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0062条记录
[摘要]:01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7期P7—P802作者单位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原题《试论葛兰言中国研究的比较方法》,摘自《西北民族研究》2022年1期,王宁摘马塞尔·葛兰言是法国社会学年鉴学派的第三代领导人,是著名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汉学家,其多数著述与古代中国文明有关,他以不同于其同时代及过往汉学家和历史学家的方法对《诗经》等中国古籍进行分析和解读。葛兰言研究中国文明的时代是西方借... [发表时间:2022/8/24 14:26:45]
[摘要]: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7期P5—P6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摘自《民族研究》2022年1期,王宁摘过去十多年,国际学界展开关于发展问题和涉及发展中国家的讨论时,“全球南部”一说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已有几百个学术期刊发表的文章先后使用了这一说法,讨论的主要议题是南南合作,其中一些学者还将巴西、印度、中国、南非等国在南南合作过程中产生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影响的新动态称为“全球南部的崛起... [发表时间:2022/8/24 11:42:21]
[摘要]:摘要:近几年,中国学术界对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推出了大量关于什么是区域国别研究、为什么要开展区域国别研究以及如何开展区域国别研究等问题的科研成果,对这一学科的认知在不断深化。但这一认知中的有些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在区域国别研究升格为“区域国别学”后,有必要认真考虑以下几个与这一学科的学科建设息息相关的重大问题:区域国别研究要去神秘化,因为它的难度并不高于国际问题研究中的综合性问题... [发表时间:2022/8/24 14:22:23]
[摘要]: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6期P137—P138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摘自《新视野》2022年1期,王宁摘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对当代人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人类学为事实前提,讨论其在当代人类学本体论视阈中的意义。人的哲学与“类存在”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本体论是人的感性活动,即《费尔巴哈提纲》中提出的“实践”,或相当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所指的“生产... [发表时间:2022/8/24 11:31:44]
[摘要]:摘要: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金冲及先生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思考历史、分析历史、书写历史,在史学研究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复旦大学,金冲及先生不但在三尺讲台上挥洒激情,还为我国近现代史的学科与教学体系打下厚重基础。在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期间,金冲及先生主编并撰写了一批权威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传记。离休后,金冲及先生积极响应号召,继续从事中国... [发表时间:2022/8/24 11:36:28]
[摘要]: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6期P145—P14602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社会学文化学教研部,摘自《社会科学辑刊》2022年1期,王宁摘不管是在制度设计层面,还是在现实需求层面,我们的消费生活都迎来了一场新的重大而深刻的变革,数字化已深度介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相对于新型消费的迅猛发展,学术界对新型消费的研究还远远不足。特别是如何理解这一场意义重大的消费变革及其为中等收入群体日... [发表时间:2022/8/24 11:35:34]
[摘要]:摘要:有清一代,开始把“正史”作为二十四史的专称。用“正史”一词来标记历代史籍,目的是形成一种历史文化的认同。对王朝正统的确认,是建立历代统绪的基础。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二十四史整理工作,其缘由在于,一方面,二十四史是中国政治历史文化基本载体,传达了古代政治文化的共识。钩深可以致远,阅读这部史籍,可以把握历史演进的时间轴,可以更清楚知道我们今天所处的位置。另一方面,毛泽东喜爱古史,但并不泥古非今,不... [发表时间:2022/8/24 11:43:15]
[摘要]:内容提要:互联网时代的口头传统突破了物理空间,拥有更阔大的演述场域,实现了从传统社区向新媒体的转移。以短视频和网络直播的新媒体平台为例,口头传统演述实践中的歌手与受众关系发生了变化。歌手不再是专门的职业,其演述突破了社区的文化语境,受众的分布也超越社区范畴。歌手与受众的关系,从二元互动发展为以新媒体为中介的演述人与受众、受众与受众的多元互动。关键词:新媒体;口头传统;主体;受众作者:王威,黑龙江省... [发表时间:2022/8/24 11:41:47]
[摘要]:摘要:金冲及先生是著名的中共党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专家,尤其在中共党史研究领域,几十年来发表了大量填补学界空白的研究成果,他所主编或共同主编的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云等中共领袖人物传记,是其中的突出代表。他的中共党史人物研究建立在翔实的史料基础之上,回到历史现场,尽可能接近历史实际,对人物的评价力求公正;将人物放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充分考察了历史的复杂性;注重夹叙夹议,在历史发展的关键之... [发表时间:2022/8/24 11:32:52]
[摘要]:摘要:中国文化社会学正呈现方兴未艾之势,但其学术传统仍有待塑造,而对西方文化社会学的理论逻辑及预设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前置工作。“行动中的文化”是晚近以来有深远影响的文化社会学学说,但该学说过度贬低价值对于行动的导引作用,存在一种个体主义偏向,忽略了文化的系统性与整体性,由此带来经验解释和理论逻辑上的困境。对包括文化社会学在内的西方社会学学说之理论逻辑及预设的深入探究,将为社会学本土化提... [发表时间:2022/8/24 14:28:21]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