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期刊论文

60067条记录

  • 56411.孟琳 | Plant Physiology 第一作者

    [摘要]:论文:NACtranscriptionfactorTgNAPpromotestulippetalsenescence姓名:孟琳目前职位:求职中教育背景: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兴趣爱好:篮球个人简历:本人于2015年加入华中农业大学刘继红教授课题组开展硕士阶段的研究,研究方向为逆境胁迫下柑橘的应答和分子调控机制,解析了PtrCDPK10通过磷酸化PtrAPX调控ROS平衡,从而提高枳的抗旱性。2018年... [发表时间:2022/8/24 10:03:12]

  • 56412.山东大学谭保才团队揭示SPR2/PPR-SMR1互作介导线粒体内含子剪接的新机制

    [摘要]:高等植物线粒体基因组含有大约20~22个内含子,其正确剪接对这些基因的表达和线粒体的功能极为重要,剪接缺失轻则造成生长发育受阻,重则导致胚致死。近期的研究发现,多种家族的蛋白质因子参与了线粒体内含子剪接,如PPR、Maturase、CRM、mTERF、DEAD-box和PORR等,但这些因子介导线粒体内含子剪接的机制尚不清楚。近日,山东大学谭保才教授研究团队在PlantPhysiology上发表了... [发表时间:2022/8/24 10:02:18]

  • 56413.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合作团队揭示ARF3调控花序模式和SAM稳态的机制

    [摘要]:茎尖分生组织(SAM)乃植物地上部器官发生之源,干细胞的持续增殖和有序分化是维持SAM稳态的基础,也是植物正常发育的前提。在遗传上,WUS-CLV3的反馈调节是控制干细胞活性的核心通路(Yadavetal.,2011)。此外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相互拮抗对SAM活性维持发挥着重要作用,细胞分裂素促进中心区(CZ)干细胞增殖,生长素诱导外周区(PZ)细胞分化,并调控器官原基的有序发生和建成(Schall... [发表时间:2022/8/24 10:01:33]

  • 56414.华中农大提出动植物复杂性状定位新方法

    [摘要]:混池测序分析(Bulkedsegregantanalysis)是一种省时省力、广泛应用于挖掘性状遗传位点的方法,已有多种相应算法被开发出来。包括基于高低池等位基因频率差异的ΔSNP-index方法,基于欧式距离的ED4方法,基于G值计算的G’方法,基于LOD值计算的SmoothLOD方法以及基于非参数检验的Ridit方法等。这些方法缺乏用户友好型软件,从而使用复杂;同时大多只适用于两个混池,且难以... [发表时间:2022/8/24 9:59:26]

  • 56415.Cell 突破!郭红卫/柴继杰合作团队揭示植物感知胞外pH的机制,进一步完善 “酸生长理论”

    [摘要]:细胞外pH对于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免疫都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例如人体血液pH维持在7.35-7.45,位于细胞膜表面的络氨酸受体激酶(RTKs),G蛋白偶联受体 (GPCRs) 及氢离子敏感离子通道能够感应血液pH的细微变化,调节人体生长发育、免疫应答等过程。细菌也能通过多种酸性或碱性敏感的膜表面蛋白复合体感应环境pH变化,调节自身信号通路。植物细胞外pH呈酸性(pH5.7),许多生理... [发表时间:2022/8/24 9:57:17]

  • 56416.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通过时空特异转录组揭示调控玉米节间发育的新模式

    [摘要]:株高是最重要的株型性状之一,对玉米生长、光合作用、抗倒伏性和农机收割都有重要影响,是决定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株高主要取决于玉米茎秆节间数和节间长度。株高性状是玉米株型调控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尤其在玉米驯化过程以及现代分子育种中极为突出。合理的株高才能促进玉米丰收高产,目前常采用基因工程或人工诱变的方式改变株高相关基因的表达来调节玉米株高,以达到增产的目的。随着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及预测模... [发表时间:2022/8/24 9:56:27]

  • 56417.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陈日远教授课题组发现番茄多心室形成调控的新机制

    [摘要]:畸形果是果菜类蔬菜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严重影响果实的外观品质和食用价值。番茄(Solanumlycopersicum)是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同时也是研究果实发育与成熟调控的理想模式植物。在茄果类蔬菜中,番茄最容易产生畸形果。番茄的心室数是影响果实大小性状和畸形果发生率的重要因素,心室数越多,果实越大,畸形果发生率越高。因此,研究番茄心室形成的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价值。心室的形成与茎... [发表时间:2022/8/24 9:54:54]

  • 56418.华中农业大学马铃薯团队在感病基因促进马铃薯Y病毒积累方面取得新进展

    [摘要]:病毒在细胞水平侵染植株,传统的防治措施很难奏效,培育抗病毒品种是最为经济有效的手段。受制于基因组大小和编码能力,植物病毒必须依靠感病因子(susceptibilityfactors)才能成功侵染宿主。感病因子的功能性丧失往往赋予寄主对相应病毒的抗性。遗传上这种抗性则由隐性等位基因决定,因此也被称为隐性抗性。马铃薯作为重要的无性繁殖作物,受到包括PVY病毒在内的多种病毒病影响,发掘参与PVY病毒侵染... [发表时间:2022/8/24 9:53:41]

  • 56419.Science Advances|西班牙研究人员揭示COP1整合光照和温度信号冲突,调控下胚轴生长的机制

    [摘要]:2022年8月19日,ScienceAdvances在线发表了西班牙国立生物技术中心(CNB)SaloméPrat和SaúlAres团队及其合作者题为“COP1dynamicsintegrateconflictingseasonallightandthermalcuesinthecontrolofArabidopsiselong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建立了phyB、PIFs、ELF3和CO... [发表时间:2022/8/24 9:52:58]

  • 56420.上海交大陈功友团队揭示条斑病菌克服水稻气孔免疫的新机制

    [摘要]: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构成的植物叶表皮上的微孔,是植物进行气体交换和水分蒸腾的开关。作为植物免疫的第一道防线,植物可以主动关闭气孔来阻止病原菌的侵入。已有研究表明,植物气孔的关闭受多种信号分子的调控,包括Ca2+、H+、活性氧(ROS)、脂类、水杨酸(SA)和脱落酸(ABA)等。为了克服气孔免疫,植物病原菌分泌植物毒素和效应物蛋白来抑制气孔关闭。例如,丁香假单胞菌的冠菌素能有效抑制ABA诱导的气孔关... [发表时间:2022/8/24 9:51:10]

首页<<5639564056415642564356445645>>尾页共6007页 跳页共60067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