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期刊论文

60062条记录

  • 56155.连发三篇Science,我国在作物高产且稳产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黄学辉教授点评

    [摘要]:近期,我国科学家连发三篇Science文章探索农作物高产和稳产的遗传机制方面正不断取得卓有成效的进展。具体如下:【Science】重磅!林鸿宣/林尤舜组合作发现了第一个潜在的作物高温感受器;【Science】中农杨小红/李建生组和华中农大严建兵组等系统解析了玉米和水稻趋同选择的遗传基础; 【Science】激动人心!过表达一个基因,水稻田间可最高增产68%,氮利用增加56%.《科学》咖啡沙龙(Sc... [发表时间:2022/8/29 8:54:33]

  • 56152.【Plant Cell】水稻孕穗期耐冷性的分子机制

    [摘要]:水稻起源于热带地区,属于低温敏感作物,低温严重限制水稻在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的种植。我国平均每4到5年就会发生一次大规模的冷害,孕穗期冷害每年造成水稻减产约为300万到500万吨。黑龙江省是我国优质水稻的主产区,但该地区水稻孕穗期冷害频繁发生,孕穗期耐冷性和稻瘟病抗性一样,是黑龙江省水稻品种审定的必须前提。解决水稻孕穗期冷害问题对于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目前已报道的孕穗期耐... [发表时间:2022/8/29 8:58:10]

  • 56153.【Plant Cell】乙烯和生长素途径互作调控水稻根生长的新机制

    [摘要]:乙烯和生长素参与包括植物发育、应激反应和适应性生长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吲哚-3-丙酮酸(IPyA)途径是生长素合成的主要途径。在该途径中,色氨酸转氨酶TAA1先将色氨酸转化为IPyA,之后黄素单加氧酶YUCCA进一步催化IPyA转化为IAA。水稻是半水生单子叶作物。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张劲松研究组通过对一个根特异的乙烯不敏感水稻突变体mhz10的研究发现,MHZ10基因编码色氨酸氨基转移... [发表时间:2022/8/29 8:56:44]

  • 56154.雷明光课题组揭示表观遗传学在低磷调控根系重构的机制

    [摘要]:磷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但是土壤中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磷不足,严重限制了农作物的产量。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的研究发现,低磷抑制主根伸长,促进侧根与根毛发育,改变根系构型,增强对土壤中磷的吸收能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表观遗传机制在植物响应环境胁迫的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但是,表观遗传在低磷条件下根系重构中的作用机制一直不明确。JIPB近日在线发表... [发表时间:2022/8/29 8:56:03]

  • 56157.【Mol Plant 】无意识选择使驯化瓶颈效应复杂化

    [摘要]:驯化问题最近又成为争论热点,争论的焦点主要是驯化起源过程的选择强度和无意识选择等(Allabyetal.,2022;Purugganan,2022)。驯化瓶颈效应是人工选择信号分析与位点鉴定的理论基础,不同的驯化起源认知对于驯化瓶颈效应估计将造成直接影响。https://doi.org/10.1016/j.molp.2022.08.002近日,浙江大学樊龙江教授团队在MolecularPlant在... [发表时间:2022/8/29 8:48:36]

  • 56151.【PNAS】谢芳研究组揭示了豆科植物共生互作中核内钙信号的编码机制

    [摘要]:2022年8月16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PNAS)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中科院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谢芳研究组题为“Constitutiveactivationofanuclear-localizedcalciumchannelcomplexin Medicagotrunc... [发表时间:2022/8/29 8:59:26]

  • 56156.【Cell Reports】敲除一个基因,增加水稻对稻瘟菌及白叶枯菌的抗性

    [摘要]:北京时间2022年8月16日晚23时,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作物科学研究所团队合作在《细胞报告》(CellReports)上发表了题为“AVQ-motif-containingproteinfine-tunesriceimmunityandgrowthbyahierarchicalregulatorymechanism”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道了VQ蛋白OsVQ25通过OsPUB73-OsV... [发表时间:2022/8/29 8:51:30]

  • 56159.【Nat Microbiol】意外!豆科植物控制固氮菌多肽能与血红素结合,可转化为治疗应用

    [摘要]:使血液呈现为红色的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运输氧的特殊蛋白质,它由血红素和珠蛋白结合而成。在人体内,每一个血红蛋白由4个血红素和1个珠蛋白组成,每个血红素又由四个吡咯类亚基组成一个环,环中心为一个亚铁离子。数十亿年来,血红素一直是自然界中最普遍和最重要的分子之一。它在细胞燃烧热量以产生生存所需能量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氰化物和一氧化碳等有毒物质之所以致命,正是因为它们结合后会使血红素失活。另一方面,红... [发表时间:2022/8/29 8:40:53]

  • 56160.突破!华中农大开发一种农杆菌转化的替代者-纳米技术在基因转化中展露头角!

    [摘要]:RNA干扰(RNAi)技术的发展为植物基因功能、信号通路和作物育种等研究领域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目前小干扰RNA(siRNA)在完整植物细胞中的递送主要依赖于农杆菌转化法和病毒递送手段,但这些递送方式通常会产生随机的基因组整合,导致siRNA的不可控表达,从而难以精准控制基因沉默周期。近日,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韩鹤友教授课题组成功开发了基于纳米材料氧化石墨烯纳米颗粒介导的siRNA递... [发表时间:2022/8/29 8:38:43]

  • 56158.华南农业大学黄巍教授团队发现生物钟调控植物细胞自噬节律的新机制

    [摘要]:细胞自噬是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物质稳态机制,通过降解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和受损的细胞器,实现对营养物质的循环再利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在动物中自噬途径与生物钟存在着紧密的相互调节关系:生物钟转录因子能够直接调控自噬基因的昼夜表达水平,而自噬途径也能够降解生物钟的核心组分从而反馈影响近日节律及其输出途径。另外,提高夜间自噬活性水平能够使果蝇的寿命显著延长。然而,植物自噬节律与生物钟的调控关系和分子... [发表时间:2022/8/29 8:44:23]

首页<<5613561456155616561756185619>>尾页共6007页 跳页共60062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