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期刊论文

60026条记录

  • 55311.​浙江农林大学吴文武课题组揭示被子植物CBF/DREB1转录因子及其调控网络的起源和进化历程

    [摘要]:上世纪末,研究者发现CBF/DREB1是植物冷驯化的关键转录因子(Stockingeretal.,1997;Liuetal.,1998;Jaglo-Ottosenetal.,1998);围绕CBF通路研究,二十多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图1)。然而,CBF/DREB1及其冷响应的起源与进化问题一直未得到解答。近日,JIPB在线发表了浙江农林大学吴文武课题组-安徽农业大学朱建华教授合作的题为“Innov... [发表时间:2022/9/20 8:31:10]

  • 55312.​【Cell Research】突破!研究克隆首个水稻温敏雌性不育基因,将赋予杂交育种全机械化

    [摘要]:雄性不育使杂交作物育种能够提高产量并已被广泛研究。但温敏雌性不育是一种理想的特性,可以在杂交水稻制种中实现全机械化,但由于缺乏这种种质,很少有人研究它。2022年9月6日,香港浸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王冠群,张建华,湖南农业大学叶能辉及加州大学河滨分校陈雪梅共同通讯在CellResearch(IF=46)在线发表题为“Aspontaneousthermo-sensitivefemalesterili... [发表时间:2022/9/19 11:26:28]

  • 55313.【Mol Plant】徐云碧博士领衔倡导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智能育种新策略

    [摘要]:培育高产、优质和多抗的植物新品种是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食物需求的最重要途径。植物产量等表型性状是其基因型及其所处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育种所采用的基因组预测和选择技术大都是根据个体的基因型来预测表型,很少考虑到个体所处环境中具体环境因子对植物表型的影响,因此这类预测所进行的基因组选择通常是有偏差的或因环境而发生变化。把一个已知的基因型放置在一个已知的外界环境下,我们期待可以更加精准地预测个体的表现... [发表时间:2022/9/19 11:25:43]

  • 55314.【Plant Cell】王永飞研究组在Ca2+信号调控气孔运动的分子机制解析方面取得突破

    [摘要]:科研进展2022年9月8日,植物学领域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ThePlant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王永飞研究组题为“Multiplecyclicnucleotide-gatedchannelsfunctionasABA-activatedCa2+ channelsrequiredforABA-inducedstomatalclosureinAra... [发表时间:2022/9/19 11:23:30]

  • 55315.【JEB】植物所揭示稻米裂纹抗性和整精米率的分子基础

    [摘要]:整精米率是水稻的重要品质性状,也涉及水稻的经济产量。整精米率性状由遗传控制,受灌浆、收获及收获后期高温高湿等环境因子影响,整精米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稻米成熟阶段产生的裂纹,导致加工过程稻米断裂,可造成高达30%的水稻产量损失。全球气候变化给水稻生产带来新的挑战,研究模型预测在水稻种植季节气温异常升高1℃可引起稻整精米率降低7%左右。因此,揭示稻米裂纹抗性和整精米率的调控因子,通过设计育种培育耐裂纹稻... [发表时间:2022/9/19 11:22:42]

  • 55316.南京农业大学王源超团队揭示疫霉菌致病新机制

    [摘要]:作物疫病是农作物业生产和森林生态系统的一类毁灭性病害,严重威胁着全球的生态和粮食安全,每年导致我国大豆、马铃薯和蔬菜等作物的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元。疫霉菌拥有其独特的发育与致病机制,且极易产生致病性变异及抗药性,防控难度大。疫霉菌在侵染寄主过程种分泌数百个RxLR效应子,是其致病的关键“武器”资源。利用病原菌产生的致病关键因子作为探针寻找植物抗病调控基因,是研究植物与病原菌互作机制的重要途径。在植物... [发表时间:2022/9/19 11:21:42]

  • 55317.【Nature重磅】沉冤昭雪!研究证实ABP1蛋白是植物生长素受体,结束50年来的争论!

    [摘要]:生长素结合蛋白1ABP1已在1970年代初被确定为潜在的生长素受体,但是几十年来,ABP1是否是一种生长素受体一直是争论的焦点。2022年9月7日,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来自奥地利科学技术学院(ISTA)JiříFriml等人题为“ABP1–TMKauxinperceptionforglobalphosphorylationandauxincanaliz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ABP... [发表时间:2022/9/19 11:21:03]

  • 55318.【PNAS封面 】突破!日本東北大学叶深团队揭示光生物中点位依赖性的光能量调控机制

    [摘要]:光生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依赖于光系统II(PhotosystemII;PSII)和光系统I(PhotosystemI;PSI)之间的激发平衡。然而,由于自然光谱的不均匀性和实时变化,PSII和PSI间的激发平衡时常被扰乱。一种被称为状态转换(StateTransition;ST)的光能量调节机制被发展,该机制通过光捕获复合物II(LightHarvestingComplexesII;LHCII)的移动... [发表时间:2022/9/19 11:20:06]

  • 55319.【Nature Food】全球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可提高 4%!张福锁/张卫峰提出精确堆肥策略,将极大促进粮食可持续生产

    [摘要]:农业生产中堆肥的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科学的工艺步骤,把各种各样的有机废弃物分解转化成为一种稳定的、无害化的适合于土壤培肥的有机肥产品。堆肥是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投入,但使用不同类型的堆肥会导致难以预料的结果。2022年9月5日,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及张卫峰共同合作在NatureFood 杂志在线发表题为“Aprecisioncompoststrategyaligningcompostsandapplica... [发表时间:2022/9/19 11:19:20]

  • 55320.荐读 | 近代阳澄湖蟹业经济兴盛的历史考察

    [摘要]:原载| 《中国农史》2022年第4期转自 |中国农史阳澄湖大闸蟹,学名中华绒螯蟹,产于苏州地区的阳澄湖。因阳澄湖水质清澄,水草丰茂,湖底泥土坚硬,其所产大闸蟹除了个头大、分量重,还有着与众不同的四大特点,即青背、白肚、黄毛、金爪,因此又被誉为“金爪蟹”“阳澄湖清水大蟹”。阳澄湖大闸蟹味道鲜美,有人总结为“肉厚膏肥,味至甘美”。自古以来无数食客为之倾倒,章太炎夫人汤国梨女士寄居吴中时,直言“不是洋澄... [发表时间:2022/9/19 10:58:29]

首页<<5529553055315532553355345535>>尾页共6003页 跳页共60026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