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期刊论文

60026条记录

  • 55125.Cell:首次从头合成微生物组,功能可与天然微生物组媲美

    [摘要]:来源丨中国生物技术网肠道微生物组(肠道菌群)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微生态系统。近十几年来,通过将微生物组移植到无菌小鼠中的实验不断在这一领域涌出新的研究成果,证实了这些数以万亿计的小生命对宿主健康具有一系列深远影响,包括从肥胖、糖尿病、肠道疾病、癌症、神经发育,以及抑郁症在内的精神类疾病都与它们有关,微生物组甚至还会影响个体对癌症免疫治疗的反应。然而到目前为止,多种宿主表型的微生物组组成,及其与特定疾病... [发表时间:2022/9/23 14:28:24]

  • 55123.Nature子刊:致命的雄性,雄性通过多种方式诱导异性过早死亡

    [摘要]:从简单的线虫,到高等哺乳动物,交配,亦或是异性的存在,都会缩短寿命。秀丽隐杆线虫(C. elegans)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模式动物之一,它们的性别模式有些特殊,分为雄性和雌雄同体,因此既可以雌雄同体自己繁殖,也可以雄性与雌雄同体交配繁殖。雌雄同体的线虫与雄性交配,或是暴露于雄性分泌的信息素,都会导致雌雄同体线虫较早死亡,这背后的机制究竟是什么,目前仍不清楚。近日,斯坦福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 [发表时间:2022/9/23 14:31:22]

  • 55122.Cell子刊:杨财广团队开发线粒体ClpP激动剂,用于治疗胰腺癌

    [摘要]:线粒体(mitochondrion),是细胞的“能量工厂”,线粒体内有一套独立于细胞核的遗传物质——线粒体DNA(mtDNA)。由于线粒体在能量稳态中的重要作用,因此,线粒体故障会导致多种疾病发生,包括发育障碍、神经肌肉疾病、代谢疾病、癌症进展等等。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化学生物学研究中心杨财广团队等在 Cell 子刊 CellChemicalBiology ... [发表时间:2022/9/23 14:32:48]

  • 55124.鲍哲南团队开发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体内肿瘤变化,加速抗癌药研发

    [摘要]:每一年,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都会在皮下肿瘤小鼠模型身上测试数以千计的潜在抗癌药物。但其中只有极少数药物能够进入人体临床试验,而且这些寻找新药物的过程很慢。其中原因之一是,需要花费数周时间才能检测出这些潜在抗癌药物对肿瘤消退的效果和数据。肿瘤特有的生物学特点、现有检测方法的缺点,以及相对较小的样本量,使得药物筛选不仅困难,而且劳动密集。2022年9月16日,斯坦福大学鲍哲南团队在 ScienceAdv... [发表时间:2022/9/23 14:29:59]

  • 55126.Science子刊:上海海洋大学王成辉/李晨虹团队揭示大闸蟹断肢再生的分子机制

    [摘要]: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俗称大闸蟹,是我国高经济价值的水产甲壳动物,全国28个省市区养殖,产业规模大,文化底蕴深厚。由于中华绒螯蟹染色体数目多(2n=146),基因组重复序列高,组装困难,且不同水系群体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环境适应性和生物学特征。同时,中华绒螯蟹断肢现象在生产上较为普遍,影响了其产业应用性和经济价值。近日,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王成辉教授团队联合李晨虹教授... [发表时间:2022/9/23 14:27:10]

  • 55130.苏州纳米所张智军团队开发新型金纳米颗粒用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肺纤维化

    [摘要]: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发生频率与胃癌、脑癌相似,确诊后死亡率较高。由于IPF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上尚无特效药治疗。有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MSCs)因具有诱导肌成纤维细胞凋亡、促进肺上皮细胞增殖以及清除肺间质内细胞外基质的能力,可作为新型治疗药物用于重塑IPF患者的肺组织结构,恢复肺泡功能,有效改善IPF治疗效果。然而,IPF的MSCs疗法虽已取得进展,但在临床应用方面仍面临挑战。IPF患... [发表时间:2022/9/23 14:19:32]

  • 55129.Cell:李晓淳/冯亮等揭示溶酶体胱氨酸的转运机制

    [摘要]:2022年9月15日,德克萨斯西南医学研究中心李晓淳课题组、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冯亮课题组和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GlennMillhauser课题组合作,在 Cell 期刊发表了题为:Structureandmechanismofhumancystineexportercystinosin 的研究论文,报道了溶酶体胱氨酸的转运机制。冯亮课题组郭雪、李晓淳课题组PhilipSchmiege、GlennM... [发表时间:2022/9/23 14:20:23]

  • 55121.中山大学林浩添团队等研发全球首个保护患者隐私的“数字面罩”

    [摘要]:在百年变局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是促进我国医学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关键。然而,数字医学的数据依赖属性医疗数据的身份敏感性之间的矛盾是新时代的痛点和难点,也是国际学术讨论的热点话题。颜面部可呈现出人体多种生理或是病理特征信息,无论是我国的传统中医或是现代医学,颜面部的信息特征均是临床疾病诊疗重要的判断依据,包括眼科、肝胆、心血管、神经系统等等各种... [发表时间:2022/9/23 14:37:47]

  • 55128.效果秒杀端粒酶,最新研究揭示T细胞可通过全新机制延长自身端粒,防止衰老

    [摘要]:我们身体内的免疫细胞始终处于高度警戒状态,时刻准备与病原体作斗争。为了有效发挥作用,它们需要在体内持续工作数十年。此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免疫细胞通过激活端粒酶活性来延长端粒,从而延长寿命、延缓衰老。然而,T细胞等免疫细胞在对抗病原体的过程中需要大量克隆扩增,从而导致端粒损耗,而仅仅通过端粒酶难以弥补这些损耗。因此,我们对于衰老T细胞上如何形成的,以及T细胞除了激活端粒酶外,是否还有其他途径来逃避衰... [发表时间:2022/9/23 14:21:35]

  • 55127.Science子刊:再添实证,蛋白质合成错误会加速衰老,缩短寿命

    [摘要]:我们都知道,DNA突变可能会导致癌症,这也被认为是衰老的潜在原因之一。然而,影响机体健康的蛋白质合成错误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事实上在新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引入的错误比在DNA复制过程中产生的突变更频繁。2021年9月,伦敦大学学院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 CellMetabolism 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1】,减少蛋白质合成中自然发生的错误可以改善不同模型生物的健康和寿命,首次证明了蛋白质错误减少和... [发表时间:2022/9/23 14:26:18]

首页<<5510551155125513551455155516>>尾页共6003页 跳页共60026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