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0043条记录
[摘要]:纤细裸藻(Euglenagracilis)是一种重要的光合经济微藻,能够合成β-胡萝卜素、副淀粉、维生素和脂肪酸等高附加值产物。2013年,我国国家卫计委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将纤细裸藻列为新食品原料,是继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pluvialis)和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pyrenoidosa)等又一种合法的食品微藻,具有重要的科研和经济价值。此外,基因编辑技术在实现纤细裸藻... [发表时间:2022/9/5 10:43:33]
[摘要]:2022年8月30日,南京农业大学万建民院士团队关于生长素调控水稻光合产物源库分配和生长发育机制的研究成果“Auxinregulatessource-sinkcarbohydratepartitioningandreproductiveorgandevelopmentinrice”在PNAS上发表。光合作用产物在源(叶片)和库(果实和种子)器官间分配与运输将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作物利用蔗糖转运子... [发表时间:2022/9/5 10:42:42]
[摘要]:由于大部分土壤游离态磷含量较低,植物时常遭受磷饥饿威胁。为了提高磷饥饿耐受能力,植物演化出了一系列的适应机制,如改变根形态和结构、合成和积累花青素、分泌磷酸酶和有机酸、加强磷元素吸收及体内再循环等。这些过程涉及的转录重编程受到了以PHR1为代表的Myb-cc家族转录因子的严密监控。然而多年生木本植物,如杨树,响应磷饥饿的分子调控机制尚不明确。近日,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建全教授团队在PlantPh... [发表时间:2022/9/5 10:41:44]
[摘要]:植物细胞伸长取决于有条不紊的的基因调控、充足的营养供应和及时的细胞壁修饰。花药发育与花粉形成是开花植物有性生殖的重要环节,花药大小与花粉粒的数量和活力具有相关性,但迄今对植物花药细胞伸长的分子机制和作用模式还少见报道。2022年8月24日,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中智生物农业国际研究院万向元教授团队在TheCropJournal上在线发表了题为“ZmMs33 promotesantherelongati... [发表时间:2022/9/5 10:40:41]
[摘要]:碱基编辑器(Baseeditor,BE)是植物内源基因定向突变的强大工具,目前主要包括腺嘌呤碱基编辑器(ABE)和胞嘧啶碱基编辑器(CBE)两大类。兼具腺嘌呤和胞嘧啶碱基编辑功能的双元编辑器(ACE)也有报道,但是由于其同时产生A-to-G和C-to-T的效率很低,难以用于植物基因的定向进化。JIPB近日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逆境中心朱健康课题组题为“Baseediting-mediatedtarg... [发表时间:2022/9/5 10:39:57]
[摘要]:棉花属于锦葵科(familyMalvaceae)棉属(Gossypium),其主产品棉纤维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天然纺织原料。棉纤维是单细胞结构,由胚珠表皮细胞突起后不断伸长而形成。棉花开花前后,胚珠表皮细胞突起产生长绒纤维(Lint),即成熟后的皮棉,但只有约25%的表皮细胞可分化形成长绒。每粒种子上起始的长绒纤维数量越多,意味着棉纤维产量越高。然而,调控长绒纤维起始分化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解析。20... [发表时间:2022/9/5 10:39:10]
[摘要]:全球气候的变化导致极端气候频发,这些变化导致的干旱、盐碱化和极端温度的非生物胁迫,以及昆虫、微生物和病毒的生物胁迫对作物生产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而农作物通过参与应激反应基因的表达在转录和转录后水平上的精确调控以应对各类调整。这些调控涉及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一系列RNA修饰。最近的生物信息学和分子数据证明了胁迫下植物中特异性mRNA修饰与转录本丰度之间的联系。然而胁迫条件下mRNA修饰导致的转... [发表时间:2022/9/5 10:38:17]
[摘要]:水稻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解析其雄性不育机制促进两系和三系法杂交育种,对于保障粮食产量具有重大意义。phasiRNAs是植物中一类特殊的siRNA,它的生成依赖于22-ntmiRNA/AGO蛋白沉默复合体(RISC)切割长非编码转录本(如TAS和PHAS)或者NB-LRR等编码基因转录本所触发,随后RNA依赖的RNA聚合酶6(RDR6)将切割靶点下游的片段合成双链RNA,再分别由DCL4和DCL5连... [发表时间:2022/9/5 10:37:15]
[摘要]:心皮是被子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为胚珠的生长发育以及双受精过程提供稳定的内环境,是被子植物标志性的形态创新。心皮起源及果实的多样化最终促进了动物的起源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心皮的起源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重大的进化生物学问题,人们对果实进化发育机制也知之甚少。揭示心皮起源的分子遗传机制对我们理解心皮结构的多样性、果实形态进化和产量提高至关重要。JIPB近日在线发表了中科院植物所贺超英研究员课题组撰写的题为“T... [发表时间:2022/9/5 10:36:31]
[摘要]:大豆是重要的植物蛋白、食用油脂的主要来源。但近年大豆的产量远远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与世界大豆主产国相比,我国大豆单产尚存在较大差距。大豆株型是植株整体特征的集中表现,创造理想大豆株型结构有利于提高大豆的产量潜力,并通过改善大豆种植密度,以达到大豆高产育种中的重要目标。大豆的叶柄长度是限制大豆株型改良及种植密度提高的重要因素,目前大豆叶柄相关种质资源的获取及有效评价是衡量种质利用价值的重要环节,... [发表时间:2022/9/5 10:35:52]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