentalBotany》上发表题为“SlSNAT2,aChloroplast-Lo... [发表时间:2022/8/16 10:38:24]

  • 56795.王桂凤课题组报道植物平行进化产生MCIA-like复合物调控线粒体复合物I装配和种子发育的分子机制

    [摘要]:线粒体是起源于最后真核生物共同祖先(lasteukaryoticcommonancestor,LECA)的半自主性双层膜细胞器。线粒体功能丧失会导致多种新陈代谢异常疾病,例如雷氏病(Leigh'sdisease)、阿尔兹海默症和癌症等。相较于人类,线粒体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线粒体缺失会影响信号传递和种子败育等。线粒体复合物I(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是氧化磷酸化系统第一个也是... [发表时间:2022/8/16 10:35:59]

  • 56796.植物生长发育调控基因在非基因型依赖性植物遗传转化中的应用及前景

    [摘要]:植物的遗传转化是指利用农杆菌介导或基因枪的方法将感兴趣的基因导入到具有再生能力的细胞或胚胎干细胞中,并培养成完整植株的过程。传统基于激素的植株再生途径如体细胞胚胎发生或器官发生往往过程繁琐又耗时,且对专业技能和经验具有较高的要求。过去40年来,胚胎发生和器官发生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些开创性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解析植物再生的关键步骤和因素,并鉴定了生长和发育相关的关键调节基因,这些基因可以显著提... [发表时间:2022/8/16 10:35:14]

  • 56797.Science|重大突破:设计遗传回路,重塑植物根系!

    [摘要]:合成生物学的一个长期目标,是设计基因回路以赋予基因规定的时空表达模式。随着对调控植物发育的分子机制的理解,科研人员已经确定了一系列与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的关键性调节因子;但是,要如何在植物中控制这些基因的表达,严重阻碍了这些知识的应用。目前,在植物中以特定模式来表达基因,仍具有挑战性,尤其是当表达模式超出天然启动子的范围时。遗传回路(geneticcircuits)的生物合成,是一种有吸引力的解决方案... [发表时间:2022/8/16 10:34:17]

  • 56798.华中农业大学水稻栽培生理团队在光合作用对温度的响应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摘要]:近日,华中农业大学彭少兵教授领衔的水稻栽培生理团队在国际知名植物学主流杂志《ThePlantJournal》在线发表了题为《Interspecificvariationinthetemperatureresponseofmesophyllconductanceisrelatedtoleafanatomy》的研究论文。叶肉导度是衡量CO2从细胞间隙向叶绿体传输能力的指标,是C3作物光合速率的主要限制... [发表时间:2022/8/16 10:33:07]

  • 56799.董金皋教授团队解析玉米大斑病菌PKA调控病菌生长发育及侵染的分子机制

    [摘要]:玉米大斑病是大斑刚毛座腔菌(Setosphaeriaturcica,俗称玉米大斑病菌)引起的严重威胁玉米生产安全的重要真菌性病害之一,在世界主要玉米种植区普遍发生,常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S. turcica作为一种植物病原真菌,其生长发育及致病性受到多条信号转导途径的共同调节。其中,cAMP信号转导途径是由G蛋白介导的在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信号跨膜转导途径,但其对真菌生长发育及致病性调控的分子机制... [发表时间:2022/8/16 10:32:04]

  • 56800.浙江大学农学院揭示高温改变作物挥发物释放及作物-害虫-天敌互作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不仅影响人类的生活,也使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尽管众多研究已报道了作物、害虫、天敌等农业生物受环境高温影响的机制,但对于“环境高温如何影响农业生态过程?”仍认识有限。马铃薯是低温作物,具有喜冷凉、耐低温的特性,高温常影响其生长并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马铃薯块茎蛾是马铃薯的重要害虫,在我国西南地区发生较重,螟黄赤眼蜂是其卵寄生蜂。马铃薯在田间常释放大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作物-害虫-天敌三者相... [发表时间:2022/8/16 10:31:22]

首页<<5677567856795680568156825683>>尾页共6009页 跳页共60087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